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佗粹編》卷十六嶽飛《王貴潁昌捷奏》:據本司中軍統製,提舉一行事務王貴申,依準指揮,統帥諸軍人馬,於潁昌府屯駐。今月十四日辰時以來,有番賊四太子,鎮國大王,並昭武大將軍(副統軍,正四品)韓常,並番賊萬戶四人,親領番兵,馬軍三萬餘騎,直抵潁昌府西門外擺列。
十八日,嶽飛將張憲等,擊潰軍於臨潁東北,嶽飛遂乘勝至朱仙鎮,距汴梁四十五裏,中原大震,河南、北,宋忠義民兵爭相歸附,金將高勇之、張仔,楊進等,亦受嶽飛旗、榜。宗弼棄城北走,時韓常屯長葛縣,因潁昌之敗,失夏金吾,金吾,宗弼子婿也,畏罪不敢還,密遣使,願以五萬眾降於嶽飛。飛遣賈興來報,許之。
《金佗粹編》卷十《行實編年五》:或帥其部伍,或舉兵來歸。李通之眾五百餘人,胡清之眾一千一百人,李寶之眾八千,李興之眾二千,懷,衛州張恩等九人,相繼而至。白馬山寨首領孫淇等,偽統製王鎮、統領崔慶,將官李覲、秉義郎李清及崔虎,劉永壽,孟皋、華旺等,皆全率所部至麾下。以至虜酋之腹心禁衛,如龍虎大王下紇查(及女真語合紮,親兵也)千戶高勇之屬及張仔,楊進等亦密受先臣旗、榜,率其眾自北方來降。韓常又以潁昌之敗,失夏金吾,金吾,兀朮子婿也,畏罪不敢進,屯於長葛,密遣使,願以其眾五萬降。先臣遣賈興報,許之。
二十一日,嶽飛由朱仙鎮退兵,降飛之事遂不果,淪陷郡縣陸續收復。
《宋史》卷二十九《高宗紀》:秋七月癸卯,嶽飛遣將張應、韓清入西京,會李興復永安軍。己酉,嶽飛及兀朮戰於郾城縣,敗之。庚戌,曲赦海州。永興軍統領辛鎮及金人戰於長安城下,敗之。癸醜,以楊沂中為淮北宣撫副使,劉錡為判官。甲寅,嶽飛遣統製楊再興、王蘭等擊金人於小商橋,皆戰死。乙卯,
金人攻潁昌,嶽飛遣將王貴、姚政合兵力戰,敗之。壬戌,飛以累奉詔班師,遂自郾城還,軍皆潰,金人追之不及。潁昌、蔡、鄭諸州皆復為金有。
十月,宗弼還汴梁,議侵宋。
十二月,韓常從宗弼渡淮伐宋,為先鋒。
1141年,金皇統元年,宋紹興十一年正月,韓常隨宗弼陷壽春,又陷廬州府,進逼和州。
二月初七日,韓常進至含山縣,為宋將王德所敗。初十日,宋統製關師古,李橫復巢縣。十四日,宋劉錡自東關出清溪,王德,張子蓋等會兵取含山縣,復奪昭關。
《建炎以來係年要錄》卷一三九:二月癸酉(初四日3月13),淮西宣撫司都統製王德,渡江屯和州,初都元帥宗弼,既入合肥,建寧府,諜者回報金人已犯含山縣,漸犯歷陽,時張俊諸軍雖已趣裝,猶未起發,江東製置大使葉夢得見俊,請速出軍,俊猶遲之曰:「更俟探報。」
夢得曰:」敵已過含山縣,萬一和州為金人所得,長江不可保矣。」俊遂令諸軍進發,諭諸統製曰:「先得和州者勝。」
德曰:「德當身先士卒,為諸軍前鋒。」俊壯之,將士皆鼓舞,讙噪而行。有報已失和州者,德乃率所部兵渡釆石,約俊明日入城會食,至中流,聞敵勢甚眾,莫敢前,德驅之進棹,首先登舟,俊宿於江中,德率眾徑至城下,敵退屯昭關。《淮西隨軍記》雲,張俊遣先鋒至含山縣,金人遊騎在無為軍,和州者,皆合。則據和州者非兀朮也,俊奏捷狀亦止稱龍虎大臣韓將軍、三路都統等前來侵犯,今從之。丙子(初七日3月16日),淮東宣撫司都統製王德遇金人鎮國大將軍韓常於含山東敗之.
《宋史》卷三六九《張俊傳》:十一年二月,兀朮入合肥,漸攻歷陽,江東製置大使葉夢得見俊,請速出軍。俊遣兵渡江,諭諸將曰:「先得和州者勝。」王德願為諸軍先,士鼓譟而行。敵已據之,德率眾渡採石先登,俊宿中流。德抵城下,金人退屯昭關。後三日,復敗金將韓常於含山。
十八日,韓常與宋將楊沂中,劉錡等戰於柘皋鎮,大敗。金軍退往紫金山,尋北進。
二十日,宋軍乘勝復廬州。
《三朝北盟會編》卷二百五,二十日己醜,張俊克廬州。金人退於紫金山,張俊得廬州,與楊沂中、劉錡之軍皆駐於廬州。
三月初四日,金軍攻濠州,初八日,陷之。
《三朝北盟會編》卷二百五,三月四日,癸卯,金人寇濠州。金人自枯皋退兵於紫金山也。濠州官吏皆謂:金人必以銳兵來攻城。請於知州王進,使善備之。進亦以為然,發書告急日至再四,而通判軍州事張綱,以邊機事,請赴行朝,進許之,綱遂泛舟而去。
一日,趙榮以百數騎至城下,進登城望之,榮語進曰:「大金以精兵三十萬,旦暮臨城,必要濠州,勢不可當,公且開門,縱民出城,使之為避地計。且淮岸舟船頗多,若水路、陸路從便傾城而去,三兩日可以獲安,方今滿城生靈寄命在足下,足下宜念之。」
進怒曰:趙榮汝不能全節於朝廷,乃為北軍遊說耶。使勁弩射之,榮大怒,少退,罵進良久,而去。州人以趙榮曾偽知州事,撫恤軍民,秋毫不擾,今所以來城下言者,正為憐舊治之民耳,或以從便避地之謀,力請於進,進不從。癸卯,北軍自延陵浮梁渡淮。
甲辰,以鐵騎數萬人,列於東門之外,連岡被嶺,相屬不斷,旌旗蔽野,囂埃翳天,州人望之,猶皆戲笑,以謂寇宏受圍時,城中無兵無食尚自能支,況今食有餘,而兵粗足,尚何畏哉!是時,進有兵千餘,又有宣撫司兵數百在城中,北軍謂樓櫓皆腐爛,攻之必破乃使人至城下招降,而守陴者怒罵之。
十八日,嶽飛將張憲等,擊潰軍於臨潁東北,嶽飛遂乘勝至朱仙鎮,距汴梁四十五裏,中原大震,河南、北,宋忠義民兵爭相歸附,金將高勇之、張仔,楊進等,亦受嶽飛旗、榜。宗弼棄城北走,時韓常屯長葛縣,因潁昌之敗,失夏金吾,金吾,宗弼子婿也,畏罪不敢還,密遣使,願以五萬眾降於嶽飛。飛遣賈興來報,許之。
《金佗粹編》卷十《行實編年五》:或帥其部伍,或舉兵來歸。李通之眾五百餘人,胡清之眾一千一百人,李寶之眾八千,李興之眾二千,懷,衛州張恩等九人,相繼而至。白馬山寨首領孫淇等,偽統製王鎮、統領崔慶,將官李覲、秉義郎李清及崔虎,劉永壽,孟皋、華旺等,皆全率所部至麾下。以至虜酋之腹心禁衛,如龍虎大王下紇查(及女真語合紮,親兵也)千戶高勇之屬及張仔,楊進等亦密受先臣旗、榜,率其眾自北方來降。韓常又以潁昌之敗,失夏金吾,金吾,兀朮子婿也,畏罪不敢進,屯於長葛,密遣使,願以其眾五萬降。先臣遣賈興報,許之。
二十一日,嶽飛由朱仙鎮退兵,降飛之事遂不果,淪陷郡縣陸續收復。
《宋史》卷二十九《高宗紀》:秋七月癸卯,嶽飛遣將張應、韓清入西京,會李興復永安軍。己酉,嶽飛及兀朮戰於郾城縣,敗之。庚戌,曲赦海州。永興軍統領辛鎮及金人戰於長安城下,敗之。癸醜,以楊沂中為淮北宣撫副使,劉錡為判官。甲寅,嶽飛遣統製楊再興、王蘭等擊金人於小商橋,皆戰死。乙卯,
金人攻潁昌,嶽飛遣將王貴、姚政合兵力戰,敗之。壬戌,飛以累奉詔班師,遂自郾城還,軍皆潰,金人追之不及。潁昌、蔡、鄭諸州皆復為金有。
十月,宗弼還汴梁,議侵宋。
十二月,韓常從宗弼渡淮伐宋,為先鋒。
1141年,金皇統元年,宋紹興十一年正月,韓常隨宗弼陷壽春,又陷廬州府,進逼和州。
二月初七日,韓常進至含山縣,為宋將王德所敗。初十日,宋統製關師古,李橫復巢縣。十四日,宋劉錡自東關出清溪,王德,張子蓋等會兵取含山縣,復奪昭關。
《建炎以來係年要錄》卷一三九:二月癸酉(初四日3月13),淮西宣撫司都統製王德,渡江屯和州,初都元帥宗弼,既入合肥,建寧府,諜者回報金人已犯含山縣,漸犯歷陽,時張俊諸軍雖已趣裝,猶未起發,江東製置大使葉夢得見俊,請速出軍,俊猶遲之曰:「更俟探報。」
夢得曰:」敵已過含山縣,萬一和州為金人所得,長江不可保矣。」俊遂令諸軍進發,諭諸統製曰:「先得和州者勝。」
德曰:「德當身先士卒,為諸軍前鋒。」俊壯之,將士皆鼓舞,讙噪而行。有報已失和州者,德乃率所部兵渡釆石,約俊明日入城會食,至中流,聞敵勢甚眾,莫敢前,德驅之進棹,首先登舟,俊宿於江中,德率眾徑至城下,敵退屯昭關。《淮西隨軍記》雲,張俊遣先鋒至含山縣,金人遊騎在無為軍,和州者,皆合。則據和州者非兀朮也,俊奏捷狀亦止稱龍虎大臣韓將軍、三路都統等前來侵犯,今從之。丙子(初七日3月16日),淮東宣撫司都統製王德遇金人鎮國大將軍韓常於含山東敗之.
《宋史》卷三六九《張俊傳》:十一年二月,兀朮入合肥,漸攻歷陽,江東製置大使葉夢得見俊,請速出軍。俊遣兵渡江,諭諸將曰:「先得和州者勝。」王德願為諸軍先,士鼓譟而行。敵已據之,德率眾渡採石先登,俊宿中流。德抵城下,金人退屯昭關。後三日,復敗金將韓常於含山。
十八日,韓常與宋將楊沂中,劉錡等戰於柘皋鎮,大敗。金軍退往紫金山,尋北進。
二十日,宋軍乘勝復廬州。
《三朝北盟會編》卷二百五,二十日己醜,張俊克廬州。金人退於紫金山,張俊得廬州,與楊沂中、劉錡之軍皆駐於廬州。
三月初四日,金軍攻濠州,初八日,陷之。
《三朝北盟會編》卷二百五,三月四日,癸卯,金人寇濠州。金人自枯皋退兵於紫金山也。濠州官吏皆謂:金人必以銳兵來攻城。請於知州王進,使善備之。進亦以為然,發書告急日至再四,而通判軍州事張綱,以邊機事,請赴行朝,進許之,綱遂泛舟而去。
一日,趙榮以百數騎至城下,進登城望之,榮語進曰:「大金以精兵三十萬,旦暮臨城,必要濠州,勢不可當,公且開門,縱民出城,使之為避地計。且淮岸舟船頗多,若水路、陸路從便傾城而去,三兩日可以獲安,方今滿城生靈寄命在足下,足下宜念之。」
進怒曰:趙榮汝不能全節於朝廷,乃為北軍遊說耶。使勁弩射之,榮大怒,少退,罵進良久,而去。州人以趙榮曾偽知州事,撫恤軍民,秋毫不擾,今所以來城下言者,正為憐舊治之民耳,或以從便避地之謀,力請於進,進不從。癸卯,北軍自延陵浮梁渡淮。
甲辰,以鐵騎數萬人,列於東門之外,連岡被嶺,相屬不斷,旌旗蔽野,囂埃翳天,州人望之,猶皆戲笑,以謂寇宏受圍時,城中無兵無食尚自能支,況今食有餘,而兵粗足,尚何畏哉!是時,進有兵千餘,又有宣撫司兵數百在城中,北軍謂樓櫓皆腐爛,攻之必破乃使人至城下招降,而守陴者怒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