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晦笑笑,解下自己身上的披風走過去披到她身上說:“累了吧。”


    溫挽睜開眼睛,眼裏有一層薄薄的水霧,她定了定神,看向元晦說:“累了。”


    這兩個字軟軟地從她舌尖裏滾出來,又在元晦心坎上滾了一遍,燙得他胸口發熱。待回過神來,他已經將人攬進懷裏,低聲問道:“你怎麽來了?”


    溫挽順勢攬住他的腰,說:“不放心,太子又要對下黑手。”


    這個“又”字兩人心照不宣。


    “哪能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元晦低笑了一聲,“他安插在這邊的人全被我換了,放心。”


    溫挽抬起頭,“倒是我多慮了。”


    “怎麽會,我很高興。”


    “我聽傲血說王爺想趁勢收回苑、望、朔三州?”


    說起正事,元晦斂了笑意,挨著溫挽坐下來,說:“是有這個打算,烏伽此次出兵匆忙,人疲馬乏,糧草又供應不足,勝算還是大的。”


    “可大梁也兵力有限呐,”溫挽沉吟道,她這句兵力有限還算委婉,此前一戰,耗空了國庫,想要從地方軍抽調兵力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王爺的玉涼鐵騎夠用?”


    “足夠了,此前主力被我打散了安置在玉涼各處,帶回京城的隻是小部分。這一年多來不斷擴充,足夠把虎視眈眈的烏伽打回老家去。等趕走這批豺狗,大梁就可以安心地休養生息了。”


    “我猜也是,”溫挽起身,轉到窗邊,看著窗外的沉沉夜色道,“王爺盡管放開手腳打,糧餉自有楚家和我,糧道我已經幫王爺走出來了。”


    元晦挑眉,“我以為你是擔心我才來的。”


    “我自然也是擔心你的,開通糧道隻是順便。”溫挽說。


    楚家商號從京城一路開到關外,他家自用的商道直接挪過來就可以用,當初元晦扶持楚家,目的也正是這個。溫挽早些年幫著楚令淵打理過楚家,所以一眼就看出來了。這一路上她都有在聯係商號老板,後麵北上的糧餉都會經她的手上來。


    元晦此時正處在難得的放鬆時刻,他在想如果沒有溫挽,此時的他大概是獨坐孤燈下,一個人默默地籌劃著所有的事。


    第55章 完結


    捷報再次傳來的時候,元熠坐不住了,借著楊家在內軍剩下的勢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仁敬帝請去了西山別宮修養,自己則以太子的身份監國,全麵停止了朝廷對玉涼的支持。


    期間,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居然是鬱家,畢竟鬱長冬還在玉涼,朝廷不管的話,不就相當於放任他自生自滅了嗎?


    奈何太子借錢邕之口使了拖延大法,說國庫空虛,秋收之後定補上。


    鬱家一口老血往肚子裏咽,有怒不敢發。


    倒是溫承章一反常態沒有任何表示,隻埋著頭處理寒士入朝一事,自他複起,引入了不少地方寒士承接庶務。原本這些細末庶務就少有世家子弟願意接手,如今寒士摻和進來,他們表麵上老大不願意,實際上心裏也沒多反對。


    朝廷上一個二個對於太子監國一事都閉口不言,若不是仁敬帝還未發布退位詔書,這些個大臣早就對著元熠山呼萬歲了。


    ————


    自太子上位後,楚令淵便低調地回去了寧州,順便將所有對北邊的支援轉到了暗處。


    他楚家不算富可敵國,獨立支撐玉涼十天半月還好,時間再長他也有些吃力。好在溫挽去北邊也沒閑著,遊說了北邊幾個比較大的世家,以“一榮俱榮”為由,半強製半忽悠地讓他們加入供糧的隊伍,這才讓元晦沒有了後顧之憂。


    烏伽一連吃了敗仗,原本承諾的好處一分也沒拿到,自己倒是折損了不少,王庭那邊催著退兵,三王子索棘遲遲不應,非要把吃的敗仗討回來不可。


    這大概是最後一場對峙,溫挽換了利索的男裝,騎著高頭大馬站在元晦身邊,沉著臉望著對麵黑黢黢的烏伽大軍。


    對麵為首的那個長得人高馬大,目光陰鷙,滿臉絡腮胡。


    “此人性子急躁,拖他一時三刻便會自亂陣腳,”元晦說,“打完這一戰,再去收複三州,我就可以帶著你回家了。”


    溫挽聞言,轉頭語氣輕鬆地說:“太子鳩占鵲巢,你我怕是回不去了。”


    她指的是太子監國這件事。


    元晦掃了眼滿戰場冷冰冰的弓箭刀戟,目光陰鷙地說:“他不配。”


    這一戰打得不算艱難,烏伽士氣低落,反觀大梁這邊,將軍和將軍夫人親上戰場,殺人如砍瓜切菜,玉涼鐵騎士氣大振,追雞攆狗一般把烏伽趕出關外。


    多年以後,玉涼關還流傳著帝後上陣禦敵的佳話。


    玉涼大勝,元晦又帶人趁機收複了苑、望、朔三州,將玉涼鐵騎打散安置在三州境內,一方麵守衛領土,另一方麵也是休養生息。


    至此,容王元晦一洗前戰失利的恥辱,帶著莫大榮耀南下還朝。


    入夜後,太子元熠坐在皇椅上,右手重重摩挲著扶手上的龍形浮雕,低聲問錦衣:“大哥還有多久到達京城。”


    錦衣跪伏在椅側,雙手包著他的右手說:“聽說天亮就會入城了。”


    元熠泄了氣,身子往後癱靠在椅背上,偏頭目光虛虛地望著錦衣說:“那你會回到他身邊去嗎?”


    錦衣呆住。


    元熠嗤笑一聲,“我多餘問這一句,你是他的人,弄我下台後你自然是要回去的。”


    “太……子。”


    “怕什麽,你現在就走吧,天亮這皇宮亂起來,我怕是護不了你。”


    “太子!”


    “行了,走吧。”


    錦衣雙手扯著他的下擺,“我不走,太子去哪我去哪。”


    “你不怕死?”


    “怕,但跟太子在一處就不怕了。”


    元熠低頭直直地看著他的眼睛,似乎要看看他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半晌,他低低歎道:“隨你罷。”


    兩人依偎著坐等天光一點點照進大殿。


    出乎意料的是,這日的早朝循例開了,元晦解盔卸甲以朝臣的身份站在眾臣之中,身旁便是楊慎。


    元熠目光灼灼地審視著自己的這位大哥,不知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楊慎率先開口,“玉涼關已然收複,北下的流民陸續往三州湧入,相信用不了多久北邊便會恢複生機,此戰容王殿下居高至偉。”


    太子硬著頭皮正要開口,卻忽然被截斷了話頭。


    “朕對容王自有封賞,就不勞楊卿費心了。”


    仁敬帝在近衛的簇擁下突然現身,繞過太子坐在了龍椅上。天子此前為避嫌,一直坐在偏椅子上。


    見仁敬帝來,元熠不僅沒有起身,反而嚇得癱坐在椅子上動彈不得,被皇帝近衛架著胳膊抬了下去,安置在楊慎身邊。


    眾大臣麵麵相覷,不敢高聲,尤其錢邕,整個人抖得跟篩糠似的。


    “錢愛卿很冷?”仁敬帝問。


    錢邕噗通一聲跪下,話都說不利索。


    仁敬帝也不理他,徑直開口道:“有本起奏。”


    顧是非越眾而出,呈上一份折子,“臣奉命查抄上林苑,發現掌事牽頭製□□流往寧州,如數換成私鹽後又流到了關外。朝中竟有人飼敵,望陛下明察。”


    仁敬帝接過折子,翻也沒翻,直接道:“繼續。”


    “回陛下,此番烏伽無故進犯,臣順著那條私鹽道發現了烏伽與朝中人往來的信件。”顧是非說到這裏便停了下來,這是他跟元晦他們商量過的,太子勾結敵國,說出來太過動搖民心,點到即止便可。


    倏然間四下一片嘩然,唯容王老神在在。


    “空口說白話誰不會,”楊慎冷著臉說,他還想再掙紮一二,“大人可要拿出證據來。”


    “證據?”顧是非轉頭看他,“證據自然是有的,這是來往信件,這是寧州的賬本,若楊大人還嫌不夠,我們可傳喚寧州皇鹽商楚令淵。”


    楚家前陣子遭山賊搶劫,山賊進府撲了個空,從此楚令淵行蹤成迷。


    楊慎忽然明白,他與太子做局陷殺容王,容王何曾不是將計就計,趁著他們注意力都在北邊的時候,加緊搜集證據。


    朝中上下均知此次北邊的糧餉大部分是楚家出的,也都知道楚令淵與容王似是私交甚好,沒想到還有這諸多牽扯。


    一時間,大家把目光或明或暗地投到元晦身上。


    容王此時還帶著麵具,這是他近兩年來慣常的裝扮,臉上那道猙獰的疤既是傷痕也是戰敗的恥辱。


    感受到眾人的目光,元晦微勾起嘴角,緩緩抬手摘掉臉上的麵具。


    諸位大臣倒吸一口涼氣,此前暗中有傳言稱容王臉上的傷見好,眾人沒有親眼所見,如今一看果然一點痕跡也找不出來,那臉俊美如故,被一襲親王服襯著越發光彩攝人。


    “兒臣有話要說,”他拱手對仁敬帝說,“烏伽在北邊虎視眈眈大梁多年,一年前兒臣便發覺朝中有人與烏伽勾結,順勢暗訪,這才發現□□這條線。另,兒臣奏請為一年多前戰死玉涼的將士們追封,當時兒臣作戰計劃遭人泄露,被數倍於己的敵人圍困,將士死戰,這才換回兒臣的一條命。”


    元晦說得克製,眾人卻從他平靜的敘述中聞到了血的味道。


    當年戰敗在前元晦失蹤在後,群臣隻顧著尋找元晦的蹤跡,根本顧不上去查背後的真相,待元晦歸來一切已經塵埃落定,戰敗之過元晦不想背也不行。


    這一年多來,楊家衰落,大家不用腦子想也知道容王剛才那番話說的是誰。


    楊慎硬扛著大家打量目光,沉沉開口:“上林苑隸屬戶部管轄,錢大人就沒什麽要說的?”


    錢邕此時早已委頓在地,雙目發直,聽見楊慎叫自己,他勉力打起精神,哆哆嗦嗦道:“臣……臣罪該萬死……”


    他將所有罪責一肩攬下,把楊慎等人摘得幹幹淨淨。


    仁敬帝掃視一圈,目光所及之處,眾人皆低頭回避。可見他們並非不知道區區錢邕哪有膽子裏通外敵,但仁敬帝也清楚,強行把楊家按倒,在場的諸世家未必能同意。


    “兒臣監國不利,自請守皇陵三年。”元熠突然開口,楊慎皺眉,他們事先沒有商量過此事。


    “殿下三思。”楊慎拱手勸道,目光滿是警告。


    元熠避開他的目光,緩聲道:“表哥……隨行吧。”


    楊慎倒退一大步,臉上的血色退了個幹淨。他難以置信地看著元熠,良久,他在心裏歎了口氣,“這大梁,終究姓元。”


    仁敬帝趁熱打鐵,“朕準了。”


    太子自請守皇陵,這太子位自然是保不住的,仁敬帝幹脆收了詔命,未等下朝便將人送了出去。


    順著錢邕這條線,上到戶部下到造幣、鹽道各方發落了數百人,該治罪的都治了,一個沒落,是大梁開國以來牽扯最廣的案子。


    散朝,元晦走在最前頭。


    巍峨的大殿門外是一片明晃晃的陽光,他停下,不顧背後眾臣疑惑的目光,眯著眼瞧了半晌,後微微一笑,提腳踩進了光裏。


    回去的路上,他又穿過那條紅牆青瓦的宮道。兩道高牆把陰沉沉的天空裁成長長的一條,遠沒有玉涼關那麽開闊,每次走這一趟,元晦都覺著壓抑的很。


    不過這次不同,沉寂的宮道盡頭站了一抹霜雪白的身影,斂了半裏秋日驕陽,明晃晃地佇在朱紅色宮牆之前,像是一把劈開腐朽淤血的長劍。


    “你怎麽來了。”他柔聲問。


    溫挽仰頭回他:“我來接王爺回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挽春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北並收藏挽春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