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戰役中出現的情況極其複雜多樣,因此,在定下決心時,不得不就地考慮那些事先和從遠處無法估計到的因素。這裏實在不能容許,也不應容許存在死板的公式。


    在我的記憶中,最有意義的一次坦克部隊進入突破口,是在1944年7月的利沃夫—桑多梅日戰役中。當時,炮兵和步兵打開的突破口,整個正麵隻有6—8公裏寬。但我還是將雷巴爾科的坦克第3集團軍投了進去,並且,這一決心後來證明是完全正確的。假如我們沒有勇氣採取這一措施,那麽,我們就不得不在利沃夫方向上對德軍精心構築的防禦啃一段肘間。在那裏,步兵沒有足夠數量的直接支援坦克,因此,進攻必將非常遲緩。而當你不是突破防禦、而是啃敵人的防禦時,那就很難指望成功。啃防禦,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方法,是沒有充分利用自己全部能力的一種方法。而在偉大衛國戰爭後期,我們有這種能力。這時出現了威力強大的坦克和極好的自行火炮。有這樣的教術裝備,又不去利用其全部的突擊力、火力和機動力,而打算按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辦法去突破,把坦克閑置起來,從頭至尾都讓步兵去啃敵人的防禦,我總認為,這是一種錯誤的辦法。


    因為考慮了我們的現實能力,因而當時在科沃夫戰役中,我決定將雷巴爾科的坦克集團軍投入突破。而這樣做被證明是正確的。


    再談談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當時,坦克麵前打開了一道大門,簡直連三駕馬車也能進去!這時,就像古語說的那樣,上帝自己吩咐將他們就在第一天立即投入突破。


    我們突破的這天,俘虜了幾名德軍指揮官和參謀軍官。可是,我沒時間同他們淡話。因此,我不能講述。敵方是怎樣看待戰場上發生的一切的。但是,這一點在某種程度上也得到了彌補。庫特·蒂佩爾斯基希將軍在其《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一書中,很客觀地寫到了這次突破。我覺得,他的供述在我試圖描繪的所發生的事件的畫麵上,完全不是多餘的線條。


    關於1月12日這天,請看蒂佩爾斯基希是怎樣描寫的吧:


    “突破是如此猛烈,它不僅打退了第一梯隊的師,而且打退了很強的快速預備隊,預備隊是按希特勒的絕對命令調至離戰線很近的地方的。快速預備隊由於俄國人的炮火準備已受到損失,而後來,由於總退卻,他們根本未能按計劃使用上。深深楔入德軍戰線的兵力如此之多,以致要消滅他們,或哪怕是限製一下他們都已不可能。坦克第4集團軍的正麵被撕裂成數段,沒有任何可能去製止俄軍的進攻。俄國軍隊很快將其坦克兵團投入了打開的缺口,其主力開始向尼達河推進,而同時,其北翼則向凱爾采實施包圍機動。”(庫特·蒂佩爾斯基希《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第508頁。)


    在通往凱爾采城的接近地上,德軍頑強戰鬥,因而在開始的時候就減慢了戈爾多夫的近衛第3集團軍和普霍夫的第13集團軍的推進速度。得到這一情報後,我立即掉轉運動中的列柳申科的坦克第4集團軍,使其從西南方向迂迴凱爾采。由於實施了這一機動,於進攻的第四天,即1月15日,攻占了凱爾釆城,在該城接近地上抵抗的大部分德國法西斯軍隊被擊潰,其殘部逃到了凱爾采以習匕的森林中。後來,他們與在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猛攻下敗退下來的其他被擊潰的集團軍殘部匯集到一起,形成了由幾個師組成的相當大的一個集團。它處在我們的深遠後方,烏克蘭第1方麵軍和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的相鄰翼側之後。


    這就是維斯瓦河一奧得河戰役的顯著特點,而且基本上也是戰爭後期的顯著特點。我們並非力圖非要在每個這樣的敵軍集團周圍建立雙層正麵——對外正麵和對內正麵不可。我們認為,並且合乎規律地認為,如果我們相當迅速地發展進攻,那麽,被割裂開的,並仍處於我們後方的敵軍兵力即使很強大,對於我們來說,也並不可怕。因為他們早晚是會被我軍第二梯隊粉碎和消滅的。


    我剛才提到的那個強大敵軍集團,也終於這樣被殲滅了。它曾兩次企圖突圍,但均遭失敗。後來,尚未完全被打敗的該集團,利用我軍後麵的森林作掩護慢慢行進,結果經過幾次小的交火,便被徹底消滅了。


    留在我們後方的敵人快速坦克和機械化部隊的情況比較複雜。在進攻最激烈的時候,我來到了位於琴斯托霍瓦郊區的前進指揮所,聽取了自己一位鄰居不安的報告,他說,敵軍一個坦克和摩托化部隊重兵集團,正從我們的後方,徑直向琴斯托霍瓦,向我們運動。


    當時的態勢不太有利,前麵是向西開去的奪取琴斯托霍瓦的我軍部隊,中間是方麵軍前進指揮所,而在後麵,卻是敵人的一個坦克軍。不管怎樣,這一點在最初的報告中已看出來了,盡管在報告中,同往常在類似情況下一樣,有些誇張。當時,的確有一個敵軍坦克師向我們開來。它還收攏了幾支向其靠攏的零散部隊。但是,應該說,為了對我們的後方實施堅決的突破,敵坦克師的開進組織得相當好。


    當然,消息是不好,可我對這並不感到意外。我們曾推測,在我們向前高速運動的情況下,在我們的後方,是會出現這種個別的遊動包圍的。並且,在現代條件下,軍隊實施機動時,相互間存在缺口,進攻軍隊的正麵不是綿亙正麵,而且,也不應是綿亙正麵,因為在現代戰爭條件下,沒有絲毫必要胳臂靠胳膊,肩並肩地行進,因此,這種遊動包圍的出現是合乎規律的。而重要的問題是,要在我們各部隊和兵團內部,組織好協同,保持順暢的通信聯絡,並使其在戰鬥的任何時刻都能接受指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涅夫元帥戰爭回憶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聯]羅科索夫斯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聯]羅科索夫斯基並收藏科涅夫元帥戰爭回憶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