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猶太人到達中國的時候,他們是寄居在海南島上的,雖然能在當時解決問題,但是到現在,即使是中國已經接納猶太人為自己的公民,並且賦予了猶太人所有的權利,但是猶太人在海南島上的生活已經有很多困難了。首先海南島本身就是中國人的傳統地區,生活在海南島上的中國人已經有數千萬,而再加上這幾百萬的猶太人,已經讓海南島上顯得擁擠不堪了。這許多年的和平,以及中國的榜樣,讓猶太人非常清楚的認識到,他們從單個的人上來說,雖然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之一,但是,他們的人口數量太少了,對戰爭的承受能力,以及控製世界,保衛自己家園的能力太低了。所以猶太人自覺自發的進行超計劃的生育。到現在生活在中國的猶太人已經超過了一千五百萬。雖然很多人都已經轉移到了中國內地,但是中國本身就已經擁擠不堪了,根本就沒有多少地方可以接納這些猶太人。而且現在猶太人還沒完全的被所有的中國人所接受(人種的不同,是最大的障礙。特別是在偏遠地區,很難說服所有的人都接受猶太人。),在猶太人向中國內地進行滲透的時候,已經引起了一些麻煩,現在是需要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的時候了。
中國在占領了澳大利亞之後,就準備將澳大利亞作為猶太人的另外一個定居點,但是從猶太人的人口規模上來說,並不具備控製並且保護整個澳大利亞的能力,而且澳大利亞並沒在戰爭結束後馬上的平息,所以這並不適合猶太人的生活。而且從本身來說,中國也不希望猶太人控製了澳大利亞,雖然現在猶太人已經加入了中華民族,但是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猶太人是沒辦法迅速溶入到中國民族之中的。在對澳大利亞的移民之中,絕大部分的還是中國人。現在中國在取得對紐西蘭的控製之後,終於找到了一個適合猶太人的地方了。紐西蘭是有足夠的能力供養起所有的猶太人的,而且從猶太人自身的需要來說,他們也要有個地方來安頓自己不段膨脹的人口。從戰略地位上來說,即使是在後麵的戰爭中,美國取得優勢,要想反攻澳大利亞,要麽就通過東南亞地區,要麽就是以紐西蘭作為橋頭堡。要想通過中國實力已經根深蒂固的東南亞地區,那是別想了,所以美國人必然會從紐西蘭開始,進行收復南太平洋地區的行動。而猶太人對美國人的仇恨,已經超過了對阿拉伯人的仇恨。把猶太人安置到這,無疑是給美國製造了最大的麻煩。美國要想從猶太人手中順利的奪取紐西蘭,那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中國馬上就選定了這個地區,作為猶太人新的居住點,讓猶太人大規模的向紐西蘭移民。這點,可以說是中國做得相當正確的地方。既拉攏了猶太人,讓猶太人更死心塌地的加入了中華民族,為中國的戰爭服務,而且讓猶太人覺得永遠欠了中國一個人情。並且為美國後麵的反擊埋下了最大的一個障礙,保護了自己的既得利益。當然,當猶太人在紐西蘭上處於統治地位的時候,猶太人開始獨立的應付國際事務就從此開始了。
第三篇 戰爭風雲 走向統一 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極星行動(末)
這場南太平洋上的戰爭已經結束了,這也是第三次實際大戰開展到現在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了。有大俄羅斯戰場上不一樣,幾乎所有的軍種都加入到了這次戰爭中來,而且海軍在戰爭中的地位是相當重要的。完全可以說,中國軍隊的成功,是建立在海軍的成功基礎上的,如果沒有海軍的幫助,以及中國海軍對美國海軍的打擊,那麽中國要想獲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將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不但沒辦法這麽快的就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甚至需要付出更大的傷亡,更多的裝備損失,更大的物資消耗,才能用更多的時間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而且還將大大的降低這場戰爭的意義。從這些方麵來說,戰爭雖然是在陸地上的,陸軍不可後非的發揮了最大,也是最主要的作用。在進行戰場支援,以及奪取製空權方麵,空軍無疑貢獻了最大的力量,並且一直陪伴著陸軍進行戰鬥。但是海軍的地位卻是最微妙,也是最重要的,在沒有海軍的情況下,一切的勝利將無從所起,連能不能登上澳大利亞都是個巨大的問題。而且海軍陸戰隊在兩次登陸行動中所做出的貢獻也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說,這場戰爭是三的軍種之間的一次完美配合,少了哪一個都不行,而且是一次最為全麵的戰爭。出了戰略火箭部隊(就是執行戰略核打擊的部隊)外,幾乎所有的軍種都參與到了這次戰爭中來。這也是新中國所經歷過的,最為全麵的一次戰爭了。在這次戰爭中,中國軍隊可以說是麵臨了最嚴峻的挑戰,這種挑戰不是戰術層麵上的,也不是對手給予的,而是戰爭規模巨大,對中國的指揮機構所帶來的挑戰。即使是在中國之前進行的規模最大的統一戰爭之中,中國軍隊也沒在這麽大的範圍之內活動,戰場都是局限在台灣地區與朝鮮地區的,而且兩個地區的戰場並沒有直接聯繫上,幾乎都是獨立的在進行戰爭行動。而且在對軍種之間的配合要求上,也沒有這麽高。但是這次戰爭卻不一樣了,戰爭是在澳大利亞大陸上進行的,進攻是分為了西南連線,雖然地麵部隊並沒有多少的聯繫,幾乎都是在獨立的行動,但是空中支援方麵卻是連為一體的,隨時要為戰場的變化而分配空中支援的力量。另外在戰爭物資調配方麵,也需要協同調配,這無疑是給中國空軍以及後勤部隊下了道難度非常大的考題。而最大的困難還並是在這,而是在兩次登陸作戰上,特別是在第一次的登陸行動上,對中國軍隊的考驗是非常巨大的。歷史上能與中國登陸澳大利亞行動相比的登陸行動也隻有二戰中的諾曼第登陸行動可以比了,但是那次是在盟軍已經穩操勝眷,德國即將戰敗的時候展開的,而且是動用了但是第一強國美國幾乎所有的戰爭力量來完成的,在難度上根本就沒辦法與中國登陸澳大利亞的行動相比,在規模上也小了不少。中國的這次登陸行動是在戰爭還在激烈進行,美國也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戰敗跡象的情況下開始的,而且美國部署在澳大利亞的軍隊超過了七十萬,另外還得到了五十多萬(中國軍隊開始登陸的時候,澳大利亞就隻有這麽多的軍隊。)澳大利亞軍隊的支持。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軍隊能不能成功上岸,能不能奪取具有重要意義的港口,就成了一個巨大的麻煩與難題。幸運的是,中國軍隊取得了這次登陸行動的勝利,而美國與澳大利亞軍隊防禦失敗的原因,並不是說他們沒有足夠的戰鬥力(當年,德國用於防守歐洲大陸大西洋海岸線的兵力比這少多了,而且基本上都是從東線戰場上撤下來的殘軍敗將。),也不是沒有足夠的戰爭物資支持(美國囤積在澳大利亞的戰爭物資足夠支持美國軍隊作戰一周,這一周時間是絕對足夠了。而當年的德國已經消耗掉了幾乎所有的戰爭物資,還在抗登陸行動中給盟軍部隊製造了不少的麻煩。)。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人喪失了戰鬥的意誌與信心,可以說這是美國人失敗的重點,與絕對性的原因。而這一情況再次體現出了人在戰爭中無法取代的地位,士氣以及軍隊意誌對戰爭的影響有多大了。
中國在占領了澳大利亞之後,就準備將澳大利亞作為猶太人的另外一個定居點,但是從猶太人的人口規模上來說,並不具備控製並且保護整個澳大利亞的能力,而且澳大利亞並沒在戰爭結束後馬上的平息,所以這並不適合猶太人的生活。而且從本身來說,中國也不希望猶太人控製了澳大利亞,雖然現在猶太人已經加入了中華民族,但是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猶太人是沒辦法迅速溶入到中國民族之中的。在對澳大利亞的移民之中,絕大部分的還是中國人。現在中國在取得對紐西蘭的控製之後,終於找到了一個適合猶太人的地方了。紐西蘭是有足夠的能力供養起所有的猶太人的,而且從猶太人自身的需要來說,他們也要有個地方來安頓自己不段膨脹的人口。從戰略地位上來說,即使是在後麵的戰爭中,美國取得優勢,要想反攻澳大利亞,要麽就通過東南亞地區,要麽就是以紐西蘭作為橋頭堡。要想通過中國實力已經根深蒂固的東南亞地區,那是別想了,所以美國人必然會從紐西蘭開始,進行收復南太平洋地區的行動。而猶太人對美國人的仇恨,已經超過了對阿拉伯人的仇恨。把猶太人安置到這,無疑是給美國製造了最大的麻煩。美國要想從猶太人手中順利的奪取紐西蘭,那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中國馬上就選定了這個地區,作為猶太人新的居住點,讓猶太人大規模的向紐西蘭移民。這點,可以說是中國做得相當正確的地方。既拉攏了猶太人,讓猶太人更死心塌地的加入了中華民族,為中國的戰爭服務,而且讓猶太人覺得永遠欠了中國一個人情。並且為美國後麵的反擊埋下了最大的一個障礙,保護了自己的既得利益。當然,當猶太人在紐西蘭上處於統治地位的時候,猶太人開始獨立的應付國際事務就從此開始了。
第三篇 戰爭風雲 走向統一 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極星行動(末)
這場南太平洋上的戰爭已經結束了,這也是第三次實際大戰開展到現在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了。有大俄羅斯戰場上不一樣,幾乎所有的軍種都加入到了這次戰爭中來,而且海軍在戰爭中的地位是相當重要的。完全可以說,中國軍隊的成功,是建立在海軍的成功基礎上的,如果沒有海軍的幫助,以及中國海軍對美國海軍的打擊,那麽中國要想獲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將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不但沒辦法這麽快的就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甚至需要付出更大的傷亡,更多的裝備損失,更大的物資消耗,才能用更多的時間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而且還將大大的降低這場戰爭的意義。從這些方麵來說,戰爭雖然是在陸地上的,陸軍不可後非的發揮了最大,也是最主要的作用。在進行戰場支援,以及奪取製空權方麵,空軍無疑貢獻了最大的力量,並且一直陪伴著陸軍進行戰鬥。但是海軍的地位卻是最微妙,也是最重要的,在沒有海軍的情況下,一切的勝利將無從所起,連能不能登上澳大利亞都是個巨大的問題。而且海軍陸戰隊在兩次登陸行動中所做出的貢獻也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說,這場戰爭是三的軍種之間的一次完美配合,少了哪一個都不行,而且是一次最為全麵的戰爭。出了戰略火箭部隊(就是執行戰略核打擊的部隊)外,幾乎所有的軍種都參與到了這次戰爭中來。這也是新中國所經歷過的,最為全麵的一次戰爭了。在這次戰爭中,中國軍隊可以說是麵臨了最嚴峻的挑戰,這種挑戰不是戰術層麵上的,也不是對手給予的,而是戰爭規模巨大,對中國的指揮機構所帶來的挑戰。即使是在中國之前進行的規模最大的統一戰爭之中,中國軍隊也沒在這麽大的範圍之內活動,戰場都是局限在台灣地區與朝鮮地區的,而且兩個地區的戰場並沒有直接聯繫上,幾乎都是獨立的在進行戰爭行動。而且在對軍種之間的配合要求上,也沒有這麽高。但是這次戰爭卻不一樣了,戰爭是在澳大利亞大陸上進行的,進攻是分為了西南連線,雖然地麵部隊並沒有多少的聯繫,幾乎都是在獨立的行動,但是空中支援方麵卻是連為一體的,隨時要為戰場的變化而分配空中支援的力量。另外在戰爭物資調配方麵,也需要協同調配,這無疑是給中國空軍以及後勤部隊下了道難度非常大的考題。而最大的困難還並是在這,而是在兩次登陸作戰上,特別是在第一次的登陸行動上,對中國軍隊的考驗是非常巨大的。歷史上能與中國登陸澳大利亞行動相比的登陸行動也隻有二戰中的諾曼第登陸行動可以比了,但是那次是在盟軍已經穩操勝眷,德國即將戰敗的時候展開的,而且是動用了但是第一強國美國幾乎所有的戰爭力量來完成的,在難度上根本就沒辦法與中國登陸澳大利亞的行動相比,在規模上也小了不少。中國的這次登陸行動是在戰爭還在激烈進行,美國也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戰敗跡象的情況下開始的,而且美國部署在澳大利亞的軍隊超過了七十萬,另外還得到了五十多萬(中國軍隊開始登陸的時候,澳大利亞就隻有這麽多的軍隊。)澳大利亞軍隊的支持。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軍隊能不能成功上岸,能不能奪取具有重要意義的港口,就成了一個巨大的麻煩與難題。幸運的是,中國軍隊取得了這次登陸行動的勝利,而美國與澳大利亞軍隊防禦失敗的原因,並不是說他們沒有足夠的戰鬥力(當年,德國用於防守歐洲大陸大西洋海岸線的兵力比這少多了,而且基本上都是從東線戰場上撤下來的殘軍敗將。),也不是沒有足夠的戰爭物資支持(美國囤積在澳大利亞的戰爭物資足夠支持美國軍隊作戰一周,這一周時間是絕對足夠了。而當年的德國已經消耗掉了幾乎所有的戰爭物資,還在抗登陸行動中給盟軍部隊製造了不少的麻煩。)。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人喪失了戰鬥的意誌與信心,可以說這是美國人失敗的重點,與絕對性的原因。而這一情況再次體現出了人在戰爭中無法取代的地位,士氣以及軍隊意誌對戰爭的影響有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