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第二紙詔書又到了,這次是任命董卓出任並州牧,把一州的軍政大權交給他,並且並州亦屬邊地,董卓曾經做過並州刺史,看來朝廷的此次任命較之前次是動了腦筋的。


    麵對誘惑,董卓有些心動了。但他依舊清醒地認識到涼州對他的重要。在涼州的土地上,他要將有將要兵有兵。一旦脫離了故土,董卓雖為州牧,想有作為,恐怕還要從頭做起。顯然,他又不希望失去這次機會,怎麽辦才會魚和熊掌兼而得之呢?


    他對就任並州牧開出了自己的價碼:就任並州牧可以,但我要帶上我的親兵。這對朝廷來說是聞所未聞之事,為臣子的竟然敢明目張膽地同皇帝談起了交易。憑此舉,就可以拿董卓問罪。可是,皇帝又能有什麽辦法呢?國家疲弱,實在無力對這樣的強臣做出處置。隻要他能交出兵權,他有什麽要求,就盡量滿足吧。


    董卓便得意洋洋地率領著三千親兵前往並州赴任了。這三千親兵可是他從十幾萬驕兵悍將中優中選優挑出來的特種部隊。


    第52節:三十二 會忽悠也能成大事(1)


    現在這支國軍把槍口瞄準了朝廷政府,開到了澠池,朝廷政府害怕了,能不害怕嗎?政府連這支王牌中有多少兵員都不知道,誰知道他董卓從涼州帶出來了多少人馬?


    況且,這次董卓是奉詔進京,名正言順。


    現在種劭送來了天子明詔:停止前進。再往前走名又不順了,怎麽找個賴理由?


    董卓決非一些品三國的大師們所說的那樣:是個隻知蠻幹的莽撞之"梟雄",比曹操還曹操的"奸雄",點子他也多得很。


    董卓在進軍洛陽途中有兩次上書,一次是在澠池,一次是在新安(今河南省澠池縣東)。《資治通鑑》和清人嚴可均所輯《全後漢文》則把它們混為了一次。


    《三國誌·董卓傳》注引《典略》中就記載了董卓的第二次上書,即新安上書。上書中是這樣寫的:


    臣認為天下之所以會出現大逆不道的人,原因就在於黃門常待張讓等人侮慢天常,篡奪王命,他們父子兄弟霸據州郡,憑藉一紙文字就可以獲得千金的利益,京師附近數百萬的肥沃良田都被他們霸占去了。這一切使得怨氣充塞,動亂不絕。我前一次奉詔討伐於扶羅--(董卓就任並州牧的使命之一就是討伐於扶羅。於扶羅,南匈奴單於,活動在河內、河東一帶)--的時候,將士們又飢又乏,不願意渡河作戰,都要求先進京殺閹宦,為民除害,向朝廷討要軍餉。臣加以安撫,軍隊已經行進到新安。常言道:揚湯止沸,不如滅火去薪;潰癰雖痛,勝於養肉;及溺呼船,悔之無及。


    注意:董卓在這裏雖然仍舊把閹宦作為討伐的對象,但他卻隻字未提朝廷詔令,而是把手下將士擺在最為顯要的位置。也就是說,是因為將士的請求,我董卓才進京的。這其中不乏恐嚇意味。


    董卓兩次上書拒命,卻對停止進兵洛陽的天子詔書置若罔聞,澠池上書,直至新安上書,再加上這之前的拒絕升遷及討價還價,皇權、聖旨在董卓眼裏不過是幾則安全套的gg,聽不聽你的,那要看本前將軍高不高興了,朝廷?那是幹嘛事兒的?亂世英雄起四方,有槍便是草頭王!您啊,一邊涼快去吧!


    董卓現在需要的隻是一個時機,要不,大軍早就開到洛陽城下了。在中央也有董卓的無間道高手--董卓的親弟弟董旻時任奉車都尉,在洛陽政變中也是一個活躍的人物,他夥同何進的家將,殺掉了何苗--無間道高手弟弟給哥哥發來了"雞毛信":何進已壯烈犧牲,小皇帝逃到了北芒,朝廷已群龍無首,洛陽城中大亂,現在已處於無政府狀態!


    眼下這種形勢,正是董卓進軍的最佳時機!走!眾將官!隨俺北芒救駕去!


    三十二 會忽悠也能成大事


    現在該說說小皇帝少帝和他的弟弟陳留王的去向了。


    小哥倆兒挺機靈,前邊大兵一堵路,兩個小孩就趴到了草叢裏了,他們也明白,殺人最容易引起人激動的,尤其是手裏拿著刀的人,殺紅了眼的大兵哪會管你什麽皇帝、親王?說不準知道了有個皇帝、親王之類的讓他們試刀反而更加興奮呢。


    終於躲到了天黑,救駕的部隊收兵回營了,十四歲的少帝領著九歲的弟弟鑽出了草叢,借著螢火蟲的光亮找到一個農家的草堆,權當龍床湊合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急著來救駕的河南中部掾閔貢才算找到了哥倆兒,三人兩匹馬,經北芒返京歸位。


    時任太尉的崔烈聞知真龍天子起駕回宮,立時意識到了自己領袖百官的責任,帶領文武百官不辭勞苦、無限忠心地從洛陽趕到北芒迎接聖駕,未及舉辦盛大的歡迎儀式,隻見西北方向人喊馬嘶,塵埃蔽日,無數鐵甲騎兵席捲而至。


    第53節:三十二 會忽悠也能成大事(2)


    前將軍、斄鄉侯、並州牧董卓的西涼鐵騎到了。


    太尉崔烈護主心切,迎頭攔住一馬當先的前將軍,先給他展開了大辯論:


    "天子在此,閑雜人員迴避!沒接到聖旨嗎?誰準你們涼州部隊來的洛陽?"


    是啊,太尉者,大漢朝最高軍事統帥也,還鎮不住你個小小的前將軍?


    董卓將眼一瞪,怒火盈胸:太尉?你還真拿自己當根蔥啊?


    "老子一天一夜趕了三百裏來救駕,你小子敢叫我迴避?你覺得我砍不斷你這當太尉的腦袋?"(卓罵烈曰:"晝夜三百裏來,何雲避,我不能斷卿頭邪?"--《三國誌·英雄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阿瞞出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金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金山並收藏阿瞞出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