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 大將軍是最難幹的職業
大將軍何進碰到盡除宦官與否這個重大問題,真是進退兩難,醉鄉一夜頭白。
依太後妹妹的吩咐,與宦官們和平共處?那是一幫什麽玩意兒?怎能靠一幫身上缺一截的東西執掌朝政?
狠狠心聽了袁紹的建議,宰了他們。內心深處又有些不情願,撇開現已臨朝聽政的太後妹妹不說,自己與宦官們的關係也是一向不錯的--當然了,那個染指軍權的敗類小黃門蹇碩不算在內--自己是外戚,是現實政治的直接受益者,不存在與宦官的利益衝突,況且何家的富貴在相當程度上還得益於宦官的扶助,弟弟何苗就曾對自己講:"始共從南陽來,俱以貧賤,依省內以致貴富。"(《後漢書》)
繼續暫容宦官主內,士大夫主外?這幫曾受壓的精英們不幹呀。靈帝早在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三月壬子就下令大赦天下黨人,被禁錮的黨人開始陸續回到朝堂,現在已成為支持自己執政的中堅,自己當然要取英才而棄奴才。
可這幫自命不凡的士子名流也確實有令人討厭之處,作為非士人的外戚,自己在士人眼中也許永遠是一個殺豬的,這在何大將軍為女求婚之事上就表現得太明顯了。
何進之女曾求婚於長史王謙。王謙,山陽高平(今山東省濟寧市)人。祖王龔,順帝朝太尉。父王暢,是黨人的領袖人物之一,名列"八俊",在靈帝登基伊始,做過司空。王謙的事跡,子金山知道得有限。但是王謙的子孫們,卻的確很偉大。
王謙的兒子是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
王粲的孫子王弼是中國思想史上一位裏程碑式的人物,他天才般的貢獻,創造出了一個充滿思辨的玄學世界。
按常理講,王謙為何進屬吏,與大將軍結姻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但作為名公的後代,王謙對屠夫出身的何進卻嗤之以鼻,堅決回絕了這門婚事。
何進的尷尬程度可想而知。
被士人真心接納就真的那麽難?還想指望我何進去守護你們士人的理想?這不是隻拿著鞭子趕驢拉磨,不給草料嗎?
第45節:二十七 宦官集團被滅的前夜(1)
重用宦官掌朝政,重新讓這幫自命精英的人一邊涼快去?使不得,萬萬使不得,還是創天下時刻,人才是寶貴的,坐天下時才需要奴才。
二世紀最大的競爭是什麽?是人才的競爭!我何進現已將全國的拔尖人才網羅於麾下,焉能棄置不用?殺豬出身現在也懂了一點經濟規律,哪會做這明賠本的生意?
英雄不問出處,當官莫論文憑。我何進要發揚"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的優良傳統,我要……且慢……執政不是殺豬,莽撞不得,容再思之……
何去?何從?
何退?何進?
爹媽呀!您二老怎麽給我起了這樣一個帶問號的名字?何進?難煞何進也!
狠狠心重操舊業,殺豬去!做這個難幹嗎!
二十七 宦官集團被滅的前夜
老天是公平的,沒難為大將軍多長時間,致使大將軍做出了粉碎宦官集團的英明決斷。
宮中臥底來報:宦官首領中常侍張讓、段珪等人近日密謀頻繁,意欲對大將軍不利也。
對此情報何進半信半疑,他無論如何也不能使自己相信這密電碼傳來的信息,就憑那幾個被圈禁在宮牆內的不男不女的東西,有膽量對手握舉國軍政大權的大將軍動手?更何況現在精銳的西園部隊已盡在我掌握之中,他們憑什麽?除非他們全都瘋了!
張讓、段珪他們瘋了嗎?也差不多了!
宦官們極清楚眼下皇宮外的形勢,原想自我解決掉一個何進的眼中釘蹇碩,這殺豬匠應該感恩戴德,盡消前嫌,士大夫們也理應適可而止,放他們一馬,誰知事情不是那麽簡單,這幫"黨人"餘孽看來非但不領情,反而要趕盡殺絕,斬草除宦。
大將軍估計也難免露出屠夫本色,吃柿子誰不撿軟的捏?與已武裝起來的士大夫集團相較,我們這幾個宦官就是軟柿子呀!
是坐以待斃?還是孤注一擲?學學兔子急了的時候吧!別看我們沒下邊那玩意兒,可照樣有男人的風采,缺了小兄弟依舊不缺爺們的氣勢!
何進也準備快刀斬亂麻了。
促使大將軍下定決心,去爭取勝利的真正原因是什麽?是大將軍的幾個高參給他仔細地剖析了目前的國內形勢:
"眼下的士大夫集團已非以往之可憐黨人,在朝已執重權,鎮州已掌兵符,大多割據一方,軍政雙兼,且對宦官恨之入骨,與朝廷陽奉陰違,甚至虎視眈眈,大將軍如再對閹豎施婦人之仁,則必失諸豪強之望,孰輕孰重?早已立判。若坐等天下借除宦之由,起兵清君側,那時大將軍豈不更難?況且尚有黃巾餘孽,潛伏於野,萬一刀兵一起,必趁勢復燃,其時必將亂軍集於京師,魚目混於珠璣,一旦此時有一人振臂,大將軍悔已遲矣!"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大將軍現在決心已定,隻礙著何太後這一頭了,誰有此大才,替本大將軍解此難題?
當即有人向何進獻一高明無比之良策:
"徵召四方猛將進京,從而脅迫太後讓步,誅除宦官!"
獻此妙計者何人?時任司隸校尉併兼領西園軍八校尉之一的中軍校尉袁紹是也。
大將軍何進碰到盡除宦官與否這個重大問題,真是進退兩難,醉鄉一夜頭白。
依太後妹妹的吩咐,與宦官們和平共處?那是一幫什麽玩意兒?怎能靠一幫身上缺一截的東西執掌朝政?
狠狠心聽了袁紹的建議,宰了他們。內心深處又有些不情願,撇開現已臨朝聽政的太後妹妹不說,自己與宦官們的關係也是一向不錯的--當然了,那個染指軍權的敗類小黃門蹇碩不算在內--自己是外戚,是現實政治的直接受益者,不存在與宦官的利益衝突,況且何家的富貴在相當程度上還得益於宦官的扶助,弟弟何苗就曾對自己講:"始共從南陽來,俱以貧賤,依省內以致貴富。"(《後漢書》)
繼續暫容宦官主內,士大夫主外?這幫曾受壓的精英們不幹呀。靈帝早在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三月壬子就下令大赦天下黨人,被禁錮的黨人開始陸續回到朝堂,現在已成為支持自己執政的中堅,自己當然要取英才而棄奴才。
可這幫自命不凡的士子名流也確實有令人討厭之處,作為非士人的外戚,自己在士人眼中也許永遠是一個殺豬的,這在何大將軍為女求婚之事上就表現得太明顯了。
何進之女曾求婚於長史王謙。王謙,山陽高平(今山東省濟寧市)人。祖王龔,順帝朝太尉。父王暢,是黨人的領袖人物之一,名列"八俊",在靈帝登基伊始,做過司空。王謙的事跡,子金山知道得有限。但是王謙的子孫們,卻的確很偉大。
王謙的兒子是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
王粲的孫子王弼是中國思想史上一位裏程碑式的人物,他天才般的貢獻,創造出了一個充滿思辨的玄學世界。
按常理講,王謙為何進屬吏,與大將軍結姻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但作為名公的後代,王謙對屠夫出身的何進卻嗤之以鼻,堅決回絕了這門婚事。
何進的尷尬程度可想而知。
被士人真心接納就真的那麽難?還想指望我何進去守護你們士人的理想?這不是隻拿著鞭子趕驢拉磨,不給草料嗎?
第45節:二十七 宦官集團被滅的前夜(1)
重用宦官掌朝政,重新讓這幫自命精英的人一邊涼快去?使不得,萬萬使不得,還是創天下時刻,人才是寶貴的,坐天下時才需要奴才。
二世紀最大的競爭是什麽?是人才的競爭!我何進現已將全國的拔尖人才網羅於麾下,焉能棄置不用?殺豬出身現在也懂了一點經濟規律,哪會做這明賠本的生意?
英雄不問出處,當官莫論文憑。我何進要發揚"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的優良傳統,我要……且慢……執政不是殺豬,莽撞不得,容再思之……
何去?何從?
何退?何進?
爹媽呀!您二老怎麽給我起了這樣一個帶問號的名字?何進?難煞何進也!
狠狠心重操舊業,殺豬去!做這個難幹嗎!
二十七 宦官集團被滅的前夜
老天是公平的,沒難為大將軍多長時間,致使大將軍做出了粉碎宦官集團的英明決斷。
宮中臥底來報:宦官首領中常侍張讓、段珪等人近日密謀頻繁,意欲對大將軍不利也。
對此情報何進半信半疑,他無論如何也不能使自己相信這密電碼傳來的信息,就憑那幾個被圈禁在宮牆內的不男不女的東西,有膽量對手握舉國軍政大權的大將軍動手?更何況現在精銳的西園部隊已盡在我掌握之中,他們憑什麽?除非他們全都瘋了!
張讓、段珪他們瘋了嗎?也差不多了!
宦官們極清楚眼下皇宮外的形勢,原想自我解決掉一個何進的眼中釘蹇碩,這殺豬匠應該感恩戴德,盡消前嫌,士大夫們也理應適可而止,放他們一馬,誰知事情不是那麽簡單,這幫"黨人"餘孽看來非但不領情,反而要趕盡殺絕,斬草除宦。
大將軍估計也難免露出屠夫本色,吃柿子誰不撿軟的捏?與已武裝起來的士大夫集團相較,我們這幾個宦官就是軟柿子呀!
是坐以待斃?還是孤注一擲?學學兔子急了的時候吧!別看我們沒下邊那玩意兒,可照樣有男人的風采,缺了小兄弟依舊不缺爺們的氣勢!
何進也準備快刀斬亂麻了。
促使大將軍下定決心,去爭取勝利的真正原因是什麽?是大將軍的幾個高參給他仔細地剖析了目前的國內形勢:
"眼下的士大夫集團已非以往之可憐黨人,在朝已執重權,鎮州已掌兵符,大多割據一方,軍政雙兼,且對宦官恨之入骨,與朝廷陽奉陰違,甚至虎視眈眈,大將軍如再對閹豎施婦人之仁,則必失諸豪強之望,孰輕孰重?早已立判。若坐等天下借除宦之由,起兵清君側,那時大將軍豈不更難?況且尚有黃巾餘孽,潛伏於野,萬一刀兵一起,必趁勢復燃,其時必將亂軍集於京師,魚目混於珠璣,一旦此時有一人振臂,大將軍悔已遲矣!"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大將軍現在決心已定,隻礙著何太後這一頭了,誰有此大才,替本大將軍解此難題?
當即有人向何進獻一高明無比之良策:
"徵召四方猛將進京,從而脅迫太後讓步,誅除宦官!"
獻此妙計者何人?時任司隸校尉併兼領西園軍八校尉之一的中軍校尉袁紹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