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對於這些在越南官方支持下的海盜行動,正值盛世的清政府卻一直隱忍。這其中,除了清軍重陸不重海的傳統外,也有擔心激發越南民族情緒的政治考量。


    如此拖延到了1796年,海盜們的行動實在是太過猖獗,清廷也截獲了大量證據,直指越南官方在幕後煽動海盜。幹隆皇帝終於龍顏大怒,要求西山政權立即採取行動,遏止海盜的活動。在大清的巨大壓力下,西山政權不得不象徵性地對海盜的大本營發動了幾次攻擊,燒毀了一些民房,鎮壓了一些不入流的小股海盜。


    大清的官員們對越南的合作表示滿意,但2個月後,就發現受到了越南人的忽悠。清廷忍無可忍,終於決心主動出擊,變“海防”為“海戰”,出海迎敵,並對抓獲的海盜進行從重從快的打擊:對那些改換了辮子和服飾的中國海盜,一律淩遲處決,這實際恢復了清初“留髮不留頭”的殘酷政策;同樣,即使海盜沒有改換辮服,但是接受了越南人的官職,同樣作為叛國者淩遲處死。


    但清軍水師的戰鬥力實在太弱,而在大規模戰爭中磨練出來的海盜們實在太強,在多次損兵折將的圍剿失敗後,清廷隻好換用另一傳統招數:招安,給海盜們提供官職、現銀。這一招十分管用,海盜們大量來降,但清廷痛苦地發現,當海盜成為最易發家致富的捷徑後,海盜似乎越撫越多了。


    日落西山


    海盜們兵敗順化之後半個多月,50多艘大帆船出現在廣東海麵,清廷官員們準確地估計出,這是海盜們落葉歸根了。


    1801年2月21日,越南內戰達到了頂峰。根據參加南軍作戰的法國軍官察格瑙(j.b.插igneau)記載,這一天,西山軍和南軍爆發了“交趾支那歷史上所知的最為血腥的一戰”


    在這次決戰中,西山軍傷亡高達5萬多人,損失了絕大多數的船隻和6000門火炮。著名的海盜首領莫官扶、樊文才和梁文庚都被南軍俘虜。


    6月15日,南軍乘勝攻占順化,小皇帝倉皇出逃到河內,中國海盜們也作鳥獸散。越南史書《大南實錄》記載了一個有趣的細節,50多艘大帆船在半個多月後出現在廣東海麵,清廷官員們便準確地估計出,這是海盜們落葉歸根了。在西山海軍總司令陳添保的竭力勸說下,躲回中國的鄭七勉強來到了河內,並且帶來了自己那支200艘戰船組成的龐大艦隊,西山小皇帝大喜,給鄭七封了個“大司馬”的高級頭銜。有意思的是,鄭七在河內加官晉爵,那位使勁說服他的陳添保,卻率領家屬及30名隨從“棄暗投明”,歸順了清廷。


    鄭七還是講義氣的,他率領他的艦隊,在西山軍的大旗下,向南軍發動了最後一輪反攻。激戰正酣時,一場怪異的東北風摧毀了不少海盜戰船,鄭七大敗。隨後,南軍向河內發起總攻擊,保衛該城市的海盜艦隊,共有40艘戰船,經過一周的抵抗,全軍覆沒。


    阮福映那支由法國人訓練的南軍,抓住了光瓚皇帝,將他關在一個籠子裏遊街。並且隨後將西山政權的殘餘皇族全部淩遲處死,已經死去的阮文嶽、阮文惠的屍身也被挖出來挫骨揚灰,其頭骨還被“監禁”在專門的牢籠中,令其在九泉之下也不得翻身。


    同時,阮福映立即向大清國派出了朝貢使團,供品之一就是那三位海盜首領。阮福映的野心絲毫不亞於阮文惠,要求清廷同意其改國號為南越。清廷明確表示,絕對不同意其使用古老的百越國名“越”,因此,嘉慶皇帝禦筆一勾,將“南越”改為“越南”,表示其是在越地之南,試圖以此警告阮福映不得覬覦中華大地。從此,越南便成為正式國名,阮福映也開創了越南歷史上的最後一個王朝。


    河內陷落後6周,最後的海盜將軍鄭七被南軍俘獲,毫不客氣地被斬首示眾。鄭七的堂弟鄭一收拾了他的殘部,並在他那娼妓出身的妻子石氏(鄭一嫂)的協助下,不久後就建立起了又一支更為強大的海盜艦隊。


    終於獲得清廷冊封的新任越南國王阮福映,下令對境內的中國海盜痛加剿除,魏源在《聖武記》中記載道:阮福映“新受封,守朝廷約束, 盡逐國內奸匪, 由是艇賊無所巢穴”。


    其實,“艇賊”們隻是在越南“無所巢穴”而已,經歷了越戰戰火考驗,獲得了寶貴的國際衝突經驗的海盜,返回故土。大清的海盜們從此上檔次、上水平,成為當時世界上最有組織能力和戰鬥力的海盜,繼續活躍在國際舞台上,輪到葡萄牙人和英國人開始為他們大傷腦筋了。


    清除了大清海盜的越南王國,實際上也清除了大清的影響力,法國人取而代之。中法之間圍繞著這塊富庶的中華屬地,展開了新一輪的角逐。


    就在大清海盜活躍在越南的國際政治舞台上時,大英帝國的使者馬嘎爾尼(george lord macart-ney)來到了北京城(1792年),希望能與偉大的東方帝國建立平等的外交關係。但這兩個帝國都表現出了各自的偏執和自大,一方宣稱“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另一方則堅持將磕頭作為是對自己那個新興帝國的侮辱---拿破崙後來給英國人上禮節課說:“一切有理智的英國人應該把拒絕叩頭看成是不可原諒的事。”


    那位號稱“十全老人”、有著追求完美癖好的幹隆皇帝,終其一生,都沒有能像英國的伊莉莎白女王那樣,將勢力強大、不怕犧牲、而且對官方的認可有著強烈饑渴的大清海盜們利用起來,作為開拓萬裏波濤的先驅。與那些可以名留青史、被當作英雄的歐洲海盜們相比,這難道僅僅是大清海盜的悲劇宿命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海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澳]雪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澳]雪珥並收藏大國海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