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葉便開口道:“耶律大石身為遼臣,天祚帝乃是遼主,又豈可輕言擒拿?但接應而已!”
這話童貫同趙良嗣秒懂。無非是耶律大石顧惜自己名聲,不肯背上欺君之名。雖名為接應,其實與擒拿無異,不過是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說法而已。
當下王葉又開口道:“耶律大石曾忠於天賜帝,天賜帝又為天祚帝所殺。待到耶律大石前往接應天祚帝,隻恐其未肯輕信,但半途而逃,又當如何?天祚帝既為遼主,耶律大石麾下又多為遼人,又豈肯動手阻攔?
且耶律大石麾下甚雜,其中豈無一二忠於天祚帝之徒?天祚帝疑心既起,又招攬得此等人馬為助,便藉機逃去,如此又當如何?求宣帥親筆書信,不過是欲安天祚帝之心,使其安心留於軍中,不肯逃去而已。”
二人聞言沉吟。
王葉便接著開口道:“故此於外人而言,耶律大石必然為遼國忠臣,此次前去接應得天祚帝。於天祚帝而言,便是耶律大石奉宣帥之命接應其歸宋,見得耶律大石已經降宋,且奉宣帥之命前來,天祚帝自知其並無加害之心,方敢放心留於軍中避禍,即便要逃,也得等金人撤去。”
說穿了,就是這耶律大石又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而已!這個童貫同趙良嗣都可以理會。
於是,趙良嗣便又開口道:“及是如此,待到耶律大石接應得天祚帝之餘,自可暗中護送其南下,復遣兵佯為天祚帝逃入析津府便可。又何須我等派兵前去接應?”
為何要童貫領兵北上接應,自然是為了他日好嫁禍給宋人,引起宋金開戰啊!
王葉當日不會明說,便朝童貫開口道:“敢問宣帥,當日宋金海上之盟,可定下宋國不得收納天祚帝之語?”
童貫同趙良嗣皆是聞言大驚!
童貫便開口道:“宋金密約使為絕密,承旨何以知之?”
王葉便開口道:“下官又如何能得知?隻家師曾言,完顏阿骨打同天祚帝之仇不共戴天,不得天祚帝必不肯死心,宋金既有密約,其中必有此等條款。”
白鬍子老爺爺就是好!有解釋不了的事情都可以往他身上推!
童貫聞言大嘆:“果神人也!”便對王葉開口道:“不瞞王承旨,確有此事!”
王葉便開口道:“耶律大石不肯遣人為之,正為此事。宣帥可知賊人盜物得手之後,從不將講贓物於手中久留,自當盡快轉交於接應人手中,以免為事主查獲!若果耶律大石遣人護送天祚帝南下,隻恐天祚帝必然強求耶律大石同行,如此極容易露出痕跡。若果耶律大石遣人偽裝天祚帝逃入析津府,隻耶律大石麾下多為遼人,於遼地皆有蹤跡可循。金人便尋析津府不得天祚帝,復察覺得此蛛絲馬跡,說不得便會查到耶律大石頭上。”
引得金人攻入析津府,王葉卻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金國當初以遼東一個小部落起家,數年間便占領的遼國如此廣闊的土地,唯有其兵精而少,便隻能重兵占據得四京之地同一些大的州府,各地尚且有不少州縣仍然奉從遼國號令,即便民間抗金的義軍也有不少。
便好比蛇蟲吞象,雖落得肚去,一時半會間卻猶自未曾消化完畢。
於金國而言,此時自當是對外暫停刀兵,先撲滅內亂為上。
一旦將撲滅得內亂,將遼國消化完畢後,其勢力自然是十倍百倍的增長。到的此時,金國自然有能力窺伺天下。
歷史上也正是這麽回事,金人於宣和四年攻破得析津府之後,四年內未曾對外大動刀兵,隻集中力量剿滅內亂,安心消化遼國。
到得靖康元年,金人消化遼國已畢,國勢大振,隻一戰便取宋都汴梁。
故此王葉又豈肯讓金人有時間喘息,有時間消化遼國?自當盡早將其捲入三國紛爭,使其無暇內顧,方能遏製金人興起。
於耶律大石而言,金人正一意滅遼,雖耶律大石西遷雲中,金人肯定不肯罷休,必然派兵絞殺。
耶律大石大軍新附,又如何有能力單抗金國?
故此王葉為了奠定三國之勢,隻能盡力將水攪渾,如此方能使得耶律大石有一線生機。
於宋國而言,金國正如同一顆大毒瘤,雖然如今尚且未曾危及宋國,看起對宋國完全無害。然則此毒瘤一旦發作,則宋國斷無生理。
既然是毒瘤,晚捅破不如早捅破,晚捅破必死無疑,早捅破還有一線生機。
且以宋國君臣那種豬性格,屠刀未曾到得頸上從不肯著急。如此情形,隻會做觀金人壯大,必不肯出兵襲擾金國。
隻如今的情形與數百年後的二戰何其相似?
當年羅斯福為了讓美國早日捲入二戰,以便遏製日本,尚且不惜以珍珠港為代價!
王葉又能以婦人之仁,憐惜一個析津府?
故此於王葉而言,自當是早日令金人入得析津府,早日讓宋金開戰為上。
雖則如此,隻析津府軍民實屬無辜。
當下王葉又開口道:“隻家師乃修道之人,見不得金人屠城。若果宣帥引的金人攻入析津府,隻恐其故態復萌,又起屠城之念,必為家師所不喜!”
第279章 郭藥師逃回
於如今而言,當然以復燕為上,當然以擒拿天祚帝為要,至於湖鹽之事,如今八字還沒有一撇,故此王葉也隻提了一嘴,便不再詳說。
這話童貫同趙良嗣秒懂。無非是耶律大石顧惜自己名聲,不肯背上欺君之名。雖名為接應,其實與擒拿無異,不過是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說法而已。
當下王葉又開口道:“耶律大石曾忠於天賜帝,天賜帝又為天祚帝所殺。待到耶律大石前往接應天祚帝,隻恐其未肯輕信,但半途而逃,又當如何?天祚帝既為遼主,耶律大石麾下又多為遼人,又豈肯動手阻攔?
且耶律大石麾下甚雜,其中豈無一二忠於天祚帝之徒?天祚帝疑心既起,又招攬得此等人馬為助,便藉機逃去,如此又當如何?求宣帥親筆書信,不過是欲安天祚帝之心,使其安心留於軍中,不肯逃去而已。”
二人聞言沉吟。
王葉便接著開口道:“故此於外人而言,耶律大石必然為遼國忠臣,此次前去接應得天祚帝。於天祚帝而言,便是耶律大石奉宣帥之命接應其歸宋,見得耶律大石已經降宋,且奉宣帥之命前來,天祚帝自知其並無加害之心,方敢放心留於軍中避禍,即便要逃,也得等金人撤去。”
說穿了,就是這耶律大石又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而已!這個童貫同趙良嗣都可以理會。
於是,趙良嗣便又開口道:“及是如此,待到耶律大石接應得天祚帝之餘,自可暗中護送其南下,復遣兵佯為天祚帝逃入析津府便可。又何須我等派兵前去接應?”
為何要童貫領兵北上接應,自然是為了他日好嫁禍給宋人,引起宋金開戰啊!
王葉當日不會明說,便朝童貫開口道:“敢問宣帥,當日宋金海上之盟,可定下宋國不得收納天祚帝之語?”
童貫同趙良嗣皆是聞言大驚!
童貫便開口道:“宋金密約使為絕密,承旨何以知之?”
王葉便開口道:“下官又如何能得知?隻家師曾言,完顏阿骨打同天祚帝之仇不共戴天,不得天祚帝必不肯死心,宋金既有密約,其中必有此等條款。”
白鬍子老爺爺就是好!有解釋不了的事情都可以往他身上推!
童貫聞言大嘆:“果神人也!”便對王葉開口道:“不瞞王承旨,確有此事!”
王葉便開口道:“耶律大石不肯遣人為之,正為此事。宣帥可知賊人盜物得手之後,從不將講贓物於手中久留,自當盡快轉交於接應人手中,以免為事主查獲!若果耶律大石遣人護送天祚帝南下,隻恐天祚帝必然強求耶律大石同行,如此極容易露出痕跡。若果耶律大石遣人偽裝天祚帝逃入析津府,隻耶律大石麾下多為遼人,於遼地皆有蹤跡可循。金人便尋析津府不得天祚帝,復察覺得此蛛絲馬跡,說不得便會查到耶律大石頭上。”
引得金人攻入析津府,王葉卻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金國當初以遼東一個小部落起家,數年間便占領的遼國如此廣闊的土地,唯有其兵精而少,便隻能重兵占據得四京之地同一些大的州府,各地尚且有不少州縣仍然奉從遼國號令,即便民間抗金的義軍也有不少。
便好比蛇蟲吞象,雖落得肚去,一時半會間卻猶自未曾消化完畢。
於金國而言,此時自當是對外暫停刀兵,先撲滅內亂為上。
一旦將撲滅得內亂,將遼國消化完畢後,其勢力自然是十倍百倍的增長。到的此時,金國自然有能力窺伺天下。
歷史上也正是這麽回事,金人於宣和四年攻破得析津府之後,四年內未曾對外大動刀兵,隻集中力量剿滅內亂,安心消化遼國。
到得靖康元年,金人消化遼國已畢,國勢大振,隻一戰便取宋都汴梁。
故此王葉又豈肯讓金人有時間喘息,有時間消化遼國?自當盡早將其捲入三國紛爭,使其無暇內顧,方能遏製金人興起。
於耶律大石而言,金人正一意滅遼,雖耶律大石西遷雲中,金人肯定不肯罷休,必然派兵絞殺。
耶律大石大軍新附,又如何有能力單抗金國?
故此王葉為了奠定三國之勢,隻能盡力將水攪渾,如此方能使得耶律大石有一線生機。
於宋國而言,金國正如同一顆大毒瘤,雖然如今尚且未曾危及宋國,看起對宋國完全無害。然則此毒瘤一旦發作,則宋國斷無生理。
既然是毒瘤,晚捅破不如早捅破,晚捅破必死無疑,早捅破還有一線生機。
且以宋國君臣那種豬性格,屠刀未曾到得頸上從不肯著急。如此情形,隻會做觀金人壯大,必不肯出兵襲擾金國。
隻如今的情形與數百年後的二戰何其相似?
當年羅斯福為了讓美國早日捲入二戰,以便遏製日本,尚且不惜以珍珠港為代價!
王葉又能以婦人之仁,憐惜一個析津府?
故此於王葉而言,自當是早日令金人入得析津府,早日讓宋金開戰為上。
雖則如此,隻析津府軍民實屬無辜。
當下王葉又開口道:“隻家師乃修道之人,見不得金人屠城。若果宣帥引的金人攻入析津府,隻恐其故態復萌,又起屠城之念,必為家師所不喜!”
第279章 郭藥師逃回
於如今而言,當然以復燕為上,當然以擒拿天祚帝為要,至於湖鹽之事,如今八字還沒有一撇,故此王葉也隻提了一嘴,便不再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