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5月30日午夜,哈裏斯組織了第一次“千機轟炸”,英軍出動1046架轟炸機空襲德國重鎮科隆,投下了1455噸炸彈,469人被炸死,400人重傷,14萬人無家可歸,科隆全城的通訊中斷了9天。
1942年夏末,希特勒作出了對德軍命運最具決定意義的一項決策:同時攻下史達林格勒和高加索。德軍總參謀長約德爾認為高加索的命運將直接取決於史達林格勒會戰的結果。
1942年7月17日,德軍再次投入150萬兵力進攻史達林格勒。
1942年9月13日,17萬德軍在500輛坦克的配合下,猛攻保衛史達林格勒的蘇聯第62集團軍。德軍在幾個地段突破蘇軍防線,進入市區展開了巷戰。此時,越來越多的蘇聯援軍迅速向史達林格勒集結。
1942年11月初冬季來臨,蘇德雙方有了片刻的休整。隨後,嚴寒很快降臨。毫無過冬準備的德國士兵,又像攻打莫斯科一樣,陷入了饑寒交迫中,大量士兵被凍死凍傷,戰鬥力日漸衰弱。
1942年11月8日淩晨,英、美聯軍在遠征軍總司令艾森豪指揮下,1700架戰機掩護著655艘戰列艦和運輸船,護送陸軍開始從卡薩布蘭卡、奧倫、阿爾及爾一帶登陸。北非戰場的火炬行動開始了。
1942年11月19日,史達林發出了大反攻的命令。
1942年11月23日,保盧斯的33萬部隊已經被分割包圍在史達林格勒,與鄰近的德國部隊相隔足足80公裏的距離。
1942年11月末,盟軍在北非法軍的配合下迅速突入突尼西亞。
1943年1月,盟國在“卡薩布蘭卡”會議上正式製定了旨在摧毀德國的軍事、經濟和工業力量的大規模空中轟炸計劃。會議就美英兩國對德的戰略轟炸進行了分工。皇家空軍在夜間“不加限製”地對德國城鎮目標進行“麵積轟炸”。美軍第8航空隊在白天對德國的軍事設施進行精確轟炸。
1943年1月12日,蘇軍在列寧格勒發動反攻。蘇軍集中2000門大炮和迫擊炮,向德軍集結地域進行了2個小時的猛烈炮火打擊,經過7天激戰,突破德軍陣地,向縱深推進了14公裏。列寧格勒和沃倫涅日兩個方麵軍會師,初步突破了德軍對列寧格勒長達17個月的圍困。
1943年1月31日,保盧斯率領德國第六集團軍向蘇軍投降。史達林格勒戰役成了東線戰場的重要轉折點。從此以後,德軍由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守。
1943年3月,英美聯軍和在利比亞的英國第八集團軍同時發起總攻,夾擊突尼西亞的德意殘餘部隊。
1943年5月13日,德意殘部25萬人全部投降,其中10萬人是德軍。北非戰役勝利結束。
走向失敗:歷史的必然
庫爾斯克戰役
1943年7月4日早上,德國第四裝甲集團軍的1000輛坦克在庫爾斯克北麵準備就緒。蘇軍先以猛烈的炮火對德軍壓製,進行“火力反準備”,迫使德軍將進攻推遲了3個小時。午後,德軍開始向蘇軍防線開火。德國轟炸機群在空中為地麵進攻助戰。下午3點,最後一輪炮火轟炸之後,德軍沖向蘇軍防線。
1943年7月5日清晨,德國第九軍在1100輛坦克的配合下,從南麵向庫爾斯克發起了進攻。進攻的各路坦克排成楔型,以每平方公裏100輛的密度實施衝擊。同時,120架轟炸機對蘇軍陣地展開了瘋狂轟炸。7月5日結束的時候,總縱深35公裏的蘇軍防線已經被德軍滲透了7公裏。
1943年7月6日傍晚,南北兩方麵的德軍都突破了蘇軍的第一道防線。蘇軍炮火不分晝夜地迎頭痛擊來犯的德國部隊。庫爾斯克北邊的的蘇軍頑強抵抗,使德軍的推進舉步維艱。德軍從南麵的推進也被迫放慢下來。
西西裏島登陸
1943年7月10日淩晨,美軍第82空降師和英軍第1空降師的5400名官兵搭乘運輸機和滑翔機飛向西西裏島,在敵後實施空降。1000架英美空軍的飛機對西西裏島進行了猛烈的轟炸,而後盟軍在西西裏的東南和西南同時發動進攻。巴頓和蒙哥馬利指揮16萬美、英聯軍登上了西西裏島。
1943年7月13日,腹背受敵的希特勒緊急召回曼施坦因元帥,暫停對庫爾斯克的全麵進攻,抽調兵力增援義大利。
1943年7月12日和15日,蘇軍先後在庫爾斯克的北部和南部轉入反攻,德軍一路敗退。德軍在最南端高加索地區的陣地失守,被迫向烏克蘭後撤。
蘇聯敵後遊擊隊遵照遊擊運動中央司令部的命令,展開了大規模的鐵道戰。敵後遊擊隊在長達1000公裏、縱深750公裏的廣闊地帶,對德軍的交通線給予了極大的打擊。
1943年8月3日,敵後遊擊隊破壞了4萬2千根鐵軌,使德軍的精銳部隊被迫抽調兵力保護交通線。
1943年8月5日起,蘇軍陸續收復了奧廖爾、頓巴斯等重要城市。
精確轟炸
1943年8月17日下午1點,美軍第8航空隊230架b-17對德國施魏因福特的滾珠軸承廠進行了轟炸。因為每一件軍事產品的零部件中都會用到滾珠軸承,所以美軍把滾珠軸承廠作為一個非常理想的轟炸目標。德國防空指揮部派出所有能升空的戰機進行攔截,這些沒有護航的轟炸機群損失慘重,36架b-17被德軍擊落。但這次轟炸摧毀了德國30%的軸承生產能力,使德國的坦克和飛機的生產大幅度減少。
1943年8月22日下午,德軍被迫從哈爾科夫地區開始撤退。
1943年8月23日,歷時50餘天的庫爾斯克戰役以蘇軍的最後勝利宣告結束。德軍被迫全麵戰略防禦,蘇軍則轉入了戰略進攻階段。
1942年夏末,希特勒作出了對德軍命運最具決定意義的一項決策:同時攻下史達林格勒和高加索。德軍總參謀長約德爾認為高加索的命運將直接取決於史達林格勒會戰的結果。
1942年7月17日,德軍再次投入150萬兵力進攻史達林格勒。
1942年9月13日,17萬德軍在500輛坦克的配合下,猛攻保衛史達林格勒的蘇聯第62集團軍。德軍在幾個地段突破蘇軍防線,進入市區展開了巷戰。此時,越來越多的蘇聯援軍迅速向史達林格勒集結。
1942年11月初冬季來臨,蘇德雙方有了片刻的休整。隨後,嚴寒很快降臨。毫無過冬準備的德國士兵,又像攻打莫斯科一樣,陷入了饑寒交迫中,大量士兵被凍死凍傷,戰鬥力日漸衰弱。
1942年11月8日淩晨,英、美聯軍在遠征軍總司令艾森豪指揮下,1700架戰機掩護著655艘戰列艦和運輸船,護送陸軍開始從卡薩布蘭卡、奧倫、阿爾及爾一帶登陸。北非戰場的火炬行動開始了。
1942年11月19日,史達林發出了大反攻的命令。
1942年11月23日,保盧斯的33萬部隊已經被分割包圍在史達林格勒,與鄰近的德國部隊相隔足足80公裏的距離。
1942年11月末,盟軍在北非法軍的配合下迅速突入突尼西亞。
1943年1月,盟國在“卡薩布蘭卡”會議上正式製定了旨在摧毀德國的軍事、經濟和工業力量的大規模空中轟炸計劃。會議就美英兩國對德的戰略轟炸進行了分工。皇家空軍在夜間“不加限製”地對德國城鎮目標進行“麵積轟炸”。美軍第8航空隊在白天對德國的軍事設施進行精確轟炸。
1943年1月12日,蘇軍在列寧格勒發動反攻。蘇軍集中2000門大炮和迫擊炮,向德軍集結地域進行了2個小時的猛烈炮火打擊,經過7天激戰,突破德軍陣地,向縱深推進了14公裏。列寧格勒和沃倫涅日兩個方麵軍會師,初步突破了德軍對列寧格勒長達17個月的圍困。
1943年1月31日,保盧斯率領德國第六集團軍向蘇軍投降。史達林格勒戰役成了東線戰場的重要轉折點。從此以後,德軍由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守。
1943年3月,英美聯軍和在利比亞的英國第八集團軍同時發起總攻,夾擊突尼西亞的德意殘餘部隊。
1943年5月13日,德意殘部25萬人全部投降,其中10萬人是德軍。北非戰役勝利結束。
走向失敗:歷史的必然
庫爾斯克戰役
1943年7月4日早上,德國第四裝甲集團軍的1000輛坦克在庫爾斯克北麵準備就緒。蘇軍先以猛烈的炮火對德軍壓製,進行“火力反準備”,迫使德軍將進攻推遲了3個小時。午後,德軍開始向蘇軍防線開火。德國轟炸機群在空中為地麵進攻助戰。下午3點,最後一輪炮火轟炸之後,德軍沖向蘇軍防線。
1943年7月5日清晨,德國第九軍在1100輛坦克的配合下,從南麵向庫爾斯克發起了進攻。進攻的各路坦克排成楔型,以每平方公裏100輛的密度實施衝擊。同時,120架轟炸機對蘇軍陣地展開了瘋狂轟炸。7月5日結束的時候,總縱深35公裏的蘇軍防線已經被德軍滲透了7公裏。
1943年7月6日傍晚,南北兩方麵的德軍都突破了蘇軍的第一道防線。蘇軍炮火不分晝夜地迎頭痛擊來犯的德國部隊。庫爾斯克北邊的的蘇軍頑強抵抗,使德軍的推進舉步維艱。德軍從南麵的推進也被迫放慢下來。
西西裏島登陸
1943年7月10日淩晨,美軍第82空降師和英軍第1空降師的5400名官兵搭乘運輸機和滑翔機飛向西西裏島,在敵後實施空降。1000架英美空軍的飛機對西西裏島進行了猛烈的轟炸,而後盟軍在西西裏的東南和西南同時發動進攻。巴頓和蒙哥馬利指揮16萬美、英聯軍登上了西西裏島。
1943年7月13日,腹背受敵的希特勒緊急召回曼施坦因元帥,暫停對庫爾斯克的全麵進攻,抽調兵力增援義大利。
1943年7月12日和15日,蘇軍先後在庫爾斯克的北部和南部轉入反攻,德軍一路敗退。德軍在最南端高加索地區的陣地失守,被迫向烏克蘭後撤。
蘇聯敵後遊擊隊遵照遊擊運動中央司令部的命令,展開了大規模的鐵道戰。敵後遊擊隊在長達1000公裏、縱深750公裏的廣闊地帶,對德軍的交通線給予了極大的打擊。
1943年8月3日,敵後遊擊隊破壞了4萬2千根鐵軌,使德軍的精銳部隊被迫抽調兵力保護交通線。
1943年8月5日起,蘇軍陸續收復了奧廖爾、頓巴斯等重要城市。
精確轟炸
1943年8月17日下午1點,美軍第8航空隊230架b-17對德國施魏因福特的滾珠軸承廠進行了轟炸。因為每一件軍事產品的零部件中都會用到滾珠軸承,所以美軍把滾珠軸承廠作為一個非常理想的轟炸目標。德國防空指揮部派出所有能升空的戰機進行攔截,這些沒有護航的轟炸機群損失慘重,36架b-17被德軍擊落。但這次轟炸摧毀了德國30%的軸承生產能力,使德國的坦克和飛機的生產大幅度減少。
1943年8月22日下午,德軍被迫從哈爾科夫地區開始撤退。
1943年8月23日,歷時50餘天的庫爾斯克戰役以蘇軍的最後勝利宣告結束。德軍被迫全麵戰略防禦,蘇軍則轉入了戰略進攻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