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從海戰的結果上來說,中國是贏家,中國艦隊取得的戰果是非常巨大的,幾乎全殲了美國艦隊,而且是連根拔起了美國在這一地區的海軍勢力。但是如果從這場海戰在戰略上的影響來說的話,中國卻是輸家。美國發動這次海戰的目的就是打破中國在這一地區的壟斷勢力,消除中國對海灣地區的封鎖。雖然美國海軍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是美國海軍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這次海戰後,中國本來用於封鎖海灣地區的艦隊都已經失去了封鎖的能力,而從斯裏蘭卡趕來的那支隻有一艘航母的艦隊,也不足以擔負起封鎖整個海灣地區的實力,在美國部署在索馬利亞與葉門的空軍的威脅下,中國艦隊已經失去了獨立控製海灣地區的能力。所以從這個方麵上來說,美國人雖然在海戰中,輸給了中國,但是在大的戰略上,卻取得了勝利,美國人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而中國卻失去了自己的能力。


    這次海戰之後,中國已經喪失了獨立控製海灣地區的能力。而海灣地區可以說是兵家必爭之地,向東威脅著中東這一戰略要衝,向北防禦中大俄羅斯,而且處於伊斯蘭世界三大國家的中間,光是海灣地區擁有的石油資源就足夠讓所有的列強大動十指。在這之前,中國可以說在這一地區占據了絕對的控製權。而且中國的統治是排外性的,美國與大俄羅斯就不說了,就算是歐洲,也隻能充當中國的幫手,隻能處於次要的地位。但是現在,中國海軍已經沒有實力再完全控製這一地區了。而大俄羅斯在這一地區的兩支航母艦隊並沒參加這次海戰,此時大俄羅斯還沒正式參戰,而且大俄羅斯在伊朗的軍事基地也有大量的空軍,其在印度次大陸上的軍事基地也部署有大量的製海力量,因此,中國想光憑自己最後的這支航母艦隊以及在伊斯蘭人民共和國的空軍力量是無法完全壓住大俄羅斯的,甚至是處於劣勢的地位。如果這時候,大俄羅斯染指該地區的話,那麽中國除非是馬上發動對大俄羅斯的全麵軍事進攻,不然是沒有辦法保護好自己在該地區的利益的,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中國就必然要讓出部分自己在該地區的利益,“接受”歐洲的幫助。當海戰結束後,中國馬上向歐洲發出了“邀請”,希望歐洲能與中國共同管理並封鎖這一地區。其實這就是將自己在該地區的地位與利益與歐洲共享了,與其落入大俄羅斯的手中,讓給歐洲還是比較劃算了。當中國開出的利益足夠大,而且根據中國與歐洲的同盟條約,這時候歐洲是必須馬上參戰幫助中國進行戰爭的。在利益以及條約的約束下,歐洲的參戰就成了必然的事情,對於歐洲來說,獲得海灣地區的石油資源是個絕對不可抗拒的誘惑。所以,從這點上來說,這場海戰對歐洲參戰所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而另外一方麵,當歐洲介入戰爭成為必然後,那麽大俄羅斯是否及時參戰就成了一個巨大的問題。由於是美國開戰在先,那麽大俄羅斯並沒義務及時參戰,而且現在大俄羅斯參戰的話,中國與歐洲絕對會在第一時間內消滅掉這個最直接的威脅,以免在與美國進行海戰的時候還有後顧之憂。而且大俄羅斯的準備也是不充足的,雖然在這之前,大俄羅斯已經做了很多的戰爭準備,但是當戰爭爆發的時候,仍然是需要一段時間來調整自己的“狀態”的,這個時間短則一個月,長則一年,這是誰都不能迴避的問題。所以這場海戰也直接決定了大俄羅斯的態度,如果中國海軍戰敗,由美國控製了該地區的控製權後,那麽大俄羅斯必然會馬上參戰,為自己打通向外的通路,對於海灣地區的石油資源,大俄羅斯看得還不是很中,因為他自身就擁有很多的石油。但是現在美國海軍戰敗,歐洲介入已經成為必然的事情,那麽大俄羅斯就必然會好好的考慮自己的位置了。這就直接導致了在戰爭最開始的那段時間內,美國獨立的麵對中國與歐洲的夾擊,而大俄羅斯在經過了充足的準備後才加入了戰爭,並且對戰爭的進程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這是這場中美大海戰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進程以及歐洲與大俄羅斯戰爭態度的影響,而對各國的武器裝備,以及軍事思維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


    首先是海軍的問題,特別是海軍攻擊機在進行反艦作戰上上麵的問題。隻從第二次太平洋戰爭之後,海軍的攻擊機已經沒有直接進行過反艦作戰任務,其最主要的任務已經變成了對地支援,所以這些問題並沒顯露出來,現在問題暴露出來了,那麽各海軍強國已經紛紛在考慮自己海軍的發展方向以及戰鬥方式了。


    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海軍對艦攻擊能力的貧弱,特別是在對付航母的力量上,海軍攻擊機已經遇到了最大的困難。隻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海軍航母上的攻擊機已經成了最厲害也是最好的反艦戰鬥力,成了海軍艦艇的殺手,但是現在這個問題卻相當的嚴重,攻擊機所攜帶的飛彈已經不能對航母造成多大的傷害,如果不是超飽和攻擊,有數十枚飛彈命中航母,並且是命中航母水線部位的話,要想消滅一艘航母,就憑攻擊機所攜帶的那些飛彈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這個問題是相當嚴重的。航母的體積已經達到了極限,如果航母的排水量超過十萬噸再向上提升的話,那麽航母的航行,裝甲防禦,機動能力,速度等各方麵都會出現許多不可調和的矛盾。這就限製了航母的載機數量。就算是最大的航母,一般的載機數量在和平時期大概就七十到八十架左右,戰爭時期也不可能超過一百架。要想在繼續提高載機數量的話,那麽航母的防禦能力,速度,持續戰鬥的能力都將受到嚴重的削弱,這是不能接受的。而以現在攻擊機所攜帶的反艦飛彈的威力,要想消滅一支擁有完善防空能力的艦隊的話,那麽出動的攻擊機數量必然要超過一百架,如果算是護航的戰鬥機的話,這就需要至少三艘航母的協同行動,這已經大大的限製了艦隊的機動以及靈活部署能力。這個矛盾看似簡單,但是卻是相當的嚴重的,一支航母艦隊的指揮與控製已經夠複雜了,現在將一支艦隊擴展到由數艘航母組成,那麽相應的護航艦艇,支援艦艇的數量將擴大很多,這讓艦隊的規模達到了幾乎沒辦法控製的地步,而且艦隊防空能力並不是隨著艦艇數量的增加而等比例增加的,艦隊的規模也有個極限,當達到這個極限後,仍然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的話,那麽海軍的製海能力將受到極大的挑戰。當這場海戰結束後,列強們都在努力的解決著這一問題,主要的方麵就是提高反艦飛彈的攻擊能力,以及在防空係統下的生存能力,這是屬於為知己磨槍的範圍,那麽在為自己建立更好的盾牌方麵,海軍所遇到的問題更為巨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地球編年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芋兒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芋兒頭並收藏地球編年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