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戰爭從未如此熱血1:二戰美日太平洋大對決 作者:關河五十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將回去”的承諾
要躲,太近;要跑,太晚。
兩艘快艇隻好關掉發動機,打開魚雷發射器,準備投入即將到來的這場近身戰。可是令人奇怪的是,日本巡洋艦居然沒有搭理他們,穿過他們的航道揚長而去。
顯然,日艦把兩艘快艇當作了本地的捕魚船。太幸運了,幸運得有些離奇,簡直跟神話一般,麥克阿瑟的助手後來回憶道,那天他經歷了一生當中最不可思議的事情。
1942年3月13日清晨,快艇分隊到達安全區域,同時也結束了難忘的海上旅程。晚餐時,劫後餘生的麥克阿瑟專門走到巴爾克利等人的座位前,端著酒杯對他們說:“這一次你們體現了真正的海軍作風,我將授予全體船員銀質獎章,以表彰你們在極端不利的條件下,所表現出的堅毅和勇敢。”
海上歷險是結束了,空中歷險卻才剛剛開始。麥克阿瑟還必須坐飛機前往澳大利亞的墨爾本。
麥克阿瑟注意到,前來接送和護航的幾架“b-17”都已經破得不成樣子,“似乎是用口香糖和打包的鐵絲湊在一起的”。盟軍在整個西南太平洋的狀況就是這樣,換句話說,要是空軍強一些,新加坡戰役、爪哇海戰便不至於一敗塗地。
和海上歷險一樣,美機也隻能依靠黑夜作為掩護,以便躲避日軍的巡邏機隊。不一樣的是,海上航行時,他們始終沒有被日軍的巡邏艦隊所發現,在空中時卻被盯上了。
美機急忙改變航向,沒有去日軍預計他們要著陸的機場。當日軍發現這一情況時,麥克阿瑟已換乘另一架運輸機南飛。
運輸機起飛十分鍾後,日軍俯衝轟炸機和戰鬥機呼嘯而至,到達運輸機最初起飛位置的上空。
“真是險啊。”當脫離險境後,麥克阿瑟發出了由衷的感嘆,“但是戰爭就這樣,你或是勝利,或是失敗,或是生,或是死,這中間隻有毫釐之差。”
麥克阿瑟一踏上澳大利亞國土,就受到了熱烈歡迎,記者們蜂擁而來。當著記者的麵,他氣宇軒昂地宣布:“據我了解,美國總統命令我從日軍防線突圍的目的,在於組織美軍對日軍進行反攻,第一步就是收復菲律賓。我怎麽來的,就一定要怎麽回去!”
麥帥是率性而言,但這段話在美國引起極大反響,被公認為是二戰開始以來,對美國人最有鼓舞性的一次講話,其中的“我將回去”更是成為標誌性的戰鬥口號。
此時的美國,正處於二戰中最為暗淡的歷史時期,軍事上似乎除了失敗,還是失敗,都快敗得麻木了,人們普遍期待著能有一個英雄橫空出世,挽狂瀾於既倒,麥克阿瑟適時地填補了這一空白。
麥帥太符合美國人對英雄的定位了——有一點驕傲不要緊,有一點個人主義也沒關係,哪怕是被一些人攻擊為“臨戰逃跑”,都不損形象,關鍵是主人公要足夠勇敢,足夠強悍,足夠機智。
從指揮巴丹抵抗,到穿越封鎖線,麥克阿瑟配得上後麵那三個“足夠”,他的故事成為二戰中的勵誌經典,美國民眾尤其對他如何穿越封鎖線的過程津津樂道:“老兵麥克阿瑟成功地欺騙了狡詐的日本人!”
大家都知道麥克阿瑟是一戰老兵,想當年,他的“彩虹師”可是一戰歐洲戰場上最有名的部隊之一,所得到的評價是“彩虹師的戰鬥力無與倫比,沒有人懷疑”。
在美國,軍人的最高榮譽是得到榮譽勳章。麥克阿瑟曾獲得過推薦,擬授予其榮譽勳章,但在一戰結束時,這一獎項已經取消,榮譽勳章也因此與麥克阿瑟擦肩而過。
如今,在民意強烈的推動下,美國國會破例通過議案,授權羅斯福向麥克阿瑟頒發榮譽勳章,他又一次到達了一個美國軍人所能企及的事業巔峰。
不過這一次,一貫驕傲的麥帥沒有把榮譽完全歸結到個人,他說這枚勳章所肯定的,應該是一支“勇敢的軍隊”,他隻是幸運地指揮了這支軍隊而已。
“勇敢的軍隊”當然是指尚在巴丹和科雷希多島作戰的美菲軍,在麥克阿瑟的心中,美菲軍的勇敢精神絕不遜色於“彩虹師”,而他曾對這支“勇敢的軍隊”有過莊重的承諾。
據說美國政府在公開發表麥帥的講話時,曾建議把“我將回去”中的“我”改成“我們”,可是遭到了拒絕。麥克阿瑟是個敢作敢當的人,說到就一定要想辦法做到,在這方麵,他不會允許自己有絲毫敷衍,他必須在第一時間重整旗鼓,打回菲律賓去。
正是因為抱著這樣一個良好的願望,當麥克阿瑟離開菲律賓時,他不僅毫無頹喪之色,還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然而他很快發現,希望正在變得渺茫。
★軍司令官也“曠課”
到達墨爾本後,麥克阿瑟隨即被任命為西南太平洋盟軍總司令官,但可供他指揮的隻有澳大利亞部隊,兵力不到3萬,而且大部分作戰部隊已開往中東。
實在想拉出去打仗也可以,一個訓練不足的步兵師,你要不要?
至於空軍,麥克阿瑟來的時候就見識了。看看登記冊上還有250架飛機,由於缺乏零部件和引擎,能飛起來的不過是極少數,基本上都在機庫或機場歇著呢。海軍方麵,是從荷屬東印度撤下來的美國亞洲艦隊,艦隊的戰艦都已打光了,能用的就是25艘潛艇,而這些潛艇也因連續出航累得快腿抽筋了。
要躲,太近;要跑,太晚。
兩艘快艇隻好關掉發動機,打開魚雷發射器,準備投入即將到來的這場近身戰。可是令人奇怪的是,日本巡洋艦居然沒有搭理他們,穿過他們的航道揚長而去。
顯然,日艦把兩艘快艇當作了本地的捕魚船。太幸運了,幸運得有些離奇,簡直跟神話一般,麥克阿瑟的助手後來回憶道,那天他經歷了一生當中最不可思議的事情。
1942年3月13日清晨,快艇分隊到達安全區域,同時也結束了難忘的海上旅程。晚餐時,劫後餘生的麥克阿瑟專門走到巴爾克利等人的座位前,端著酒杯對他們說:“這一次你們體現了真正的海軍作風,我將授予全體船員銀質獎章,以表彰你們在極端不利的條件下,所表現出的堅毅和勇敢。”
海上歷險是結束了,空中歷險卻才剛剛開始。麥克阿瑟還必須坐飛機前往澳大利亞的墨爾本。
麥克阿瑟注意到,前來接送和護航的幾架“b-17”都已經破得不成樣子,“似乎是用口香糖和打包的鐵絲湊在一起的”。盟軍在整個西南太平洋的狀況就是這樣,換句話說,要是空軍強一些,新加坡戰役、爪哇海戰便不至於一敗塗地。
和海上歷險一樣,美機也隻能依靠黑夜作為掩護,以便躲避日軍的巡邏機隊。不一樣的是,海上航行時,他們始終沒有被日軍的巡邏艦隊所發現,在空中時卻被盯上了。
美機急忙改變航向,沒有去日軍預計他們要著陸的機場。當日軍發現這一情況時,麥克阿瑟已換乘另一架運輸機南飛。
運輸機起飛十分鍾後,日軍俯衝轟炸機和戰鬥機呼嘯而至,到達運輸機最初起飛位置的上空。
“真是險啊。”當脫離險境後,麥克阿瑟發出了由衷的感嘆,“但是戰爭就這樣,你或是勝利,或是失敗,或是生,或是死,這中間隻有毫釐之差。”
麥克阿瑟一踏上澳大利亞國土,就受到了熱烈歡迎,記者們蜂擁而來。當著記者的麵,他氣宇軒昂地宣布:“據我了解,美國總統命令我從日軍防線突圍的目的,在於組織美軍對日軍進行反攻,第一步就是收復菲律賓。我怎麽來的,就一定要怎麽回去!”
麥帥是率性而言,但這段話在美國引起極大反響,被公認為是二戰開始以來,對美國人最有鼓舞性的一次講話,其中的“我將回去”更是成為標誌性的戰鬥口號。
此時的美國,正處於二戰中最為暗淡的歷史時期,軍事上似乎除了失敗,還是失敗,都快敗得麻木了,人們普遍期待著能有一個英雄橫空出世,挽狂瀾於既倒,麥克阿瑟適時地填補了這一空白。
麥帥太符合美國人對英雄的定位了——有一點驕傲不要緊,有一點個人主義也沒關係,哪怕是被一些人攻擊為“臨戰逃跑”,都不損形象,關鍵是主人公要足夠勇敢,足夠強悍,足夠機智。
從指揮巴丹抵抗,到穿越封鎖線,麥克阿瑟配得上後麵那三個“足夠”,他的故事成為二戰中的勵誌經典,美國民眾尤其對他如何穿越封鎖線的過程津津樂道:“老兵麥克阿瑟成功地欺騙了狡詐的日本人!”
大家都知道麥克阿瑟是一戰老兵,想當年,他的“彩虹師”可是一戰歐洲戰場上最有名的部隊之一,所得到的評價是“彩虹師的戰鬥力無與倫比,沒有人懷疑”。
在美國,軍人的最高榮譽是得到榮譽勳章。麥克阿瑟曾獲得過推薦,擬授予其榮譽勳章,但在一戰結束時,這一獎項已經取消,榮譽勳章也因此與麥克阿瑟擦肩而過。
如今,在民意強烈的推動下,美國國會破例通過議案,授權羅斯福向麥克阿瑟頒發榮譽勳章,他又一次到達了一個美國軍人所能企及的事業巔峰。
不過這一次,一貫驕傲的麥帥沒有把榮譽完全歸結到個人,他說這枚勳章所肯定的,應該是一支“勇敢的軍隊”,他隻是幸運地指揮了這支軍隊而已。
“勇敢的軍隊”當然是指尚在巴丹和科雷希多島作戰的美菲軍,在麥克阿瑟的心中,美菲軍的勇敢精神絕不遜色於“彩虹師”,而他曾對這支“勇敢的軍隊”有過莊重的承諾。
據說美國政府在公開發表麥帥的講話時,曾建議把“我將回去”中的“我”改成“我們”,可是遭到了拒絕。麥克阿瑟是個敢作敢當的人,說到就一定要想辦法做到,在這方麵,他不會允許自己有絲毫敷衍,他必須在第一時間重整旗鼓,打回菲律賓去。
正是因為抱著這樣一個良好的願望,當麥克阿瑟離開菲律賓時,他不僅毫無頹喪之色,還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然而他很快發現,希望正在變得渺茫。
★軍司令官也“曠課”
到達墨爾本後,麥克阿瑟隨即被任命為西南太平洋盟軍總司令官,但可供他指揮的隻有澳大利亞部隊,兵力不到3萬,而且大部分作戰部隊已開往中東。
實在想拉出去打仗也可以,一個訓練不足的步兵師,你要不要?
至於空軍,麥克阿瑟來的時候就見識了。看看登記冊上還有250架飛機,由於缺乏零部件和引擎,能飛起來的不過是極少數,基本上都在機庫或機場歇著呢。海軍方麵,是從荷屬東印度撤下來的美國亞洲艦隊,艦隊的戰艦都已打光了,能用的就是25艘潛艇,而這些潛艇也因連續出航累得快腿抽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