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一味妥協,豈不正是給了他們依仗,以為州府不敢治他們了嗎?”


    “這叫什麽妥協,隻是因勢利導,就算要變,也可以慢慢來吧!”


    荀彧、李歷等人與審配、田豐等人吵得不可開交,荀彧、李歷等外來戶,自然不擔心什麽,但是沮授、審配等冀州本土勢力,家中親友或多或少都有人在各府衙任職,他們需要為他們的生計著想,不能不顧他們的死活,這些人雖然不是他們的直係親屬,但是也是自家子侄兄弟,大多數人若是沒了官職,回家也不會種地,豈不是要餓死嗎?就算他們有私心,也不是為了自己,而是擔心之後不能預料的變故。


    “好了!半個多時辰了,難道都不累嗎?都坐下!”韓彥看到他們麵紅耳赤的,心裏也不痛快,當下也是拍案而起,嗬斥他們坐下。


    看到韓彥發火,他們才不得已坐了下來,但是他們是不會輕易讓步的,這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數十家世家豪強的事情,也是好幾百人的生計問題,不是一人之榮辱得失的問題。


    “這麽點事,有什麽好吵的,都是當今名士,豈可像市井小民一般,是不是還要動手啊,我坐在這裏是個擺設嗎?這個決策是我製定的,去年冀州一年三成的稅收都用作各府衙開支,冀州是當今天下數一數二的大州,三成多的財政收入,你們知道是多少嗎?數千萬錢、近百萬斛糧米,這是多麽大的數字啊,所以改,必須要改,不可拖延下去,否則冀州遲早要拖垮。”


    “公子英名!”當下就有人站出來稱讚道,也是為了打壓冀州本土勢力的氣焰的。


    韓彥擺擺手,繼續說道:“但是你們這邊說的也對,數百人的生計,都不是一般人,不能不管不顧,也要安排。”


    沮授、審配等人聞言,這才鬆了一口氣,等著韓彥接下來的決定安排。


    “依照我製定的方案,州牧之中留下別駕、長史、主簿三大屬官,其餘的整合為六曹,設六曹從事,戶曹從事主掌錢糧、稅賦、貨幣、鹽鐵、戶口諸事;兵曹從事主掌兵械甲備、軍卒登記、徵調兵馬諸事;法曹從事主掌緝捕盜匪、刑事訴訟、監察不法諸事;都官從事主掌官員調任、升遷、謫貶、郵驛科程諸事;學曹從事主掌時節、祠祀、文化、教育諸事;工曹從事主掌土木興作、田事水利諸事,六曹從事下設左右掾相輔,掾屬下設八名佐員協助處置。”


    “郡縣是否也施行此方案?”荀彧進一步詢問道,他是別駕從事,說白了就是副的冀州牧,什麽都要負責的,所以他必須要問清楚,長史就是秘書長一樣,沒有他這麽寬泛。


    “當然!”韓彥點頭繼續說道:“郡府如是一般,郡守下設郡丞、主簿兩大屬官,下設六曹史,主掌郡府諸事,另設都尉一人,主掌統兵之事;縣府設縣宰一人,縣丞一人,下設六曹吏,輔助縣宰治理一縣之地,縣下麵設鄉長,主一鄉之事,鄉三老掌教化、遊徼掌治安、鄉佐主收賦稅;鄉亭裏其官員不變,如此行事變化即刻!”


    “那那些裁汰下來的人怎麽辦?”


    “我欲在漳河、易水、清河之畔設屯田之所,將那些無業遊民、老弱兵卒裁汰之後,安排他們前往開發荒地,增加糧米收入,就派這些人前往管理吧!三十歲以下都去屯田,讓那些老農帶著一起,五十歲以上的辭退,補貼七年的收入,讓他們回家去,剩下的都是主官屯田,或者派發到軍中擔任宣慰使。才高者,可以舉薦到州府之中來,我還打算廣開學校,正好教書育人,為子孫謀福利。”


    ☆、第二十二章 改革(2)


    韓彥一口氣說完,自己也累得不行,端起茶杯,一飲而盡,底下再也沒有爭吵之聲,大家都在思索,若是按照韓彥的改變之法,裁汰的官員也沒有多少,隻不過物盡其用,放到別的地方去了。


    韓彥也不多給他們時間考慮什麽,繼續說道:“軍改、政改的事情解決了,那麽我們再談談其他的問題。”


    眾人一陣錯愕,韓彥的思想變化太多了,讓他們都捉摸不透,這是要將整個冀州來個大換血,不是簡簡單單的變化一下,不過這也是眾人期待的,韓彥有這樣的心思,說明他是個有進取心的人,他們不都是為了博個前程嗎,自然希望跟著有進取心的主公辦事了,韓彥雖然名義上不是他們的主公,但是實質上就是,韓馥就是個空架子,現在州府大事,其實都是韓彥拍板決定的,韓馥隻是需要蓋上他的大印即可。


    “既然政改的事情已經定好了,那麽官員也需要變化一下,別駕還是文若擔任,長史依舊是毛玠,孫資為主簿,戶曹從事由李歷擔任,兵曹從事由沮授擔任,法曹從事由田豐擔任,工曹從事由高堂隆擔任,學曹從事由辛評擔任,都官從事由趙浮擔任,各郡守不變,左右掾屬官你們自己推薦上來,我會親自定奪,其餘佐員,從現州府屬員挑選,你們沒有異議吧!”


    “公子英名!”眾人齊聲高喊,算是對韓彥的安排表示滿意了。


    韓彥又喝了一杯水,繼續說道:“剛才說了,要廣開學校,大興教育,要保證每個郡都有大學府,戶口達五千戶以上的縣府,也要建造學館,另外在鄴城開設書院,廣邀天下德才高雅之士前來教學,如邴原邴根矩、陳國袁徽袁曜仁、北海康成公、陳留申屠蟠、管寧管幼安等人,還有玄行先生,乃當世大家,若是他們前來,則我河北儒子之福,若是能請動他們,我願倒履相迎,若是你們之中哪位能請來一位,則每年可舉薦五名本家子弟入學院就學,學成之後,皆派發官職,二十年不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漢末群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玉書風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玉書風簡並收藏三國之漢末群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