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次要力量 (例如縣和區的遊擊隊,以至從主力中分出一部分)於外線,在 那裏破壞敵之交通,箝製敵之增援部隊,是必要的。如果敵在根據地久踞不 去,我可以倒置地使用上述方法,即以一部留在根據地內圍困該敵,而用主 力進攻敵所從來之一帶地方,在那裏大肆活動,引致久踞之敵撤退出去打我 主力;這就是 ‘圍魏救趙’的辦法。”這段論述具體而詳細他說明了如何把 ‘圍魏救趙’的戰略思想,運用於抗日遊擊戰爭。為了說明如何運用這種戰 略思想,毛主席還有如下一段論述: “古人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我們叫做靈活性,這是聰明指揮員的出產品。靈活不是妄動,妄動是應該拒 絕的。靈活,是聰明的指揮員,基於客觀情況, ‘審時度勢’(這個勢,包 括敵勢、我勢、地勢等項)而採取及時的和恰當的處置方法的一種才能,即 是所謂 ‘運用之妙’。”毛主席這一段論述,也是對孫臏進行的“桂陵之戰” 和 “馬陵之戰”的剖析。 毛主席運用機動靈活,講求實效的戰略思想,指揮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創造了史無前例的光輝業跡,其中最突出的莫過於解放戰爭中的遼瀋、淮海、 平津三大戰役了。這三大戰役共殲敵150餘萬,決定了中國解放戰爭的結局。 重溫毛主席關於這三大戰役作戰方針的指示,可以清楚地看出毛主席在這三 大戰役中,都明確、具體地指示了圍點打授的作戰方針,強調消滅敵人的有 生力量,而不是首先去奪取大城市。這種作戰方針,正是基於對敵我形勢的 準確分析,從而充分發揮我軍之長,抑製敵軍之長,戰而勝之的正確決策。 三大戰役的進程和結局,充分證明了毛主席確定的作戰方針是完全正確的。 毛主席的戰略思想和運用,正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軍事思想的進一步 發展。 其實,孫臏在 《擒龐涓》一文中所提出的軍事思想和戰略原則,不僅適 用於軍事,同樣也適用於政治,經濟各領域。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鄧 小平同誌大膽改革,獨闢蹊徑,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建設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我國已成為目前世界上發展最快、最有活力 的國家。細想起來,這不也是從實際出發,機動靈活的戰略思想的體現嗎! 我們認為,當今的中國人,尤其是領導幹部和眾多的企業家們,很有必 要好好學習和領會孫臏的戰略思想,用以指導自己的工作。當今的世界和中 國,都處於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這種競爭實際上就是科技戰爭、工業戰爭、 農業戰爭,是整個經濟領域的沒有硝煙的戰爭。在這種形勢下,勝利必定屬 於不拘泥於常規的創新者。 《擒龐涓》故事不長,但其內涵十分豐富,有取之不盡的營養,善於從 中汲取者將受益無窮。


    [見威王] [原文] 孫子見威王,曰: “夫兵者,非士恆勢也。此先王之傅道也。戰勝,則 所以在亡國而繼絕世也。戰不勝,則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是故兵者不可不 察。然夫樂兵者亡,而利勝者辱。兵非所樂也,而勝非所利也。事備而後動, 故城小而守固者,有委也;卒寡而兵強者,有義也。夫守而無委,戰而無義, 天下無能以固且強者。堯有天下之時,黜王命而弗行者七,夷有二,中國 四,……素佚而致利也。戰勝而強立;故天下服矣。昔者,神戌戰斧遂;黃 帝戰蜀祿;堯伐共工;舜代劂□□而並三苗,□□……管;湯放桀;武王伐 紂;帝奄反,故周公淺之。故曰,德不若五帝,而能不及三王,智不若周公, 曰我將欲責仁義,式禮樂,垂衣裳,以禁爭奪。此堯舜非弗欲也,不可得, 故舉兵繩之。 [譯文] 孫臏進見齊威王,說道: “用兵之道,並沒有永恆不變的模式。這是先 王所陳述的道理。一個國家取得戰爭的勝利,就可以避免亡國,把江山世代 延續下去。如果不能取勝,就會割讓土地,以至危及國家生存了。所以,用 兵不可不慎重對待。那些輕率用兵的人常遭失敗,貪圖勝利者常遭屈辱。所 以說,用兵絕不能輕率,勝利也不是靠貪求而能得到,用兵必須做好充分準 備,才能付諸行動。這樣,哪怕城池很小,也能夠堅持,這是因為有充足的 儲備;兵力不足,而戰鬥力強,是因為正義在自己一方。如果儲備不足而守 衛,沒有正義而進行戰爭,那樣,世上沒有任何人能夠固守不敗,沒有任何 人能取得戰爭勝利。唐堯治理國家時,拒不執行王命的部落共有七個,其中 蠻夷地區兩個,中原地區四個……隻因唐堯注重休養生息,積蓄力量,才創 造了有利條件,戰勝了各部落,而居於強者地位,全國都歸服於他。從前, 神農氏和斧遂作戰,黃帝和蜀祿交鋒,唐堯討伐共工,虞舜征討劂……及平 定三苗,……商湯驅逐夏桀,周武王討伐商紂王,商奄反叛,周公很快就將 其平定了。現在,有些人,功德不如五帝,才能不如三王,智慧不如周公, 卻說 “我要以積蓄仁義,實行禮樂,不用武力,來製止爭奪”。其實,這種 辦法,並不是堯、舜不想實行,而是這種辦法行不通,隻好用戰爭去製止戰 爭。 [解析] 這篇文章,孫臏以進見威王,陳述意見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戰爭的看 法,這是從宏觀上闡述他的戰爭觀。作者在這篇文章中表述了這樣幾個觀點: 一、在一定形勢下,戰爭是不可避免的,隻有靠戰爭,並且取得勝利, 才能解決問題。作者說得很肯定: “戰勝,則所以在亡國而繼絕世也。戰不 勝,則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正確,作者列舉了被列 為聖賢的堯、舜、神農、黃帝、商湯、周武王等人以戰爭統一國家,以戰爭 除暴安良,以戰爭推翻暴政,建立盛世的大量事例,最後強調歸結為: “故 曰,德不若五帝,而能不及三王,智不若周公,曰我將欲責仁義、式禮樂、 垂衣裳、以禁爭奪。此堯舜非弗欲也,不可得,故舉兵繩之。”作者以被人 們一致崇敬的堯舜也不得不用兵的事例作論據,確實很有說服力,令人信服。 以暴除暴,以戰爭反對戰爭,以戰爭求得和平,這在古今中外,實不鮮 見。在我國長達幾千年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廣大人民群眾曾飽受壓迫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話孫臏兵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潔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潔華並收藏白話孫臏兵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