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小說] 《即將到來的伊朗戰爭》作者:金陵隱者【完結】


    前  言


    速度,使地球變小。農業時代,即使是遊牧民族,活動半徑也不過數千公裏,而且需要一生的時間;工業時代,從歐洲到美洲,2萬公裏,需耗時1個月;資訊時代,搭乘波音客機,環球航行,僅需不到20個小時。


    信息,是客觀存在的表現形式,如果不是運輸物資,而是傳遞信息,那麽地球將尺縮得更快。農業時代,烽火傳訊,1天的時間,可以將萬分火急的軍情,傳遞到千裏之外;工業時代,使用電報電話,重大信息可在數小時內 跨越大洲;資訊時代,全球通訊網絡無處不在,平民百姓可以通過手機、網際網路,與家人實時便捷地溝通。


    然而地球小了,人類的心靈卻沒有更近,無盡的紛爭、無窮的衝突、無情的廝殺,每天都在小小的地球上演繹著悲歌,人們不禁疑問:同為造物主的子民,人類理當相互親近,卻為何如此仇視?


    有一則神話故事:神創造了萬物,人因靈性聰慧,團結親密,力量得以迅速增長,很快成為萬物之長,並眼見得擁有挑戰神的力量。於是神恐懼了,就施展法術,使人類散居地球,心胸狹隘,語言錯亂。這樣,人類便因語言、心理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明,每個文明都認為自己是最優秀的,鄙視別的文明。從此,人類不再團結,衝突與戰爭遍布地球,文明之間對抗不休,神又重新控製了世界。


    西方學者認為,這則神話故事裏隱藏著解釋人類衝突的密碼。1993年,美國薩繆爾·亨廷頓教授經過潛心研究,提出了“文明衝突論”,認為人類未來的衝突,很可能因文明的不同而引起。亨廷頓教授的預言,促使人類思考,未來的衝突難道真的是由文明的衝突引起的嗎?


    亨廷頓教授說,他提出“文明衝突論”,目的在於使人們認識到文明衝突的危險性,有助於促進世界上“文明的對話”,而非鼓吹宿命式的觀點:文明之間的戰爭是不可避免的。


    世界上絕大部分人都信仰宗教,隻有中國是無神論者的樂土。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古老文明,它為中國人提供了一個無神的生活和思維方式。在西方,隻有真正的*主義者,或者最偉大的科學家才不信仰上帝,比如達爾文、愛因斯坦、霍金。


    因為無神,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始終不同於西方。中國人關注今生,忽視彼岸世界,關注物質世界,認為精神依附於肉身,始終從生產生活方式入手,考察世界政治的變遷。


    作為一名接受*主義思想的中國人,筆者受中國傳統辯證思維方式的影響,不太認可亨廷頓教授的“文明衝突論”,仍然堅持傳統的*主義觀點,即:文明雖能為衝突推波助瀾,但很難直接導致衝突,隱藏在衝突背後的是各種利益,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主要的和最終的是經濟利益。


    亨廷頓教授“文明衝突論”的價值在於:它使人們認識到,全球化時代,世界要真正變小,不僅有賴於科技的進步,還有賴於文明的溝通和心靈的對話,否則人類將麵臨身在咫尺、心在天涯的窘境。


    然而,不管是文明的原因,還是經濟利益的原因,一想到美國和伊朗將要爆發戰爭,人們還是對衝突的後果感到驚恐,因為那將帶來一個前景不確定的世界。對於不確定的事情,不管結果好壞,人們總是傾向於產生恐慌的心理。


    美伊戰爭,為核而戰。伊朗核問題由來已久,美國第43任總統喬治·w·布希執政期間,兩國幾乎為此兵戎相見。此後,許多專家就把伊朗核問題作為學術研究的重點課題,推測著美伊關係的走向以及戰爭的可能性和結局。


    我有一種直感,總認為美國和伊朗之間要爆發戰爭。社會科學研究,直覺和經驗有時勝過科學和邏輯。其實,我並不希望美伊兩國爆發戰爭,正如亨廷頓教授一般,我希望我的書,能使人們認識到美伊戰爭的危險性,從而避免戰爭。坦率地說,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國人,即使他們之間爆發戰爭,關我什麽事呢?


    中國和伊朗遠隔千裏,分屬兩個不同性質的文明,因民間交往不多,兩國民眾在感情上既無厭惡也無親近之感。美國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與中國關係密切,官方民間交往頻繁,但並未產生友誼,相反由於台灣問題,中國民眾在敬佩美國的同時,更多的是憎惡。如果美國和伊朗爆發戰爭,絕大多數中國民眾像觀賞戰爭大片一樣,可能隻會對戰爭場景和結果感興趣,而不會有勝負感情上的偏向。當然這並不是說,中國政府和民眾將會坐山觀虎鬥,全球化已經緊緊地把中國與世界聯繫在一起,當戰爭威脅到正常的國際秩序時,當波斯灣被軍事封鎖時,當油價迅速高漲影響到民眾生活時,對於美伊戰爭,盡管中國政府和民眾在感情上沒有偏向,但卻有政治表達的選擇,他們希望盡快結束戰爭,尋求一種雙方在尊嚴上對等的和平。


    今天的地球太亂了,西方國家依仗強大的力量,動輒對他國實施軍事打擊。以血還血,以牙還牙,西方國家的所作所為必將激起同樣血腥的反抗。暴力對抗是沒有止境的,如果總是這樣循環,人類的未來將沒有希望。


    小小地球,呼喚著人類的大智慧。1988年初,“麵向21世紀”第一屆諾貝爾獎獲得者國際大會在巴黎召開。在新聞發布會上,1970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瑞典人漢內斯·阿爾文指出:“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頭2500年,去吸收中國孔子的智慧。”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何謂仁?在回答弟子們的疑問時,孔子對仁的解釋是:愛人;克己復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仁就是要愛人;仁就是要克服自己的私慾,遵守禮的規定;仁就是自己所不喜歡的,不要強加給別人。在21世紀的今天,地球越來越小,人類麵臨共同挑戰,各國唯有風雨同舟,休戚與共,致力於建立一個公正和諧的國際新秩序,人類才能更好的生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即將到來的伊朗戰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陵隱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陵隱者並收藏即將到來的伊朗戰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