唐亡宋興,除了是朝代的更替外,更是舊時代的結束,新時代的來臨。唐宋之間的五代時期,恰恰是中國政治的分野,是中國從武將政治到文臣政治的一個萌芽和獲得廣大群眾基礎的時期,成為宋代以降文治的基礎,促成了中國統治方式的轉型。
《五代刀鋒》分別選取了五代時期的朱溫、李存勖和柴榮三個主角,從純粹的武將思維者、擁有文治思維但無力實施者和武將實施文治者三個不同典型人物來反映中國歷史從武將政治到文臣政治的萌芽和轉型。
柴榮,勤於政事,不愛其身而愛民,被後人稱為五代第一明君。但當他正要洗雪燕雲十六州的畢生之恨時,卻突然英年早逝。在他在位短暫的時間裏卻給後來的宋王朝留下了寶貴的軍事、政治遺產。在他死後不久,他的王朝最終被自己的愛將終結;他念念不忘的燕雲十六州,終宋一朝,也未收復。柴榮的故事,更像是一首理想主義者的悲歌。
五代十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短暫、混亂,而又特殊的時代。這個時代終結了中國古代史上最輝煌最驕傲的唐王朝,卻無法終結晚唐藩鎮割據留下的戰火與殺戮;這個時代崇尚武力與強權,文官政治遭清洗,儒家傳統被拋棄,卻開啟了一個重文輕武、提倡儒學、文化繁榮、文官製度幾近巔峰的宋王朝。
而在身居皇位的那些歷史人物身上,他們內心深處的東西被放大了,他們的行為將與那個時代發生共振,他們的性格和行為方式甚至能決定一個王朝的興衰。
這些人當中,不能不提到代表那個時代的三位主角:梁太祖朱溫、後唐莊宗李存勖、後周世宗柴榮。五代史中的這三位皇帝,具有完全不同的性格與特質,卻同樣書寫了驚心動魄、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同樣做到了君臨天下,卻同樣以令人印象深刻的悲劇結束。他們身後,留下了一個又一個巨大的問號。
朱溫以白手起家,成功演繹草根逆襲。他削平諸藩,結束了中原的混亂局麵,曾是眾望所歸重塑大唐盛世的第一人選,他在軍事與政治上的才幹讓眾多帝王自嘆弗如;他和張惠的愛情與婚姻更成為一段佳話;但他的後半生卻陷入瘋狂的欲望而無力自拔,他的行為一次次挑戰道德與倫理的底線。為什麽他能戰勝眾多的對手,能成就強悍的敵國,卻最終敵不過自己的心魔?
李存勖,似乎具備了一切天才的特質。少年成名,勇於決斷,用兵如神,智勇雙全,他甚至還精通音律,雅好辭賦,文采昭然。但在他終於完成父親託付的重任,掃滅強敵稱帝建國之後,卻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迷失在自己的世界裏,最終身敗名裂身首異處。到底是什麽,讓少年天才在一飛沖天後驟然墜落,成為史學家們扼腕嘆息的“半截英雄”?
柴榮,棄商從戎,勤於政事,不愛其身而愛民;五六年間,取秦隴、平淮右、復三關,威武之聲震懾夷夏,被後人稱為五代第一明君。但當他正要洗雪燕雲十六州的畢生之恨時,卻突然英年早逝。他的理想主義情懷與完美主義精神令他像古希臘悲劇裏的英雄,千百年來令無數讀史者神傷感懷。這位曾經豪言“以十年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的一代英主,為何在位僅短短五年便倒在了萬眾矚目的北伐之路上?
第一章 誌在寥闊
邢州城,清風樓,風雨飄搖。一老一少兩個男子並肩而立,遙望著寥闊的北方原野,那是燕雲十六州的方向。這一幕將長久地印在那個年輕人心底,對即將到來的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
1 燕雲十六州
朔風帶著冰雨刮過蒼茫原野,飄過青苔斑駁的五裏石橋,穿過邢州城的巨大拱門,直撲向城中那座高樓的鬥拱飛簷。漫天風雨中,一人正負手立於清風樓上,極目遠眺。市肆櫛比,山水在目,再往北去,愁雲慘霧,一片陰霾。
“你可知曉邢州五裏橋的故事?”年逾中年的高大男人以手遙指城北,聲如洪鍾。“知道。”一個年輕的聲音在他身旁響起。“當年晉國義士豫讓為報趙襄子戰殺智伯之仇,塗漆吞炭,暗伏橋下,伺機刺殺仇人。可惜行刺未遂,反被抓獲。臨死時,豫讓求得趙襄子衣服,拔劍擊斬其衣,以示為主復仇,遂於五裏橋上伏劍自殺。豫讓忠勇,震動天下,這座石橋從此也名豫讓橋!”
中年男子點了點頭,雙眼猛然透出一股淩厲之光。“豫讓酬恩歲已深,高名不朽到如今。年年橋上行人過,誰有當時國士心?”言辭之間,聲已哽咽。“今歲入秋,遼兵再度犯境。我受命北伐,如今我軍先鋒已入鎮、定,本欲趁此一擊,直搗燕雲十六州,沒想到皇上竟然連發急詔,阻止我軍北進……”說到這裏,男子仰天長嘆:“北土不復,中原將永無寧日哪!”“年年橋上行人過,誰有當時國士心。父親,您放心,在世一日,燕雲十六州之恥,絕不敢忘!”年輕而堅定的聲音,擊碎了飄搖的風雨。
幹佑二年(公元949年)冬,後漢大將郭威在邢州城中的清風樓上和他的養子柴榮說出了這些話。那隻是亂世中普通的一天。那一天,中原王朝的皇宮依然在竊竊密語,北方邊境依舊戰火連綿,看起來這一天並沒有什麽不同。時間緩緩流逝,而那個時代卻仍在原地踏步。但清風樓上的這一幕卻將深深地印在那個年輕人心底,對即將到來的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
《五代刀鋒》分別選取了五代時期的朱溫、李存勖和柴榮三個主角,從純粹的武將思維者、擁有文治思維但無力實施者和武將實施文治者三個不同典型人物來反映中國歷史從武將政治到文臣政治的萌芽和轉型。
柴榮,勤於政事,不愛其身而愛民,被後人稱為五代第一明君。但當他正要洗雪燕雲十六州的畢生之恨時,卻突然英年早逝。在他在位短暫的時間裏卻給後來的宋王朝留下了寶貴的軍事、政治遺產。在他死後不久,他的王朝最終被自己的愛將終結;他念念不忘的燕雲十六州,終宋一朝,也未收復。柴榮的故事,更像是一首理想主義者的悲歌。
五代十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短暫、混亂,而又特殊的時代。這個時代終結了中國古代史上最輝煌最驕傲的唐王朝,卻無法終結晚唐藩鎮割據留下的戰火與殺戮;這個時代崇尚武力與強權,文官政治遭清洗,儒家傳統被拋棄,卻開啟了一個重文輕武、提倡儒學、文化繁榮、文官製度幾近巔峰的宋王朝。
而在身居皇位的那些歷史人物身上,他們內心深處的東西被放大了,他們的行為將與那個時代發生共振,他們的性格和行為方式甚至能決定一個王朝的興衰。
這些人當中,不能不提到代表那個時代的三位主角:梁太祖朱溫、後唐莊宗李存勖、後周世宗柴榮。五代史中的這三位皇帝,具有完全不同的性格與特質,卻同樣書寫了驚心動魄、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同樣做到了君臨天下,卻同樣以令人印象深刻的悲劇結束。他們身後,留下了一個又一個巨大的問號。
朱溫以白手起家,成功演繹草根逆襲。他削平諸藩,結束了中原的混亂局麵,曾是眾望所歸重塑大唐盛世的第一人選,他在軍事與政治上的才幹讓眾多帝王自嘆弗如;他和張惠的愛情與婚姻更成為一段佳話;但他的後半生卻陷入瘋狂的欲望而無力自拔,他的行為一次次挑戰道德與倫理的底線。為什麽他能戰勝眾多的對手,能成就強悍的敵國,卻最終敵不過自己的心魔?
李存勖,似乎具備了一切天才的特質。少年成名,勇於決斷,用兵如神,智勇雙全,他甚至還精通音律,雅好辭賦,文采昭然。但在他終於完成父親託付的重任,掃滅強敵稱帝建國之後,卻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迷失在自己的世界裏,最終身敗名裂身首異處。到底是什麽,讓少年天才在一飛沖天後驟然墜落,成為史學家們扼腕嘆息的“半截英雄”?
柴榮,棄商從戎,勤於政事,不愛其身而愛民;五六年間,取秦隴、平淮右、復三關,威武之聲震懾夷夏,被後人稱為五代第一明君。但當他正要洗雪燕雲十六州的畢生之恨時,卻突然英年早逝。他的理想主義情懷與完美主義精神令他像古希臘悲劇裏的英雄,千百年來令無數讀史者神傷感懷。這位曾經豪言“以十年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的一代英主,為何在位僅短短五年便倒在了萬眾矚目的北伐之路上?
第一章 誌在寥闊
邢州城,清風樓,風雨飄搖。一老一少兩個男子並肩而立,遙望著寥闊的北方原野,那是燕雲十六州的方向。這一幕將長久地印在那個年輕人心底,對即將到來的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
1 燕雲十六州
朔風帶著冰雨刮過蒼茫原野,飄過青苔斑駁的五裏石橋,穿過邢州城的巨大拱門,直撲向城中那座高樓的鬥拱飛簷。漫天風雨中,一人正負手立於清風樓上,極目遠眺。市肆櫛比,山水在目,再往北去,愁雲慘霧,一片陰霾。
“你可知曉邢州五裏橋的故事?”年逾中年的高大男人以手遙指城北,聲如洪鍾。“知道。”一個年輕的聲音在他身旁響起。“當年晉國義士豫讓為報趙襄子戰殺智伯之仇,塗漆吞炭,暗伏橋下,伺機刺殺仇人。可惜行刺未遂,反被抓獲。臨死時,豫讓求得趙襄子衣服,拔劍擊斬其衣,以示為主復仇,遂於五裏橋上伏劍自殺。豫讓忠勇,震動天下,這座石橋從此也名豫讓橋!”
中年男子點了點頭,雙眼猛然透出一股淩厲之光。“豫讓酬恩歲已深,高名不朽到如今。年年橋上行人過,誰有當時國士心?”言辭之間,聲已哽咽。“今歲入秋,遼兵再度犯境。我受命北伐,如今我軍先鋒已入鎮、定,本欲趁此一擊,直搗燕雲十六州,沒想到皇上竟然連發急詔,阻止我軍北進……”說到這裏,男子仰天長嘆:“北土不復,中原將永無寧日哪!”“年年橋上行人過,誰有當時國士心。父親,您放心,在世一日,燕雲十六州之恥,絕不敢忘!”年輕而堅定的聲音,擊碎了飄搖的風雨。
幹佑二年(公元949年)冬,後漢大將郭威在邢州城中的清風樓上和他的養子柴榮說出了這些話。那隻是亂世中普通的一天。那一天,中原王朝的皇宮依然在竊竊密語,北方邊境依舊戰火連綿,看起來這一天並沒有什麽不同。時間緩緩流逝,而那個時代卻仍在原地踏步。但清風樓上的這一幕卻將深深地印在那個年輕人心底,對即將到來的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