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貫聽後,點了點頭,開口道:“辦事還算老成。共計收到多少降表?”
和詵遲疑了一下,勉強開口道:“未曾收到降表。”
童貫便轉頭看向一邊的趙良嗣(趙良嗣原名馬植,叛遼降宋後賜名趙良嗣,正是前文耶律大石口中的逆賊,一意滅遼),雖然沒有開口,意思卻很清楚:“你丫的一直拍著胸脯說燕地漢人哭著喊著要重回大宋懷抱,隻要朝廷大軍一到,必然是望風而降。怎麽這麽大的動靜鬧下來,一個來投降的都沒有?”
麵對著童貫的目光,趙良嗣額頭開始冒冷汗,想了想,便站了出來,開口道:“回大帥,事關重大,棄遼歸宋乃是大罪,一旦事發便有族滅之禍,由不得不慎重。此其一也。事發倉促,雖有和知州廣發之詔書,隻怕燕人未必肯輕易相信,此其二也。即便有燕人肯信,亦願冒族誅之禍來投,隻怕一時半刻也難以過境,此其三也。還請大帥稍候數日,定當有佳音傳來。”
童貫想了想,開口道:“有幾分道理。既然如此,本官就再下一道榜文,文學之士何在?”
有宋一朝,最不缺的就是文人,當下便有數位幕僚站了出來。
童貫把意思說了說,幕僚們商量了一下,盞茶之間一篇文采飛揚的榜文便做了出來:“幽燕一方本為吾境,一旦陷沒幾二百年。彼者漢蕃離心,內外變亂,舊主未滅,新君纂攘。哀此良民,重罹塗炭,當司遵奉睿旨,統率重兵,巳次近邊。
奉辭問罪,務在救民,不專殺戮,爾等各宜奮身早圖歸計。有官者復還舊次、有田者復業如初。若能身率豪傑別立功效,即當優與官職,厚賜金帛;如能以一州一縣來歸者、即以其州縣任之;如有豪傑以燕京來獻,不拘軍兵百姓,雖未命官便與節度使、給錢十萬貫、大宅一區。”
童貫聽完,滿意地點了點頭,開口道:“賞!”
旁邊便有親衛端出數盤銀兩,參與擬定榜文的文人一人一盤。眾文人接過銀兩,謝恩退下。
童貫又把目光投向和詵,開口道:“此榜文同前聖旨一道,廣向燕人散發,命其早日來投。”
和詵趕緊答應道:“下官遵命,回雄州後當即辦理。”
童貫接著開口道:“方才趙修撰之話有理,隻怕燕人之中即便有人願降,亦難過邊界。此事,誰能替本官分憂?”
話音剛落,旁邊趙良嗣便開口了:“回大帥,下官已有計策在此。可派使者前往析津府,即可沿途查看遼國虛實,亦可接納燕地降人。倘若燕人來投,無需冒險過境,可藉使者投納降表。”
童貫想了想,開口道:“此策大妙!當以何名目派使者前往?”
趙良嗣便開口道:“天祚帝存亡未知,遼人乃擅立耶律淳為帝。宋遼兩國乃兄弟之邦,鄰國有此亂臣賊子篡位,當派使者前往問責。”
童貫撫掌大笑,開口道:“一箭雙鵰,趙修撰果然好算計。”然後掃了一眼帳下的文官,開口道:“誰可為使者?”
趙良嗣立即開口道:“下官族侄馬擴,為人機敏,可為使者。”
童貫點了點頭,開口道:“好!賢叔侄忠心報國,本官自當奏聞聖上。倘若真能引得遼人來歸,事成之後,重重有賞。”
童貫做人最成功的一點,便是出手大方。說厚賞,那真的是厚賞,事情辦成了,基本上你後半輩子的花銷就有著落了。
見到有厚賞,旁邊便有人站不住了。一旁的朝奉郎張憲趕緊開口道:“大帥且慢!”
童貫聞言便把目光投了過來。
張憲站了出來,開口道:“大帥,這馬擴乃武官,未有文職,按禮不可為使。”
童貫開口道:“也有道理。”接著又把目光投向了文官們,開口道:“復有誰願出使者?”
不待其他人回答,張憲挺了挺身子,擲地有聲的開口道:“此次出使之事,實乃九死一生。然則事關國運,下官又豈甘人後,願自請為使,縱死無悔。”
這話聽得旁邊的眾文官一齊翻白眼,宋遼兩國一百多年邦交下來,還從來沒有過殺使的事情,九死一生個毛啊!不過誰讓自己反應慢,臉皮薄呢,隻好眼睜睜的看著這塊肥肉落入別人的口中。剛才那幾個幸運的傢夥,不過聯手擬定了一份榜文,宣帥隨口一個“賞”字,便一人得了一盤銀兩。如今可是“重重有賞”!
童貫看了看張憲,開口道:“既如此,便命你為使,克日出使燕京。切記,休要墜了朝廷威風!”
張憲聞言大喜,趕緊行禮謝過。
此事已定,童貫便站了起來,掃了一眼帳下文武,信心滿滿的開口道:“自宣和元年起,朝廷共收遼國逃人不知凡幾。遼國虛實,朝廷皆已盡知。自金人興起,遼國日衰,外有金人南犯,攻城略地;內有亂賊作反,攻打州縣,殺戮百姓。燕地漢人皆心思皇宋,望王師如盼甘霖。本官辭駕北上之時,官家便有訓示。此次北伐,當先禮後兵,倘若遼人俯首來降,自當誠意相待,不得擅自殺戮一人。”
停了停,童貫加重了語氣開口道:“萬一遼人不識天時,負隅頑抗,則大軍突進,一體剪除。”
和詵遲疑了一下,勉強開口道:“未曾收到降表。”
童貫便轉頭看向一邊的趙良嗣(趙良嗣原名馬植,叛遼降宋後賜名趙良嗣,正是前文耶律大石口中的逆賊,一意滅遼),雖然沒有開口,意思卻很清楚:“你丫的一直拍著胸脯說燕地漢人哭著喊著要重回大宋懷抱,隻要朝廷大軍一到,必然是望風而降。怎麽這麽大的動靜鬧下來,一個來投降的都沒有?”
麵對著童貫的目光,趙良嗣額頭開始冒冷汗,想了想,便站了出來,開口道:“回大帥,事關重大,棄遼歸宋乃是大罪,一旦事發便有族滅之禍,由不得不慎重。此其一也。事發倉促,雖有和知州廣發之詔書,隻怕燕人未必肯輕易相信,此其二也。即便有燕人肯信,亦願冒族誅之禍來投,隻怕一時半刻也難以過境,此其三也。還請大帥稍候數日,定當有佳音傳來。”
童貫想了想,開口道:“有幾分道理。既然如此,本官就再下一道榜文,文學之士何在?”
有宋一朝,最不缺的就是文人,當下便有數位幕僚站了出來。
童貫把意思說了說,幕僚們商量了一下,盞茶之間一篇文采飛揚的榜文便做了出來:“幽燕一方本為吾境,一旦陷沒幾二百年。彼者漢蕃離心,內外變亂,舊主未滅,新君纂攘。哀此良民,重罹塗炭,當司遵奉睿旨,統率重兵,巳次近邊。
奉辭問罪,務在救民,不專殺戮,爾等各宜奮身早圖歸計。有官者復還舊次、有田者復業如初。若能身率豪傑別立功效,即當優與官職,厚賜金帛;如能以一州一縣來歸者、即以其州縣任之;如有豪傑以燕京來獻,不拘軍兵百姓,雖未命官便與節度使、給錢十萬貫、大宅一區。”
童貫聽完,滿意地點了點頭,開口道:“賞!”
旁邊便有親衛端出數盤銀兩,參與擬定榜文的文人一人一盤。眾文人接過銀兩,謝恩退下。
童貫又把目光投向和詵,開口道:“此榜文同前聖旨一道,廣向燕人散發,命其早日來投。”
和詵趕緊答應道:“下官遵命,回雄州後當即辦理。”
童貫接著開口道:“方才趙修撰之話有理,隻怕燕人之中即便有人願降,亦難過邊界。此事,誰能替本官分憂?”
話音剛落,旁邊趙良嗣便開口了:“回大帥,下官已有計策在此。可派使者前往析津府,即可沿途查看遼國虛實,亦可接納燕地降人。倘若燕人來投,無需冒險過境,可藉使者投納降表。”
童貫想了想,開口道:“此策大妙!當以何名目派使者前往?”
趙良嗣便開口道:“天祚帝存亡未知,遼人乃擅立耶律淳為帝。宋遼兩國乃兄弟之邦,鄰國有此亂臣賊子篡位,當派使者前往問責。”
童貫撫掌大笑,開口道:“一箭雙鵰,趙修撰果然好算計。”然後掃了一眼帳下的文官,開口道:“誰可為使者?”
趙良嗣立即開口道:“下官族侄馬擴,為人機敏,可為使者。”
童貫點了點頭,開口道:“好!賢叔侄忠心報國,本官自當奏聞聖上。倘若真能引得遼人來歸,事成之後,重重有賞。”
童貫做人最成功的一點,便是出手大方。說厚賞,那真的是厚賞,事情辦成了,基本上你後半輩子的花銷就有著落了。
見到有厚賞,旁邊便有人站不住了。一旁的朝奉郎張憲趕緊開口道:“大帥且慢!”
童貫聞言便把目光投了過來。
張憲站了出來,開口道:“大帥,這馬擴乃武官,未有文職,按禮不可為使。”
童貫開口道:“也有道理。”接著又把目光投向了文官們,開口道:“復有誰願出使者?”
不待其他人回答,張憲挺了挺身子,擲地有聲的開口道:“此次出使之事,實乃九死一生。然則事關國運,下官又豈甘人後,願自請為使,縱死無悔。”
這話聽得旁邊的眾文官一齊翻白眼,宋遼兩國一百多年邦交下來,還從來沒有過殺使的事情,九死一生個毛啊!不過誰讓自己反應慢,臉皮薄呢,隻好眼睜睜的看著這塊肥肉落入別人的口中。剛才那幾個幸運的傢夥,不過聯手擬定了一份榜文,宣帥隨口一個“賞”字,便一人得了一盤銀兩。如今可是“重重有賞”!
童貫看了看張憲,開口道:“既如此,便命你為使,克日出使燕京。切記,休要墜了朝廷威風!”
張憲聞言大喜,趕緊行禮謝過。
此事已定,童貫便站了起來,掃了一眼帳下文武,信心滿滿的開口道:“自宣和元年起,朝廷共收遼國逃人不知凡幾。遼國虛實,朝廷皆已盡知。自金人興起,遼國日衰,外有金人南犯,攻城略地;內有亂賊作反,攻打州縣,殺戮百姓。燕地漢人皆心思皇宋,望王師如盼甘霖。本官辭駕北上之時,官家便有訓示。此次北伐,當先禮後兵,倘若遼人俯首來降,自當誠意相待,不得擅自殺戮一人。”
停了停,童貫加重了語氣開口道:“萬一遼人不識天時,負隅頑抗,則大軍突進,一體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