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再也不會有看不到也探測不到的傳送門把它送到月球了了。
“美國人的三叉戟最小發射間隔是三分鍾,他們隻有機會發射兩枚,我們的重力電磁炮就可以消滅他們了。”
參謀官盡職的向陸定昊和鄭立春做著匯報。
“現在,隻能信任我們的反導係統了。”鄭立春輕輕的嘆了口氣。
雖然共和國從未對外公布,但是419所一直在做陸基反導係統的研究,而且已經造出了工程驗證機,在幾分鍾前,發現了內華達號的緊急情況後,所有正在試驗場的驗證機已經進入了作戰狀態,全部二十四枚反導飛彈,將是共和國最後的盾牌。
“難道沒有張屠戶,我們就隻能吃帶毛豬了?”陸定昊開了句玩笑,“我對我們的反導係統有信心!”
2014年9月16日,04:15,北太平洋,內華達號核潛艇。
距離融合結束還有21小時11分鍾。
“2號發射井飛彈彈射完畢,姿態正常,點火正常,進入上升軌道!”,來自飛彈控製室的聲音有些嘶啞。
艇長布魯曼同樣心態難平。從1945年核彈第一次用於實戰到現在,六十九年之後,他成為了打開這個潘多拉魔盒的第一人。
“三號發射井就位,準備發射!”
武器官霍華德·韋恩的聲音已經慢慢平復了下來,一旦按動了核按鈕,剩下的事情,他們在訓練中已經做過千百遍了,無非都是些機械的重複,再重複。
受海水變溫層的衝擊,內華達號隨艇附帶的二十四枚三叉戟,能夠正常發射的隻有12枚,按照三分鍾一枚的最快射擊速度,需要36分鍾才能發射完畢。在這期間,內華達號的航行速度不能超過2節。
然而不論是布魯曼還是霍華德,都並不在意。他們現在的位置,即使共和國發現了他們動作,也來不及反擊了。
更何況,一艘已經發射了核彈的戰略威懾核潛艇,其威懾意義已經不存在了,即使被摧毀,也不影響布魯曼代表被電磁風暴籠罩的美利堅,把復仇的怒火砸在共和國的頭上。
在內華達號西北方的天空,二十公裏高處,一道亮紅色的光線斜斜的指向了那艘正在不斷發射核彈的潛艇。
秒速八公裏的金屬實彈,一衝出蛛網係統的高層節點,就開始與北太平洋平流層的空氣發出強烈的摩擦,本就已經處於半固態的金屬外殼和緻密花崗岩,在飛行的過程中帶出一聲音爆,彈體錐尖的整流罩已經出現了肉眼可見的變形。
然而,因為速度太快,沒有人可以發現這一點。
本來設計用於從蛛網係統底層網絡投射的金屬實彈,在彈體穩定性、抗衝擊性和耐熱性方麵,都沒有進行特殊的調整,走的就是量大管飽的範圍殺傷戰術,從底層網絡節點到目標,一般不超過五公裏的射程,也不會對這種廉價單體的結構產生致命的影響。
反正砸下去都是一大片,共和國軍方也不會在意重力電磁炮彈在落地時是不是完整的。
然而,當重力電磁炮的飛行距離超過十公裏之後,強大的空氣阻力已經有能力使本就偏向融化的,重心也沒有經過精確調節的重力電磁炮彈,失去它自身的飛行穩態。
這種變化對於內華達號來說,就是它的毀滅,從被一枚過百噸的單體炮彈擊沉,變成了被一堆高速飛行、大小不一的人造隕石雨擊沉。
沒人知道這算是幸運,還是不幸。
如果此時內華達號艇外還有工作人員,他們就可以用自己的眼睛見證這個星球上最強大的武器。
那是一條頂端尖細,末端微微分開,在空中畫出微微彎曲的紅色軌跡的曲線,在長距離飛行中已經解體的金屬實彈,像一隻在空中不斷長大的死亡之手,覆蓋了內華達號的上空。
最先遭殃的是剛剛完成彈射動作的3號三叉戟飛彈,一個大概七八公斤重的,秒速超過七公裏的石塊擊穿了它的中部,這枚背負著美利堅復仇命運的人類最高武器,沒有任何反抗的,就被擊穿了第二級固體燃料儲箱。
巨大的殉爆在內華達號的上空一閃而過,更多的石塊、金屬墜落如雨,在內華達號上擊出了無數個大小不一的深坑。
最大的一塊金屬實彈的殘骸重量超過五十噸,它擦過了內華達號的側舷,帶著這艘排水量超過一萬八千噸的巨獸在海水中翻了個身,繼而在海麵上砸出了一個直徑超過三百米的深坑,大量的海水像被無形的手推著,湧向四周。
而在這個正在回升的海水深坑的底部,內華達號已經變成了一根折斷的雪茄,雖然沒有被最大的石彈殘骸直接命中,但是被這種威力的武器從身邊擦過,就已經足以對這艘173米長的金屬巨物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更多的實彈殘骸,像熾熱的隕石之雨,覆蓋了這一片小小的洋麵。
逐漸下沉的內華達號開始發生持續的爆炸,那是殉爆的高爆魚雷和燃料,這艘剛剛向共和國領土發射了兩枚三叉戟的巨物,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要是,再早點按動那個按鈕,就好了。
這是內華達號艇長安德魯·布魯曼,在失去意識前最後的想法。
2014年9月16日,04:19,太行山脈,第一作戰指揮部。
距離融合結束還有21小時7分鍾。
“美國人的三叉戟最小發射間隔是三分鍾,他們隻有機會發射兩枚,我們的重力電磁炮就可以消滅他們了。”
參謀官盡職的向陸定昊和鄭立春做著匯報。
“現在,隻能信任我們的反導係統了。”鄭立春輕輕的嘆了口氣。
雖然共和國從未對外公布,但是419所一直在做陸基反導係統的研究,而且已經造出了工程驗證機,在幾分鍾前,發現了內華達號的緊急情況後,所有正在試驗場的驗證機已經進入了作戰狀態,全部二十四枚反導飛彈,將是共和國最後的盾牌。
“難道沒有張屠戶,我們就隻能吃帶毛豬了?”陸定昊開了句玩笑,“我對我們的反導係統有信心!”
2014年9月16日,04:15,北太平洋,內華達號核潛艇。
距離融合結束還有21小時11分鍾。
“2號發射井飛彈彈射完畢,姿態正常,點火正常,進入上升軌道!”,來自飛彈控製室的聲音有些嘶啞。
艇長布魯曼同樣心態難平。從1945年核彈第一次用於實戰到現在,六十九年之後,他成為了打開這個潘多拉魔盒的第一人。
“三號發射井就位,準備發射!”
武器官霍華德·韋恩的聲音已經慢慢平復了下來,一旦按動了核按鈕,剩下的事情,他們在訓練中已經做過千百遍了,無非都是些機械的重複,再重複。
受海水變溫層的衝擊,內華達號隨艇附帶的二十四枚三叉戟,能夠正常發射的隻有12枚,按照三分鍾一枚的最快射擊速度,需要36分鍾才能發射完畢。在這期間,內華達號的航行速度不能超過2節。
然而不論是布魯曼還是霍華德,都並不在意。他們現在的位置,即使共和國發現了他們動作,也來不及反擊了。
更何況,一艘已經發射了核彈的戰略威懾核潛艇,其威懾意義已經不存在了,即使被摧毀,也不影響布魯曼代表被電磁風暴籠罩的美利堅,把復仇的怒火砸在共和國的頭上。
在內華達號西北方的天空,二十公裏高處,一道亮紅色的光線斜斜的指向了那艘正在不斷發射核彈的潛艇。
秒速八公裏的金屬實彈,一衝出蛛網係統的高層節點,就開始與北太平洋平流層的空氣發出強烈的摩擦,本就已經處於半固態的金屬外殼和緻密花崗岩,在飛行的過程中帶出一聲音爆,彈體錐尖的整流罩已經出現了肉眼可見的變形。
然而,因為速度太快,沒有人可以發現這一點。
本來設計用於從蛛網係統底層網絡投射的金屬實彈,在彈體穩定性、抗衝擊性和耐熱性方麵,都沒有進行特殊的調整,走的就是量大管飽的範圍殺傷戰術,從底層網絡節點到目標,一般不超過五公裏的射程,也不會對這種廉價單體的結構產生致命的影響。
反正砸下去都是一大片,共和國軍方也不會在意重力電磁炮彈在落地時是不是完整的。
然而,當重力電磁炮的飛行距離超過十公裏之後,強大的空氣阻力已經有能力使本就偏向融化的,重心也沒有經過精確調節的重力電磁炮彈,失去它自身的飛行穩態。
這種變化對於內華達號來說,就是它的毀滅,從被一枚過百噸的單體炮彈擊沉,變成了被一堆高速飛行、大小不一的人造隕石雨擊沉。
沒人知道這算是幸運,還是不幸。
如果此時內華達號艇外還有工作人員,他們就可以用自己的眼睛見證這個星球上最強大的武器。
那是一條頂端尖細,末端微微分開,在空中畫出微微彎曲的紅色軌跡的曲線,在長距離飛行中已經解體的金屬實彈,像一隻在空中不斷長大的死亡之手,覆蓋了內華達號的上空。
最先遭殃的是剛剛完成彈射動作的3號三叉戟飛彈,一個大概七八公斤重的,秒速超過七公裏的石塊擊穿了它的中部,這枚背負著美利堅復仇命運的人類最高武器,沒有任何反抗的,就被擊穿了第二級固體燃料儲箱。
巨大的殉爆在內華達號的上空一閃而過,更多的石塊、金屬墜落如雨,在內華達號上擊出了無數個大小不一的深坑。
最大的一塊金屬實彈的殘骸重量超過五十噸,它擦過了內華達號的側舷,帶著這艘排水量超過一萬八千噸的巨獸在海水中翻了個身,繼而在海麵上砸出了一個直徑超過三百米的深坑,大量的海水像被無形的手推著,湧向四周。
而在這個正在回升的海水深坑的底部,內華達號已經變成了一根折斷的雪茄,雖然沒有被最大的石彈殘骸直接命中,但是被這種威力的武器從身邊擦過,就已經足以對這艘173米長的金屬巨物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更多的實彈殘骸,像熾熱的隕石之雨,覆蓋了這一片小小的洋麵。
逐漸下沉的內華達號開始發生持續的爆炸,那是殉爆的高爆魚雷和燃料,這艘剛剛向共和國領土發射了兩枚三叉戟的巨物,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要是,再早點按動那個按鈕,就好了。
這是內華達號艇長安德魯·布魯曼,在失去意識前最後的想法。
2014年9月16日,04:19,太行山脈,第一作戰指揮部。
距離融合結束還有21小時7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