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公與所言有理。”袁紹靜靜思索了片刻,才做出了抉擇:“高幹!”


    “令你率一萬輕騎出兵河內,打出勤王救駕的名頭,若河內郡守張楊放爾過去,則見機行事。若張楊不放爾等過去,哼哼汝可明白該如何做?”


    “屬下明白。”高幹領命而去,身為袁紹外甥的他,豈能不知道袁紹這手兒假道伐虢之計?


    廳內眾謀士此時才驚醒過來,紛紛贊賀袁紹。而袁紹信然跪坐在正座上,才舒服地眯起了眼睛,盡顯貴族慵懶之風姿。


    可袁紹如此舒坦,卻有一人竟涕淚長流。


    平原縣衙當中,劉備負手立於台階之上,仰望著天上的明月。一滴英雄淚,不知何時已滑落在了臉龐。


    “兄長何故如此感傷?”關羽自認為自己不是心細之人,然劉備此刻的情緒,竟讓關羽這樣一位鐵血之人也有了觸動。


    劉備喟然長嘆,自將張種撫慰山東,求助群雄的事跡說與了關羽、張飛二人——如劉備隻是一介平原縣縣令的身份,還不夠格接到朝廷的詔書。


    “哥哥,這,這……”聽完劉備聲淚俱下的訴說,張飛竟渾身‘激’動起來,其興奮之意,溢於言表:“如此這不正好?哥哥心中記掛漢室,關東群雄若是再度聯盟,則某等三人,又有建功立業之機啊!”


    然心高氣傲但腹有智略的關羽此刻卻默然無語,開口打滅了張飛不切實際的幻想:“三弟,平原郡不過兩千兵馬,且各大諸侯早已非比從前,心懷鬼胎。此次張種撫慰山東,恐怕會失望而歸。估計也就是因此,兄長才會深夜長嘆”


    不錯,劉備此時無名無望,在天下群雄當中,更是如一粒微塵般毫不顯眼。更可悲的是,如關羽所說,劉備此時手下不過兩千兵馬,空有一腔報國之誌,卻壯誌難酬,如此境遇,怎能不讓英雄落淚?


    “哥哥,既然如此,那某等就便舍了這縣令之職。縱然隻有兩千兵馬,也能殺他個夠本兒!”張飛絕不是演義當中那種魯莽無謀之人,相反,他不僅有勇有謀,更是屬於那種大智若愚的人。如同此時,他雖然心緒氣憤,卻仍能一語說出關鍵之處。


    本來嘛,人生就是快意恩仇,戰死沙場。劉備此時糾結的,不過是不能匡扶漢室罷了,而張飛卻直接說出了解決辦法,雖然不甚完美,但絕不負英雄之誌。這一點,劉備和關羽都不如張飛那種直線條犀利的思維。


    然而劉備似乎沒有心情回答張飛,雙眼仰望著幽州著天上的星辰,似乎在尋找那暗淡的漢室帝星。


    “兄長,三弟所言,可有決斷?”關羽問詢劉備,渴望得到劉備確認的回答。


    劉備此時可能已然平復好情緒,深嘆一口氣說道:“漢室傾頹,諸侯紛‘亂’。此正是某等匡扶社稷之時,某身為漢室宗親,豈可置身事外?縱然天下不知有備,備亦當粉身碎骨相報!”


    “兄長所言極是,某定當追隨左右!”關羽、張飛同時言道,他們追隨劉備的原因,不正是因為劉備這份心懷天下的忠義嗎?


    不過,隨後劉備又是喟嘆一句,謹慎說道:“三弟所言,雖合我意,然隻是莽夫之舉。平原無兵,備準備去公孫大人那裏相借幾千人馬北海孔融、徐州陶謙,也是忠君愛國之人,備借到或借不到,自當戮力為國!”


    關羽與張飛聽後,對視一眼,不禁感嘆劉備的忠義有謀,對劉備的追隨之意,更加堅定。因為,他們為忠義走到一起,便不會半途而廢。


    然片刻之後,劉備似乎又想起什麽一般,開口向關羽問道:“子龍前些時日來信,說是已藉故兄死守孝,離開了公孫帳下。算算時日,子龍也當到平原了吧?”


    “兄長,此時正要向您匯報。”關羽從懷中拿出一封信,遞給劉備說道:“子龍又得師命,‘欲’做一件大事。事畢後,便來平原。”


    “子龍忠義,言出必行,某等靜待佳音便是。”劉備看完信後,看出連趙雲也不知道是何師命後,卻仍然點頭說道。因為,他自信自己的忠義之心,也信趙雲的忠義之為。


    忠義,有時候是無往不利的利器,但有的人,從不將忠義當作一種品德。


    南陽的袁術,從不認為忠義是種武器,相反,更認為那是虛偽的矯作。


    “主公,為何將詔書擲於地上?”楊弘撿起那絹布詔書,擦拭好上麵的泥印。仔細看下,原來那泥印竟還是袁術的鞋印……


    “將亡之人,居然還有臉下詔?”袁術坐回胡‘床’懶懶道:“我袁氏乃名‘門’望族,‘春’秋陳國大夫轅濤塗之後,舜之苗裔也。《‘春’秋讖》中有記載,‘代漢者,當塗高’,這個‘塗’正應了孤之名諱,況舜乃土德,孤即土德之後。大漢是火德,五德流轉中的火生土,此為朝代更迭之序,可見早有定數,天命所歸,如今漢室凋零,某當取而代之,何需受他那黃‘毛’小子詔令?”


    這些圖讖預言之術,便是東漢末廣為流傳的一種學術,是一種帶有‘迷’信‘色’彩的東西,借天象的變化來預測人間的事情。王莽篡漢時,便有讖言雲“劉秀髮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鬥野,四七之際火為主”,後來果然光武帝“盪”平四海,安定天下,使得代表火德的大漢延續至今。所以自光武中興以降,上至皇家下至百姓無不大力鑽研此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新馬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隱於深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隱於深秋並收藏三國新馬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