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了戰略撤退的阮文惠,“先正位號以係南北人心”,從那荒淫無道的老哥手中,接過了帝位,建元光中,史稱光中皇帝。隨即,他收攏了各地部隊,集中了多達8萬人的優勢兵力,預備與清軍決戰。同時,向孫士毅“馳書請降,辭極卑屈”。


    幹隆54年(公元1789年) 正月初一,黎城清軍“置酒張樂”,西山軍趁夜發動了突然襲擊,戰象拉著戰車,將清軍營陣摧毀,清軍兵敗如山倒,自相踐踏,生還者竟隻有一半。那個倒黴的安南國王黎維祁,也重新流亡到了廣西桂林,心灰意冷的幹隆皇帝下令他不用歸國,就在廣西當個富家翁了。孫士毅沒有遵照聖旨及時撤軍,爵位、紅頂、花翎均被剝奪,落了個“雙開”的處分,大好政治前景就此葬送。


    此時,阮文惠的外敵就隻有在法國人武裝支持下的南越政權了,因大量大清海盜的加盟而日益強大的西山海軍,便將成為南線作戰的主力。


    為了鞏固北部安全,大獲全勝的阮文惠再次施展高超的政治手腕,放下手段,向大清派出了使臣,謝罪懇求, 希望得到清廷冊封,並將責任一股腦推給了下台的黎朝國王身上,大講了一番“順天者昌, 逆天者亡”的大道理,給幹隆皇帝留足了台階。


    幹隆皇帝畢竟是一代天驕,心照不宣地順著阮文惠搭建的台階,宣布說黎氏王朝“優柔廢馳, 已為天心厭棄, 自無複合立國之理”,冊封阮文惠為安南國王。


    根據清史記載,阮文惠曾親自進京恭賀幹隆皇帝的八十大壽,很得老皇帝的歡心,又是賜宴、又是贈詩,送別時還“手撫其背”,依依不捨的。但綜合中越兩國的史料來看,阮文惠本人進京的可能並不大,估計是替身出訪,睿智如幹隆皇帝者,自然也將錯就錯,隻要藩屬關係得以維持,難得糊塗。


    雄才大略


    阮文惠提出征服華南、重建百越國,將其北部邊境擴張到浙江境內,對海盜們具有相當的吸引力。


    無論在北京頗得幹隆歡心的是否阮文惠本人,這位越南歷史上的偉大人物,都一再地顯露出自己的雄才大略。


    從歷史碎片整合而看,阮文惠對中國海盜的招募,絕對不隻是為了應對中國、法國等“列強”的臨時措施,而是有著另一番深遠的戰略意圖。


    這個商人出身的皇帝,有著遠超過那狹小國土的野心。越南著名史學家陳重金的《越南史略》記載道,阮文惠稱帝後,曾想北征中國,其向中國求和及討封,都隻是韜光養晦,為了積蓄力量而已。當他將國內平息後,就開始日夜籌劃進攻中國。諸如審核民丁實數等許多行政措施,都是為此進行的戰略準備,以便每三丁抽一兵,組建北伐軍隊。


    哈佛大學的著名越南史及中國史專家、加拿大人吳才德教授(prof. alexander b. woodside)研究認為,阮文惠為了他爭奪中國的野心,已經開始建造大型戰艦,並將戰象調往廣州。


    越南史書《大南實錄》則記載道,阮文惠與廣西天地會頗有勾聯,意不在小,隻是他的戰象部隊還沒到達中國,他就病故了。


    美國學者穆黛安(dian h. murray)指出,阮文惠所提出的征服華南、重建百越國的政治理想,對海盜們具有相當的吸引力。而所謂的重建百越國,就意味著要將其北部邊境擴張到浙江境內。


    阮文惠在位期間,實行了一係列的政策,既是與民休養,更是積蓄力量。而且,在軍政情勢都不穩定的同時,他已經開始急切地進行“文化大革命”,試圖用一種根基於漢字基礎上、卻用非漢字書寫的“喃”語(nom),來取代漢語成為官方語文,這毫無疑問地彰顯了他巨大的野心。


    而被他所選中的同盟軍中國海盜,也並非都是打家劫色、急功近利的匪徒。根據日本學者鈴木中正(julio firmino)的《黎朝後期越清關係史1682-1804年》記載,1809年時,有位海盜首領向葡萄牙人借兵,要求獲得3-4艘軍艦,開出的回報條件則是:在驅除韃虜、推翻滿清後,用兩三個省份割給葡萄牙人。自明末王直,清初鄭芝龍、鄭成功父子失敗後,有政治抱負的“海盜”似乎從中國洋麵上消失了,但江山代有才人出,缺的無非是天時與地利而已。


    西山政權與大清海盜之間的“強強聯合”,激發了潛藏在大清海盜心中的政治欲望。這與歷史上的“海盜政治學”完全吻合。


    在歐洲歷史上,海盜從來就不是個卑賤的、黑暗的反麵角色,相反,倒是經常伴隨著類似羅賓漢式的俠客、或哥倫布式的開拓者的光環,乃至至今仍成為西方兒童讀物中的可愛主角。在西方的大國崛起過程中,都能看到海盜的身影。大英帝國成為日不落帝國的奠基之戰,就是靠著海盜們組成的龐大艦隊,打敗了西班牙人的無敵艦隊。都鐸王朝(the tudor)以對海盜實行國家扶持政策而著名,英國人通過為海盜們提供“銷贓”市場和基地而積蓄了國力,海盜們更是在政府還窮得養不起一支海軍的時候,通過申請政府特許的“私掠船”(privateer,亦稱武裝民船)證書,在合法地對“敵人”進行掠奪的同時,用自己的劍與血,染紅了大英的海軍旗。


    而當西班牙的天主教徒與土耳其的穆斯林在各自的神的名義下廝殺時,雙方的海盜團夥“聖約翰令騎士”(the knights of the order of st. john) 與“北非伊斯蘭海盜”(the barbary corsairs),也成為了相互敵對的聖鬥士,海盜不僅是雙方的支柱產業,更是國防力量的重要成分。“北非伊斯蘭海盜”便在土耳其蘇丹的提攜下,冠冕堂皇地出任了阿爾及爾(algiers)總督,隨後還擔任了奧斯曼帝國的海軍司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海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澳]雪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澳]雪珥並收藏大國海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