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軍隊全麵停止與結束第一輪戰略進攻的時候,該地區也順應大的潮流結束了總體進攻,開始穩定戰線,以及加強下次進攻的準備。但是該方向上的中國軍隊並沒完全結束進攻行動。隻是將進攻的方向從向大俄羅斯境內進行擴展,轉移到了向東西兩個方向上打通與別的戰區的聯繫上了。沿裏海前進的部隊已經到達了裏海北部的阿特勞,本來按計劃,應該在該地區與中亞戰區的軍隊會師的,但是中亞戰場上,中國軍隊的進展並不順利,此時中亞軍隊才前進到切爾卡爾,離阿特勞還有接近八百公裏。因此,這支從高加索戰區出發的軍隊仍然在繼續前進著,爭取盡快與中亞戰區部隊會師。而其後勤補給已經從地麵轉移到了通過裏海的水運上來。而沿著黑海前進的中國部隊也已經到達了烏克蘭地區的烏裏烏波爾地區,雖然在這一方向上,中國軍隊仍然想繼續進攻,以盡快取得與西麵部隊的聯繫,但是進攻的力量已經很弱了。這並不是中國軍隊沒有了進攻的力量,而是現在已經很深入大俄羅斯的中心腹地,進攻所麵臨的困難越來越大,後勤補給線也越來越脆弱,如果不顧這一切的進攻的話,最後肯定會因為後勤補給線的崩潰,或者因為戰線過長,遭到大俄羅斯軍隊的反擊而失敗。而大俄羅斯人也認識到了該地區的重要性,所以在這一地區部署了大量的兵力,按照大俄羅斯人的計劃,他們是絕對不能丟掉黑海沿海地區的。從這兩個情況上看來,該方麵上,中國軍隊出了在占領的伏爾加格勒保持住戰線外,在東進的方向上,將很快取得與中亞戰區的聯繫,將兩大戰區連接起來。而西進方向上,如果巴爾幹戰區不能取得巨大的進展的話,那麽在短時間內將不能改變戰場環境,也無法取得多大的進展了。
在巴爾幹戰場上的情況就非常複雜了。這一戰場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個戰場了,也是最複雜的戰場,由於是中國與歐洲的聯合行動,因此該戰場上的任何行動都不是由中國當方麵決定,而是由中國與歐洲聯合決定戰場行動。當然,這一戰場上的任何行動都不再隻是考慮中國的利益,而應該照顧到中國與歐洲的共同利益了。這直接導致了指揮機構的臃腫與效率低下,軍事行動也因此降低了速度與效率。雖然說這隻個局部戰場,但是卻直接影響了整個中國戰場的進展,特別是對高加索戰區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按照先前製訂的計劃,該方向上,在第一波進攻結束的時候,將與高加索戰區西進部隊會師,完成封鎖大俄羅斯南部出海口的計劃。但是由於歐洲的幹涉,以及在指揮上的問題,導致現在還沒有完成封鎖大俄羅斯南部出海口,直接影響到了別的戰區的行動。當然,這也不全是中國與歐洲指揮機構的責任,大俄羅斯在該方向部署的兵力也是最多的,因此,進攻部隊受到的抵抗也是最大的,要想在大俄羅斯防守最為嚴密的方向上取得巨大的進展,這本身就是件比較困難的事情。而中國在該方向上的進攻出了上麵兩個因素外,還另外有很多的困難,最大的就是地理上的問題了。
巴爾幹地區可以說是歐洲地形最複雜的地區了。在其北部,喀爾巴阡山脈擋在了通往中歐平原的道路上。現在這也成了大俄羅斯防守的最大依仗。雖然當地居民基本上都是歐洲人,都十分的反感大俄羅斯占領軍對他們的統治,但是大俄羅斯殘酷的鎮壓與屠殺已經讓當地居民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其反抗雖然在繼續,但是取得的效果卻大大的降低了。當中國與歐洲軍隊以解放者的身份到來的時候,當地居民進行了積極的配合,這為中國與歐洲軍隊提供了巨大的幫助。雖然這是對中國與歐洲軍隊有幫助的地方,但是卻無法完全抵消別的方麵的消極影響。特別是地理條件對中國與歐洲軍隊帶來的困難,是非常巨大的。巴爾幹地區主要以山地與丘陵地區為主,並不適合大規模的會戰,戰鬥都是在輕型軍隊之間進行的,雖然空中支援可以彌補輕型陸軍在火力方麵的劣勢,但是卻無法解決輕型陸軍在裝甲防禦方麵的問題。因此,在這一地區的進攻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中國在巴爾幹戰場上損失的大部分兵力都是在用輕型部隊進攻大俄羅斯軍隊嚴密防守的戰鬥中受到的。而大俄羅斯軍隊也非常明白在他們手中的優勢,而且極大的利用了這種優勢來抵抗中國與歐洲軍隊,再加上中國與歐洲軍隊在指揮上的混亂,這就讓中國與歐洲軍隊在進攻的時候麵臨著極大的危險,並且在大量損失兵力後取得的效果並不理想。可以說,現在地形條件對中國來說已經相當不利,如果沒有個好的解決辦法的話,那麽中國軍隊在這一方麵的每一步前進都將付出極大的代價,這種代價甚至是不可接受的,而要改變這種局麵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特別是在指揮的問題上,這並不是中國人自己就能解決的,這需要歐洲的配合,要照顧到雙方的利益,因此,要想在這一方向上取得突破,那麽先解決好中國與歐洲之間關於指揮權的問題是最重要,也是最迫切的。
在第一波進攻中,巴爾幹戰場上,中國軍隊一共損失了大概四十萬部隊,其中犧牲十五萬,因傷減員二十五萬左右。另外要提一點的是,歐洲軍隊的損失也是非常巨大的,由於在該戰場上,擔任主力進攻任務的是中國軍隊,所以歐洲隻損失了大概二十萬的部隊,其中陣亡十萬,另外因傷失去戰鬥力的有十萬左右。中國與歐洲在該戰場上就損失了超過六十萬的部隊,這已經讓中國與歐洲感覺到了壓力。而在裝備損失方麵,中國與歐洲一共損失了一千多輛坦克,接近兩千輛裝甲戰車,兩千多架直升機,一千五百架左右的戰機,其中70%以上是中國軍隊的損失。這已經給中國軍隊製造了巨大的壓力。該戰區已經遠離中國本土,任何武器裝備都需要從中國本土運送過來,這是非常麻煩的事情。所以每一點損失都需要花費更大的力量來補充。從成本上計算,同樣武器裝備的損失,該戰場是遠東戰場的一倍半。最為要命的是,該戰場上歐洲軍隊的補給幾乎都是由中國軍隊在承擔,也就是說歐洲軍隊的損失也是算在了中國軍隊頭上的。另外中國還需要使用一樣的運輸路線向歐洲提供別的戰略物資,這就很大的加重了運輸壓力。這些困難都加劇了該戰場上中國軍隊進攻的難度。
在巴爾幹戰場上的情況就非常複雜了。這一戰場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個戰場了,也是最複雜的戰場,由於是中國與歐洲的聯合行動,因此該戰場上的任何行動都不是由中國當方麵決定,而是由中國與歐洲聯合決定戰場行動。當然,這一戰場上的任何行動都不再隻是考慮中國的利益,而應該照顧到中國與歐洲的共同利益了。這直接導致了指揮機構的臃腫與效率低下,軍事行動也因此降低了速度與效率。雖然說這隻個局部戰場,但是卻直接影響了整個中國戰場的進展,特別是對高加索戰區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按照先前製訂的計劃,該方向上,在第一波進攻結束的時候,將與高加索戰區西進部隊會師,完成封鎖大俄羅斯南部出海口的計劃。但是由於歐洲的幹涉,以及在指揮上的問題,導致現在還沒有完成封鎖大俄羅斯南部出海口,直接影響到了別的戰區的行動。當然,這也不全是中國與歐洲指揮機構的責任,大俄羅斯在該方向部署的兵力也是最多的,因此,進攻部隊受到的抵抗也是最大的,要想在大俄羅斯防守最為嚴密的方向上取得巨大的進展,這本身就是件比較困難的事情。而中國在該方向上的進攻出了上麵兩個因素外,還另外有很多的困難,最大的就是地理上的問題了。
巴爾幹地區可以說是歐洲地形最複雜的地區了。在其北部,喀爾巴阡山脈擋在了通往中歐平原的道路上。現在這也成了大俄羅斯防守的最大依仗。雖然當地居民基本上都是歐洲人,都十分的反感大俄羅斯占領軍對他們的統治,但是大俄羅斯殘酷的鎮壓與屠殺已經讓當地居民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其反抗雖然在繼續,但是取得的效果卻大大的降低了。當中國與歐洲軍隊以解放者的身份到來的時候,當地居民進行了積極的配合,這為中國與歐洲軍隊提供了巨大的幫助。雖然這是對中國與歐洲軍隊有幫助的地方,但是卻無法完全抵消別的方麵的消極影響。特別是地理條件對中國與歐洲軍隊帶來的困難,是非常巨大的。巴爾幹地區主要以山地與丘陵地區為主,並不適合大規模的會戰,戰鬥都是在輕型軍隊之間進行的,雖然空中支援可以彌補輕型陸軍在火力方麵的劣勢,但是卻無法解決輕型陸軍在裝甲防禦方麵的問題。因此,在這一地區的進攻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中國在巴爾幹戰場上損失的大部分兵力都是在用輕型部隊進攻大俄羅斯軍隊嚴密防守的戰鬥中受到的。而大俄羅斯軍隊也非常明白在他們手中的優勢,而且極大的利用了這種優勢來抵抗中國與歐洲軍隊,再加上中國與歐洲軍隊在指揮上的混亂,這就讓中國與歐洲軍隊在進攻的時候麵臨著極大的危險,並且在大量損失兵力後取得的效果並不理想。可以說,現在地形條件對中國來說已經相當不利,如果沒有個好的解決辦法的話,那麽中國軍隊在這一方麵的每一步前進都將付出極大的代價,這種代價甚至是不可接受的,而要改變這種局麵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特別是在指揮的問題上,這並不是中國人自己就能解決的,這需要歐洲的配合,要照顧到雙方的利益,因此,要想在這一方向上取得突破,那麽先解決好中國與歐洲之間關於指揮權的問題是最重要,也是最迫切的。
在第一波進攻中,巴爾幹戰場上,中國軍隊一共損失了大概四十萬部隊,其中犧牲十五萬,因傷減員二十五萬左右。另外要提一點的是,歐洲軍隊的損失也是非常巨大的,由於在該戰場上,擔任主力進攻任務的是中國軍隊,所以歐洲隻損失了大概二十萬的部隊,其中陣亡十萬,另外因傷失去戰鬥力的有十萬左右。中國與歐洲在該戰場上就損失了超過六十萬的部隊,這已經讓中國與歐洲感覺到了壓力。而在裝備損失方麵,中國與歐洲一共損失了一千多輛坦克,接近兩千輛裝甲戰車,兩千多架直升機,一千五百架左右的戰機,其中70%以上是中國軍隊的損失。這已經給中國軍隊製造了巨大的壓力。該戰區已經遠離中國本土,任何武器裝備都需要從中國本土運送過來,這是非常麻煩的事情。所以每一點損失都需要花費更大的力量來補充。從成本上計算,同樣武器裝備的損失,該戰場是遠東戰場的一倍半。最為要命的是,該戰場上歐洲軍隊的補給幾乎都是由中國軍隊在承擔,也就是說歐洲軍隊的損失也是算在了中國軍隊頭上的。另外中國還需要使用一樣的運輸路線向歐洲提供別的戰略物資,這就很大的加重了運輸壓力。這些困難都加劇了該戰場上中國軍隊進攻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