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這種打狼不成反引來虎的嚴重局麵,劉璋的部下黃權勸劉璋求救於張魯,原因是形勢的變化已經讓他們由敵人變成了盟友。黃權說:“東西兩川。唇齒相依;西川若破,東川也難保。你若肯出兵相救,我主答應割二十個州縣酬謝。”
張魯本不欲答應,然馬超非久居人下之梟雄,主動請纓而戰。然劉備那時手中已有諸葛亮。略施離間之計,便使得馬超進退不得,經劉恢勸說後歸順劉備。而馬超滯留在漢中的家眷,下場極慘:其子馬秋被張魯親手所殺,而平妻董氏。則在張魯降曹操後,由曹操賜予閻圃。
所以,對於漢中張魯及這個功曹閻圃,馬超是半分好感也欠奉。尤其是這位讓馬超戴了綠帽子的閻圃!
馬超之前一心隻想求得兩家相安無事,從未主動招惹過張魯。結果,馬超不找事兒,張魯卻主動招惹了馬超。現在得知了馬家的厲害,又主動來賠禮道歉。
賠個屁禮!
馬超真真兒明白:這些軍政大事,不是跟小孩過家家一般,說什麽打完架再道個歉就回歸到從前了!
之前廣魏郡戰役一開,雖未動刀動槍,但卻也註定了馬家自此與漢中的張魯不能再無交集。政治博弈上,講究的,便是四方縱橫之術。而馬家若是連這點應對之法及膽量都沒有,那便太貽笑大方了。
更何況,馬超還一直眼饞漢中一項重要的戰略物資:漢中產鹽啊!
古時候不像現代這麽方便,啥時候炒菜沒鹽了,就去超市買一袋兒,回來現那菜還沒炒焦,正好放鹽小炒一下,然後出鍋上桌
漢代時期,鹽和鐵都是戰略物資,都是官營官辦的,也就是說想要買鹽,必須去官府那裏買,而且一次還不能買多,跟計劃經濟一樣。
漢中乃產鹵鹽的大郡縣,而在馬超的印象中,張魯這倒黴孩子,根本不懂啥是法製社會,愣是用宗教那一套來管理郡縣,根本不設官吏。由此,漢中讓張魯這麽一搞,那鹽就沒有形成產業,更沒有形成規模。
若是藉此機遇,把漢中的鹽產業做大做強,實行壟斷化經營,形成一個產業鏈,販賣涼州及塞外甚至是更遠的地方。那其中的利益絕對是恐怖的!馬家的gdp絕對不會隻翻一翻那麽簡單!用太君的一句話就是:好處大大滴有!
所以,對於閻圃的來訪,馬超心中縱然再不舒服,心中的小算盤還是要算得門兒精:昨天夜裏,馬超就仔細琢磨了一下鹵鹽之事,覺得從根源上來講,還真有些能。
其一,張魯屬於那種理想化主義者,做事隻靠人的主觀能動性,不考慮客觀規律,這從他用宗教理念治理一個縣郡就以看出來。這一點,說明張魯是形上學派的代表,進一步推論就是:他看不到鹽的價值。
其二,張魯接受的是道家的無為思想,對於經商理財方麵,根本沒有那種意識。而閻圃接受的又是正統儒家理念,對於“士農工商”這一社會定位還是很認的。也就是說即便張魯或是閻圃看出了鹽的價值,那他們也會認為從商是“商賈俗事”、有礙清名啊
所以說,這兩個條件,決定了張魯及閻圃不大會阻止自己染指漢中的鹽產業。而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張魯這次前來還是來拉關係的,應該不會因為這點“小事兒”就抹不開麵子
所以,這次商討之上,馬超除了同意那些大佬商議出來的“連橫合縱、輕而用之”的策略後,特意提出了鹵鹽這一重要的戰略資源。而經過馬超薰陶後的諸位大佬兒,思想早已比那些迂腐的儒生要先進很多,紛紛表明此事以試著接觸一下。必要的時候,還以實現通商合作。
孟達對此尤為上心,甚至在眾位大佬兒商議過後,還跟馬超建議道:“主公,漢中鹽業這一塊,務必要拿在手中。若是此次洽談尚,某舉薦父親再去漢中回訪一趟”
馬超聽完之後,心中大驚,簡直為孟達這種一心為馬家撈錢的精神給感動了:孟達啊,不愧是咱馬家第一財政大員!居然為了撈錢,連自己老爹都敢給賣出去了啊!!
第二百三十四章 筆墨紙硯
閻圃再見韓遂的時候,是在扶風郡守府的門前:馬超居然同時邀請韓遂與閻圃入內談話!
閻圃與韓遂俱是政治場上沉浮多年且早已成精的人物,突然看到對方一愕之後,隨即便露出了一抹苦笑:陰謀不怕,而最怕的就是這種陽謀!
假如馬超隻是單獨宴請韓遂或者是張魯,那麽兩方勢力之間的小九九,都以暢所欲言。對方若是在場,便彼此有了顧忌。如此一來,談判場上,韓遂與閻圃便少了一注砝碼。
更怕的是,雙方勢力都在場的話,為了表示對馬家的友善,必然要顯示一番誠意。而隻是一方在場,那誠意多少,完全自由把控。對方在場,且俱是要顯示誠意,那另一方的誠意若是太不夠意思,豈不是讓馬家嗤笑?
兩人瞬間便想通了這點,由此才會惺惺相惜苦笑了一聲:看來,馬家小子也不是好糊弄的主兒!
對於馬超的手段,韓遂是早有體會。所以,韓遂的笑容當中,除了無奈之外,還多了那麽一絲幸災禍
“韓世伯!半年多未見,韓世伯還是如此風采依舊啊!”馬超笑嗬嗬招呼著韓遂,這樣親切的態度,使得閻圃和韓遂俱是一愣。
張魯本不欲答應,然馬超非久居人下之梟雄,主動請纓而戰。然劉備那時手中已有諸葛亮。略施離間之計,便使得馬超進退不得,經劉恢勸說後歸順劉備。而馬超滯留在漢中的家眷,下場極慘:其子馬秋被張魯親手所殺,而平妻董氏。則在張魯降曹操後,由曹操賜予閻圃。
所以,對於漢中張魯及這個功曹閻圃,馬超是半分好感也欠奉。尤其是這位讓馬超戴了綠帽子的閻圃!
馬超之前一心隻想求得兩家相安無事,從未主動招惹過張魯。結果,馬超不找事兒,張魯卻主動招惹了馬超。現在得知了馬家的厲害,又主動來賠禮道歉。
賠個屁禮!
馬超真真兒明白:這些軍政大事,不是跟小孩過家家一般,說什麽打完架再道個歉就回歸到從前了!
之前廣魏郡戰役一開,雖未動刀動槍,但卻也註定了馬家自此與漢中的張魯不能再無交集。政治博弈上,講究的,便是四方縱橫之術。而馬家若是連這點應對之法及膽量都沒有,那便太貽笑大方了。
更何況,馬超還一直眼饞漢中一項重要的戰略物資:漢中產鹽啊!
古時候不像現代這麽方便,啥時候炒菜沒鹽了,就去超市買一袋兒,回來現那菜還沒炒焦,正好放鹽小炒一下,然後出鍋上桌
漢代時期,鹽和鐵都是戰略物資,都是官營官辦的,也就是說想要買鹽,必須去官府那裏買,而且一次還不能買多,跟計劃經濟一樣。
漢中乃產鹵鹽的大郡縣,而在馬超的印象中,張魯這倒黴孩子,根本不懂啥是法製社會,愣是用宗教那一套來管理郡縣,根本不設官吏。由此,漢中讓張魯這麽一搞,那鹽就沒有形成產業,更沒有形成規模。
若是藉此機遇,把漢中的鹽產業做大做強,實行壟斷化經營,形成一個產業鏈,販賣涼州及塞外甚至是更遠的地方。那其中的利益絕對是恐怖的!馬家的gdp絕對不會隻翻一翻那麽簡單!用太君的一句話就是:好處大大滴有!
所以,對於閻圃的來訪,馬超心中縱然再不舒服,心中的小算盤還是要算得門兒精:昨天夜裏,馬超就仔細琢磨了一下鹵鹽之事,覺得從根源上來講,還真有些能。
其一,張魯屬於那種理想化主義者,做事隻靠人的主觀能動性,不考慮客觀規律,這從他用宗教理念治理一個縣郡就以看出來。這一點,說明張魯是形上學派的代表,進一步推論就是:他看不到鹽的價值。
其二,張魯接受的是道家的無為思想,對於經商理財方麵,根本沒有那種意識。而閻圃接受的又是正統儒家理念,對於“士農工商”這一社會定位還是很認的。也就是說即便張魯或是閻圃看出了鹽的價值,那他們也會認為從商是“商賈俗事”、有礙清名啊
所以說,這兩個條件,決定了張魯及閻圃不大會阻止自己染指漢中的鹽產業。而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張魯這次前來還是來拉關係的,應該不會因為這點“小事兒”就抹不開麵子
所以,這次商討之上,馬超除了同意那些大佬商議出來的“連橫合縱、輕而用之”的策略後,特意提出了鹵鹽這一重要的戰略資源。而經過馬超薰陶後的諸位大佬兒,思想早已比那些迂腐的儒生要先進很多,紛紛表明此事以試著接觸一下。必要的時候,還以實現通商合作。
孟達對此尤為上心,甚至在眾位大佬兒商議過後,還跟馬超建議道:“主公,漢中鹽業這一塊,務必要拿在手中。若是此次洽談尚,某舉薦父親再去漢中回訪一趟”
馬超聽完之後,心中大驚,簡直為孟達這種一心為馬家撈錢的精神給感動了:孟達啊,不愧是咱馬家第一財政大員!居然為了撈錢,連自己老爹都敢給賣出去了啊!!
第二百三十四章 筆墨紙硯
閻圃再見韓遂的時候,是在扶風郡守府的門前:馬超居然同時邀請韓遂與閻圃入內談話!
閻圃與韓遂俱是政治場上沉浮多年且早已成精的人物,突然看到對方一愕之後,隨即便露出了一抹苦笑:陰謀不怕,而最怕的就是這種陽謀!
假如馬超隻是單獨宴請韓遂或者是張魯,那麽兩方勢力之間的小九九,都以暢所欲言。對方若是在場,便彼此有了顧忌。如此一來,談判場上,韓遂與閻圃便少了一注砝碼。
更怕的是,雙方勢力都在場的話,為了表示對馬家的友善,必然要顯示一番誠意。而隻是一方在場,那誠意多少,完全自由把控。對方在場,且俱是要顯示誠意,那另一方的誠意若是太不夠意思,豈不是讓馬家嗤笑?
兩人瞬間便想通了這點,由此才會惺惺相惜苦笑了一聲:看來,馬家小子也不是好糊弄的主兒!
對於馬超的手段,韓遂是早有體會。所以,韓遂的笑容當中,除了無奈之外,還多了那麽一絲幸災禍
“韓世伯!半年多未見,韓世伯還是如此風采依舊啊!”馬超笑嗬嗬招呼著韓遂,這樣親切的態度,使得閻圃和韓遂俱是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