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俄羅斯在占領區內屠殺歐洲居民的問題,歐洲也沒有什麽好多說的,因為歐洲已經明白,就算再說什麽都是沒用的,看的是實力,如果歐洲沒那實力,說了也是白說。現在能為那些受苦受難的同胞所做的就是盡快的恢復自己的實力,用行動來解救他們。因此,歐洲隻是在國際社會上繼續譴責了大俄羅斯一番之後,就沒多說什麽了。當然,中國在大俄羅斯占領區內的鎮壓與驅逐行動已經幫助歐洲人出了一口氣,那麽憤怒的歐洲軍民都在為中國的行動鼓掌,甚至很多人要求加入中國的外籍軍團(中國在2030年成立的一支軍團,其運做方式與前法國的外籍軍團相似,主要是為那些想加入中國國籍的人開放的,現在主要的成員都是親華日本人,馬來西亞人,南亞次大陸上的那些貧窮國家的人,非洲親華國家的人,東南亞國家的居民等。),其目的當然很簡單了,就是在參加中國在大俄羅斯的軍隊,向大俄羅斯人報仇。當然,對於這些要求加入中國外籍軍團的歐洲人,中國軍隊是不會拒絕的。但是現在中國外籍軍團並沒參加進攻大俄羅斯的行動,所以這些歐洲人即使是加入了進來,也沒辦法去找大俄羅斯人報仇了。
而現在作為最輕鬆,最悠閑的美國的日子也並不好過。美國在大俄羅斯的壓力下,其對中國與歐洲的戰略轟炸行動已經是在並不順利的情況下進行了。並沒像美國人想像的那樣,可以順利的對中國與歐洲進行戰略轟炸。中國與歐洲的戰略防空係統經受住了美國轟炸機的考驗,在受到第一次轟炸之後,中國與歐洲都開始全麵加強本土防空力量,並且以積極的回擊來應付美國人的轟炸。另外,美國人的轟炸並沒起到什麽效果,從精神打擊上來說,這個不但沒有打擊到中國與歐洲平民對戰爭的積極性以及戰爭意誌,還讓中國與歐洲平民認識到了戰爭的殘酷性,知道,如果對敵人留情的話,就是自殺。因此,這反而讓中國與歐洲平民對軍隊在前線上那些不人道的做法表示同情與支持。而在士氣方麵的打擊也沒達到目的,現在中國人與歐洲人在受到轟炸之後,都以最積極的行動來支持國家的戰爭了,這反而調動起了軍民的積極性。大家都以最高的熱情,最主動的行動投入到了這場戰爭中來。
第三篇 戰爭風雲 走向統一 第一百一十三章 進攻進攻再進攻(十六)
美國的轟炸在對中國與歐洲經濟方麵的打擊也十分的不理想。這樣規模的戰略轟炸對龐大的中國與歐洲的戰爭機器的打擊是非常渺小與微弱的。而且在戰爭爆發的時候,中國就已經將主要的戰爭工業,戰略工業轉移到了比較安全的腹地。以前作為主要工業地區的,比如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渤海地區,山東半島,遼東半島,台灣島,海南島的工業都進行了轉型,主要的工業都是以滿足人民生活需要的輕工業了。歐洲也做了相應的舉動。而美國要想用這麽一點戰略轟炸機來攻擊中國或者歐洲的腹地,那簡直就是在主動送死。所以美國的戰略轟炸行動主要是集中在攻擊中國與歐洲的沿海地區。而對這些地區的攻擊,所給戰爭帶來的影響是十分微弱的。這些輕工業對戰爭的幫助本身就不大,打個比喻,在和平時期,也許一台電視機隻會用上兩三年的時間就會換新的,但是在戰爭時期,一台電視機可以一直用,沒有必要是不會換的,而且使用電視機的時間也少了。別的民用產品幾乎都是這樣的,因此,即使是中國的電視機產量減少了,或者說別的民用工業產品減少了,那根本就影響不到中國的戰爭實力。因此這對中國與歐洲的戰爭實力的影響並不大,而且美國還為此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美國轟炸中國與歐洲帶來的另外一個後果就是自己也受到了中國與歐洲的報復打擊。美國本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首次受到了攻擊(911事件不算,那並不是一個國家對美國的攻擊。),中國的戰略轟炸機轟炸了美國阿拉斯加與西部沿海地區,而歐洲的轟炸機也轟炸了美國東部沿海地區。但是這些報復行動的規模都不大,隻是表示一種報復,而沒有多少實際的意義。最主要的原因是現在中國與歐洲的主要戰爭力量都放到了與大俄羅斯的戰場上來。因此並沒有多少力量來反擊美國,中國與歐洲的戰略轟炸機的數量也並不多。無法對美國進行大規模的戰略轟炸。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不能過度的刺激美國人,不能讓美國政府找到藉口來刺激國民的戰爭積極性。因此,中國與歐洲對美國的戰略轟炸的目標都限製在了軍事目標上,盡量不給美國平民製造傷害,而且這麽做是相當正確的。美國在開戰的時候,其本土並沒受到任何攻擊,也就是說並沒傷害到美國的實際利益,美國是因為石油問題才與中國開戰的。雖然石油資源是美國得以生存,以及控製全世界的基礎,是關係到美國強大的根本,但是這隻有美國政府認識到了,美國的普通平民根本就沒認識到這個問題。因此,美國的開戰理由直到現在還沒本其國民所接受。美國人的戰爭積極性到現在還沒被調動起來,這已經成了美國麵臨的最嚴重的一個問題。美國在前麵的戰爭中,已經遭受了巨大的傷亡與損失,特別是在日本戰場上,大量的美國士兵傷亡,以及美國軍隊利用日本平民當炮灰的不人道做法已經在其國內引起了強烈的反戰活動。現在幾乎每天都有人在進行反戰活動,雖然美國政府以國家進入了戰爭狀態,而沒有批準任何遊行示威行動,但是從美國民眾的內心來說,他們並不支持這場戰爭。而美國前麵的數次失敗,以及現在遲遲不能在大俄羅斯已經處境艱難的時候開闢新的戰場,這一因素也是相當重要的。而中國與歐洲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決定並不大規模的報復美國的戰略轟炸,不要過度的刺激美國民眾。美國人一天不積極的參加這場戰爭,對中國與歐洲都是非常有利的。在麵對這種情況的時候,美國也沒有什麽好的辦法,現在美國人在期待中國或者歐洲出什麽錯誤,以此來找到提高國民戰爭熱情的辦法,就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總統羅斯福希望日本人愚蠢的來襲擊他們一樣,讓美國全麵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而現在作為最輕鬆,最悠閑的美國的日子也並不好過。美國在大俄羅斯的壓力下,其對中國與歐洲的戰略轟炸行動已經是在並不順利的情況下進行了。並沒像美國人想像的那樣,可以順利的對中國與歐洲進行戰略轟炸。中國與歐洲的戰略防空係統經受住了美國轟炸機的考驗,在受到第一次轟炸之後,中國與歐洲都開始全麵加強本土防空力量,並且以積極的回擊來應付美國人的轟炸。另外,美國人的轟炸並沒起到什麽效果,從精神打擊上來說,這個不但沒有打擊到中國與歐洲平民對戰爭的積極性以及戰爭意誌,還讓中國與歐洲平民認識到了戰爭的殘酷性,知道,如果對敵人留情的話,就是自殺。因此,這反而讓中國與歐洲平民對軍隊在前線上那些不人道的做法表示同情與支持。而在士氣方麵的打擊也沒達到目的,現在中國人與歐洲人在受到轟炸之後,都以最積極的行動來支持國家的戰爭了,這反而調動起了軍民的積極性。大家都以最高的熱情,最主動的行動投入到了這場戰爭中來。
第三篇 戰爭風雲 走向統一 第一百一十三章 進攻進攻再進攻(十六)
美國的轟炸在對中國與歐洲經濟方麵的打擊也十分的不理想。這樣規模的戰略轟炸對龐大的中國與歐洲的戰爭機器的打擊是非常渺小與微弱的。而且在戰爭爆發的時候,中國就已經將主要的戰爭工業,戰略工業轉移到了比較安全的腹地。以前作為主要工業地區的,比如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渤海地區,山東半島,遼東半島,台灣島,海南島的工業都進行了轉型,主要的工業都是以滿足人民生活需要的輕工業了。歐洲也做了相應的舉動。而美國要想用這麽一點戰略轟炸機來攻擊中國或者歐洲的腹地,那簡直就是在主動送死。所以美國的戰略轟炸行動主要是集中在攻擊中國與歐洲的沿海地區。而對這些地區的攻擊,所給戰爭帶來的影響是十分微弱的。這些輕工業對戰爭的幫助本身就不大,打個比喻,在和平時期,也許一台電視機隻會用上兩三年的時間就會換新的,但是在戰爭時期,一台電視機可以一直用,沒有必要是不會換的,而且使用電視機的時間也少了。別的民用產品幾乎都是這樣的,因此,即使是中國的電視機產量減少了,或者說別的民用工業產品減少了,那根本就影響不到中國的戰爭實力。因此這對中國與歐洲的戰爭實力的影響並不大,而且美國還為此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美國轟炸中國與歐洲帶來的另外一個後果就是自己也受到了中國與歐洲的報復打擊。美國本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首次受到了攻擊(911事件不算,那並不是一個國家對美國的攻擊。),中國的戰略轟炸機轟炸了美國阿拉斯加與西部沿海地區,而歐洲的轟炸機也轟炸了美國東部沿海地區。但是這些報復行動的規模都不大,隻是表示一種報復,而沒有多少實際的意義。最主要的原因是現在中國與歐洲的主要戰爭力量都放到了與大俄羅斯的戰場上來。因此並沒有多少力量來反擊美國,中國與歐洲的戰略轟炸機的數量也並不多。無法對美國進行大規模的戰略轟炸。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不能過度的刺激美國人,不能讓美國政府找到藉口來刺激國民的戰爭積極性。因此,中國與歐洲對美國的戰略轟炸的目標都限製在了軍事目標上,盡量不給美國平民製造傷害,而且這麽做是相當正確的。美國在開戰的時候,其本土並沒受到任何攻擊,也就是說並沒傷害到美國的實際利益,美國是因為石油問題才與中國開戰的。雖然石油資源是美國得以生存,以及控製全世界的基礎,是關係到美國強大的根本,但是這隻有美國政府認識到了,美國的普通平民根本就沒認識到這個問題。因此,美國的開戰理由直到現在還沒本其國民所接受。美國人的戰爭積極性到現在還沒被調動起來,這已經成了美國麵臨的最嚴重的一個問題。美國在前麵的戰爭中,已經遭受了巨大的傷亡與損失,特別是在日本戰場上,大量的美國士兵傷亡,以及美國軍隊利用日本平民當炮灰的不人道做法已經在其國內引起了強烈的反戰活動。現在幾乎每天都有人在進行反戰活動,雖然美國政府以國家進入了戰爭狀態,而沒有批準任何遊行示威行動,但是從美國民眾的內心來說,他們並不支持這場戰爭。而美國前麵的數次失敗,以及現在遲遲不能在大俄羅斯已經處境艱難的時候開闢新的戰場,這一因素也是相當重要的。而中國與歐洲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決定並不大規模的報復美國的戰略轟炸,不要過度的刺激美國民眾。美國人一天不積極的參加這場戰爭,對中國與歐洲都是非常有利的。在麵對這種情況的時候,美國也沒有什麽好的辦法,現在美國人在期待中國或者歐洲出什麽錯誤,以此來找到提高國民戰爭熱情的辦法,就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總統羅斯福希望日本人愚蠢的來襲擊他們一樣,讓美國全麵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