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號指令
一、南斯拉夫的軍事政變已改變了巴爾幹的政治局勢。即使南斯拉夫目前表示效忠,也應將其視為敵人並盡快予以粉碎。
二、我的意圖是,一方麵從阜姆 [ 譯者註:南斯拉夫舊地名,即現在的裏耶卡。 ] -格拉茨地區,另一方麵從索非亞地區,向貝爾格勒總方向實施向心突擊,從南麵突入南斯拉夫,給南斯拉夫武裝力量以毀滅性打擊。此外,應切斷南斯拉夫最南部地區與其餘地區的聯繫,把它作為德一意軍隊下一步進攻希臘的基地。
由於國防經濟方麵的原因,盡快使多瑙河通航並奪占波爾銅礦是重要的。
通過許諾歸還巴納特地區 [ 譯者註:原屬匈牙利,一次大戰後,三分之一劃給了南斯拉夫,三分之二劃給了羅馬尼亞。 ] 和馬其頓地區 [ 譯者註:巴爾幹半島中南部地區,1913年後分屬於南斯拉夫、希臘和保加利亞。 ] ,爭取匈牙利和保加利亞參戰。
通過給克羅特人以政治擔保,加劇南斯拉夫國內的政治緊張局勢。
三、我具體命令如下:
1、一俟兵力準備充足,而且天氣情況允許,即以空軍夜以繼日地實施空襲,摧毀南斯拉夫航空兵的地麵設施和貝爾格勒。
2、盡可能同時(決不要提前)開始“馬裏塔”作戰行動。此次作戰暫時要達到的有限目標是,奪取薩洛尼卡 [ 譯者註:希臘北部城市。亦稱塞薩洛尼基。 ] 灣,並在埃澤薩高地 [ 譯者註:在希臘北部。 ] 上獲得立足點。為此,第18步兵軍可通過南斯拉夫領土向前出擊。
須抓住有利時機,阻止敵人按計劃在奧林匹斯和埃澤薩高地之間建立防線。
3、可前調在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尚可動用的所有兵力,從索非亞地區向西北方向和從基恩斯滕迪爾-戈爾納德尤馬亞地區向西實施進攻,但必須保留大約1個師的兵力(不包括防空兵力)來保衛羅馬尼亞油田。
與土耳其接壤的邊界暫時由保加利亞人負責防守。在其後麵必須新部署一支德國部隊,盡可能是1個裝甲師,作為支援部隊使用。
4、一旦所需要的兵力集結完畢,就從格拉茨 [ 譯者註:奧地利東南部城市。 ] 總方向向東南實施突擊。是否開放邊界,穿過匈牙利領土,由陸軍決定。
在與南斯拉夫接壤的邊界沿線,應立即加強警戒。
在總攻開始之前,應在空襲貝爾格勒的同時奪占各重要目標。在保加利亞邊界上也應如此。
5、空軍應以兩個攻擊大隊支援第12集團軍和在格拉茨地區新組建的突擊集群的作戰行動,應根據陸軍作戰的進程確定主要攻擊方向。可藉助於匈牙利的地麵設施實施集結和作戰。
應考慮是否讓第10航空軍從義大利領土出發投入作戰。但是必須保障繼續為去非洲的運輸隊提供伴隨護航。
奪取利姆諾斯島 [ 譯者註:希臘愛琴海北部島嶼,位於希臘東北大陸到土耳其海岸的中途。 ] 的準備工作應繼續進行,但是隻有我才有權下達實施命令。
應考慮為格拉茨、克拉根福、菲拉赫和累歐本,此外還有維也納,提供足夠的防空掩護。
四、首先由國防軍統帥部與義大利達成原則性協議。
陸軍應考慮建立與義大利第2集團軍和匈牙利人進行聯繫的聯絡參謀部。
授權空軍就義大利和匈牙利航空兵部隊作戰區域的界限問題同有關國家的統帥部達成協議。在匈牙利的航空兵地麵設施儲存物資的工作可立即著手進行。
五、請諸位總司令先生就行動實施方案和與此有關的問題通過國防軍統帥部向我報告。
(簽字)阿道夫·希特勒
26 4月3日 第26號指令:在巴爾幹半島與盟國的合作
第26號指令 在巴爾幹半島與盟國的合作
領袖兼國防軍最高司令 領袖大本營
國防軍統帥部/國防軍指揮參謀部/國防處 1941年4月3日
1941年第44395號絕密文件
隻傳達到軍官
第26號指令 在巴爾幹半島與盟國的合作
一、在南斯拉夫戰局中,打算讓東南歐國家擔負的軍事任務,是根據以下政治目的確定的:
匈牙利:巴納特山區應歸屬於它。它優先考慮的是占領這一山區,但是它表示也要對殲滅敵人發揮作用。
保加利亞:想收復馬其頓地區,因此主要對參加這一方向的進攻感興趣,而無需德方施加特別的壓力。此外,得到德國裝甲部隊支援的保加利亞人還須對背後的土耳其進行防範。為此,保加利亞也將調用部署在靠近希臘邊界的3個師。
羅馬尼亞:根據它本身的和德國的利益,它的任務僅限於防守同南斯拉夫和俄國接壤的邊界。應通過德國國防軍代表團團長施加影響,促使羅馬尼亞加強對俄國的防禦準備,並盡可能使蒂米什瓦拉 [ 譯者註:羅馬尼亞西部城市。歷史上曾是要塞。 ] 地區的羅馬尼亞兵力(1個步兵師和1個騎兵旅)進一步東移,以便使匈牙利第2集團軍和德國第41步兵軍之間的聯繫不受幹擾。至少,應使匈牙利和德國的聯絡司令部能暢通無阻地通過羅馬尼亞-匈牙利邊界進行相互聯繫。
二、在即將到來的作戰中,軍事上的協同和指揮的組織應遵循以下方針:
如果此次戰局在總的作戰範圍內涉及到義大利和匈牙利軍隊的作戰日標,那麽該戰局就由我本人統一指揮。統一指揮必須以這樣一種形式實施:它必須顧及到盟國的敏感性,使義大利和匈牙利國家元首在其本國人民和軍隊麵前能以獨立自主的軍事指揮官的身份出現。
一、南斯拉夫的軍事政變已改變了巴爾幹的政治局勢。即使南斯拉夫目前表示效忠,也應將其視為敵人並盡快予以粉碎。
二、我的意圖是,一方麵從阜姆 [ 譯者註:南斯拉夫舊地名,即現在的裏耶卡。 ] -格拉茨地區,另一方麵從索非亞地區,向貝爾格勒總方向實施向心突擊,從南麵突入南斯拉夫,給南斯拉夫武裝力量以毀滅性打擊。此外,應切斷南斯拉夫最南部地區與其餘地區的聯繫,把它作為德一意軍隊下一步進攻希臘的基地。
由於國防經濟方麵的原因,盡快使多瑙河通航並奪占波爾銅礦是重要的。
通過許諾歸還巴納特地區 [ 譯者註:原屬匈牙利,一次大戰後,三分之一劃給了南斯拉夫,三分之二劃給了羅馬尼亞。 ] 和馬其頓地區 [ 譯者註:巴爾幹半島中南部地區,1913年後分屬於南斯拉夫、希臘和保加利亞。 ] ,爭取匈牙利和保加利亞參戰。
通過給克羅特人以政治擔保,加劇南斯拉夫國內的政治緊張局勢。
三、我具體命令如下:
1、一俟兵力準備充足,而且天氣情況允許,即以空軍夜以繼日地實施空襲,摧毀南斯拉夫航空兵的地麵設施和貝爾格勒。
2、盡可能同時(決不要提前)開始“馬裏塔”作戰行動。此次作戰暫時要達到的有限目標是,奪取薩洛尼卡 [ 譯者註:希臘北部城市。亦稱塞薩洛尼基。 ] 灣,並在埃澤薩高地 [ 譯者註:在希臘北部。 ] 上獲得立足點。為此,第18步兵軍可通過南斯拉夫領土向前出擊。
須抓住有利時機,阻止敵人按計劃在奧林匹斯和埃澤薩高地之間建立防線。
3、可前調在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尚可動用的所有兵力,從索非亞地區向西北方向和從基恩斯滕迪爾-戈爾納德尤馬亞地區向西實施進攻,但必須保留大約1個師的兵力(不包括防空兵力)來保衛羅馬尼亞油田。
與土耳其接壤的邊界暫時由保加利亞人負責防守。在其後麵必須新部署一支德國部隊,盡可能是1個裝甲師,作為支援部隊使用。
4、一旦所需要的兵力集結完畢,就從格拉茨 [ 譯者註:奧地利東南部城市。 ] 總方向向東南實施突擊。是否開放邊界,穿過匈牙利領土,由陸軍決定。
在與南斯拉夫接壤的邊界沿線,應立即加強警戒。
在總攻開始之前,應在空襲貝爾格勒的同時奪占各重要目標。在保加利亞邊界上也應如此。
5、空軍應以兩個攻擊大隊支援第12集團軍和在格拉茨地區新組建的突擊集群的作戰行動,應根據陸軍作戰的進程確定主要攻擊方向。可藉助於匈牙利的地麵設施實施集結和作戰。
應考慮是否讓第10航空軍從義大利領土出發投入作戰。但是必須保障繼續為去非洲的運輸隊提供伴隨護航。
奪取利姆諾斯島 [ 譯者註:希臘愛琴海北部島嶼,位於希臘東北大陸到土耳其海岸的中途。 ] 的準備工作應繼續進行,但是隻有我才有權下達實施命令。
應考慮為格拉茨、克拉根福、菲拉赫和累歐本,此外還有維也納,提供足夠的防空掩護。
四、首先由國防軍統帥部與義大利達成原則性協議。
陸軍應考慮建立與義大利第2集團軍和匈牙利人進行聯繫的聯絡參謀部。
授權空軍就義大利和匈牙利航空兵部隊作戰區域的界限問題同有關國家的統帥部達成協議。在匈牙利的航空兵地麵設施儲存物資的工作可立即著手進行。
五、請諸位總司令先生就行動實施方案和與此有關的問題通過國防軍統帥部向我報告。
(簽字)阿道夫·希特勒
26 4月3日 第26號指令:在巴爾幹半島與盟國的合作
第26號指令 在巴爾幹半島與盟國的合作
領袖兼國防軍最高司令 領袖大本營
國防軍統帥部/國防軍指揮參謀部/國防處 1941年4月3日
1941年第44395號絕密文件
隻傳達到軍官
第26號指令 在巴爾幹半島與盟國的合作
一、在南斯拉夫戰局中,打算讓東南歐國家擔負的軍事任務,是根據以下政治目的確定的:
匈牙利:巴納特山區應歸屬於它。它優先考慮的是占領這一山區,但是它表示也要對殲滅敵人發揮作用。
保加利亞:想收復馬其頓地區,因此主要對參加這一方向的進攻感興趣,而無需德方施加特別的壓力。此外,得到德國裝甲部隊支援的保加利亞人還須對背後的土耳其進行防範。為此,保加利亞也將調用部署在靠近希臘邊界的3個師。
羅馬尼亞:根據它本身的和德國的利益,它的任務僅限於防守同南斯拉夫和俄國接壤的邊界。應通過德國國防軍代表團團長施加影響,促使羅馬尼亞加強對俄國的防禦準備,並盡可能使蒂米什瓦拉 [ 譯者註:羅馬尼亞西部城市。歷史上曾是要塞。 ] 地區的羅馬尼亞兵力(1個步兵師和1個騎兵旅)進一步東移,以便使匈牙利第2集團軍和德國第41步兵軍之間的聯繫不受幹擾。至少,應使匈牙利和德國的聯絡司令部能暢通無阻地通過羅馬尼亞-匈牙利邊界進行相互聯繫。
二、在即將到來的作戰中,軍事上的協同和指揮的組織應遵循以下方針:
如果此次戰局在總的作戰範圍內涉及到義大利和匈牙利軍隊的作戰日標,那麽該戰局就由我本人統一指揮。統一指揮必須以這樣一種形式實施:它必須顧及到盟國的敏感性,使義大利和匈牙利國家元首在其本國人民和軍隊麵前能以獨立自主的軍事指揮官的身份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