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明知這些世家大族別有用心,然而丁靖卻不在乎這些,畢竟這個時代生產力落後,並不是每戶家庭都有能力讓家中孩童去讀書學習,唯有世家大族才有資格掌握學識教育。
丁靖也預料到了這些,故而也不計較,畢竟這是第一批開學學子,還屬於教學實驗階段,待日後模式都熟悉之後,再擴大招生範圍也不遲。
在開學的第一天,丁靖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並州學院的新生們,這些平均年齡不過十歲的孩童,每一個都好奇地看著他自己,麵露熱切好奇。
被這幫純真的孩童看著,丁靖的心理有股美妙的聖靈之感,連心都寧靜了下來。
“為華夏蒼生而求學!”
這是丁靖與這幫孩童說的第一句話,在不久之後,這句話也成了並州學院的學訓。
(本章完)
第139章 鍾繇返太原
就在並州學院成功開院不到一個月裏,又有一件喜事讓丁靖高興不已,那便是鍾繇回許都朝廷回命後,竟收拾行囊來並州太原了。
鍾繇重返並州的最初目的,就是為了繼續在蔡邕堂下學習,此外鍾繇也知蔡邕身體日漸不佳,想要侍奉在師長左右,以陪伴師長渡過這不多的日子。
然而鍾繇才到蔡邕麵前說明來意,頓時被蔡邕嗬斥淋頭,勸退鍾繇不要為了自己這個半身入棺的人,而荒廢了自己的目標和前途,直接將鍾繇打出了府邸。
原來,蔡邕也知道,鍾繇現今的才能學識,已經不弱於他了,他蔡邕已經沒有更多的才學可以教導鍾繇了。
此外,蔡邕雖然知道自己身體日漸不好,但是繼續活個三五年還是沒有問題的,三五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若蔡邕留鍾繇相陪在身邊,無疑是耽誤了鍾繇的時間,耽誤了鍾繇的仕途與發展,如此簡直就是人賊行徑,蔡邕豈能答應。
因此,鍾繇才見到蔡邕就表達來意,還以為自己的學子孝道會引起蔡邕的欣慰高興,卻想不到直接讓蔡邕暴走,直接被蔡邕打罵出府。
這下子鍾繇也有些懵逼了,完全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麽,見師長蔡邕不留自己,鍾繇也不甘離去,隻好暫時到好友荀攸處借宿。
鍾繇前來借宿,荀攸也完全沒能料到,頓時驚喜萬分,立即將鍾繇請入府中,心中還以為鍾繇欲來並州投靠,立即派人前去將此事通知丁靖,讓丁靖快作決斷,莫再像放走荀彧一般,放走了鍾繇。
收留鍾繇入府後,荀攸立即讓人設宴招待,對酒而食,不禁對鍾繇問道:“元常,你不是返回許都述命了麽?何故而重來並州?”
“唉,我之所以辭去朝官之職,離開許都而來太原,其實就是為了前來侍奉蔡師的。可是……”言著,鍾繇不禁嘆息了一聲,有些悲傷不解道,“我本以為蔡師會為此欣慰,卻想不到蔡師勃然怒雷,竟將我打出府邸,繇實在羞愧不解!”
荀攸聞言也是結舌,對鍾繇的行為搖頭不止,他豈能不知蔡邕為何將鍾繇打出府邸,實在是鍾繇這人做的這事情,簡直未考慮到世人世局。
先不提以鍾繇現在的才識,還能否在蔡邕那裏學到什麽,就說鍾繇這副年紀,已經是將近四十歲的人了,正是人生壯年頂峰,若蔡邕真把他留在身邊侍奉養老,這豈不是耽擱了鍾繇建功立業的時光,世人該如何看待蔡邕的行徑,必因此為蔡邕引來無數流言蜚語。
且蔡邕之女蔡琰充任並州學院的講師,行師長之責,這事情本就把並州和蔡邕都架在了風口浪尖上,若蔡邕又把鍾繇留在身邊,耽擱鍾繇去建功立業,那他蔡邕不得被世人唾棄至死,白白背負沉重罵名。
鍾繇心裏覺得自己的舉動是學子侍奉師長的孝道,乃仁義之舉,而荀攸作為一個局外人,看待此事自然比鍾繇清晰,世人多是小人而非君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比比皆是。
對於鍾繇的行為,世人可能會有寥寥無幾的小部分人誇獎贊同,然而絕大部分都會覺得蔡邕是個人賊,為一己之私而廢學生前途。
荀攸將自己的想法傳達給了鍾繇,鍾繇頓時一驚,心中駭懼不已,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我險些害了蔡師呀,若非公達點撥於我,我尚在鼓中不能自醒。”
“旁觀者清而已,元常不必在意。”荀攸擺手笑道。
解開了心中疑惑,鍾繇頓時心情舒暢,亦不再打算再去侍奉蔡邕左右,準備做回自己的事情,不給蔡邕帶來不必要的非議和麻煩。
就在鍾繇和荀攸相談甚歡之時,卻是丁靖也來到荀攸府邸,遙遙之外就能聽到丁靖呼聲:“元常來到太原,怎也不通知我一聲!”
鍾繇之前已和丁靖見過數次,彼此也有些接觸,還算熟悉,對於丁靖的取笑之言,並不覺得唐突意外,反而感受到了丁靖的豪爽和親近。
待荀攸將丁靖請入案桌,鍾繇立即提盞敬酒賠禮,笑道:“丁並虎乃太原主人,繇來而不告,實在罪過,請將軍原諒!”
“不談這些,來來來,坐下喝酒!”見二人彼此來回謙遜,荀攸第一個看不下去,立刻拉著二人坐下,舉盞喝酒。
飲酒談笑間。
荀攸見大家話匣子已經打開,隔閡心防漸漸消去,荀攸卻是突然向鍾繇問道:“元常,如今你已辭去朝官,蔡中郎處又去不得了,可有新的想法?”
丁靖也預料到了這些,故而也不計較,畢竟這是第一批開學學子,還屬於教學實驗階段,待日後模式都熟悉之後,再擴大招生範圍也不遲。
在開學的第一天,丁靖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並州學院的新生們,這些平均年齡不過十歲的孩童,每一個都好奇地看著他自己,麵露熱切好奇。
被這幫純真的孩童看著,丁靖的心理有股美妙的聖靈之感,連心都寧靜了下來。
“為華夏蒼生而求學!”
這是丁靖與這幫孩童說的第一句話,在不久之後,這句話也成了並州學院的學訓。
(本章完)
第139章 鍾繇返太原
就在並州學院成功開院不到一個月裏,又有一件喜事讓丁靖高興不已,那便是鍾繇回許都朝廷回命後,竟收拾行囊來並州太原了。
鍾繇重返並州的最初目的,就是為了繼續在蔡邕堂下學習,此外鍾繇也知蔡邕身體日漸不佳,想要侍奉在師長左右,以陪伴師長渡過這不多的日子。
然而鍾繇才到蔡邕麵前說明來意,頓時被蔡邕嗬斥淋頭,勸退鍾繇不要為了自己這個半身入棺的人,而荒廢了自己的目標和前途,直接將鍾繇打出了府邸。
原來,蔡邕也知道,鍾繇現今的才能學識,已經不弱於他了,他蔡邕已經沒有更多的才學可以教導鍾繇了。
此外,蔡邕雖然知道自己身體日漸不好,但是繼續活個三五年還是沒有問題的,三五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若蔡邕留鍾繇相陪在身邊,無疑是耽誤了鍾繇的時間,耽誤了鍾繇的仕途與發展,如此簡直就是人賊行徑,蔡邕豈能答應。
因此,鍾繇才見到蔡邕就表達來意,還以為自己的學子孝道會引起蔡邕的欣慰高興,卻想不到直接讓蔡邕暴走,直接被蔡邕打罵出府。
這下子鍾繇也有些懵逼了,完全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麽,見師長蔡邕不留自己,鍾繇也不甘離去,隻好暫時到好友荀攸處借宿。
鍾繇前來借宿,荀攸也完全沒能料到,頓時驚喜萬分,立即將鍾繇請入府中,心中還以為鍾繇欲來並州投靠,立即派人前去將此事通知丁靖,讓丁靖快作決斷,莫再像放走荀彧一般,放走了鍾繇。
收留鍾繇入府後,荀攸立即讓人設宴招待,對酒而食,不禁對鍾繇問道:“元常,你不是返回許都述命了麽?何故而重來並州?”
“唉,我之所以辭去朝官之職,離開許都而來太原,其實就是為了前來侍奉蔡師的。可是……”言著,鍾繇不禁嘆息了一聲,有些悲傷不解道,“我本以為蔡師會為此欣慰,卻想不到蔡師勃然怒雷,竟將我打出府邸,繇實在羞愧不解!”
荀攸聞言也是結舌,對鍾繇的行為搖頭不止,他豈能不知蔡邕為何將鍾繇打出府邸,實在是鍾繇這人做的這事情,簡直未考慮到世人世局。
先不提以鍾繇現在的才識,還能否在蔡邕那裏學到什麽,就說鍾繇這副年紀,已經是將近四十歲的人了,正是人生壯年頂峰,若蔡邕真把他留在身邊侍奉養老,這豈不是耽擱了鍾繇建功立業的時光,世人該如何看待蔡邕的行徑,必因此為蔡邕引來無數流言蜚語。
且蔡邕之女蔡琰充任並州學院的講師,行師長之責,這事情本就把並州和蔡邕都架在了風口浪尖上,若蔡邕又把鍾繇留在身邊,耽擱鍾繇去建功立業,那他蔡邕不得被世人唾棄至死,白白背負沉重罵名。
鍾繇心裏覺得自己的舉動是學子侍奉師長的孝道,乃仁義之舉,而荀攸作為一個局外人,看待此事自然比鍾繇清晰,世人多是小人而非君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比比皆是。
對於鍾繇的行為,世人可能會有寥寥無幾的小部分人誇獎贊同,然而絕大部分都會覺得蔡邕是個人賊,為一己之私而廢學生前途。
荀攸將自己的想法傳達給了鍾繇,鍾繇頓時一驚,心中駭懼不已,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我險些害了蔡師呀,若非公達點撥於我,我尚在鼓中不能自醒。”
“旁觀者清而已,元常不必在意。”荀攸擺手笑道。
解開了心中疑惑,鍾繇頓時心情舒暢,亦不再打算再去侍奉蔡邕左右,準備做回自己的事情,不給蔡邕帶來不必要的非議和麻煩。
就在鍾繇和荀攸相談甚歡之時,卻是丁靖也來到荀攸府邸,遙遙之外就能聽到丁靖呼聲:“元常來到太原,怎也不通知我一聲!”
鍾繇之前已和丁靖見過數次,彼此也有些接觸,還算熟悉,對於丁靖的取笑之言,並不覺得唐突意外,反而感受到了丁靖的豪爽和親近。
待荀攸將丁靖請入案桌,鍾繇立即提盞敬酒賠禮,笑道:“丁並虎乃太原主人,繇來而不告,實在罪過,請將軍原諒!”
“不談這些,來來來,坐下喝酒!”見二人彼此來回謙遜,荀攸第一個看不下去,立刻拉著二人坐下,舉盞喝酒。
飲酒談笑間。
荀攸見大家話匣子已經打開,隔閡心防漸漸消去,荀攸卻是突然向鍾繇問道:“元常,如今你已辭去朝官,蔡中郎處又去不得了,可有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