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高技術備件下局部戰爭戰役後勤保障研究 作者:餘高達+陳曙東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區建設是一個長期性的工作,平時就要立足於登陸作戰需要,完善陸上交通、 海上航保、港口碼頭、後方補給點、防禦工事等設施的建設,這些都是後勤 戰場建設的主要工作內容。二是一個上船地區通常要有兩個以上集團軍先後 使用,在組織上船時,需要依靠集團軍指揮員協助指揮。但由於要考慮兩個 以上登陸集團的相互銜接以及陸、海軍力量和地方民用船隻的相互配合,由 陸軍或海軍指揮員獨立指揮都不適合,必須在更高層次的統一組織計劃下, 協調登陸作戰集團和海上輸送集團共同完成上船組織指揮;三是登陸兵上船 裝載的組織工作十分複雜,如果由登陸作戰集團組織上船與裝載,一方麵會 牽涉合成軍指揮員過多的精力,另一方麵,由於其對上船地區諸多因素掌握 的程度有限,要實現 “隱蔽、迅速、準時、安全”的要求有一定的難度。上 船地區指揮部,通常由沿海省軍區、戰區後勤部派出的航務軍代處、地方黨 政機關、各港務局、聯合登陸集團和海上輸送集團等派員共同組成,由省軍 區牽頭具體組織實施。 5、登陸基地指揮部。根據高技術條件下登陸戰役的可能規模和戰法,通 常一個戰役登陸方向上,需要開設一個登陸基地,整個戰役範圍內可能開設 2—4個戰役登陸基地,負責保障登陸兵鞏固擴大登陸場和後續梯隊、物資上 陸,同時對登陸部隊實施全麵的後勤保障。根據總參1982年版 《登陸戰役》 教材,登陸基地通常由合成指揮員負責指揮。我認為,從登陸基地的力量構 成和任務性質看,它屬於後勤範疇。登陸基地組織結構比較複雜,有陸軍的 地麵防禦、防空、工程兵、防化、通信、陸上交通調整勤務、裝卸勤務等部 隊,海軍的觀察通信、航海氣象保障、防險救生及碼頭浮標管理、艦船搶修 等保障分隊,在主要方向的登陸基地內,通常還有一個先遣分部,包括若幹 個野戰兵站、野戰醫院、汽車團以及後方工程、通信、修理等分隊組成。由 此可見,登陸基地的主要工作和力量構成,屬於後方勤務性質。因此,登陸 基地指揮部應隸屬於 “聯指後勤部”。登陸基地指揮部的組成,應以陸軍後 勤為主,海軍後勤指揮員參加。主要方向的登陸基地指揮部,通常可由 “聯 指後勤部”派出的前指組成;其它方向的登陸基地,通常由集團軍後勤部派 出力量組成。 6、登陸作戰集團。海軍、空軍作戰集團,戰役戰術飛彈突擊集團,空降 作戰集團後勤指揮部等,由相應的後勤首長機關組成。 (三)戰役後勤指揮關係 合理地確定戰役後勤指揮關係,是決定指揮機構能否順利實施指揮的關 鍵。要確保後勤指揮順暢,提高指揮效益,必須按照 “明確、直接、簡明” 的要求,規範各級指揮關係。根據未來我軍登陸戰役後勤機構的編成,指揮 關係如圖所示: (註:── 指揮關係 協調關係) 三、優化各級後勤指揮的 “軟”環境 高技術條件下登陸戰役,在確立科學合理的指揮體製、改進指揮手段的 同時,必須優化指揮的 “軟”環境,使後勤指揮機構享有高度的“三權”, 即指揮權、決策權和動員權,以便實施強有力的後勤指揮。 (一)指揮權
就是既對所有參戰部隊保障力量和地方支前力量實施集中統一指揮,必 須又對各級後勤賦予一定的指揮權。一是調整保障區域。按登陸戰役保障的 實際需要,重新劃定保障區域和保障方向,防止和克服指揮內耗,明確後勤 指揮範圍。二是變更隸屬關係。通過建立統一的聯合指揮機構,改變平時海 軍艦隊、軍區空軍和戰役保障部隊的後勤指揮與隸屬關係。同時,以某一艦 隊和戰區空軍後勤指揮機構為主,建立專門的海、空軍、戰役戰術飛彈部隊 後勤指揮機構,在 “聯指後勤部”的統一指揮下,分別對參戰的軍兵種部隊 後勤實施指揮。三是劃清指揮層次。對登陸戰役後勤二級指揮機構,賦予高 度的組織指揮權,以便能各司其職,實施及時有效的指揮。如,交通運輸指 揮部有權調用海軍的保障船隻、空軍的運輸飛機以及地方徵用的民船;上船 地區指揮部有權在聯合登陸集團指揮機構協同下,全麵負責上船地區的指揮 工作;登陸基地指揮部,有權對基地內陸海空後勤力量實施集中統一指揮, 等等。 (二)決策權 在強調集中統一指揮時,要賦予各級後勤指揮員一定的保障決策權。首 先,要統一各級保障思想,使下級指揮員了解戰役全局,正確理解上級意圖、 保障任務和原則,以確保在總體決策下的正確獨立決策。其次,要明確保障 重點。對作戰全局有決定性影響的關鍵環節和重大保障行動,要盡量實施統 一指揮決策,即使放權下級決策也需上報批準後執行。第三,要採取相應的 指揮方式。一是可採取委託式指揮,賦予下級指揮員以獨立指揮的權力,隻 要不發生影響全局的重大變化,就盡量不幹預其指揮。二是採取目標監控式 指揮。分別以保障任務和協調計劃的形式下達給所屬部隊,由部隊根據保障 目標並結合具體情況,實施獨立自主的指揮,上級主要是控製和掌握保障部 隊執行情況,除非在發生重大偏差時下達指令予以糾正外,一般不實施幹擾。 三是採取預案式指揮,預先將保障計劃的總意圖和多種保障方案下達,在組 織保障過程中,即使在上下級失去聯繫的情況下,仍能按上級預先確定的方 案,對部隊實施不間斷的後勤指揮。 (三)動員權 未來登陸戰役後勤人力物力的動員,技術含量高,需求量大,涉及範圍 廣,情況複雜,要求更高,必須在較大的範圍內動員地方力量。若要運送一 個一梯隊師登陸,需要×××艘登陸艇、××艘中型登陸艦、××艘大型登 陸艦,而我軍正規登陸工具有限,必須動員大量的民用船隻代替。很顯然這 些僅依靠戰場儲備和部隊現有裝備是難以保障的。因此,必須擁有高度的後 備力量動員權,才能迅速使戰爭潛力轉化為現實力量,保障作戰勝利。 高技術局部戰爭戰役後勤保障中政治工作初探 郭林本 一、認清高技術局部戰爭戰役後勤保障中政治工作的地位,戰財政 治工作要注意發揚傳統,更新觀念 高技術條件下的戰爭形態發生了諸多變化,但人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 沒有變,戰時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沒有變,特別是高技術武器裝備的運用, 容易使人產生 “武器製勝論”、“民心無用論”、“戰爭恐怖論”的錯誤傾
就是既對所有參戰部隊保障力量和地方支前力量實施集中統一指揮,必 須又對各級後勤賦予一定的指揮權。一是調整保障區域。按登陸戰役保障的 實際需要,重新劃定保障區域和保障方向,防止和克服指揮內耗,明確後勤 指揮範圍。二是變更隸屬關係。通過建立統一的聯合指揮機構,改變平時海 軍艦隊、軍區空軍和戰役保障部隊的後勤指揮與隸屬關係。同時,以某一艦 隊和戰區空軍後勤指揮機構為主,建立專門的海、空軍、戰役戰術飛彈部隊 後勤指揮機構,在 “聯指後勤部”的統一指揮下,分別對參戰的軍兵種部隊 後勤實施指揮。三是劃清指揮層次。對登陸戰役後勤二級指揮機構,賦予高 度的組織指揮權,以便能各司其職,實施及時有效的指揮。如,交通運輸指 揮部有權調用海軍的保障船隻、空軍的運輸飛機以及地方徵用的民船;上船 地區指揮部有權在聯合登陸集團指揮機構協同下,全麵負責上船地區的指揮 工作;登陸基地指揮部,有權對基地內陸海空後勤力量實施集中統一指揮, 等等。 (二)決策權 在強調集中統一指揮時,要賦予各級後勤指揮員一定的保障決策權。首 先,要統一各級保障思想,使下級指揮員了解戰役全局,正確理解上級意圖、 保障任務和原則,以確保在總體決策下的正確獨立決策。其次,要明確保障 重點。對作戰全局有決定性影響的關鍵環節和重大保障行動,要盡量實施統 一指揮決策,即使放權下級決策也需上報批準後執行。第三,要採取相應的 指揮方式。一是可採取委託式指揮,賦予下級指揮員以獨立指揮的權力,隻 要不發生影響全局的重大變化,就盡量不幹預其指揮。二是採取目標監控式 指揮。分別以保障任務和協調計劃的形式下達給所屬部隊,由部隊根據保障 目標並結合具體情況,實施獨立自主的指揮,上級主要是控製和掌握保障部 隊執行情況,除非在發生重大偏差時下達指令予以糾正外,一般不實施幹擾。 三是採取預案式指揮,預先將保障計劃的總意圖和多種保障方案下達,在組 織保障過程中,即使在上下級失去聯繫的情況下,仍能按上級預先確定的方 案,對部隊實施不間斷的後勤指揮。 (三)動員權 未來登陸戰役後勤人力物力的動員,技術含量高,需求量大,涉及範圍 廣,情況複雜,要求更高,必須在較大的範圍內動員地方力量。若要運送一 個一梯隊師登陸,需要×××艘登陸艇、××艘中型登陸艦、××艘大型登 陸艦,而我軍正規登陸工具有限,必須動員大量的民用船隻代替。很顯然這 些僅依靠戰場儲備和部隊現有裝備是難以保障的。因此,必須擁有高度的後 備力量動員權,才能迅速使戰爭潛力轉化為現實力量,保障作戰勝利。 高技術局部戰爭戰役後勤保障中政治工作初探 郭林本 一、認清高技術局部戰爭戰役後勤保障中政治工作的地位,戰財政 治工作要注意發揚傳統,更新觀念 高技術條件下的戰爭形態發生了諸多變化,但人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 沒有變,戰時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沒有變,特別是高技術武器裝備的運用, 容易使人產生 “武器製勝論”、“民心無用論”、“戰爭恐怖論”的錯誤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