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戰爭從未如此熱血1:二戰美日太平洋大對決 作者:關河五十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隻聽過撐船靠岸,沒聽過撐岸靠船。在貝內特看來,這是戰略方向的錯誤,實在難以容忍,因此他沒好氣地回了一句:“敵人在陸地上,在海裏的隻是鯊魚!”
貝內特覺得當前最要緊的是趕緊整理戰線。帕西瓦爾則是一如既往地嫌麻煩:“整理戰線?那就得變更半島的戰鬥部署啊,部隊的區域編組都複雜,不行!”
為了回絕貝內特的建議,他還把邱吉爾拿出來做尚方寶劍:“邱吉爾首相指示說,要把確保新加坡島放在最優先的地位。”
貝內特眼前一亮,要是能夠全力確保新加坡也不錯啊,他立即說:“那麽,我們把全部兵力都集結到新加坡,怎麽樣?”
帕西瓦爾雙手一攤:“島上沒有這麽多兵營呀!”
困難前腳從門口進來,帕西瓦爾後腳便從窗口逃出去。貝內特氣得再也說不出一句話,1941年12月16日,他給澳大利亞政府發去一封電報,指責帕西瓦爾:“沒有一點迎戰意誌……”
一將無能,足以累死三軍。戰局吃緊,貝內特也不管帕西瓦爾會如何想,便自行代替他向英聯軍發出號召:“日軍的戰術不是什麽新鮮玩意兒,盲目退卻根本沒有必要,隻有進行反擊才能擺脫困境。”
職責所限,貝內特隻能起一個號召作用,掌握指揮大權的依然還是帕西瓦爾。但帕西瓦爾為前線所擬的方案,不是堅決反擊,而是“在可能範圍內抵抗和迅速撤退”。
山下也在擬定作戰方案,方案的起草者是作戰主任辻政信。
在日本陸軍幕僚中,辻政信是個名人,他曾在諾門坎戰役中興風作浪。那時候辻政信信奉的是“北上”,但也正是在這次戰役中,關東軍的臉都讓蘇聯人打腫了,辻政信也遭到了降職處分。此後,他就轉舵支持起了“南進”,並花半年時間在台灣專門研究對英美作戰,並編出了一本叫作《一讀必勝》的小冊子。
這本小冊子印了幾萬本,分發至南方軍中供官兵研讀,號稱是熱帶叢林作戰的必備。辻政信也由此再獲重用,成為他被任命為第25軍作戰主任的原因之一。
辻政信自己對這一任命很是得意,說:“在陸軍中,是要經過嚴格挑選,才會把你派到最要緊的地方去的。”其實,對於辻政信的這紙委任狀,參謀本部內的意見並不統一,主要原因不是說辻政信能力不夠,而是說他能力太強,常常擅自行動,以至於把主官都拋在身後,這樣的人很難使用。
最後,人事局長隻好懇求上級:“先用一下試試吧,就這一次,如果出了問題,一定處理。”辻政信這才得以走馬上任。
公門裏麵好修行。幕僚生涯久了,辻政信也知道要擺布主官,還得看人打發,不能隨意胡來。比如,山下就絕不是可以任你左右的人。特別是那次與竹田宮見麵談話後,辻政信更不敢太過造次,但如果不讓他發揮一下,又心有不甘。
於是在作戰進程表上,辻政信就來了個折中,日軍占領新加坡的具體日期,既不是他自己主張的陸軍節,也不是山下所說的1月,而是日本的建國紀念日——2月11日。
時間推遲了這麽久,山下內心並不滿意,但日本陸軍的原則是以幕僚為中心,幕僚不僅負責起草作戰方案,也可以決定各個細節,這是與其他很多國家都有所不同的地方,主官過於幹涉,反而會引起不滿和抱怨。另外,就算是推遲了一個月,一些幕僚也覺得目標難以實現,辻政信的安排已經算是比較激進的了。
1941年12月25日,第5師團渡過霹靂河,繼續向南方逼近。為加快“電鑽戰”的速度,山下給士兵們配備了一個新的交通工具。
★日軍的“特種部隊”
縱貫馬來西亞半島南北的主幹道其實隻有一條,那就是從大密林中開出的一條柏油路,再無其他通路。英國人當初建這條柏油馬路,是為了把馬來西亞半島上的橡膠和錫運到新加坡,現在它已為日軍所用。不過,沿著馬路走在前麵的,不再是坦克和裝甲車,而是成群結隊的日製自行車(腳踏車)。
柏油路寬約10米,最多隻能容兩輛車並行,並且沿途河流極多,由於英軍在撤退時炸毀了橋樑,在工兵部隊重新架橋之前,車輛均無法通行。
自行車就不同了,再窄的道路都能通行,橋樑斷了,士兵扛上車照樣涉水而過,一點不耽誤工夫。這些自行車有一部分是士兵們從日本帶來的,但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就地劫掠來的——日本產的自行車便宜耐用,早就銷往東南亞,在馬來西亞半島上,到處都能看到、找到。
日本兵們騎著自行車,互相之間大聲說笑。他們的服裝也形形色色,有綠的、白的、灰的,帽子更是各式各樣,鋼盔、遮陽帽、棒球帽,反正怎麽輕省就怎麽穿戴。
反觀英聯軍自己,上麵是薄鐵鍋的鋼盔,下麵是洋服短褲,每個人除武器彈藥外,從糧食、水壺到毛毯,無所不帶,連上尉軍官都像聖誕樹一樣全身掛滿了東西。
給人感覺是,英聯軍連走路都很艱難,更不用說打仗了。而這些被稱為“銀輪部隊”的日本兵,看起來像是旅遊,或者參加足球比賽,但那種逼人的銳氣,遠遠就能感覺到。
沿途有英軍遊擊隊進行監視,在樹林裏看到這一情景後,用中國古典小說的形容,是如同箭穿雁嘴、鉤搭魚鰓,一個個都吃驚得說不出話來。
貝內特覺得當前最要緊的是趕緊整理戰線。帕西瓦爾則是一如既往地嫌麻煩:“整理戰線?那就得變更半島的戰鬥部署啊,部隊的區域編組都複雜,不行!”
為了回絕貝內特的建議,他還把邱吉爾拿出來做尚方寶劍:“邱吉爾首相指示說,要把確保新加坡島放在最優先的地位。”
貝內特眼前一亮,要是能夠全力確保新加坡也不錯啊,他立即說:“那麽,我們把全部兵力都集結到新加坡,怎麽樣?”
帕西瓦爾雙手一攤:“島上沒有這麽多兵營呀!”
困難前腳從門口進來,帕西瓦爾後腳便從窗口逃出去。貝內特氣得再也說不出一句話,1941年12月16日,他給澳大利亞政府發去一封電報,指責帕西瓦爾:“沒有一點迎戰意誌……”
一將無能,足以累死三軍。戰局吃緊,貝內特也不管帕西瓦爾會如何想,便自行代替他向英聯軍發出號召:“日軍的戰術不是什麽新鮮玩意兒,盲目退卻根本沒有必要,隻有進行反擊才能擺脫困境。”
職責所限,貝內特隻能起一個號召作用,掌握指揮大權的依然還是帕西瓦爾。但帕西瓦爾為前線所擬的方案,不是堅決反擊,而是“在可能範圍內抵抗和迅速撤退”。
山下也在擬定作戰方案,方案的起草者是作戰主任辻政信。
在日本陸軍幕僚中,辻政信是個名人,他曾在諾門坎戰役中興風作浪。那時候辻政信信奉的是“北上”,但也正是在這次戰役中,關東軍的臉都讓蘇聯人打腫了,辻政信也遭到了降職處分。此後,他就轉舵支持起了“南進”,並花半年時間在台灣專門研究對英美作戰,並編出了一本叫作《一讀必勝》的小冊子。
這本小冊子印了幾萬本,分發至南方軍中供官兵研讀,號稱是熱帶叢林作戰的必備。辻政信也由此再獲重用,成為他被任命為第25軍作戰主任的原因之一。
辻政信自己對這一任命很是得意,說:“在陸軍中,是要經過嚴格挑選,才會把你派到最要緊的地方去的。”其實,對於辻政信的這紙委任狀,參謀本部內的意見並不統一,主要原因不是說辻政信能力不夠,而是說他能力太強,常常擅自行動,以至於把主官都拋在身後,這樣的人很難使用。
最後,人事局長隻好懇求上級:“先用一下試試吧,就這一次,如果出了問題,一定處理。”辻政信這才得以走馬上任。
公門裏麵好修行。幕僚生涯久了,辻政信也知道要擺布主官,還得看人打發,不能隨意胡來。比如,山下就絕不是可以任你左右的人。特別是那次與竹田宮見麵談話後,辻政信更不敢太過造次,但如果不讓他發揮一下,又心有不甘。
於是在作戰進程表上,辻政信就來了個折中,日軍占領新加坡的具體日期,既不是他自己主張的陸軍節,也不是山下所說的1月,而是日本的建國紀念日——2月11日。
時間推遲了這麽久,山下內心並不滿意,但日本陸軍的原則是以幕僚為中心,幕僚不僅負責起草作戰方案,也可以決定各個細節,這是與其他很多國家都有所不同的地方,主官過於幹涉,反而會引起不滿和抱怨。另外,就算是推遲了一個月,一些幕僚也覺得目標難以實現,辻政信的安排已經算是比較激進的了。
1941年12月25日,第5師團渡過霹靂河,繼續向南方逼近。為加快“電鑽戰”的速度,山下給士兵們配備了一個新的交通工具。
★日軍的“特種部隊”
縱貫馬來西亞半島南北的主幹道其實隻有一條,那就是從大密林中開出的一條柏油路,再無其他通路。英國人當初建這條柏油馬路,是為了把馬來西亞半島上的橡膠和錫運到新加坡,現在它已為日軍所用。不過,沿著馬路走在前麵的,不再是坦克和裝甲車,而是成群結隊的日製自行車(腳踏車)。
柏油路寬約10米,最多隻能容兩輛車並行,並且沿途河流極多,由於英軍在撤退時炸毀了橋樑,在工兵部隊重新架橋之前,車輛均無法通行。
自行車就不同了,再窄的道路都能通行,橋樑斷了,士兵扛上車照樣涉水而過,一點不耽誤工夫。這些自行車有一部分是士兵們從日本帶來的,但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就地劫掠來的——日本產的自行車便宜耐用,早就銷往東南亞,在馬來西亞半島上,到處都能看到、找到。
日本兵們騎著自行車,互相之間大聲說笑。他們的服裝也形形色色,有綠的、白的、灰的,帽子更是各式各樣,鋼盔、遮陽帽、棒球帽,反正怎麽輕省就怎麽穿戴。
反觀英聯軍自己,上麵是薄鐵鍋的鋼盔,下麵是洋服短褲,每個人除武器彈藥外,從糧食、水壺到毛毯,無所不帶,連上尉軍官都像聖誕樹一樣全身掛滿了東西。
給人感覺是,英聯軍連走路都很艱難,更不用說打仗了。而這些被稱為“銀輪部隊”的日本兵,看起來像是旅遊,或者參加足球比賽,但那種逼人的銳氣,遠遠就能感覺到。
沿途有英軍遊擊隊進行監視,在樹林裏看到這一情景後,用中國古典小說的形容,是如同箭穿雁嘴、鉤搭魚鰓,一個個都吃驚得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