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美國在這個時候發動戰略進攻的最大原因還是來自大俄羅斯的壓力。美國對中國與歐洲的戰略轟炸就是為了照顧大俄羅斯的情緒才發動的,但是取得的效果卻相當的令人不滿意,美國不但損失了大量的,昂貴的戰略轟炸機,以及上麵寶貴的飛行員,還沒贏得大俄羅斯的好感與感謝。而且很明顯的是,如果美國再遲遲不發動一次戰略進攻的話,那麽大俄羅斯抵抗中國,以及已經喘過氣來的歐洲已經十分的危險了。大俄羅斯已經非常明確的表示,如果在中國與歐洲新一輪對大俄羅斯的進攻開始前,美國還不能發動一次戰略進攻來牽製中國或者歐洲的進攻的話,那麽大俄羅斯將在冬季到來之前輸掉這場戰爭,或者是單方麵與中國或者/與歐洲簽署停戰協議,退出這場戰爭。雖然很明顯這是大俄羅斯為了要美國盡快發動進攻的藉口以及威脅。但是美國卻不能不正視大俄羅斯現在的意見,並且照顧大俄羅斯現在的心情。在四大列強之中,可以說大俄羅斯的民族情緒是最極端的,也是最難揣測的,如果大俄羅斯人被逼急了的話,極有可能發生”小概率“事件的。因此,美國這時候必須要以積極的行動來支持大俄羅斯了。而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進攻中國或者中國的控製的重要地區,吸引住中國的注意力,降低中國施加在大俄羅斯身上的壓力。美國隻要這麽一做,那麽大俄羅斯身上的壓力馬上就會降低,得到喘息的機會,因為在大俄羅斯受到的戰爭壓力中,中國至少占70%以上,中國向大俄羅斯施加的戰爭壓力是最巨大的。而最能吸引中國戰爭注意力的地方就是東南亞地區了,此時,中國戰爭中所需要的石油資源,有三分之一來自海灣地區,而東南亞地區是中國通往海灣地區必經的海上路線,隻要這一條路線被截斷了的話,中國的石油供應至少降低20%。另外,東南亞地區是整個中國勢力範圍內最不穩定的地區之一,印尼地區一直處於戰亂與分裂之中,雖然中國通過各種手段已經控製了印尼地區,但是這種控製是非常不牢固的。而東南亞地區也是中國橡膠,石油,等重要資源的主要產地之一。從這些方麵來看,美國為了達到牽製中國的目的,進攻東南亞地區就是唯一的選擇。
有了上麵這麽的條件與理由,就不難理解美國這時候在東南亞開闢新的戰場了吧。
第三篇 戰爭風雲 走向統一 第一百一十五章 東南亞戰火(二)
而作為被打擊者,中國在受到攻擊後的情況已經十分的不樂觀了。縱觀整個中國勢力範圍,並且以兵力部署為顏色來繪色的話,就會發現,東南亞地區的顏色是非常淺的。而為什麽造成這樣的結果呢?其實並不是中國不知道東南亞對自己意味著什麽,不是不知道東南亞的重要性,而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隨著戰爭的發展,中國在大俄羅斯戰場上投入的兵力越來越多,但是離需要的兵力的差距卻是越來越多。隨著戰線的擴展,後勤補給線的延長,中國需要大量的投入兵力來進行在大俄羅斯的戰爭,所以就需要從後方調遣更多的兵力投入到大俄羅斯戰場上來。而這時候,能直接抽調的兵力已經不多,本土上能動用的兵力已經都拉上了前線,日本地區由於動亂一直沒有結束,而且在戰爭過後的局勢一直不穩定,中國是沒辦法將這一地區本來就不多的兵力抽調出來的。而能抽調兵力的地方就隻剩下了東南亞地區,因此為了滿足大俄羅斯戰場上的需要,大量本來負責東南亞地區防禦的部隊被抽調到了北方戰場上。而中國敢於從東南亞大量抽調兵力的理由是建立在美國沒辦法在今年發動戰略進攻的,如果美國想要發動一次大規模的戰略進攻的話,那麽至少要到2042年去了。而且在世界局勢的變化中,中國也忽視了,美國本土平民遭到歐洲戰略轟炸機轟炸之後,美國開始大力宣揚歐洲與中國為劊子手的時候,中國錯誤的將這一信號理解成美國將向歐洲發動大規模的戰略進攻了。而且這一點並不是沒有道理的,美國現在還控製著大不列顛部分地區,如果借用這一優勢,將能對歐洲發動一次大規模的戰略進攻,並且可以藉助大不列顛地區,以及大俄羅斯占據的部分北歐地區進攻歐洲本土,讓歐洲剛剛恢復過來的戰爭力量受到嚴重打擊。而且美國這次進攻的保密工作也做的相當的好,直接誤道了中國情報係統,讓中國與歐洲都認為美國將會對歐洲發動進攻,而不是對中國發動進攻。這不但讓中國做出了錯誤的判斷與行動,還直接讓歐洲的戰略受到了影響。另外就是讓中國與歐洲都認識到了自己情報係統的不足,開始加強自己的情報係統。這雖然是個極大的教訓,直接讓中國與歐洲受到了極大的打擊,並且部分喪失了戰場主動權,但是這並不能改變戰爭雙方的實力對比,而且當中國與歐洲開始改進自己的情報係統後,為隨後中國與歐洲順利準確的判斷戰爭的走向,對手的行動,幫助中國與歐洲進行後麵的戰爭帶來了巨大的好處。
當中國將在東南亞地區的兵力抽調出了大部分之後,中國在這次美國的進攻中將喪失大量的優勢已經成了定局。雖然到現在,中國至少已經發動了國內80%以上的戰爭實力,而且經過繼續的改進,中國還將繼續的發揮出更大的戰爭實力,最後超常的發揮戰爭力量也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中國此時即使是進行兩線戰爭也並不會感到乏力,而且等歐洲的戰爭力量恢復過來的時候,那中國與歐洲的優勢將是絕對的。可以說在中國的國家戰略考慮中,並不害怕受到一次突然襲擊。也就是說,中國即使是受到了突然襲擊,也有能力應付過來,也可以在不降低北方戰場的投入下,在另外一個地方與美國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戰爭。可以說,也是因為中國的這種大意的思想,讓美國才能取得突然襲擊的成功。才能讓美國在這次進攻的初期取得極大的優勢。當然,這也是建立在中國的戰爭信心之上的,而不完全是中國的自大與驕傲。如果中國沒有這個實力,就絕對不敢冒這麽大的險,比如說歐洲,歐洲在認為美國即將進攻他們之後,即使是準備進攻大俄羅斯,也不敢從別的方向上大規模的抽調防禦兵力,其在大不列顛與非洲地區的防禦力量一直保持在足夠抵抗美國進攻的規模上。對於中國的這種戰爭信心,真不知道是好還是壞,這種戰爭信心支持了中國軍隊的戰爭行動,並且在很多方向上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但是也正是這種戰爭信心,給中國軍隊帶來了很多無謂的損失。但是從總體上來說,這種信心是有利的,雖然因此而受到的傷害與損失不小,但是中國軍隊正是在這種必勝的信心的驅動下勇敢的投入了這場浩大的戰爭之中,並且在各方麵的表現都要比別的軍隊優秀,取得的戰果也是最大的,如果中國軍隊失去了這種信心的話,那麽以中國並不占優勢的武器裝備來說,真要想取得戰爭的勝利那還真是神話了。其實現代戰爭在很多時候比拚的就是信心,一種對自己,對戰友,對國家,對民族的信心,一種必勝的信心。可以說,中國現在能取得這麽大的勝利,就完全是建立在自己的戰爭信心之上的,不管是在中國主動進攻的時候,還是中國被動防禦的時候,中國從來就沒失去戰爭的信心。而這種信心隻有中國一直保持著,並且保持到了戰爭結束。這可以說是中國最後取得勝利果實的最主要的原因了。
有了上麵這麽的條件與理由,就不難理解美國這時候在東南亞開闢新的戰場了吧。
第三篇 戰爭風雲 走向統一 第一百一十五章 東南亞戰火(二)
而作為被打擊者,中國在受到攻擊後的情況已經十分的不樂觀了。縱觀整個中國勢力範圍,並且以兵力部署為顏色來繪色的話,就會發現,東南亞地區的顏色是非常淺的。而為什麽造成這樣的結果呢?其實並不是中國不知道東南亞對自己意味著什麽,不是不知道東南亞的重要性,而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隨著戰爭的發展,中國在大俄羅斯戰場上投入的兵力越來越多,但是離需要的兵力的差距卻是越來越多。隨著戰線的擴展,後勤補給線的延長,中國需要大量的投入兵力來進行在大俄羅斯的戰爭,所以就需要從後方調遣更多的兵力投入到大俄羅斯戰場上來。而這時候,能直接抽調的兵力已經不多,本土上能動用的兵力已經都拉上了前線,日本地區由於動亂一直沒有結束,而且在戰爭過後的局勢一直不穩定,中國是沒辦法將這一地區本來就不多的兵力抽調出來的。而能抽調兵力的地方就隻剩下了東南亞地區,因此為了滿足大俄羅斯戰場上的需要,大量本來負責東南亞地區防禦的部隊被抽調到了北方戰場上。而中國敢於從東南亞大量抽調兵力的理由是建立在美國沒辦法在今年發動戰略進攻的,如果美國想要發動一次大規模的戰略進攻的話,那麽至少要到2042年去了。而且在世界局勢的變化中,中國也忽視了,美國本土平民遭到歐洲戰略轟炸機轟炸之後,美國開始大力宣揚歐洲與中國為劊子手的時候,中國錯誤的將這一信號理解成美國將向歐洲發動大規模的戰略進攻了。而且這一點並不是沒有道理的,美國現在還控製著大不列顛部分地區,如果借用這一優勢,將能對歐洲發動一次大規模的戰略進攻,並且可以藉助大不列顛地區,以及大俄羅斯占據的部分北歐地區進攻歐洲本土,讓歐洲剛剛恢復過來的戰爭力量受到嚴重打擊。而且美國這次進攻的保密工作也做的相當的好,直接誤道了中國情報係統,讓中國與歐洲都認為美國將會對歐洲發動進攻,而不是對中國發動進攻。這不但讓中國做出了錯誤的判斷與行動,還直接讓歐洲的戰略受到了影響。另外就是讓中國與歐洲都認識到了自己情報係統的不足,開始加強自己的情報係統。這雖然是個極大的教訓,直接讓中國與歐洲受到了極大的打擊,並且部分喪失了戰場主動權,但是這並不能改變戰爭雙方的實力對比,而且當中國與歐洲開始改進自己的情報係統後,為隨後中國與歐洲順利準確的判斷戰爭的走向,對手的行動,幫助中國與歐洲進行後麵的戰爭帶來了巨大的好處。
當中國將在東南亞地區的兵力抽調出了大部分之後,中國在這次美國的進攻中將喪失大量的優勢已經成了定局。雖然到現在,中國至少已經發動了國內80%以上的戰爭實力,而且經過繼續的改進,中國還將繼續的發揮出更大的戰爭實力,最後超常的發揮戰爭力量也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中國此時即使是進行兩線戰爭也並不會感到乏力,而且等歐洲的戰爭力量恢復過來的時候,那中國與歐洲的優勢將是絕對的。可以說在中國的國家戰略考慮中,並不害怕受到一次突然襲擊。也就是說,中國即使是受到了突然襲擊,也有能力應付過來,也可以在不降低北方戰場的投入下,在另外一個地方與美國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戰爭。可以說,也是因為中國的這種大意的思想,讓美國才能取得突然襲擊的成功。才能讓美國在這次進攻的初期取得極大的優勢。當然,這也是建立在中國的戰爭信心之上的,而不完全是中國的自大與驕傲。如果中國沒有這個實力,就絕對不敢冒這麽大的險,比如說歐洲,歐洲在認為美國即將進攻他們之後,即使是準備進攻大俄羅斯,也不敢從別的方向上大規模的抽調防禦兵力,其在大不列顛與非洲地區的防禦力量一直保持在足夠抵抗美國進攻的規模上。對於中國的這種戰爭信心,真不知道是好還是壞,這種戰爭信心支持了中國軍隊的戰爭行動,並且在很多方向上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但是也正是這種戰爭信心,給中國軍隊帶來了很多無謂的損失。但是從總體上來說,這種信心是有利的,雖然因此而受到的傷害與損失不小,但是中國軍隊正是在這種必勝的信心的驅動下勇敢的投入了這場浩大的戰爭之中,並且在各方麵的表現都要比別的軍隊優秀,取得的戰果也是最大的,如果中國軍隊失去了這種信心的話,那麽以中國並不占優勢的武器裝備來說,真要想取得戰爭的勝利那還真是神話了。其實現代戰爭在很多時候比拚的就是信心,一種對自己,對戰友,對國家,對民族的信心,一種必勝的信心。可以說,中國現在能取得這麽大的勝利,就完全是建立在自己的戰爭信心之上的,不管是在中國主動進攻的時候,還是中國被動防禦的時候,中國從來就沒失去戰爭的信心。而這種信心隻有中國一直保持著,並且保持到了戰爭結束。這可以說是中國最後取得勝利果實的最主要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