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高技術備件下局部戰爭戰役後勤保障研究 作者:餘高達+陳曙東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靠覺悟,戰時靠命令”的動員狀況;建立健全各級動員領導機構,劃分指 揮權限、明確指揮職責;軍民聯合製定動員預案,將具體問題落到實處;結 合部隊演習及其它較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進行動員演練,為在未來高技術局 部戰爭登島戰役中充分發揮人民戰爭的巨大威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附表: 登島戰役後勤力量編成 登島戰役後方聯勤指揮機構 戰區戰區 二炮 後 技 海軍 艦航 空軍空軍 基地 勤 術 基地 海上 海上 後方 後方後方 後方 分 保 後方 保障 運輸 勤務 勤務勤務 勤務 部 障 勤務 編隊 編隊 力量 力量力量 力量 群 力量 後 野 保 技術 技術 勤 戰 障 保障 保障 基 兵 旅 基地 分隊 地 站
高技術條件下集團軍邊境反擊戰役後勤保障指導需要把握的幾個問題 王紹信 高技術條件下集團軍邊境反擊戰役,通常是在擁有高技術之敵突然對我 邊境地區實施局部入侵時,在戰區直接指揮下,為達成一定的戰略目的,快 速前進,以反擊為主的攻勢行動。高技術條件下集團軍邊境反擊戰役後勤保 障,我軍目前既無係統理論指導,又無實戰經驗借鑑,無疑是一個全新的課 題,需要我們著眼其作戰特點,以全新的視野進行全新的思考。 一、戰場情況多元複雜化,作故行動全方位對抗激烈和戰爭的殘酷 性空前。後勤人員必須強化 “危勢”保障意識 邊境反擊戰役受政治、外交等諸多因素製約,高技術武器裝備非常規化 的作戰功能和戰場的非線式化,必然造成戰場情況的諸多或然性和極其複雜 化,傳統的後勤保障的時空概念、程序、模式、參照係將被打破。高技術條 件下集團軍邊境反擊戰役,後勤保障的 “危勢”將貫穿戰役的開局、中局和 結局,強化後勤人員“危勢”保障意識,顯得十分重要和必要。所謂“危勢” 保障意識,是指在平時戰備,尤其是臨戰準備時,就要預測戰役全程後勤保 障可能出現的危難局勢,以求事前控製,隨機採取應急對策。針對未來此種 戰役樣式的可能現實,我們認為後勤保障將麵臨的主要 “危勢”。 比如,後勤保障與防衛有可能不期展開。敵軍認為應 “在整個作戰 地域的全縱深同時採取作戰行動”,“打敗敵人的最好辦法是對敵人同時實 施近距離作戰和縱深作戰”, “縱深作戰可充分利用己方的能力在空間和時 間方麵延伸戰場”。因此,未來戰場決不再意味著就是兩軍對壘、攻防廝殺 的兵力火力的近距離接觸線,而是縱橫萬裏的兵力機動、火力和電磁的遠距 離和超遠距離打擊基點構成的對峙區域。由此可見,擔負邊境反擊作戰任務 的集團軍,從受領任務開始到戰役結束,將全時空受敵高技術兵器打擊威脅。 作為敵縱深打擊 “重心”之一的後勤,其危難局勢將可能在常駐地、防空襲 疏散地域或前出機動途中等時節在敵我雙方超視距狀態下呈現。迫使後勤力 量過早展開、耗散。這就要求後勤必須打破以往作戰後勤保障與防衛展開時 空的思維定勢,立足從受領任務起,隨時隨地在保障中防衛,在防衛中保障。 再如,邊境反擊作戰地區無可靠的地方支前依託。目前我國周邊地 區,非經濟落後既市場經濟繁榮,尤其是隨著私有製和股份製經濟的發展, 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將給未來高技術條件下集團軍邊境反擊戰役就近就地 動員取給提出了許多難題,對能否再現以往戰爭 “駿馬高車送糧食”的支前 景象提出了質疑。在敵高技術兵器的巨大破壞力、震撼力下,邊境淺近縱深 地方支前物質和非物質力都將受到難以估量的損耗。因此,把就近就地動員 取給作為重要依託的傳統後勤保障觀念也將被打破。麵對此種作戰可能的嚴 峻現實,要求後勤必須立足交戰區域無可靠的地方支前依託,並著眼依託縱 深地方支前力量。 還如,後勤以較大甚至慘重代價,換取較小的保障效果。高技術條 件下的戰場,凡是暴露的目標,一般都可偵知,凡是偵知的目標,一般都可 摧毀。後勤保障係統又是敵高技術兵器打擊的重點。海灣戰爭中,伊軍地麵 作戰僅維繫了3天多,幾十萬大軍頃刻瓦解,後勤保障被癱瘓是重要原因。 集團軍邊境反擊戰役,在敵高技術偵察監視係統的瞰製下,使得後勤保障設
施和運輸線幾乎全時空處於暴露狀態,非線式作戰的實施,使後勤與敵直接 交戰的概率大大增加,後勤局部或整體遭受罹難的 “危勢”隨時都可出現; 以往作戰我軍的物資需求量、傷員發生率、武器裝備損壞率等參照係數將被 打破,後勤保障量與後勤保障實力間形成較大落差;在高技術兵器高精度和 巨大破壞力的打擊中,由物質保障力損傷所造成的後勤人員的心理因素、後 勤組織結構與技術結構等係統功能的損傷,也就是非物質保障力損耗,尤其 不容忽視。 因此,後勤以較大甚至慘重代價換取較小保障效果,將有可能成為普遍 性的嚴峻局勢。這一 “危勢”,要求後勤人員必須具備超常的心理素質,後 勤指揮必須具有超常的預見性和靈活性,後勤保障必須具有超常的獨立、主 動、協同運作。 不容質疑,不僅上述 “危勢”,未來高技術條件下集團軍邊境反擊戰役 後勤保障,還將會遇到諸多不測的 “危勢”,什麽樣的“危勢”都可能發生。 二、戰事觸發突然,速戰速決。後勤臨戰準備的基點必須是稍加準 備和不經臨戰訓練,即能遂行作戰保障任務 未來敵對我發動邊境局部入侵,憑藉其高技術,將更加強調突然襲擊, 速戰速決。擔負邊境反擊戰役任務的集團軍,通常將是越級轉換戰備等級, 無論是先機製敵,還是後發製人,都將是力求快速反應,迅速前出,緊急進 入交戰。目前我軍規定的部隊完成戰備等級轉換時限,偏重於應付一般條件 下武裝衝突和小規模局部戰爭。而且,作戰值班部隊與占大比重的一般部隊 的戰備能力和戰備要求,又存在較大差異,難以與高技術條件下集團軍邊境 反擊戰役的客觀要求相適應。我們認為,集團軍各級後勤臨戰準備的基點, 都必須放在稍加準備和不經臨戰訓練即能遂行作戰保障任務上。這一整體後 勤臨戰準備基點的確立,一方麵,是高技術條件下集團軍邊境反擊戰役“突 然”、 “緊急”的特性所決定的。可以設想,合成軍指揮員緊急受領任務 後,通常不會按常規臨戰準備時限和戰備等級逐級轉換來要求部隊,也通常 不會因後勤準備時限的推延而遲緩部隊迅速前出,這就容易造成後勤準備滯 後於前出部隊或倉促上陣的被動局麵。而且,擔負邊境反擊戰役任務的集團 軍,多是遠離邊境地區,既是靠近邊境地區的集團軍,也有數百公裏的距離, 邊境一線邊防部隊的抵禦能力又較脆弱,這種客觀存在的時空差,也需要集 團軍作戰部隊。尤其是後勤最大限度地縮短臨戰準備時限來彌補。 另一方麵,是高技術條件下集團罩邊境反擊戰役的規模、強度所決 定的。我們認為,這一 “稍加準備和不經臨戰訓練即可遂行作戰任務。”的 要求應作為集團軍部隊應付局部戰爭的普遍要求。集團軍整體上達成稍加準 備和不經臨戰訓練即能遂行邊境反擊戰役後勤保障任務,主要應解決重點部 隊與一般部隊後勤存在的 “三差”:一是戰備要求標準差。比如戰備等級轉 換的時間標準差、各種武器裝備完好率和戰備率差等,應最大限度地縮小甚 至消除。二是後勤裝備質量差。如車輛這一製約後勤臨戰準備的關節點,目 前集團軍各部隊平時單車油料、車材,以及駕駛員的新訓、復訓標準等沒有 差別,影響一般部隊後勤臨戰準備的主要是車輛的完好率。其它後勤裝備一 般部隊與重點部隊相較,客觀上數質量也普遍差一個檔次。三是戰備訓練差。 三、規模不測,量敵用兵,集中精銳,超常編成使用。後勤力量的 組合運用必須高度隨機靈活 高技術條件下邊境反擊戰役,傳統的後勤力量的組合運用模式將被打
高技術條件下集團軍邊境反擊戰役後勤保障指導需要把握的幾個問題 王紹信 高技術條件下集團軍邊境反擊戰役,通常是在擁有高技術之敵突然對我 邊境地區實施局部入侵時,在戰區直接指揮下,為達成一定的戰略目的,快 速前進,以反擊為主的攻勢行動。高技術條件下集團軍邊境反擊戰役後勤保 障,我軍目前既無係統理論指導,又無實戰經驗借鑑,無疑是一個全新的課 題,需要我們著眼其作戰特點,以全新的視野進行全新的思考。 一、戰場情況多元複雜化,作故行動全方位對抗激烈和戰爭的殘酷 性空前。後勤人員必須強化 “危勢”保障意識 邊境反擊戰役受政治、外交等諸多因素製約,高技術武器裝備非常規化 的作戰功能和戰場的非線式化,必然造成戰場情況的諸多或然性和極其複雜 化,傳統的後勤保障的時空概念、程序、模式、參照係將被打破。高技術條 件下集團軍邊境反擊戰役,後勤保障的 “危勢”將貫穿戰役的開局、中局和 結局,強化後勤人員“危勢”保障意識,顯得十分重要和必要。所謂“危勢” 保障意識,是指在平時戰備,尤其是臨戰準備時,就要預測戰役全程後勤保 障可能出現的危難局勢,以求事前控製,隨機採取應急對策。針對未來此種 戰役樣式的可能現實,我們認為後勤保障將麵臨的主要 “危勢”。 比如,後勤保障與防衛有可能不期展開。敵軍認為應 “在整個作戰 地域的全縱深同時採取作戰行動”,“打敗敵人的最好辦法是對敵人同時實 施近距離作戰和縱深作戰”, “縱深作戰可充分利用己方的能力在空間和時 間方麵延伸戰場”。因此,未來戰場決不再意味著就是兩軍對壘、攻防廝殺 的兵力火力的近距離接觸線,而是縱橫萬裏的兵力機動、火力和電磁的遠距 離和超遠距離打擊基點構成的對峙區域。由此可見,擔負邊境反擊作戰任務 的集團軍,從受領任務開始到戰役結束,將全時空受敵高技術兵器打擊威脅。 作為敵縱深打擊 “重心”之一的後勤,其危難局勢將可能在常駐地、防空襲 疏散地域或前出機動途中等時節在敵我雙方超視距狀態下呈現。迫使後勤力 量過早展開、耗散。這就要求後勤必須打破以往作戰後勤保障與防衛展開時 空的思維定勢,立足從受領任務起,隨時隨地在保障中防衛,在防衛中保障。 再如,邊境反擊作戰地區無可靠的地方支前依託。目前我國周邊地 區,非經濟落後既市場經濟繁榮,尤其是隨著私有製和股份製經濟的發展, 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將給未來高技術條件下集團軍邊境反擊戰役就近就地 動員取給提出了許多難題,對能否再現以往戰爭 “駿馬高車送糧食”的支前 景象提出了質疑。在敵高技術兵器的巨大破壞力、震撼力下,邊境淺近縱深 地方支前物質和非物質力都將受到難以估量的損耗。因此,把就近就地動員 取給作為重要依託的傳統後勤保障觀念也將被打破。麵對此種作戰可能的嚴 峻現實,要求後勤必須立足交戰區域無可靠的地方支前依託,並著眼依託縱 深地方支前力量。 還如,後勤以較大甚至慘重代價,換取較小的保障效果。高技術條 件下的戰場,凡是暴露的目標,一般都可偵知,凡是偵知的目標,一般都可 摧毀。後勤保障係統又是敵高技術兵器打擊的重點。海灣戰爭中,伊軍地麵 作戰僅維繫了3天多,幾十萬大軍頃刻瓦解,後勤保障被癱瘓是重要原因。 集團軍邊境反擊戰役,在敵高技術偵察監視係統的瞰製下,使得後勤保障設
施和運輸線幾乎全時空處於暴露狀態,非線式作戰的實施,使後勤與敵直接 交戰的概率大大增加,後勤局部或整體遭受罹難的 “危勢”隨時都可出現; 以往作戰我軍的物資需求量、傷員發生率、武器裝備損壞率等參照係數將被 打破,後勤保障量與後勤保障實力間形成較大落差;在高技術兵器高精度和 巨大破壞力的打擊中,由物質保障力損傷所造成的後勤人員的心理因素、後 勤組織結構與技術結構等係統功能的損傷,也就是非物質保障力損耗,尤其 不容忽視。 因此,後勤以較大甚至慘重代價換取較小保障效果,將有可能成為普遍 性的嚴峻局勢。這一 “危勢”,要求後勤人員必須具備超常的心理素質,後 勤指揮必須具有超常的預見性和靈活性,後勤保障必須具有超常的獨立、主 動、協同運作。 不容質疑,不僅上述 “危勢”,未來高技術條件下集團軍邊境反擊戰役 後勤保障,還將會遇到諸多不測的 “危勢”,什麽樣的“危勢”都可能發生。 二、戰事觸發突然,速戰速決。後勤臨戰準備的基點必須是稍加準 備和不經臨戰訓練,即能遂行作戰保障任務 未來敵對我發動邊境局部入侵,憑藉其高技術,將更加強調突然襲擊, 速戰速決。擔負邊境反擊戰役任務的集團軍,通常將是越級轉換戰備等級, 無論是先機製敵,還是後發製人,都將是力求快速反應,迅速前出,緊急進 入交戰。目前我軍規定的部隊完成戰備等級轉換時限,偏重於應付一般條件 下武裝衝突和小規模局部戰爭。而且,作戰值班部隊與占大比重的一般部隊 的戰備能力和戰備要求,又存在較大差異,難以與高技術條件下集團軍邊境 反擊戰役的客觀要求相適應。我們認為,集團軍各級後勤臨戰準備的基點, 都必須放在稍加準備和不經臨戰訓練即能遂行作戰保障任務上。這一整體後 勤臨戰準備基點的確立,一方麵,是高技術條件下集團軍邊境反擊戰役“突 然”、 “緊急”的特性所決定的。可以設想,合成軍指揮員緊急受領任務 後,通常不會按常規臨戰準備時限和戰備等級逐級轉換來要求部隊,也通常 不會因後勤準備時限的推延而遲緩部隊迅速前出,這就容易造成後勤準備滯 後於前出部隊或倉促上陣的被動局麵。而且,擔負邊境反擊戰役任務的集團 軍,多是遠離邊境地區,既是靠近邊境地區的集團軍,也有數百公裏的距離, 邊境一線邊防部隊的抵禦能力又較脆弱,這種客觀存在的時空差,也需要集 團軍作戰部隊。尤其是後勤最大限度地縮短臨戰準備時限來彌補。 另一方麵,是高技術條件下集團罩邊境反擊戰役的規模、強度所決 定的。我們認為,這一 “稍加準備和不經臨戰訓練即可遂行作戰任務。”的 要求應作為集團軍部隊應付局部戰爭的普遍要求。集團軍整體上達成稍加準 備和不經臨戰訓練即能遂行邊境反擊戰役後勤保障任務,主要應解決重點部 隊與一般部隊後勤存在的 “三差”:一是戰備要求標準差。比如戰備等級轉 換的時間標準差、各種武器裝備完好率和戰備率差等,應最大限度地縮小甚 至消除。二是後勤裝備質量差。如車輛這一製約後勤臨戰準備的關節點,目 前集團軍各部隊平時單車油料、車材,以及駕駛員的新訓、復訓標準等沒有 差別,影響一般部隊後勤臨戰準備的主要是車輛的完好率。其它後勤裝備一 般部隊與重點部隊相較,客觀上數質量也普遍差一個檔次。三是戰備訓練差。 三、規模不測,量敵用兵,集中精銳,超常編成使用。後勤力量的 組合運用必須高度隨機靈活 高技術條件下邊境反擊戰役,傳統的後勤力量的組合運用模式將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