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不換現在聽了何青衣的話,他完全絕望了,臉色蒼白,不住搖頭嘆氣。
何青衣又說道:
“盡量存點糧食,不能光等著一家人餓死啊。”
金不換聽了更加憂愁。家裏並沒有多的銀錢,往哪裏去買糧食?
何青衣也嘆了口氣,說:“在劫難逃啊!我認識一個李大嫂,是回城來走親戚的。聽說開封又被圍,便趕緊收拾出城,誰知城門已經閉了。她向我哭著說,沒想到回來看看爹媽,多住了幾天,竟出不去了,家裏還有丈夫兒女,不能見麵,怎麽辦?她說得我心裏也很難過。可是像這樣情況的,在開封城內不知有多少人!”
金不換嘆道:“唉!家家戶戶,看起來這次是在劫難逃了!”
金不換卻不知道,他的哥哥金世遇也來到了開封,如今也被困在城裏了!
在被圍困的開封城中,一交六月,糧食、青菜和柴火一天比一天困難起來。一般小戶人家簡直沒法過生活。有錢人家想盡一切辦法囤積糧食。越囤積,糧食越恐慌,糧價越上漲。糧商們因為糧食的來路已斷,不願把全部糧食賣完,往往藉口沒有糧食而把大門關了起來,哄抬市價。官府起初三令五申,嚴禁糧食漲價,要糧商一定得按官府規定的價格出售。不但禁止不住,反而促使家家糧店閉門停售。隨後官府就嚴禁糧商閉門停售,價格可以不限。這樣一來,糧價就像洪水泛濫,不停地上漲。隻有那些有錢有勢的人家才能買到糧食,窮家小戶望天無路,哭地無門,隻好等著餓死。
眾多的平民百姓既無錢買糧,又買不到糧,每日僅能一餐,而且一餐也隻能吃個半飽。城內原有許多空曠的地方,長著野草。近日有許多人提著籃子去挖野草,但人多草少,沒幾天就被挖光了。
如果要挖野草野菜,就得到城外去。可是城門封閉,老百姓也出不去。
金記粥鋪早就歇業了,不但粥鋪沒米,家裏也快沒糧了。
金不換在五月底的時候用各種辦法存了點糧食。那時當鋪還收東西,他家裏能夠當的東西都拿去當了,把所有的錢都買了粗細糧食。近來勉強度日,一日隻吃兩餐,其中有一餐是稀的。每天隻是半飽,眼看著全家人一天天都瘦了下來。
有一天何青衣從外麵回來,特地又來到後院,憂喜半攙地說:“明日東嶽廟施粥,每人一碗。我一個老婆子是要去的,你們家去不去?”
金不換有些猶豫,心想這不跟要飯的叫化差不多了嗎?
“現在顧不了那麽多,臉皮一厚,拿著碗擠進去,人家施捨一碗,就可以救一天的命。”何青衣搖了搖頭,嘆道。
惠蘭心想,自家孩子小寶確實也餓得夠可憐了,如能領到一碗粥,自己少吃一點,回來給孩子和丈夫也吃點,總是好事。她就決定要跟何青衣去。
金不換想了想,決定換件舊衣服也去,不然的話,家裏的存糧真不知道還能吃幾天的。
第二天,天還不亮,東嶽廟東西長街上和附近的街道上已經擠滿了人。有的站著,有的坐著,有的幹脆躺在地上。那躺在地上和靠牆而坐的都是已經餓得沒有力氣的饑民。到處是老人、婦女和小孩。到處都有小孩子在叫著餓,還有抽泣聲、啼哭聲、呼喊聲、吵嚷聲。人越來越多,到底有幾萬人,誰也不清楚。每個人手裏都拿著一個大黑瓦碗或粗磁碗,等著施粥。
開封官府故意在東嶽廟施粥,看似一片善心,其實是欺哄小民,敷衍塞責。如果真心要救百姓,為什麽不分散在城裏各個路口施粥呢?
領粥的百姓最初都是懷著對官府感恩的心情而來,後來看到人這麽多,而且越來越多,大家就開始抱怨起來,都知道像這樣情形,有多少人能領到一碗粥啊。
天亮以後,饑民從各個方向像潮水般地匯集到東嶽廟來。東嶽廟附近本來已經人群擁擠,密密麻麻,不能透風,可是外麵的人還在擠進來,已經有老人和小孩被擠傷,擠倒,但是遲遲都沒有開始施粥。
一直等到巳時過後,上邊烈日當空,人人飢餓幹渴,有的人已經奄奄一息,倒了下去,有的人害怕倒下去後再也爬不起來,隻得拄著棍子,互相攙扶。終於等到了施粥的時候,大家都拚命向前擁擠,每個人都伸長幹枯的手,每個手上都拿著一個大黑瓦碗或粗磁碗,每個人都巴不得把手伸得比別人更長一些。可是許多瘦弱的老人和孩子,不但擠不上去,反而被別人擠往後邊,有的被擠倒地上,隨即發生了互相踐踏的事情。有的地方因為人群擁擠而互相廝打。哭聲、罵聲、慘叫聲、廝打聲,混成一片。
“餓!餓!我餓!”
聽到最多的聲音,就是這幾個字。
忽然人群中憤憤地冒出一句:“人家姓李的和姓朱的爭天下,把咱們百姓也拖在裏頭,叫咱們怎麽活?”
不少人聽了,都紛紛附和。官差聽了,愣了一下,然後開始抓人、打人,場麵一片大亂。金不換背著孩子,扶著惠蘭,麵如土色,幸好他們離粥棚還有一段距離,這才逃了開去。
官府在東嶽廟施粥,一共三天。第一天,老弱和兒童被踐踏死的有幾十人,擠傷踏傷的有幾百人;很多人等了一整天,領不到一碗粥,倒臥路旁,*哀號。第二天,官府派出一名典史,率領鄉約五人、社長一人、吏目三人,帶著許多衙役和丁勇,維持秩序。但情況仍然很亂,擠倒擠傷的人還是不少。初九又施了一天粥,以後就停止了。
何青衣又說道:
“盡量存點糧食,不能光等著一家人餓死啊。”
金不換聽了更加憂愁。家裏並沒有多的銀錢,往哪裏去買糧食?
何青衣也嘆了口氣,說:“在劫難逃啊!我認識一個李大嫂,是回城來走親戚的。聽說開封又被圍,便趕緊收拾出城,誰知城門已經閉了。她向我哭著說,沒想到回來看看爹媽,多住了幾天,竟出不去了,家裏還有丈夫兒女,不能見麵,怎麽辦?她說得我心裏也很難過。可是像這樣情況的,在開封城內不知有多少人!”
金不換嘆道:“唉!家家戶戶,看起來這次是在劫難逃了!”
金不換卻不知道,他的哥哥金世遇也來到了開封,如今也被困在城裏了!
在被圍困的開封城中,一交六月,糧食、青菜和柴火一天比一天困難起來。一般小戶人家簡直沒法過生活。有錢人家想盡一切辦法囤積糧食。越囤積,糧食越恐慌,糧價越上漲。糧商們因為糧食的來路已斷,不願把全部糧食賣完,往往藉口沒有糧食而把大門關了起來,哄抬市價。官府起初三令五申,嚴禁糧食漲價,要糧商一定得按官府規定的價格出售。不但禁止不住,反而促使家家糧店閉門停售。隨後官府就嚴禁糧商閉門停售,價格可以不限。這樣一來,糧價就像洪水泛濫,不停地上漲。隻有那些有錢有勢的人家才能買到糧食,窮家小戶望天無路,哭地無門,隻好等著餓死。
眾多的平民百姓既無錢買糧,又買不到糧,每日僅能一餐,而且一餐也隻能吃個半飽。城內原有許多空曠的地方,長著野草。近日有許多人提著籃子去挖野草,但人多草少,沒幾天就被挖光了。
如果要挖野草野菜,就得到城外去。可是城門封閉,老百姓也出不去。
金記粥鋪早就歇業了,不但粥鋪沒米,家裏也快沒糧了。
金不換在五月底的時候用各種辦法存了點糧食。那時當鋪還收東西,他家裏能夠當的東西都拿去當了,把所有的錢都買了粗細糧食。近來勉強度日,一日隻吃兩餐,其中有一餐是稀的。每天隻是半飽,眼看著全家人一天天都瘦了下來。
有一天何青衣從外麵回來,特地又來到後院,憂喜半攙地說:“明日東嶽廟施粥,每人一碗。我一個老婆子是要去的,你們家去不去?”
金不換有些猶豫,心想這不跟要飯的叫化差不多了嗎?
“現在顧不了那麽多,臉皮一厚,拿著碗擠進去,人家施捨一碗,就可以救一天的命。”何青衣搖了搖頭,嘆道。
惠蘭心想,自家孩子小寶確實也餓得夠可憐了,如能領到一碗粥,自己少吃一點,回來給孩子和丈夫也吃點,總是好事。她就決定要跟何青衣去。
金不換想了想,決定換件舊衣服也去,不然的話,家裏的存糧真不知道還能吃幾天的。
第二天,天還不亮,東嶽廟東西長街上和附近的街道上已經擠滿了人。有的站著,有的坐著,有的幹脆躺在地上。那躺在地上和靠牆而坐的都是已經餓得沒有力氣的饑民。到處是老人、婦女和小孩。到處都有小孩子在叫著餓,還有抽泣聲、啼哭聲、呼喊聲、吵嚷聲。人越來越多,到底有幾萬人,誰也不清楚。每個人手裏都拿著一個大黑瓦碗或粗磁碗,等著施粥。
開封官府故意在東嶽廟施粥,看似一片善心,其實是欺哄小民,敷衍塞責。如果真心要救百姓,為什麽不分散在城裏各個路口施粥呢?
領粥的百姓最初都是懷著對官府感恩的心情而來,後來看到人這麽多,而且越來越多,大家就開始抱怨起來,都知道像這樣情形,有多少人能領到一碗粥啊。
天亮以後,饑民從各個方向像潮水般地匯集到東嶽廟來。東嶽廟附近本來已經人群擁擠,密密麻麻,不能透風,可是外麵的人還在擠進來,已經有老人和小孩被擠傷,擠倒,但是遲遲都沒有開始施粥。
一直等到巳時過後,上邊烈日當空,人人飢餓幹渴,有的人已經奄奄一息,倒了下去,有的人害怕倒下去後再也爬不起來,隻得拄著棍子,互相攙扶。終於等到了施粥的時候,大家都拚命向前擁擠,每個人都伸長幹枯的手,每個手上都拿著一個大黑瓦碗或粗磁碗,每個人都巴不得把手伸得比別人更長一些。可是許多瘦弱的老人和孩子,不但擠不上去,反而被別人擠往後邊,有的被擠倒地上,隨即發生了互相踐踏的事情。有的地方因為人群擁擠而互相廝打。哭聲、罵聲、慘叫聲、廝打聲,混成一片。
“餓!餓!我餓!”
聽到最多的聲音,就是這幾個字。
忽然人群中憤憤地冒出一句:“人家姓李的和姓朱的爭天下,把咱們百姓也拖在裏頭,叫咱們怎麽活?”
不少人聽了,都紛紛附和。官差聽了,愣了一下,然後開始抓人、打人,場麵一片大亂。金不換背著孩子,扶著惠蘭,麵如土色,幸好他們離粥棚還有一段距離,這才逃了開去。
官府在東嶽廟施粥,一共三天。第一天,老弱和兒童被踐踏死的有幾十人,擠傷踏傷的有幾百人;很多人等了一整天,領不到一碗粥,倒臥路旁,*哀號。第二天,官府派出一名典史,率領鄉約五人、社長一人、吏目三人,帶著許多衙役和丁勇,維持秩序。但情況仍然很亂,擠倒擠傷的人還是不少。初九又施了一天粥,以後就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