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開國第一戰:抗美援朝戰爭全景紀實 作者:雙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產值達2800 億美元; 而中國鋼產量為60 萬噸, 工農業總產值為人
民幣446 億元(折合美元100 億) 。美國還擁有世界上最強大最先
進的軍火工業, 掌握有原子彈, 僅各種彈藥每年的年產量就達數百
萬噸。不要說中國, 就是被視為中國後台的蘇聯, 當時的工農業總
產值也隻有美國的1??3 , 雖然也有原子彈, 但卻難以打到美國的本
土。從雙方軍隊裝備來看, 美軍一個軍擁有火炮1428 門, 汽車約
7000 輛, 坦克430 輛, 此外, 朝鮮戰區內還有1100 架作戰飛機和
300 艘艦艇; 而人民解放軍一個軍擁有75 毫米以上火炮198 門, 汽
車約120 輛, 沒有坦克, 也沒有海空軍掩護。作為這次戰爭的始作
俑者, 蘇聯也不願因援助朝鮮而冒與美國發生衝突的危險, 隻是通
知中共中央:“金日成同誌到中國東北組織流亡政府。”
在這樣的情況下, 作出這樣的決定,“ 英明決策”、“ 非凡氣魄”
等等字眼都難以通達其意, 盡傳其神。
誰來想個更好的?
30 多年後的1986 年10 月, 美國蘭德公司研究員喬納森?波拉
克先生在為北京舉行的中美關係學術討論會提交的論文中說:
“ 北京決定參加韓戰是受形勢的支配, 而不是按計劃。”
1989 年5 月5 日, 美國軍事歷史學家約翰?托蘭在中國人民解
放軍軍事科學院與他的中國同行們交流時說:
“中國出兵朝鮮是出於國家利益的考慮, 是不得已的。如果蘇
聯打到墨西哥, 那麽美國在5 分鍾之內就會決定出兵。”
1994 年,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在《大外交》中寫道:
“ 毛澤東有理由認為, 如果他不在朝鮮阻擋美國, 他或許將會
在中國領土上和美國交戰; 最起碼, 他沒有理由去做出相反的結
論。”
此語信然。
第六章
麵敵生慮 史達林突發變計
臨危受命 彭德懷陣前運籌
山高路遠坑深,
大軍縱橫馳奔。
誰敢橫刀立馬,
惟我彭大將軍。
———毛澤東《贈彭德懷》
彭德懷在安東來去匆匆。
10 月12 日19 時, 彭德懷剛到達安東, 正準備過江與金日成會
晤, 中央軍委代總參謀長聶榮臻的一個緊急電話就攆了上來。
電話要求彭德懷火速回京參加政治局會議, 重新討論入朝參
戰問題。
聽取完第十三兵團領導和再度趕到安東的樸一禹的敵情匯報
後, 彭德懷於次日趕回瀋陽。
高崗遞給彭德懷一封毛澤東的緊急電報:
彭高, 鄧洪韓解:
110 月9 日命令暫不執行, 十三兵團各部仍舊原地
進行訓練, 不要出動。
2高崗德懷二同誌明日或後日來京一談。
毛澤東
十月十二日廿時
怎麽回事? 都箭上弦, 刀出鞘了, 這邊倒把手給拽住了?
129
第六章
麵敵生慮
史達林突發變計
臨危受命
彭德懷陣前運籌
彭德懷心裏明白, 一定是出了什麽緊急變故, 否則毛澤東不會
這麽急地往回召他。
次日, 彭德懷乘飛機返回北京。
事兒的確不小。
原來寄予很大希望的蘇聯空軍提供的空中掩護, 沒啦!
10 月11 日, 毛澤東收到了正在莫斯科的周恩來與史達林聯名
發來的電報, 聲稱蘇聯方麵願意出動16 個團的噴氣式飛行團的誌
願空軍, 但不能進入敵後, 而且要在兩個月或兩個半月以後才能出
動參戰。
理由是蘇聯方麵準備工作還沒有做好。
沒準備好?
不對吧, 要說沒準備好, 我們也沒準備好。部隊連冬裝都沒發
下去嘛! 我看這是個託詞, 史達林是擔心出動蘇軍會冒與美軍直
接對抗的風險, 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打破雅爾達的格局。所以想
讓我們單獨作戰, 替他擔風險。
到底還是毛澤東, 看題點題破題都一針見血。
怎麽辦?
嗯, 這事得再考慮考慮, 沒有空中掩護, 部隊白天作戰困難太
大, 如果空軍不進入前方配合陸軍作戰, 實際上作用非常有限, 無
助於大局的改觀。朝鮮的天空還是人家的天空。
毛澤東決定暫緩出兵。
這才有了聶榮臻和毛澤東給彭德懷的前後兩個接踵而至的電
話和電報。
事情是這樣的。
周恩來、林彪10 月8 日乘坐航速慢、續航力小的裏- 2 型飛機
從北京先到伊爾庫茨克加油, 次日到鄂木斯克, 第三天, 也就是10
月10 日, 才到達莫斯科。
次日, 他們又在布爾加寧陪同下, 轉飛黑海之濱的喬治亞阿
布哈茲的阿列德爾, 與正在那裏休養的史達林會談。
蘇共政治局委員馬林科夫、卡岡諾維奇、貝利亞、米高揚、布爾
加寧和莫洛托夫等參加了會談。
蘇聯方麵首先通報了朝鮮情況。
然後史達林先入為主:
民幣446 億元(折合美元100 億) 。美國還擁有世界上最強大最先
進的軍火工業, 掌握有原子彈, 僅各種彈藥每年的年產量就達數百
萬噸。不要說中國, 就是被視為中國後台的蘇聯, 當時的工農業總
產值也隻有美國的1??3 , 雖然也有原子彈, 但卻難以打到美國的本
土。從雙方軍隊裝備來看, 美軍一個軍擁有火炮1428 門, 汽車約
7000 輛, 坦克430 輛, 此外, 朝鮮戰區內還有1100 架作戰飛機和
300 艘艦艇; 而人民解放軍一個軍擁有75 毫米以上火炮198 門, 汽
車約120 輛, 沒有坦克, 也沒有海空軍掩護。作為這次戰爭的始作
俑者, 蘇聯也不願因援助朝鮮而冒與美國發生衝突的危險, 隻是通
知中共中央:“金日成同誌到中國東北組織流亡政府。”
在這樣的情況下, 作出這樣的決定,“ 英明決策”、“ 非凡氣魄”
等等字眼都難以通達其意, 盡傳其神。
誰來想個更好的?
30 多年後的1986 年10 月, 美國蘭德公司研究員喬納森?波拉
克先生在為北京舉行的中美關係學術討論會提交的論文中說:
“ 北京決定參加韓戰是受形勢的支配, 而不是按計劃。”
1989 年5 月5 日, 美國軍事歷史學家約翰?托蘭在中國人民解
放軍軍事科學院與他的中國同行們交流時說:
“中國出兵朝鮮是出於國家利益的考慮, 是不得已的。如果蘇
聯打到墨西哥, 那麽美國在5 分鍾之內就會決定出兵。”
1994 年,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在《大外交》中寫道:
“ 毛澤東有理由認為, 如果他不在朝鮮阻擋美國, 他或許將會
在中國領土上和美國交戰; 最起碼, 他沒有理由去做出相反的結
論。”
此語信然。
第六章
麵敵生慮 史達林突發變計
臨危受命 彭德懷陣前運籌
山高路遠坑深,
大軍縱橫馳奔。
誰敢橫刀立馬,
惟我彭大將軍。
———毛澤東《贈彭德懷》
彭德懷在安東來去匆匆。
10 月12 日19 時, 彭德懷剛到達安東, 正準備過江與金日成會
晤, 中央軍委代總參謀長聶榮臻的一個緊急電話就攆了上來。
電話要求彭德懷火速回京參加政治局會議, 重新討論入朝參
戰問題。
聽取完第十三兵團領導和再度趕到安東的樸一禹的敵情匯報
後, 彭德懷於次日趕回瀋陽。
高崗遞給彭德懷一封毛澤東的緊急電報:
彭高, 鄧洪韓解:
110 月9 日命令暫不執行, 十三兵團各部仍舊原地
進行訓練, 不要出動。
2高崗德懷二同誌明日或後日來京一談。
毛澤東
十月十二日廿時
怎麽回事? 都箭上弦, 刀出鞘了, 這邊倒把手給拽住了?
129
第六章
麵敵生慮
史達林突發變計
臨危受命
彭德懷陣前運籌
彭德懷心裏明白, 一定是出了什麽緊急變故, 否則毛澤東不會
這麽急地往回召他。
次日, 彭德懷乘飛機返回北京。
事兒的確不小。
原來寄予很大希望的蘇聯空軍提供的空中掩護, 沒啦!
10 月11 日, 毛澤東收到了正在莫斯科的周恩來與史達林聯名
發來的電報, 聲稱蘇聯方麵願意出動16 個團的噴氣式飛行團的誌
願空軍, 但不能進入敵後, 而且要在兩個月或兩個半月以後才能出
動參戰。
理由是蘇聯方麵準備工作還沒有做好。
沒準備好?
不對吧, 要說沒準備好, 我們也沒準備好。部隊連冬裝都沒發
下去嘛! 我看這是個託詞, 史達林是擔心出動蘇軍會冒與美軍直
接對抗的風險, 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打破雅爾達的格局。所以想
讓我們單獨作戰, 替他擔風險。
到底還是毛澤東, 看題點題破題都一針見血。
怎麽辦?
嗯, 這事得再考慮考慮, 沒有空中掩護, 部隊白天作戰困難太
大, 如果空軍不進入前方配合陸軍作戰, 實際上作用非常有限, 無
助於大局的改觀。朝鮮的天空還是人家的天空。
毛澤東決定暫緩出兵。
這才有了聶榮臻和毛澤東給彭德懷的前後兩個接踵而至的電
話和電報。
事情是這樣的。
周恩來、林彪10 月8 日乘坐航速慢、續航力小的裏- 2 型飛機
從北京先到伊爾庫茨克加油, 次日到鄂木斯克, 第三天, 也就是10
月10 日, 才到達莫斯科。
次日, 他們又在布爾加寧陪同下, 轉飛黑海之濱的喬治亞阿
布哈茲的阿列德爾, 與正在那裏休養的史達林會談。
蘇共政治局委員馬林科夫、卡岡諾維奇、貝利亞、米高揚、布爾
加寧和莫洛托夫等參加了會談。
蘇聯方麵首先通報了朝鮮情況。
然後史達林先入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