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當初商定盟約之時,趙良嗣也曾盡力。實在是金人於西京道一事態度含糊,宋國朝廷又一再催促,為了早日定下盟約,便不得不先隻定下南京道歸屬。


    隻如今宣帥提及此事,雖無徹責之意,趙良嗣也不得不跪下請罪。


    童貫見狀又是親手相扶,且安慰道:“仙人打鼓尚且有差錯之時,何況仲亮乃一介凡人!且不說仲亮替朝廷定下平遼之策,便已是不世之功;又是不懼生死,前往遼東同金人定下盟約,替朝廷結此強援。正可謂雖有小過,不掩大功。”


    趙良嗣此跪也不過虛應故事而已,見得童貫來扶,自是乘機起得身來。


    童貫便繼續開口道:“故此本官將耶律大石兵馬留於西京道,便是要使其代為試探。待到此次金人退去,當命王承旨傳本官口令,命耶律大石代為收復西京諸府。若是金人不肯理會,則燕雲十六州盡於本官手中收歸朝廷,此潑天大功,豈止太廟告捷,自當留於青史。若金人不肯以西京相與,必定領兵南下。本官猶能壯士斷臂,以耶律大石兵馬平復金人仇怨。”


    說完此語,童貫便哈哈大笑起來,朝趙良嗣開口道:“仲亮且言此計妙否?”


    童貫正在得意,唯有趙良嗣聽得此語,心下已是大急,趕緊開口道:“恩帥!此事萬萬不可!”


    若是他人敢如此無禮,童貫自會大怒,唯有趙良嗣這十數年來替自己立下許多大功,正為自己心腹謀主,故此童貫聽得此語,也隻轉頭問道:“仲亮此言何意!”


    趙良嗣趕緊開口道:“恩帥已忘西夏故事否?”


    童貫同夏國打了大半輩子的仗,這一身榮耀幾乎都是從夏人身上取來的,又豈會忘了西夏故事?


    當初朝廷立國之初,為了防範西邊的吐蕃、回紇諸部,便不得不扶持西北的黨項諸部以為策應。


    後來的事情發展就頗為好笑,朝廷重點防範的對象吐蕃、回紇自己內亂,從此一蹶不振;然則朝廷扶持的黨項卻乘機興起,成為了頭等的心腹大患。


    想得一想,童貫復笑道:“仲亮多心矣!當初夏賊或叛或降,前前後後經歷得三代,花費得數十年方得以自立。如今耶律大石若膽敢效仿西賊,朝廷又豈肯坐視數十年?金人又豈肯坐視數十年?”


    見得童貫不聽,趙良嗣心急如焚,復開口道:“如今耶律大石擁兵五萬,自立已是易如反掌。所缺者,一曰地盤,二曰強援。恩帥若使之攻占西京道,則此地皆為其所有矣。我朝或是金人前往相攻,彼必然引西賊為強援。若是一戰滅得此人尚且好說;若是不能,雙方既然反目,隻恐其必定夥同西賊入侵,如此則我朝丟得西京道諸府不說,尚且平白添得一強敵。”


    聽得趙良嗣此語,童貫不笑了,隻沉吟良久之後,才開口道:“以如今諸事觀來,吾猶自未肯疑心耶律大石投降誠意。”


    聽得童貫此言,趙良嗣苦笑不已,無奈勸道:“恩帥!凡事當防萬一。若耶律大石果然割據西京道自立,且結交西賊入寇,則恩帥又如何麵對朝廷?”


    隻前次趙良嗣曾以王葉以絕戶計相算計,童貫一直疑心這貨對耶律大石下手便是為了公報私仇。


    故此不管童貫如何信任趙良嗣,一旦涉及耶律大石之事,趙良嗣言語之效力平白便會去了一半,何況這貨所說之事全為猜測,並無半點實據。


    隻如今趙良嗣將後果說得如此嚴重,童貫也不得不重視起來。


    當下童貫便開口道:“仲亮有此疑心,莫非曾察覺耶律大石有何不妥?”


    當然有不妥!大大的不妥!


    今年年初,耶律大石不過是一名文官而已,手下一名士卒也無。十個月不到,這貨麾下已然有得五萬士卒,又結交得朝廷這等強援。


    前後勢力之差,不啻天淵。若說耶律大石背後未曾有人扶持,那便是鬼也不信。


    即便天機老人為了報恩,暗中出手相助。隻按理說來,頂多也是助其避禍而已,又何須費盡心力助其增長勢力?


    今日趙良嗣一再勸說童貫早日將耶律大石召回,與其說忌憚耶律大石,倒不如說忌憚其背後黑手。


    這才過得十個月,耶律大石勢力已經增長若此。


    若是再過十個月,情形又是如何?


    即便如今耶律大石忠心朝廷,待到其勢力再度增長後,誰又敢保證其繼續忠心朝廷?


    多大的勢力便有多大的野心!


    雖則自己已覺不妥,奈何耶律大石這背後黑手實在高明,行事之時簡直天衣無縫,未曾留下任何蛛絲馬跡。


    如今恩帥讓自己找證據,自己又去哪裏找?總不能說耶律大石勢力增長過快,即便眼下忠心,今後也必定反叛?


    雖則如此,趙良嗣受童貫恩重,對其頗為忠心,自然不肯坐視其冒險,自當勉力一勸。


    好在沒有證據也有證據的辦法,那就是動之以人情!


    當下趙良嗣便拜伏於地,泣道:“當日下官為遼人所欺,旦夕且死。恩帥乃暗中攜之歸宋,此活命之恩,下官死生不敢或忘。今後十數年間,下官幾番以拙計獻於宣帥案前。非為其他,正欲以薄才以報宣帥大恩萬一。不意恩帥不以下官才學鄙薄,言聽之,計用之,叨天之幸,亦曾數度成功。恩帥既以國士相待,下官又豈敢不以國士相報?前有活命之恩,後有國士之禮,下官並非草木之人,自當為恩帥死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宋末玩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正版王啟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正版王啟年並收藏回到宋末玩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