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小說] 《萬曆朝鮮戰爭(出書版)》作者:阮景東【完結】
前言
明朝萬曆年間,日本大名豐臣秀吉攜統一日本之餘威發動對朝鮮的侵略戰爭,並試圖進攻大明。萬曆皇帝兩次派兵入朝剿倭,最終將日軍驅逐出朝鮮,保朝鮮及東北亞三百年和平,萬曆朝鮮戰爭也成為大明晚期為數不多的亮點。
進入萬曆中期,由於戰事接連,天災不斷,加之明朝稅賦本就低下(黃仁宇觀點),所以國庫開支緊蹙,導致這場戰爭持續七年,在這七年中,大明知名將領,朝鮮的仁人誌士,日本窮凶無知的侵略者在東北亞紛呈表演、碰撞,為我們展現出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歷史一直是文學和影視的經典話題,近幾年神州大地出現“明史熱” ,韓戰又是明史中的熱點。
日本由於島國現狀,導致其一直將“大陸政策”作為發展國策,也就是將占據中國大陸作為拓展生存空間的手段,圍繞著其“大陸政策” ,日本先後有三次實踐。即唐朝龍朔年間,日軍與唐軍大戰朝鮮白江口;明朝萬曆年間,侵略朝鮮半島;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進行以中國為主的大陸戰爭。結果,三次實踐都以失敗告終,也標誌著“大陸政策”不適合日本的國情。讀萬曆朝鮮戰爭有利於讀者了解日本進行侵略的歷史脈絡,也有利於防患於未然。
萬曆朝鮮戰爭這段歷史在國內了解的人並不多,一直以來是史學界的白點,寫作萬曆朝鮮戰爭有利於讀者了解這段歷史,激發讀者的愛國熱情。
目前正處在中華復興的世紀,中國重新以大國姿態登上歷史舞台,中國正逐漸展現昔日漢唐雄風,寫作萬曆朝鮮戰爭有利於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萬曆朝鮮戰爭是一部反侵略的歷史,日本部分學者至今對侵略歷史沾沾自喜,寫作萬曆朝鮮戰爭有利於弘揚反侵略、保家衛國的歷史文化,具有極強的正麵意義。
萬曆朝鮮戰爭是一場複雜的戰爭,多年來歷史界眾說紛紜,其歷史的迷霧性不亞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韓戰。圍繞著雙方的戰與和,交戰國內部的政治矛盾,這場戰爭糾結了七年。本書將深挖歷史背後的複雜因果,以理性的態度表現戰爭的本原性及背後決策的複雜性。
本書採用宏觀和微觀兩條線齊頭並進的方式,宏觀方麵主要是描寫明軍與日軍幾場大的戰役以及戰爭局勢,微觀方麵主要是描寫朝鮮義軍和大明錦衣衛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即展現了宏大的戰爭場麵,又通過小人物表現了戰爭中的細節與情感,宏觀與微觀皆有交匯點。
書中主要歷史事件的時間、人物、地點、參戰人數、將領配置、陣亡人數、戰爭進程都是參照史料,且對多方史料進行對比。
本書塑造了曹公公、日本武士大塚正夫、朝奸鄭吉、白氏兄妹等人物,又深刻描繪了萬曆、李如鬆、沈惟敬、柳成龍、李舜臣、豐臣秀吉、小西行長等歷史人物。本書在描寫萬曆朝鮮戰役的同時,又附帶介紹了萬曆寧夏戰役和萬曆播州戰役,因為萬曆三大征前後連貫,且萬曆朝鮮戰爭受到另外兩場戰爭的影響,所以三大征之間皆有著內在聯繫。
本書在楊鎬問題上、萬曆開徵礦稅問題上、石星被處死問題上、楊應龍問題上有著與傳統史觀不一樣的觀點,令讀者耳目一新。
萬曆朝鮮戰爭是大明帝國最後的輝煌,文官問題、稅賦問題、外患問題、內憂問題一直困擾著萬曆王朝,讓我們跟隨萬曆朝鮮戰爭進入風雨飄搖的萬曆王朝。
驚心動魄的朝鮮李氏王朝黨爭,波譎雲詭的戰爭局勢,大明君臣所展現出的大國姿態,侵略者內心的無望與煎熬,一切盡在萬曆朝鮮戰爭。
1 小田原城
一五九〇年,日本。
七月的相模灣,風平浪靜,層層海浪相疊拍打著海岸,激起一層層白色的浪花,海鷗的尖叫聲和海浪拍擊海岸的潮水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靜謐的畫麵。
相模灣附近的小田原城已有四百年歷史,最初由小早川遠平建立,後傳於大森氏之手,經過數百年發展,小田原城憑藉堅固的工事成為關東有名的不落城。
五日淩晨天剛微微亮,大批軍隊開始向小田原城雲集,不斷壓縮包圍圈,最後在距離小田原城五百米的地方停住了。騎兵和大批的火槍步兵對著前方虎視眈眈,空氣似乎在凝結。
城內一所普通的院落內,一條曲折的石子路通向院子中央的一所木製房屋,房屋兩旁種植一些細竹,竹子旁邊還有一窪淺淺的池塘。悠揚的琴聲不斷在院落裏飄蕩,這曲聲是《孔雀山》,描寫了一位青年為了成為武士,離開心上人,前往京都學藝,學成後回鄉,心上人卻成了別人的妻子,那位青年便與情敵決鬥,結果情敵倒在他的刀下,當他看見心上人那絕望眼神的時候,突然吐血而亡。這曲子本是哀傷之樂,但由屋內之人彈出,卻有著某種歡快的感覺。這所木製房屋內陳設簡單,屋後是屏風,屏風前的地板上跪著一名六旬男子在撫琴,琴旁燃燒著香料,男子旁邊跪著一名中年女子,女子身著白色和服,挽著髮髻,將臉深埋在兩腿之上,屏風上掛著老子的畫像,老子斜視著前方,目光顯得安逸而平和,屏風下麵放著一把武士刀。
從清晨到現在,室外溫度不斷在上升,有不知名的蟲開始鳴叫。
前言
明朝萬曆年間,日本大名豐臣秀吉攜統一日本之餘威發動對朝鮮的侵略戰爭,並試圖進攻大明。萬曆皇帝兩次派兵入朝剿倭,最終將日軍驅逐出朝鮮,保朝鮮及東北亞三百年和平,萬曆朝鮮戰爭也成為大明晚期為數不多的亮點。
進入萬曆中期,由於戰事接連,天災不斷,加之明朝稅賦本就低下(黃仁宇觀點),所以國庫開支緊蹙,導致這場戰爭持續七年,在這七年中,大明知名將領,朝鮮的仁人誌士,日本窮凶無知的侵略者在東北亞紛呈表演、碰撞,為我們展現出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歷史一直是文學和影視的經典話題,近幾年神州大地出現“明史熱” ,韓戰又是明史中的熱點。
日本由於島國現狀,導致其一直將“大陸政策”作為發展國策,也就是將占據中國大陸作為拓展生存空間的手段,圍繞著其“大陸政策” ,日本先後有三次實踐。即唐朝龍朔年間,日軍與唐軍大戰朝鮮白江口;明朝萬曆年間,侵略朝鮮半島;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進行以中國為主的大陸戰爭。結果,三次實踐都以失敗告終,也標誌著“大陸政策”不適合日本的國情。讀萬曆朝鮮戰爭有利於讀者了解日本進行侵略的歷史脈絡,也有利於防患於未然。
萬曆朝鮮戰爭這段歷史在國內了解的人並不多,一直以來是史學界的白點,寫作萬曆朝鮮戰爭有利於讀者了解這段歷史,激發讀者的愛國熱情。
目前正處在中華復興的世紀,中國重新以大國姿態登上歷史舞台,中國正逐漸展現昔日漢唐雄風,寫作萬曆朝鮮戰爭有利於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萬曆朝鮮戰爭是一部反侵略的歷史,日本部分學者至今對侵略歷史沾沾自喜,寫作萬曆朝鮮戰爭有利於弘揚反侵略、保家衛國的歷史文化,具有極強的正麵意義。
萬曆朝鮮戰爭是一場複雜的戰爭,多年來歷史界眾說紛紜,其歷史的迷霧性不亞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韓戰。圍繞著雙方的戰與和,交戰國內部的政治矛盾,這場戰爭糾結了七年。本書將深挖歷史背後的複雜因果,以理性的態度表現戰爭的本原性及背後決策的複雜性。
本書採用宏觀和微觀兩條線齊頭並進的方式,宏觀方麵主要是描寫明軍與日軍幾場大的戰役以及戰爭局勢,微觀方麵主要是描寫朝鮮義軍和大明錦衣衛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即展現了宏大的戰爭場麵,又通過小人物表現了戰爭中的細節與情感,宏觀與微觀皆有交匯點。
書中主要歷史事件的時間、人物、地點、參戰人數、將領配置、陣亡人數、戰爭進程都是參照史料,且對多方史料進行對比。
本書塑造了曹公公、日本武士大塚正夫、朝奸鄭吉、白氏兄妹等人物,又深刻描繪了萬曆、李如鬆、沈惟敬、柳成龍、李舜臣、豐臣秀吉、小西行長等歷史人物。本書在描寫萬曆朝鮮戰役的同時,又附帶介紹了萬曆寧夏戰役和萬曆播州戰役,因為萬曆三大征前後連貫,且萬曆朝鮮戰爭受到另外兩場戰爭的影響,所以三大征之間皆有著內在聯繫。
本書在楊鎬問題上、萬曆開徵礦稅問題上、石星被處死問題上、楊應龍問題上有著與傳統史觀不一樣的觀點,令讀者耳目一新。
萬曆朝鮮戰爭是大明帝國最後的輝煌,文官問題、稅賦問題、外患問題、內憂問題一直困擾著萬曆王朝,讓我們跟隨萬曆朝鮮戰爭進入風雨飄搖的萬曆王朝。
驚心動魄的朝鮮李氏王朝黨爭,波譎雲詭的戰爭局勢,大明君臣所展現出的大國姿態,侵略者內心的無望與煎熬,一切盡在萬曆朝鮮戰爭。
1 小田原城
一五九〇年,日本。
七月的相模灣,風平浪靜,層層海浪相疊拍打著海岸,激起一層層白色的浪花,海鷗的尖叫聲和海浪拍擊海岸的潮水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靜謐的畫麵。
相模灣附近的小田原城已有四百年歷史,最初由小早川遠平建立,後傳於大森氏之手,經過數百年發展,小田原城憑藉堅固的工事成為關東有名的不落城。
五日淩晨天剛微微亮,大批軍隊開始向小田原城雲集,不斷壓縮包圍圈,最後在距離小田原城五百米的地方停住了。騎兵和大批的火槍步兵對著前方虎視眈眈,空氣似乎在凝結。
城內一所普通的院落內,一條曲折的石子路通向院子中央的一所木製房屋,房屋兩旁種植一些細竹,竹子旁邊還有一窪淺淺的池塘。悠揚的琴聲不斷在院落裏飄蕩,這曲聲是《孔雀山》,描寫了一位青年為了成為武士,離開心上人,前往京都學藝,學成後回鄉,心上人卻成了別人的妻子,那位青年便與情敵決鬥,結果情敵倒在他的刀下,當他看見心上人那絕望眼神的時候,突然吐血而亡。這曲子本是哀傷之樂,但由屋內之人彈出,卻有著某種歡快的感覺。這所木製房屋內陳設簡單,屋後是屏風,屏風前的地板上跪著一名六旬男子在撫琴,琴旁燃燒著香料,男子旁邊跪著一名中年女子,女子身著白色和服,挽著髮髻,將臉深埋在兩腿之上,屏風上掛著老子的畫像,老子斜視著前方,目光顯得安逸而平和,屏風下麵放著一把武士刀。
從清晨到現在,室外溫度不斷在上升,有不知名的蟲開始鳴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