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做多少準備,栗林都很清楚,硫黃島最終必然還是要失守。他在給家人的信中說:“敵人不久將要在這個島登陸,他們一登陸,我們必定逃脫不了阿圖島和塞班島的命運。”


    在稍後的家信中,栗林把話說得更為明確:“我的生命猶如風中之燭光,命運必然與塞班、提尼安和關島的指揮官一樣,我已不存在活下去的可能性了。”


    1945年1月21日,栗林又一次強調:“不要再祈禱我回家,我已註定要死在硫黃島。我不在乎我的墳墓在哪裏,我的骨灰也不會被送回家……”


    沒有骨灰,也可能會有衣冠塚之類的東西,並很可能被政府或軍方繼續拿來作為宣傳的材料。栗林很討厭這些,他專門囑咐道:“請在我墓上放一塊石頭,簡單地刻上‘陸軍中將栗林忠道之墓’就可以了。別讓記者在他們的作品中渲染我,即使在死後,我也要保持清白的名聲。”


    詭異的是,栗林寫下這封信的前一天,1月20日,正是美軍進攻硫黃島的原定日期,隻是因為計劃參戰的海軍有相當部分支援了萊特戰役、呂宋戰役,而戰役進展又較為緩慢,所以尼米茲才被迫將進攻日期推遲到了2月中旬。


    不過,與栗林緊鑼密鼓地組織防禦一樣,美軍在進攻方麵的準備也早就提前開始了。


    ★隻有讓陸戰隊來啃


    事實證明,美軍高層對硫黃島戰役的艱巨和困難有著充分的心理準備。除了航拍照片中看到的那些以外,進攻硫黃島也很難取得像其他地方那樣的突襲效果。


    據說,夏威夷很早就有情報泄露了出去。美軍當局為此在夏威夷實施了反情報戰,他們大擺迷魂陣,讓人在酒吧和旅館到處散布假消息,說這次攻擊的對象並非硫黃島,而是台灣島。可是,後來發現日軍壓根兒沒有上當——其實就算情報沒有外泄,稍有些軍事頭腦的人也都能看得出來,美軍對硫黃島是勢在必得。


    進攻硫黃島的任務交給了海軍陸戰隊。經過無數次實戰的檢驗,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隊員已被證明是當時太平洋戰場上最出色的戰士。盡管陸軍中也有一些師接受過兩棲作戰的訓練,比如克魯格的“白楊樹部隊”,但它們承擔的都是一些敵情比較簡單、任務也相對輕鬆的登陸行動,像硫黃島這樣的硬骨頭,必須也隻有讓陸戰隊來啃。


    第五兩棲軍所轄的陸戰四師、五師作為主力,第三兩棲軍所轄的陸戰三師作為預備隊,分別在夏威夷和關島進行了艱苦的兩棲作戰訓練。夏威夷有一個地方同硫黃島的火山地形極為相似,那裏成為訓練的絕佳場所。美軍甚至還找到了一座與折缽山相仿的小山,士兵們在山上練習了攀登。


    支援登陸作戰的tbm。tbm實際上就是tbf“復仇者”魚雷機,由通用汽車製造的稱為tbm。到硫黃島戰役打響時,日本海軍已無還手之力,絕大多數tbf、tbm已不用再發射魚雷,它們轉而被改裝成了下滑轟炸機。美國第41任總統喬治·布希當時駕駛的就是實施下滑轟炸的tbf


    1945年2月2日,尼米茲自關島總部飛抵烏利西環礁。他登上了斯普魯恩斯的旗艦“印第安納波利斯”號重巡洋艦,對硫黃島作戰的準備情況做進一步檢查。


    自1944年8月起,隻要天氣條件允許,李梅在馬裏亞納的陸軍航空兵即對硫黃島進行大規模空襲,海軍也出動了艦船進行飽和轟炸。從航空照片上可以看到,硫黃島上每平方英裏的麵積上就有5000個彈坑。如此大的彈藥消耗量,在太平洋戰爭中也是罕見的。尼米茲看過後,也認為美軍投下的炸彈已“足以把島上的一切炸成粉末”。


    可是斯普魯恩斯告訴尼米茲,其實這樣猛烈密集的轟炸,效果十分有限。原因是日軍把大部分防禦工事都修築到了火山熔岩中,工事上覆蓋的黑色火山灰層削弱了炸彈和炮彈的破壞力,即便露在表麵的部分,由於使用的是水泥與火山灰攪拌而成的混凝土材料,質地堅固異常,能夠摧毀的麵積也很有限,並且日軍總能在空襲後迅速予以修復。


    硫黃島沒有被炸成粉末,防禦設施反而有增無減,原來有450處,現在已發展到700多處,原有兩個機場,現在已擴增為三個。有很多次,第一天斯普魯恩斯得到報告,說島上被炸得都不敢吱聲了,結果第二天飛機飛過去,馬上遭到日機和高射炮的“隆重接待”,而且“規格”比上次還要高。


    這些困難都是能夠預料到的,斯普魯恩斯還想到了另外一個困難,那就是“神風敢死隊”的自殺式飛機。這群不要命的主兒已經給美軍艦隊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他擔心,一旦發起登陸戰,硫黃島外的支援艦隊會不會再遭到類似的突然攻擊。


    斯普魯恩斯的想法是出動航母艦載機,先行對東京地區的航空基地網進行壓製,讓日本人想發瘋都找不到飛機可用。


    尼米茲同意了上述計劃。2月10日,斯普魯恩斯和第58特混艦隊司令米徹爾一道,率航母編隊駛離烏利西,經馬裏亞納群島直撲日本本土。


    斯普魯恩斯知道,如今空中能對美軍構成一定威脅的,隻有“神風敢死隊”。因此他特別規定,每艘航母上隻能搭載30架轟炸機和魚雷機,其餘全部裝戰鬥機,這樣就能防患於未然。除此以外,一貫謹慎的斯普魯恩斯還實施了嚴密的防護措施,加上惡劣天氣的掩護,當艦隊到達日本外海時,一直未被日軍發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爭從未如此熱血1:二戰美日太平洋大對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關河五十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關河五十州並收藏戰爭從未如此熱血1:二戰美日太平洋大對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