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天中最吸引人的消息就是美國艦隊終於抵達了紐西蘭,隨時可以向中國海軍艦隊挑戰了。看來中美之間新的海戰即將開始。但是大家都對美國艦隊不看好,如果這次海戰爆發的話,美國艦隊將得不到空軍的任何支援,因為空軍的戰機都已經被用到了陸地戰場上,並且遭受了巨大的損失。而且在規模上,也不如中國艦隊(已經有十三艘航母了,而美國艦隊加起來才隻有十艘航母,還分成了兩部分。)。從士氣上來說,也比中國低多了。所以現在美國海軍艦隊到來,真要想奪取製海權的話,是難之又難。所以很多人認為,美國艦隊並不是為了奪取製海權而來的,隻是想吸引開中國艦隊,讓中國艦隊離開這一海域,讓美國運輸船隊可以向澳大利亞輸送戰略物資而已了。


    第三篇 戰爭風雲 走向統一 第一百四十二章 南極星行動(六)


    2042年5月25日,中國軍隊已經全麵突破了美國在湯斯維爾的防線,西線上,中國軍隊也進攻到了伯克敦地區。美國軍隊幾乎從兩條戰線上同時開始了大撤退。分別在聖勞倫斯與魯濱遜兩處建立起了新的防線。而澳大利亞軍隊也正式完成了進駐城市的任務,準備在城市中抵抗中國軍隊的進攻。這天最引人矚目的還是紐西蘭向中國宣戰(在澳大利亞與紐西蘭之間有個不嚴格的攻收同盟條約,在這之前,紐西蘭一直在為參戰還是不參戰的問題而苦惱,現在終於經受不住澳大利亞與美國的壓力,隻得向中國宣戰了。),加入了第三次世界大戰。而美國在澳大利亞布裏斯班的,由五艘航母組成的艦隊,為了躲避中國艦隊的襲擊,繞了很大一個圈,終於在紐西蘭西南部約五百公裏的海麵上會師了。正式準備向中國海軍挑戰,至少要將中國艦隊引開這一海域。


    中國軍隊取得進攻第一階段的勝利並不是什麽希奇的事情。以中國軍隊的實力來說,在這個時候迫使美國軍隊後撤,是非常正常的。此時,凱恩斯港的日吞吐量已經達到了最大,一直困繞中國的物資補給問題順利解決,那麽就再也沒有什麽麻煩可以再纏繞中國了。而且中國空軍部署在澳大利亞本土上的戰機數量已經超過了兩千架,這已經超過了美國空軍與澳大利亞空軍的總體規模。戰場製空權已經牢牢的掌握在了中國空軍手中。而新調派到澳大利亞戰場上的地麵部隊在熟悉了環境(主要是季節的變化,現在的澳大利亞馬上就要進入冬季了,這是中國軍隊麵臨的最大麻煩,幸運的是,現在戰區還在熱帶,帶來的影響並不大,但是隨著戰線的南移,這一問題將越來越嚴重,中國軍隊要想保證後麵進攻的順利,就必須抓緊準備一些秋季作戰服裝了。)之後,已經開始奔赴戰場,取代那些大量損失兵力的部隊。可以說,現在在澳大利亞上的中國軍隊已經進入了正規階段,沒有什麽可以阻擋中國軍隊前進了,中國軍隊自身也進入了戰鬥高潮時期,戰鬥意誌,士氣,軍隊之間的配合都達到了令人十分滿意的程度。


    但是在中國軍隊取得這些成績的背後,卻是遭受到的巨大損失。戰鬥中,至少有超過三十萬的中國軍隊喪失了戰鬥力,其中犧牲的高達二十萬,被俘虜的隻有一萬人不到(在中國軍隊中,當俘虜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即使保住了性命,但是回到國內後,都將受到歧視。那些被俘虜的士兵,幾乎都是在失去戰鬥力之後,無法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情況下才被俘虜的。),另外的都是重傷。而損失的這些部隊可以說都是戰鬥經驗極豐富的部隊,是中國軍隊的核心。要想培養出這樣的部隊,至少得花五倍數量的部隊,進攻一年多的戰鬥,剩下的才具有同樣的戰鬥素質。這些部隊的損失,是非常讓中國肉痛的。但是中國的兵源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多的,而且人民的戰爭熱情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因此,這並不妨礙中國進行這場戰爭,如果要用個比喻,雖然這個比喻並不恰當,正如當年抗日戰爭時期,毛主席在回答美國記者的時候說道,為了保衛國家與民族,就算我們這代人都犧牲了,還有我們的下一代人繼續進行戰鬥,就算下一代人都犧牲了,還有我們的孫子進行戰鬥,直到把侵略者趕出我們的國家。所以現在的中國並不懼怕傷亡,也不像在統一戰爭中,那麽的在乎傷亡了。那時候,中國家庭幾乎都是獨生子女,一個士兵的犧牲,就是一個家庭的毀滅,而現在,中國家庭基本上都有兩三個孩子,而且按照政府規定,一個家庭隻要有一名當兵服役的,那麽另外的所有直係親屬都可以不用參軍(雖然這一政策並沒得到貫徹,很多家庭都將自己的所有的子女送上了前線,有的甚至是父子同上陣。)。所以士兵的陣亡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並不嚴重了,中國已經有足夠大的戰爭傷亡承受能力了。在裝備的損失方麵,由於後期的戰鬥別沒有在進攻開始的時候那麽激烈,很多美國軍隊甚至是在不抵抗的情況下就撤出了戰場,而且中國空軍已經完全控製了戰場的天空,美國人的空襲已經不能對中國地麵部隊造成多大的威脅了,所以陸軍的、裝備損失速度開始下降。而美國空軍已經無法與中國空軍抗衡,空軍的損失也降低了,被擊落的戰機基本上都是在執行高危險任務的戰場支援行動時被美國的短程防空飛彈幹掉的。這時候,裝備的損失,已經彈藥的消耗速度已經遠遠低於補給速度了,中國開始以很快的速度囤積戰爭物資,為後麵更大規模的進攻做準備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地球編年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芋兒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芋兒頭並收藏地球編年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