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頁
戰爭從未如此熱血1:二戰美日太平洋大對決 作者:關河五十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追了十多分鍾後,伯克突然命令“小海狸”們掉轉航向,接著,船員們就看到三發“長矛”魚雷在後麵爆炸了。如果美艦不做出這一動作,很有可能就會有艦艇中招,眾人對伯克的指揮才能和對危險的預知能力都感到十分驚訝,認為自己能在伯克的指揮下作戰簡直是太幸運了。
伯克分艦隊在追擊中又擊沉了一艘日艦,一直追到離拉包爾約60海裏,才在天亮前轉向返航。
太平洋戰爭初期,日軍驅逐艦和巡洋艦長期掌握著主動權,美國海軍的驅逐艦艦長們曾屢遭挫折,經受最艱苦的戰鬥考驗,即便車輪戰役開始後也是如此。正如一位多次參加驅逐艦大戰的美軍船員所說:“在索羅門群島的每個人都深深感到,每一分鍾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在伯克、穆斯布魯格等人的不懈努力下,他們終於形成了自己的戰略戰術,作戰技能也變得更加成熟老練。聖喬治角海戰是日軍最後一次動用“東京快車”,從此,日本人再也不敢用驅逐艦來做這個偷偷摸摸的生意了。
★很血腥,也很累人
百武費盡心力,就算計著美軍會去奪取他的布卡島和布卡機場。但實際上,蓋格根本就沒往那個地方想,因為他通過皮發叉路之戰已達到了戰略目的。
至1943年11月中旬,已有約34000名陸軍士兵及陸戰隊員進入布幹維爾島,環形防禦陣地將近22平方英裏。更重要的是,可建機場的平地就在這22平方英裏之內,沼澤的難題也找到了解決方法——說起來並不複雜,排掉沼澤裏的水即可。
11月24日,托羅基納機場初具雛形,美機第一次在機場上做了緊急著陸。假以時日,機場工程便可全麵完成,這種情況下,美軍還有什麽必要攻打布卡島,或去死磕百武苦心經營的新防線呢?蓋格接下來要做的,隻是把已有的環形防禦陣地夯個結實,以便為飛機場提供更大的安全保障。
美軍大規模的攻勢作戰已成為過去,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島上的槍炮聲已經完全平息。
11月29日,蓋格對柯岩裏灘頭發動了突襲戰。柯岩裏灘頭在奧古斯塔女皇灣的西南麵,距離美軍現在位置有10英裏遠,那裏有一些日軍的補給站,布幹維爾日軍主力在南部基地。如果百武忽然改變主意,把第六師團調過來攻擊,這些補給站就很關鍵了,所以不得不防。
蓋格出動的兵力為傘兵營和一個突擊連,採取的方式為兩棲登陸。晨光熹微中,柯岩裏的日軍把登陸美軍當成了自家援兵,有一個日本軍官還從叢林裏跑出來,向第一個登陸的陸戰隊員喊話。
這份交情自然是怎麽都攀不上的。發現真相之後,日軍大吃一驚,又氣又急,馬上發起猛烈攻擊。柯岩裏日軍的實力超出了原先的預計,美軍不久就被壓製到縱深不到200碼的灘頭,若是日軍不看走眼,他們能否順利上岸,都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現在岸是登上來了,但登上岸的人處境非常尷尬——背後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退無可退,隻有竭盡全力挖掘防禦工事,等待轉機。
轉機並沒有到來,日軍的火力越來越強。蓋格明白任務已經失敗,隻能在登陸部隊的彈藥用完之前,盡快讓他們全身而退。
在日軍迫擊炮的阻擊下,登陸艇無法靠近灘頭,因此前兩次營救行動都失敗了。黃昏時,蓋格調來一艘美軍驅逐艦,在柯岩裏灘頭附近向日軍陣地開炮射擊。同時,島上的美軍主陣地也把155毫米重炮的射程發揮到極限,朝柯岩裏方向轟擊。
在炮火掩護下,登陸艇趁著天黑終於把部隊接了出來。值得慶幸的是,百武從沒有想到把南部基地的重兵調過來,蓋格也就再未嚐試襲擊柯岩裏。
布幹維爾島上的最後一次大的地麵戰,是赫爾托博平之戰。赫爾托博平是一座山嶺,位於美軍環形防禦陣地的邊界附近。蓋格考慮把它作為前哨陣地,就派了一支偵察隊前去偵察,結果發現上麵已經有日軍一個加強中隊在據守,他們占據了山峰和斜坡的上半部,已經挖好了堅固工事。
赫爾托博平已經成了日軍的前哨陣地,這座山嶺的斜坡上是厚密的叢林,許多大樹高達200英尺,把整座山嶺都給遮蔽住了。第一線的美軍士兵雖然可以聽到日本兵在周圍走動,但因視野所限,連開槍都不知道子彈應該射往哪裏。
炮彈要想直接命中日軍陣地也非常困難,充其量隻能嚇一嚇日本兵,給一線的美國兵壯壯膽。一位美國大兵就很感謝大部分時間都在做無用功的炮擊:“當炮彈落在你的正前方,你就可以蜷伏在洞穴裏安心睡覺了,而不必害怕那些小王八蛋跑過來麻煩你。”
蓋格決心把日軍逐出赫爾托博平,派陸戰隊前去發起攻擊。赫爾托博平本身就是一個天然的防禦陣地,斜坡險峻異常,差不多呈垂直狀,陸戰隊隻能插入叢林深處,貼到日軍身邊大打肉搏戰,一旦獲得立足點,若不遭遇重大壓力和損失,便咬著牙死守不退。
這種打法很血腥,也很累人,卻是海軍陸戰隊的強項。從12月12日起,陸戰隊連打六天,一步步地把日軍逼入絕境,最終控製了赫爾托博平。守衛這座山嶺的日軍共有230人,全部戰死,無一逃脫或被俘。
隨著赫爾托博平之戰結束,美軍防線得到完全鞏固,除了邊界上小的衝突外,蓋格不再輕動幹戈。在防線內,一個可供戰鬥機和轟炸機共同使用的新機場已經正式啟用。這個機場離拉包爾僅僅220海裏,美軍戰機從這裏起飛,便可轟炸包括拉包爾在內的俾斯麥群島各個地區。
伯克分艦隊在追擊中又擊沉了一艘日艦,一直追到離拉包爾約60海裏,才在天亮前轉向返航。
太平洋戰爭初期,日軍驅逐艦和巡洋艦長期掌握著主動權,美國海軍的驅逐艦艦長們曾屢遭挫折,經受最艱苦的戰鬥考驗,即便車輪戰役開始後也是如此。正如一位多次參加驅逐艦大戰的美軍船員所說:“在索羅門群島的每個人都深深感到,每一分鍾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在伯克、穆斯布魯格等人的不懈努力下,他們終於形成了自己的戰略戰術,作戰技能也變得更加成熟老練。聖喬治角海戰是日軍最後一次動用“東京快車”,從此,日本人再也不敢用驅逐艦來做這個偷偷摸摸的生意了。
★很血腥,也很累人
百武費盡心力,就算計著美軍會去奪取他的布卡島和布卡機場。但實際上,蓋格根本就沒往那個地方想,因為他通過皮發叉路之戰已達到了戰略目的。
至1943年11月中旬,已有約34000名陸軍士兵及陸戰隊員進入布幹維爾島,環形防禦陣地將近22平方英裏。更重要的是,可建機場的平地就在這22平方英裏之內,沼澤的難題也找到了解決方法——說起來並不複雜,排掉沼澤裏的水即可。
11月24日,托羅基納機場初具雛形,美機第一次在機場上做了緊急著陸。假以時日,機場工程便可全麵完成,這種情況下,美軍還有什麽必要攻打布卡島,或去死磕百武苦心經營的新防線呢?蓋格接下來要做的,隻是把已有的環形防禦陣地夯個結實,以便為飛機場提供更大的安全保障。
美軍大規模的攻勢作戰已成為過去,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島上的槍炮聲已經完全平息。
11月29日,蓋格對柯岩裏灘頭發動了突襲戰。柯岩裏灘頭在奧古斯塔女皇灣的西南麵,距離美軍現在位置有10英裏遠,那裏有一些日軍的補給站,布幹維爾日軍主力在南部基地。如果百武忽然改變主意,把第六師團調過來攻擊,這些補給站就很關鍵了,所以不得不防。
蓋格出動的兵力為傘兵營和一個突擊連,採取的方式為兩棲登陸。晨光熹微中,柯岩裏的日軍把登陸美軍當成了自家援兵,有一個日本軍官還從叢林裏跑出來,向第一個登陸的陸戰隊員喊話。
這份交情自然是怎麽都攀不上的。發現真相之後,日軍大吃一驚,又氣又急,馬上發起猛烈攻擊。柯岩裏日軍的實力超出了原先的預計,美軍不久就被壓製到縱深不到200碼的灘頭,若是日軍不看走眼,他們能否順利上岸,都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現在岸是登上來了,但登上岸的人處境非常尷尬——背後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退無可退,隻有竭盡全力挖掘防禦工事,等待轉機。
轉機並沒有到來,日軍的火力越來越強。蓋格明白任務已經失敗,隻能在登陸部隊的彈藥用完之前,盡快讓他們全身而退。
在日軍迫擊炮的阻擊下,登陸艇無法靠近灘頭,因此前兩次營救行動都失敗了。黃昏時,蓋格調來一艘美軍驅逐艦,在柯岩裏灘頭附近向日軍陣地開炮射擊。同時,島上的美軍主陣地也把155毫米重炮的射程發揮到極限,朝柯岩裏方向轟擊。
在炮火掩護下,登陸艇趁著天黑終於把部隊接了出來。值得慶幸的是,百武從沒有想到把南部基地的重兵調過來,蓋格也就再未嚐試襲擊柯岩裏。
布幹維爾島上的最後一次大的地麵戰,是赫爾托博平之戰。赫爾托博平是一座山嶺,位於美軍環形防禦陣地的邊界附近。蓋格考慮把它作為前哨陣地,就派了一支偵察隊前去偵察,結果發現上麵已經有日軍一個加強中隊在據守,他們占據了山峰和斜坡的上半部,已經挖好了堅固工事。
赫爾托博平已經成了日軍的前哨陣地,這座山嶺的斜坡上是厚密的叢林,許多大樹高達200英尺,把整座山嶺都給遮蔽住了。第一線的美軍士兵雖然可以聽到日本兵在周圍走動,但因視野所限,連開槍都不知道子彈應該射往哪裏。
炮彈要想直接命中日軍陣地也非常困難,充其量隻能嚇一嚇日本兵,給一線的美國兵壯壯膽。一位美國大兵就很感謝大部分時間都在做無用功的炮擊:“當炮彈落在你的正前方,你就可以蜷伏在洞穴裏安心睡覺了,而不必害怕那些小王八蛋跑過來麻煩你。”
蓋格決心把日軍逐出赫爾托博平,派陸戰隊前去發起攻擊。赫爾托博平本身就是一個天然的防禦陣地,斜坡險峻異常,差不多呈垂直狀,陸戰隊隻能插入叢林深處,貼到日軍身邊大打肉搏戰,一旦獲得立足點,若不遭遇重大壓力和損失,便咬著牙死守不退。
這種打法很血腥,也很累人,卻是海軍陸戰隊的強項。從12月12日起,陸戰隊連打六天,一步步地把日軍逼入絕境,最終控製了赫爾托博平。守衛這座山嶺的日軍共有230人,全部戰死,無一逃脫或被俘。
隨著赫爾托博平之戰結束,美軍防線得到完全鞏固,除了邊界上小的衝突外,蓋格不再輕動幹戈。在防線內,一個可供戰鬥機和轟炸機共同使用的新機場已經正式啟用。這個機場離拉包爾僅僅220海裏,美軍戰機從這裏起飛,便可轟炸包括拉包爾在內的俾斯麥群島各個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