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此話,劉舜仁便要告辭,將耶律大石這邊軍力暴漲的消息稟告於郭藥師。
見得劉舜仁欲要告辭,耶律大石也不欲相留。
此時王葉卻開口道:“劉將軍且慢!”
劉舜仁雖不知何事,便停了下來,等待王葉繼續開口。
誰料得王葉反而走近耶律大石身邊,雙方壓低聲音密議得一陣,這才見著耶律大石點了點頭。
王葉這才走得下來,開口道:“林牙已經有得妙計在此,似可解雙方之憂!”
劉舜仁聞言自是大喜,便行禮道:“正要請教!”
王葉便開口道:“隻不知老賊麾下兵力如何?”
劉舜仁開口道:“實有騎兵三萬餘,步卒萬餘。”
王葉開口道:“如今林牙麾下雖得五萬大軍,然則未經操練。若是對上老賊四萬步騎,隻恐未能便勝。既是如此,隻不知郭將軍麾下又有多少人馬能聽其招呼?”
此事郭藥師倒是同自己提過,劉舜仁便開口道:“如今老賊麾下二萬五千奚兵,全為騎兵。常勝軍士卒萬五,多為步卒。郭帥曾言,自己若是領軍叛逃,約莫能有萬人跟隨。”
王葉稍一沉吟,便點頭道:“若是郭將軍能招呼得萬人,此事可成。”
劉舜仁便開口道:“還請王大人明言。”
王葉便開口道:“本官已經說動得林牙,欲將大軍遷往新城,據新城而守。待到老賊領大軍自相州東來,途徑涿州之時,若郭將軍能率得萬餘士卒叛逃,占據涿州以自守,如此則大事可成。新城、涿州一南一北,而蕭幹在其中矣!若老賊北上攻打涿州,涿州乃大城,城堅河深,郭將軍又有得萬餘麾下,想來守住涿州三五日當不在話下。有得此三五日時日,林牙大軍早出於老賊背後矣。反之,若蕭幹南下攻打林牙,新城雖殘破,林牙亦有五萬大軍在手,旬日之間尚且能支吾。此時郭帥又可使奇兵於後策應。”
劉舜仁聽得此語,細細思索的半晌,這才開口道:“果然妙計。隻此事並非在下所能做主,尚需請得郭帥示下。”
王葉便開口道:“當是如此!”
待到劉舜仁告辭離去,王葉亦自回得營帳,便將韓德召來,切切的叮囑了一番,便使其快馬出營,直往永興軍路而來,追趕童貫大軍,欲以遼國南京道相獻。
第164章 到底誰為耶律大石謀主?
卻說當日趙良嗣為王葉所算計,將泄密之事栽贓到趙良嗣同種師道頭上。
到底是誰向耶律大石透露了宋金海上之盟的密約,知情人就那麽幾個,除了蔡攸、童貫二人外,要麽是趙良嗣,要麽便是種師道。
當時蕭幹已經殺得宋人使者張憲,兩國開戰在即,童貫尚且要靠種師道麾下的西軍出力,故此麵對蔡攸的問責之時,也唯有昧著良心暫時將此罪名推到了趙良嗣頭上。
臨陣泄密乃是殺頭的大罪,雖然將此罪名栽贓於趙良嗣頭上,然則到底是童貫心腹,又有十餘年交情,且今後尚且要倚靠其獻策。
故此童貫又盡力於蔡攸麵前替趙良嗣求得一條生路,隻用赴江南押運糧草的名頭,將趙良嗣遠遠的打發了出來。
趙良嗣身負血海深仇,乃同遼國宗室不共戴天,故此不管身在燕地抑或身在江南,卻也時時將心思放在滅遼之事上。
當日聽得各種風聲傳來,耶律大石降而復叛,宋人大潰,為耶律大石俘虜得五萬餘人等等,乃至於後來蕭嚴南下等事。趙良嗣聽得此訊,心中竊喜之餘,隻埋頭督運糧草。
自己此次失敗,無非是自己在明,對方在暗,被對方有心算無心,這才中了奸計。此事並不能說明自己便技不如人。
如今朝廷既然吃虧,想來很快便能明白過來。隻要二位大人得知耶律大石詐降,則自己必定有復出之日。
如今遼人勢弱,隻要宋人大軍一日不撤,滅遼當不在話下。
且此次自己被發配得出來,便已經轉明為暗,如此攻守之勢已異,便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且讓對付也嚐嚐被人算計的滋味。
近日又聽得風聲傳來,宣帥伐遼失敗,反倒引得夏人、遼人同時入侵,永興軍路、河北西路同時告急,故此朝廷已有旨意班師。
此時趙良嗣正將一批江南糧草往北押運而來,剛剛得到河北東路地界。
陡然聽得此信,趙良嗣頓時便有如五雷轟頂。
自愛妻去後,自己便生無可戀。如今之所以苟延存世者,正為遼國未滅,耶律達魯未曾授首之故。若是滅遼事歇,自己活著又有甚麽意思?
軍中鐵律,若是糧草出了簍子,押運之人可是死罪,斬立決的那種。
如今趙良嗣也顧不上什麽死罪不死罪了,便將押運糧草之事拋給副手,領著兩名親衛便往西追來,欲要麵見宣帥密談,以求挽回此事。
當日童貫領西軍擊敗了蕭幹,退得遼人這一路後,便欲要領大軍繼續西去,前往永興軍路擊退夏人。
大軍這才前行的半日,便有辛興宗領著八千殘破西軍來投。
當日蕭幹使五千常勝軍前來攻打,辛興宗同劉延慶領著萬餘選鋒軍前往迎戰。
待到大營已為蕭幹所破,劉延慶便率軍先退。辛興宗見狀,便也不得不跟著後撤。
見得劉舜仁欲要告辭,耶律大石也不欲相留。
此時王葉卻開口道:“劉將軍且慢!”
劉舜仁雖不知何事,便停了下來,等待王葉繼續開口。
誰料得王葉反而走近耶律大石身邊,雙方壓低聲音密議得一陣,這才見著耶律大石點了點頭。
王葉這才走得下來,開口道:“林牙已經有得妙計在此,似可解雙方之憂!”
劉舜仁聞言自是大喜,便行禮道:“正要請教!”
王葉便開口道:“隻不知老賊麾下兵力如何?”
劉舜仁開口道:“實有騎兵三萬餘,步卒萬餘。”
王葉開口道:“如今林牙麾下雖得五萬大軍,然則未經操練。若是對上老賊四萬步騎,隻恐未能便勝。既是如此,隻不知郭將軍麾下又有多少人馬能聽其招呼?”
此事郭藥師倒是同自己提過,劉舜仁便開口道:“如今老賊麾下二萬五千奚兵,全為騎兵。常勝軍士卒萬五,多為步卒。郭帥曾言,自己若是領軍叛逃,約莫能有萬人跟隨。”
王葉稍一沉吟,便點頭道:“若是郭將軍能招呼得萬人,此事可成。”
劉舜仁便開口道:“還請王大人明言。”
王葉便開口道:“本官已經說動得林牙,欲將大軍遷往新城,據新城而守。待到老賊領大軍自相州東來,途徑涿州之時,若郭將軍能率得萬餘士卒叛逃,占據涿州以自守,如此則大事可成。新城、涿州一南一北,而蕭幹在其中矣!若老賊北上攻打涿州,涿州乃大城,城堅河深,郭將軍又有得萬餘麾下,想來守住涿州三五日當不在話下。有得此三五日時日,林牙大軍早出於老賊背後矣。反之,若蕭幹南下攻打林牙,新城雖殘破,林牙亦有五萬大軍在手,旬日之間尚且能支吾。此時郭帥又可使奇兵於後策應。”
劉舜仁聽得此語,細細思索的半晌,這才開口道:“果然妙計。隻此事並非在下所能做主,尚需請得郭帥示下。”
王葉便開口道:“當是如此!”
待到劉舜仁告辭離去,王葉亦自回得營帳,便將韓德召來,切切的叮囑了一番,便使其快馬出營,直往永興軍路而來,追趕童貫大軍,欲以遼國南京道相獻。
第164章 到底誰為耶律大石謀主?
卻說當日趙良嗣為王葉所算計,將泄密之事栽贓到趙良嗣同種師道頭上。
到底是誰向耶律大石透露了宋金海上之盟的密約,知情人就那麽幾個,除了蔡攸、童貫二人外,要麽是趙良嗣,要麽便是種師道。
當時蕭幹已經殺得宋人使者張憲,兩國開戰在即,童貫尚且要靠種師道麾下的西軍出力,故此麵對蔡攸的問責之時,也唯有昧著良心暫時將此罪名推到了趙良嗣頭上。
臨陣泄密乃是殺頭的大罪,雖然將此罪名栽贓於趙良嗣頭上,然則到底是童貫心腹,又有十餘年交情,且今後尚且要倚靠其獻策。
故此童貫又盡力於蔡攸麵前替趙良嗣求得一條生路,隻用赴江南押運糧草的名頭,將趙良嗣遠遠的打發了出來。
趙良嗣身負血海深仇,乃同遼國宗室不共戴天,故此不管身在燕地抑或身在江南,卻也時時將心思放在滅遼之事上。
當日聽得各種風聲傳來,耶律大石降而復叛,宋人大潰,為耶律大石俘虜得五萬餘人等等,乃至於後來蕭嚴南下等事。趙良嗣聽得此訊,心中竊喜之餘,隻埋頭督運糧草。
自己此次失敗,無非是自己在明,對方在暗,被對方有心算無心,這才中了奸計。此事並不能說明自己便技不如人。
如今朝廷既然吃虧,想來很快便能明白過來。隻要二位大人得知耶律大石詐降,則自己必定有復出之日。
如今遼人勢弱,隻要宋人大軍一日不撤,滅遼當不在話下。
且此次自己被發配得出來,便已經轉明為暗,如此攻守之勢已異,便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且讓對付也嚐嚐被人算計的滋味。
近日又聽得風聲傳來,宣帥伐遼失敗,反倒引得夏人、遼人同時入侵,永興軍路、河北西路同時告急,故此朝廷已有旨意班師。
此時趙良嗣正將一批江南糧草往北押運而來,剛剛得到河北東路地界。
陡然聽得此信,趙良嗣頓時便有如五雷轟頂。
自愛妻去後,自己便生無可戀。如今之所以苟延存世者,正為遼國未滅,耶律達魯未曾授首之故。若是滅遼事歇,自己活著又有甚麽意思?
軍中鐵律,若是糧草出了簍子,押運之人可是死罪,斬立決的那種。
如今趙良嗣也顧不上什麽死罪不死罪了,便將押運糧草之事拋給副手,領著兩名親衛便往西追來,欲要麵見宣帥密談,以求挽回此事。
當日童貫領西軍擊敗了蕭幹,退得遼人這一路後,便欲要領大軍繼續西去,前往永興軍路擊退夏人。
大軍這才前行的半日,便有辛興宗領著八千殘破西軍來投。
當日蕭幹使五千常勝軍前來攻打,辛興宗同劉延慶領著萬餘選鋒軍前往迎戰。
待到大營已為蕭幹所破,劉延慶便率軍先退。辛興宗見狀,便也不得不跟著後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