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來,日本始終走在中國前麵,隻有美國始終領先於日本。因此日本人對美國一直很佩服,而看不起中國。但現在,第一次出現了中國將要超過日本的前景,日本在心理上很難接受,這一點並不奇怪。
三
但在國內卻有相反輿論。回到北京之後的2月13日,我在某網站讀到一篇署名高興興的文章,說日本已具備發動大規模戰爭的能力,首先要打擊中國。
該文說日本能夠在一個月內生產出各種核武器,一年內可生產2萬枚中程飛彈,40萬到60萬輛先進坦克及20萬架飛機。日本生產的fsx戰機性能超過美國f 15和f 16三倍。日本的偵察衛星具全天候偵察能力,能在夜間拍攝跟蹤小於1米的目標。經過動員,日軍可達500萬人,10天之內橫掃東亞和南亞。
這種評估不免過於誇張。世界上不少國家研究日本軍事力量,沒有得出過這樣的結論。作者描述細節如此確切,不知根據是什麽,但從文章中可以感到作者對日本的恐懼。
事情並不像高興興說的這樣簡單。近年來我國出版的許多日本研究著作都肯定了日本基本上已經建立起民主和法治的體製,政府決策受到多方監督與掣肘。某些人想像中“軍部”為所欲為的情況已不復存在。我在日本曾拜訪日本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委山口富男。他說:日共的任務之一就是揭露執政黨。他告訴我,近來日共影響擴大,國會中已有40多名日共議員,日共已在全國105個行政區執政。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日本政治今天雖然存在腐敗等種種問題,但各種力量互相製約則是現實。眾所周知,自民黨內部存在著觀點對立的派係,鬥爭激烈;自民黨外部的製約力量,除了共產黨之外還有社民黨(前社會黨),以及力量大得多的民主黨(大約有160位國會議員)等各黨派。民主黨政調會長、日本眾議院安全保障委員會主席岡田克也對我說:“ 民主黨的目標就是要把執政的自民黨拉下來。”
在這種政治體製下,“10天之內橫掃東亞及東南亞”雲雲,隻是想像而已。更何況,當前國際情勢與二戰時期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一個強大的中國是任何人都不敢對它輕舉妄動的。華東理工大學戰爭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倪樂雄在《南方周末》報2002年3月28日發表文章說,從明治維新到二戰,日本選擇軍國主義道路,結果血本無歸。二戰之後日本放棄武力方式,以協作求生存,結果繁榮昌盛,不用進行領土擴張也能獲得生存和發展。對此,日本主流社會是深有體會的。同時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口控製已經變為現實。人口無限增長與生存空間有限這一困擾日本千年的矛盾已不復存在。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產生的協作精神正在占據世界主導地位,防止武力衝突根本出路也在於建立和健全協作體係。從歷史來看,要讓一個戰敗國永遠不能恢復到正常國家狀態是不可能的。麵對日本未來成為一個政治大國和軍事大國的趨勢,我們應該有一個心理準備。“要把日本恢復正常國家軍事狀態的軍事訴求,同重新恢復軍國主義發展道路區別對待。”這才是與時俱進的新思維。
更為離譜的是,高興興的文章竟說日本國民都是好戰分子。“日本民眾是鑄就日本右翼勢力的肥沃土壤”,普遍渴求“ 軍事強國”。實際情況是什麽呢?我在日本拜訪各界人士,提到戰爭,大家都很厭惡。東京銀座和新宿燈火如海,應有盡有,比紐約曼哈頓還要繁華,一對對青年男女衣著光鮮,互相依偎,沉浸在舒適的現代化生活中,他們怎能企盼戰火?我在日本農村看到農民開著豐田小轎車,沿著柏油馬路開到田邊,停車之後打開後備廂,穿好膠靴下田,過一會兒回來把膠靴放到後備廂開車回家。鄉村中放眼盡是現代化建築,購物中心、俱樂部、咖啡館應有盡有,一家一棟別墅式建築,可以停車,日子過得比東京市民還舒服,有什麽理由到戰場送死?高興興根據自造的奇怪邏輯,批判中國政府所說的“日本人民也是二戰受害者”的觀點,嘲諷中國政府的話是“自欺欺人之談”,還聳人聽聞地說:“日本普通民眾利用觀光旅遊來中國搜集情報。”邏輯發展至此,作者露出戰爭歇斯底裏。他提出中國現在就應該做好“ 打擊敵對國民眾”的準備。這些意見顯係不負責任的煽動。
2002年2月9日,江澤民在會見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樹時說:“我認為中日雙方惟一正確的選擇就是堅持中日友好,友好可以促進繁榮,對兩國和兩國人民都有利。”
這是明智而且高瞻遠矚的見解。
目前中國最需要什麽?中國的最大利益在什麽地方?這是不能不加以辯明的大問題。24年來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但麵臨的問題也是堆積如山,而且非常棘手。如缺乏法治、腐敗日甚、金融壞帳、貧富差距、農村困境、市場分割、環境惡化等等。更為根本而又無法迴避的大問題,則是全國各界殷殷企盼的政治改革與民主建設。
就目前中國實力和內外環境來看,上世紀早期那種“ 亡國亡種”的危險已不復存在,中國麵臨的挑戰更多來自國內。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中國領導人煥發極大的智慧,付出極大的精力。
因此,中國的戰略仍然應該是韜光養晦,穩定發展,重點在於突破國內的瓶頸。中國外交的重要目標,是在未來三五十年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中國近些年來實施睦鄰友好的周邊外交政策,是完全正確的。即使將來中國更加強大,也麵臨著怎樣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的課題,隻能更加巧妙地把握國際平衡,決不能率性胡來。
三
但在國內卻有相反輿論。回到北京之後的2月13日,我在某網站讀到一篇署名高興興的文章,說日本已具備發動大規模戰爭的能力,首先要打擊中國。
該文說日本能夠在一個月內生產出各種核武器,一年內可生產2萬枚中程飛彈,40萬到60萬輛先進坦克及20萬架飛機。日本生產的fsx戰機性能超過美國f 15和f 16三倍。日本的偵察衛星具全天候偵察能力,能在夜間拍攝跟蹤小於1米的目標。經過動員,日軍可達500萬人,10天之內橫掃東亞和南亞。
這種評估不免過於誇張。世界上不少國家研究日本軍事力量,沒有得出過這樣的結論。作者描述細節如此確切,不知根據是什麽,但從文章中可以感到作者對日本的恐懼。
事情並不像高興興說的這樣簡單。近年來我國出版的許多日本研究著作都肯定了日本基本上已經建立起民主和法治的體製,政府決策受到多方監督與掣肘。某些人想像中“軍部”為所欲為的情況已不復存在。我在日本曾拜訪日本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委山口富男。他說:日共的任務之一就是揭露執政黨。他告訴我,近來日共影響擴大,國會中已有40多名日共議員,日共已在全國105個行政區執政。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日本政治今天雖然存在腐敗等種種問題,但各種力量互相製約則是現實。眾所周知,自民黨內部存在著觀點對立的派係,鬥爭激烈;自民黨外部的製約力量,除了共產黨之外還有社民黨(前社會黨),以及力量大得多的民主黨(大約有160位國會議員)等各黨派。民主黨政調會長、日本眾議院安全保障委員會主席岡田克也對我說:“ 民主黨的目標就是要把執政的自民黨拉下來。”
在這種政治體製下,“10天之內橫掃東亞及東南亞”雲雲,隻是想像而已。更何況,當前國際情勢與二戰時期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一個強大的中國是任何人都不敢對它輕舉妄動的。華東理工大學戰爭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倪樂雄在《南方周末》報2002年3月28日發表文章說,從明治維新到二戰,日本選擇軍國主義道路,結果血本無歸。二戰之後日本放棄武力方式,以協作求生存,結果繁榮昌盛,不用進行領土擴張也能獲得生存和發展。對此,日本主流社會是深有體會的。同時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口控製已經變為現實。人口無限增長與生存空間有限這一困擾日本千年的矛盾已不復存在。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產生的協作精神正在占據世界主導地位,防止武力衝突根本出路也在於建立和健全協作體係。從歷史來看,要讓一個戰敗國永遠不能恢復到正常國家狀態是不可能的。麵對日本未來成為一個政治大國和軍事大國的趨勢,我們應該有一個心理準備。“要把日本恢復正常國家軍事狀態的軍事訴求,同重新恢復軍國主義發展道路區別對待。”這才是與時俱進的新思維。
更為離譜的是,高興興的文章竟說日本國民都是好戰分子。“日本民眾是鑄就日本右翼勢力的肥沃土壤”,普遍渴求“ 軍事強國”。實際情況是什麽呢?我在日本拜訪各界人士,提到戰爭,大家都很厭惡。東京銀座和新宿燈火如海,應有盡有,比紐約曼哈頓還要繁華,一對對青年男女衣著光鮮,互相依偎,沉浸在舒適的現代化生活中,他們怎能企盼戰火?我在日本農村看到農民開著豐田小轎車,沿著柏油馬路開到田邊,停車之後打開後備廂,穿好膠靴下田,過一會兒回來把膠靴放到後備廂開車回家。鄉村中放眼盡是現代化建築,購物中心、俱樂部、咖啡館應有盡有,一家一棟別墅式建築,可以停車,日子過得比東京市民還舒服,有什麽理由到戰場送死?高興興根據自造的奇怪邏輯,批判中國政府所說的“日本人民也是二戰受害者”的觀點,嘲諷中國政府的話是“自欺欺人之談”,還聳人聽聞地說:“日本普通民眾利用觀光旅遊來中國搜集情報。”邏輯發展至此,作者露出戰爭歇斯底裏。他提出中國現在就應該做好“ 打擊敵對國民眾”的準備。這些意見顯係不負責任的煽動。
2002年2月9日,江澤民在會見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樹時說:“我認為中日雙方惟一正確的選擇就是堅持中日友好,友好可以促進繁榮,對兩國和兩國人民都有利。”
這是明智而且高瞻遠矚的見解。
目前中國最需要什麽?中國的最大利益在什麽地方?這是不能不加以辯明的大問題。24年來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但麵臨的問題也是堆積如山,而且非常棘手。如缺乏法治、腐敗日甚、金融壞帳、貧富差距、農村困境、市場分割、環境惡化等等。更為根本而又無法迴避的大問題,則是全國各界殷殷企盼的政治改革與民主建設。
就目前中國實力和內外環境來看,上世紀早期那種“ 亡國亡種”的危險已不復存在,中國麵臨的挑戰更多來自國內。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中國領導人煥發極大的智慧,付出極大的精力。
因此,中國的戰略仍然應該是韜光養晦,穩定發展,重點在於突破國內的瓶頸。中國外交的重要目標,是在未來三五十年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中國近些年來實施睦鄰友好的周邊外交政策,是完全正確的。即使將來中國更加強大,也麵臨著怎樣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的課題,隻能更加巧妙地把握國際平衡,決不能率性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