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艘渡船、木筏如離弦之箭從淮河南岸飛射而來。淮南人坐在船上,毫不手軟地對泡在水中的汴軍士兵展開屠殺。
慘叫聲響徹長空,滔滔的淮水被鮮血染得一片赤紅。
渾濁的淚水從龐師古眼中滴落。他沒有想到,因為這樣一個小小的疏忽,竟然會導致如此慘烈的後果。部下就在眼前被無情地屠殺,他卻陷在泥水中動彈不得。
他使盡渾身力氣,想要掙脫出來,卻在冰冷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敵軍逼近了,龐師古已經看得清他們的表情。這些淮南人正得意地狂笑著,揮刀砍殺著毫無還手之力的汴軍士兵。
龐師古雙眼圓睜,用盡平生之力,猛然昂首,仰天長嘯。
昏暗的天際響起了這位驍將悲憤的吼聲,這是他能夠發泄自己情緒的唯一方式。
他的聲音顯然引起了敵軍的注意。數支利箭呼嘯而至,深深地插進了他的身體。
鮮血噴射而出,龐師古看著自己的血染紅了身邊的河水,巨大的疼痛幾乎讓他窒息。
敵軍士兵朝他圍了過來,更多的箭射中了他。
龐師古感到身體漸漸冰冷僵硬,那是生命正在消逝,他低下頭,看著鮮血涓涓而出。他突然笑了起來。
一名敵兵舉起長槍,對準他的胸膛狠狠紮了下去。
血淋淋的槍頭貫穿了他的胸口,曾經威震中原,斬將無數的一代名將,竟然毫無還手之力。
鮮血從他的嘴角滴落,他卻還在笑。現在他才明白,在這個瘋狂的世道裏,勝和敗,生與死,其實隻隔著一條細細的紅線。
終於,他的視線模糊起來,再也看不見任何東西,唯一能夠聽到的是耳邊奔流的水聲。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他那即將消失的意識中,突然迸出了這句話。
一千多年前的泗水之濱,孔子麵對滔滔的河水,發出了這一流傳千古的人生浩嘆。鮮血與殺戮,愛與仇恨,恐懼和無奈,悔恨與希望,都像這條河水一樣,不為誰來,也不為誰還,永不復回。
龐師古的身體慢慢沉入水底。
跟著他一起消失的還有他的整支軍隊。日當正午之時,淮河之上,已是浮屍上萬。
急促的馬蹄聲擊碎了午後的寧靜。探馬旋風般衝進了宿州城。
“龐師古在清口全軍覆沒?”朱溫聽到自己大腦嗡的一聲,一股熱血衝上頭頂。
“葛從周呢,他在哪裏?他在哪裏?”
沒有人能夠回答他這個問題。沒有人知道葛從周在哪裏。
陷入重重包圍的葛從周正經歷著他從軍以來最兇險的時刻。
出兵以來,葛從周的軍隊一開始並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汴州軍很快渡過淮河,進軍至壽州西北。在這裏,壽州守將朱延壽布下了嚴密的防線,層層阻滯汴州軍隊的前進。
葛從周並沒有特別在意。朱珍死後,他已成為汴軍中的“名將之冠”。特別是平定兗州、鄆州後,葛從周的威名更是響徹齊魯。“山東一條葛,無事莫撩撥”,這句江湖上流傳的口頭禪充分說明了他在對手心裏的分量。
在葛從周看來,攻下一個小小的壽州城隻是時間問題。
壽州城外,戰況激烈。淮南軍人數雖然不多,卻異常頑強。汴軍連續攻擊了十多天,他們甚至連城門都沒看到。
他覺得很奇怪,據細作報告,楊行密已將主力移至楚州,用來抵抗龐師古的大軍。為何這裏的守軍依然如此頑強?
他哪裏知道,此時龐師古的七萬大軍早已葬身魚腹,而楊行密、朱瑾、張訓正率得勝之師,渡過淮水,晝夜兼程,直撲他的後路。
楊行密的決心很大,他要截斷葛從周部的退路,將這支軍隊徹底殲滅。
覆滅的危險正迅速逼近葛從周的軍隊,而他卻一無所知。
後方的偵察部隊帶來了一份重要情報,在汴軍背後發現了敵人的騎兵,打的似乎是朱瑾的旗號。
葛從周的腦袋轟然炸響。朱瑾不是已被龐師古堵在清口了嗎?他的部隊怎麽會出現在這裏?他立即想到了最壞的可能:東線有失,敵軍正在包抄他的後方。沒有任何猶豫,他立即派出大批偵騎,向濠州(今安徽鳳陽)一帶遊弋偵察。如果清口之敵向西包抄,濠州是必經之地。
這是一個久經戰陣的將領敏銳的嗅覺,正是這種嗅覺救了他一命。
驚人的消息不斷傳來,淮河北岸到處都是急速西進的淮南軍隊。毫無疑問,龐師古的大軍已被擊潰,楊行密正在大舉進入淮北,準備包抄他的後路。
不能再猶豫了。再猶豫就是絕對的傻子。
葛從周立即下達了撤軍的命令。三萬汴州軍向濠州方向急速退去。葛從周的打算是,在濠州一帶堅守,阻擊大舉進犯的敵軍,等待朱溫主力的來援。
但形勢惡化之快遠遠超出了他的想像。葛從周的部隊剛剛退至濠州,楊行密的大軍已鋪天蓋地而來。
葛從周是能以一敵十的勇將。但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守住濠州,他就不是人了,是神。
除了繼續北退,葛從周別無他法。
但這樣毫不設防的潰退,終究難逃厄運。
北渡淠水之時,厄運終於追上了他們。正在渡河的汴州軍遭到了淮南軍騎兵的截殺。連日來的潰逃早已讓這支軍隊成為驚弓之鳥,麵對洶湧而至的虎狼之軍,汴軍士兵頓成鳥獸散。
慘叫聲響徹長空,滔滔的淮水被鮮血染得一片赤紅。
渾濁的淚水從龐師古眼中滴落。他沒有想到,因為這樣一個小小的疏忽,竟然會導致如此慘烈的後果。部下就在眼前被無情地屠殺,他卻陷在泥水中動彈不得。
他使盡渾身力氣,想要掙脫出來,卻在冰冷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敵軍逼近了,龐師古已經看得清他們的表情。這些淮南人正得意地狂笑著,揮刀砍殺著毫無還手之力的汴軍士兵。
龐師古雙眼圓睜,用盡平生之力,猛然昂首,仰天長嘯。
昏暗的天際響起了這位驍將悲憤的吼聲,這是他能夠發泄自己情緒的唯一方式。
他的聲音顯然引起了敵軍的注意。數支利箭呼嘯而至,深深地插進了他的身體。
鮮血噴射而出,龐師古看著自己的血染紅了身邊的河水,巨大的疼痛幾乎讓他窒息。
敵軍士兵朝他圍了過來,更多的箭射中了他。
龐師古感到身體漸漸冰冷僵硬,那是生命正在消逝,他低下頭,看著鮮血涓涓而出。他突然笑了起來。
一名敵兵舉起長槍,對準他的胸膛狠狠紮了下去。
血淋淋的槍頭貫穿了他的胸口,曾經威震中原,斬將無數的一代名將,竟然毫無還手之力。
鮮血從他的嘴角滴落,他卻還在笑。現在他才明白,在這個瘋狂的世道裏,勝和敗,生與死,其實隻隔著一條細細的紅線。
終於,他的視線模糊起來,再也看不見任何東西,唯一能夠聽到的是耳邊奔流的水聲。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他那即將消失的意識中,突然迸出了這句話。
一千多年前的泗水之濱,孔子麵對滔滔的河水,發出了這一流傳千古的人生浩嘆。鮮血與殺戮,愛與仇恨,恐懼和無奈,悔恨與希望,都像這條河水一樣,不為誰來,也不為誰還,永不復回。
龐師古的身體慢慢沉入水底。
跟著他一起消失的還有他的整支軍隊。日當正午之時,淮河之上,已是浮屍上萬。
急促的馬蹄聲擊碎了午後的寧靜。探馬旋風般衝進了宿州城。
“龐師古在清口全軍覆沒?”朱溫聽到自己大腦嗡的一聲,一股熱血衝上頭頂。
“葛從周呢,他在哪裏?他在哪裏?”
沒有人能夠回答他這個問題。沒有人知道葛從周在哪裏。
陷入重重包圍的葛從周正經歷著他從軍以來最兇險的時刻。
出兵以來,葛從周的軍隊一開始並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汴州軍很快渡過淮河,進軍至壽州西北。在這裏,壽州守將朱延壽布下了嚴密的防線,層層阻滯汴州軍隊的前進。
葛從周並沒有特別在意。朱珍死後,他已成為汴軍中的“名將之冠”。特別是平定兗州、鄆州後,葛從周的威名更是響徹齊魯。“山東一條葛,無事莫撩撥”,這句江湖上流傳的口頭禪充分說明了他在對手心裏的分量。
在葛從周看來,攻下一個小小的壽州城隻是時間問題。
壽州城外,戰況激烈。淮南軍人數雖然不多,卻異常頑強。汴軍連續攻擊了十多天,他們甚至連城門都沒看到。
他覺得很奇怪,據細作報告,楊行密已將主力移至楚州,用來抵抗龐師古的大軍。為何這裏的守軍依然如此頑強?
他哪裏知道,此時龐師古的七萬大軍早已葬身魚腹,而楊行密、朱瑾、張訓正率得勝之師,渡過淮水,晝夜兼程,直撲他的後路。
楊行密的決心很大,他要截斷葛從周部的退路,將這支軍隊徹底殲滅。
覆滅的危險正迅速逼近葛從周的軍隊,而他卻一無所知。
後方的偵察部隊帶來了一份重要情報,在汴軍背後發現了敵人的騎兵,打的似乎是朱瑾的旗號。
葛從周的腦袋轟然炸響。朱瑾不是已被龐師古堵在清口了嗎?他的部隊怎麽會出現在這裏?他立即想到了最壞的可能:東線有失,敵軍正在包抄他的後方。沒有任何猶豫,他立即派出大批偵騎,向濠州(今安徽鳳陽)一帶遊弋偵察。如果清口之敵向西包抄,濠州是必經之地。
這是一個久經戰陣的將領敏銳的嗅覺,正是這種嗅覺救了他一命。
驚人的消息不斷傳來,淮河北岸到處都是急速西進的淮南軍隊。毫無疑問,龐師古的大軍已被擊潰,楊行密正在大舉進入淮北,準備包抄他的後路。
不能再猶豫了。再猶豫就是絕對的傻子。
葛從周立即下達了撤軍的命令。三萬汴州軍向濠州方向急速退去。葛從周的打算是,在濠州一帶堅守,阻擊大舉進犯的敵軍,等待朱溫主力的來援。
但形勢惡化之快遠遠超出了他的想像。葛從周的部隊剛剛退至濠州,楊行密的大軍已鋪天蓋地而來。
葛從周是能以一敵十的勇將。但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守住濠州,他就不是人了,是神。
除了繼續北退,葛從周別無他法。
但這樣毫不設防的潰退,終究難逃厄運。
北渡淠水之時,厄運終於追上了他們。正在渡河的汴州軍遭到了淮南軍騎兵的截殺。連日來的潰逃早已讓這支軍隊成為驚弓之鳥,麵對洶湧而至的虎狼之軍,汴軍士兵頓成鳥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