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醫療站、加油站、維修站等,也已在前沿沙漠上建立起來,以便等待一旦
空襲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之後,展開大規模的地麵作戰。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鮑威爾和國防部長切尼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
說,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對伊拉克進行了近10 天的空襲後,已經取得了“空
中優勢”,沒有空中支援的伊拉克軍隊隻能就地在戰壕中困守,但同時又承
認搜尋和摧毀伊拉克的“飛毛腿”飛彈,仍是多國部隊麵臨的最大的困難。
首要的打擊目標應是伊拉克的精銳部隊——共和國衛隊,因為這是“伊拉克
政權的心髒”。
“沙漠風暴”行動的第二階段是戰術轟炸。在這一階段的轟炸中,對伊
拉克採取“地毯式”低空轟炸,目標包括伊拉克北部一些與軍事有關的工業
基地,以及伊拉克南部和科威特境內的軍事設施,諸如坦克基地、防空係統、
道路、橋樑、油庫、水庫等,尤其是巴斯拉和科威特邊境之間的地帶,其目
的是切斷鐵路網和公路網等運輸線,破壞燃料補給設施和儲藏設施,攻擊其
他的後方支援設施,切斷其給養線,使前方伊軍得不到增援,無法補充油、
水、彈藥及兵力。與此同時,還將出動ah—64 攻擊直升機和a—10 “雷電”
式地麵攻擊機,對伊拉克南部和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地麵部隊,特別是4000
輛坦克及2800 輛裝甲運輸車等進行大規模密集空襲,從而為第三階段的地麵
掃蕩作戰開道。
然而,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憑藉強大的空中優勢,十多天來對伊拉克
的空襲戰果並不理想。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司令部承認,對伊拉克戰爭機器的
摧毀並未達到原先認為的毀滅性程度。
據西方通訊社報導,薩達姆的指揮和通信係統還在運轉; 伊拉克空軍70o
多架飛機隻有50 餘架被擊毀,遭到轟炸的空軍基地仍能使用;原先估計伊拉
克的坦克和裝甲戰車已無多大作為,但後來證實伊拉克的500 餘輛t—72 坦
克隻12 輛被擊毀;伊拉克的“飛毛腿”飛彈機動發射架大部分保存完好。多
國部隊飛機投下的炸彈隻有50 %擊中目標,況且不少還是假目標。在頭10
天的空襲作戰中,伊拉克並未受到傷筋動骨的打擊。因此,美國政府一改過
去速戰取勝的論調,要求美國人民不要期待對伊拉克的進攻會很快取得勝
利。
在宰赫蘭的美軍司令部裏,施瓦茨科普夫、沃勒等前線指揮官們對伊拉
克頻頻向以色列和沙特發射飛彈十分焦慮。以色列不斷向布希政府施加壓
力,而布希也一再保證,美軍將盡全力搜尋未被摧毀的飛彈發射架,使之不
再構成對以色列的威脅。越來越多的情況表明,最初幾天的戰績不像原來預
計得那麽樂觀。布希總統多次向前線詢問轟炸的效果,可施瓦茨科普夫上將
就是無法確切地回答這個問題。
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裏,布希問鮑威爾將軍,大轟炸到底效果如何?這
位平時總是能簡短而準確地回答總統詢問的四星上將,這會兒也默默不語。
布希隻好半開玩笑地說,他隻好對前線戰況加強微觀控製了。此語惹得在場
的高級助手們哈哈大笑。不過,外界已明顯感覺到,無論是總統、國防部長、
三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還是總統發言人菲茨沃特,在對戰況估計和戰爭
前景的預測上,語調顯然不像剛開戰時那麽樂觀了。
究竟是什麽原因能使伊拉克頂住多國部隊的強大空襲呢?從外電及軍事
分析家們透露的消息中證實,在將近半年的時間中,伊拉克為對付強大的、
裝備精良的多國部隊,做了充分的準備。積8 年兩伊沙漠戰之經驗,它為隱
藏飛機、坦克、步兵和飛彈想出了各種辦法,還在與沙特接壤的伊、科境內
修築了固若金湯的防守陣地:由多層地雷陣、鐵刺網和鋪設了油管或放了油
桶的寬18 米、深6 米的坦克障礙塹壕組成的防線,既藉助了巴列夫防線的特
點,又有藉助兩伊戰爭經驗的發展。這種防線對各種類型的坦克來說,都是
難於越過的。伊拉克的兵營、坦克就在這幾道防線的後麵。這種預禦工事也
證明了伊拉克是在準備打一場長期的防守戰。
伊拉克1990 年8 月2 日出兵侵占科威特後,在國內,即向人民廣泛宣傳
科威特在歷史上屬本國巴斯拉省管轄,收復科威特是“祖國統一”的行動,
是“正義之舉”;國際社會的譴責是對伊拉克“內政的幹涉”;號召人民為
捍衛祖國的統一和領土完整血戰到底。薩達姆多次聲稱,絕不屈服於美國為
首的多國部隊的壓力,決不放棄科威特,要展開“聖戰”,戰鬥到流盡最後
一滴血。1990 年8 月以來,伊拉克幾次擴軍,使其正規軍由90 多萬迅速擴
展到125 萬人。美國對伊拉克宣戰後,伊拉克開始進行全麵動員。1 月17 日,
空襲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之後,展開大規模的地麵作戰。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鮑威爾和國防部長切尼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
說,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對伊拉克進行了近10 天的空襲後,已經取得了“空
中優勢”,沒有空中支援的伊拉克軍隊隻能就地在戰壕中困守,但同時又承
認搜尋和摧毀伊拉克的“飛毛腿”飛彈,仍是多國部隊麵臨的最大的困難。
首要的打擊目標應是伊拉克的精銳部隊——共和國衛隊,因為這是“伊拉克
政權的心髒”。
“沙漠風暴”行動的第二階段是戰術轟炸。在這一階段的轟炸中,對伊
拉克採取“地毯式”低空轟炸,目標包括伊拉克北部一些與軍事有關的工業
基地,以及伊拉克南部和科威特境內的軍事設施,諸如坦克基地、防空係統、
道路、橋樑、油庫、水庫等,尤其是巴斯拉和科威特邊境之間的地帶,其目
的是切斷鐵路網和公路網等運輸線,破壞燃料補給設施和儲藏設施,攻擊其
他的後方支援設施,切斷其給養線,使前方伊軍得不到增援,無法補充油、
水、彈藥及兵力。與此同時,還將出動ah—64 攻擊直升機和a—10 “雷電”
式地麵攻擊機,對伊拉克南部和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地麵部隊,特別是4000
輛坦克及2800 輛裝甲運輸車等進行大規模密集空襲,從而為第三階段的地麵
掃蕩作戰開道。
然而,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憑藉強大的空中優勢,十多天來對伊拉克
的空襲戰果並不理想。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司令部承認,對伊拉克戰爭機器的
摧毀並未達到原先認為的毀滅性程度。
據西方通訊社報導,薩達姆的指揮和通信係統還在運轉; 伊拉克空軍70o
多架飛機隻有50 餘架被擊毀,遭到轟炸的空軍基地仍能使用;原先估計伊拉
克的坦克和裝甲戰車已無多大作為,但後來證實伊拉克的500 餘輛t—72 坦
克隻12 輛被擊毀;伊拉克的“飛毛腿”飛彈機動發射架大部分保存完好。多
國部隊飛機投下的炸彈隻有50 %擊中目標,況且不少還是假目標。在頭10
天的空襲作戰中,伊拉克並未受到傷筋動骨的打擊。因此,美國政府一改過
去速戰取勝的論調,要求美國人民不要期待對伊拉克的進攻會很快取得勝
利。
在宰赫蘭的美軍司令部裏,施瓦茨科普夫、沃勒等前線指揮官們對伊拉
克頻頻向以色列和沙特發射飛彈十分焦慮。以色列不斷向布希政府施加壓
力,而布希也一再保證,美軍將盡全力搜尋未被摧毀的飛彈發射架,使之不
再構成對以色列的威脅。越來越多的情況表明,最初幾天的戰績不像原來預
計得那麽樂觀。布希總統多次向前線詢問轟炸的效果,可施瓦茨科普夫上將
就是無法確切地回答這個問題。
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裏,布希問鮑威爾將軍,大轟炸到底效果如何?這
位平時總是能簡短而準確地回答總統詢問的四星上將,這會兒也默默不語。
布希隻好半開玩笑地說,他隻好對前線戰況加強微觀控製了。此語惹得在場
的高級助手們哈哈大笑。不過,外界已明顯感覺到,無論是總統、國防部長、
三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還是總統發言人菲茨沃特,在對戰況估計和戰爭
前景的預測上,語調顯然不像剛開戰時那麽樂觀了。
究竟是什麽原因能使伊拉克頂住多國部隊的強大空襲呢?從外電及軍事
分析家們透露的消息中證實,在將近半年的時間中,伊拉克為對付強大的、
裝備精良的多國部隊,做了充分的準備。積8 年兩伊沙漠戰之經驗,它為隱
藏飛機、坦克、步兵和飛彈想出了各種辦法,還在與沙特接壤的伊、科境內
修築了固若金湯的防守陣地:由多層地雷陣、鐵刺網和鋪設了油管或放了油
桶的寬18 米、深6 米的坦克障礙塹壕組成的防線,既藉助了巴列夫防線的特
點,又有藉助兩伊戰爭經驗的發展。這種防線對各種類型的坦克來說,都是
難於越過的。伊拉克的兵營、坦克就在這幾道防線的後麵。這種預禦工事也
證明了伊拉克是在準備打一場長期的防守戰。
伊拉克1990 年8 月2 日出兵侵占科威特後,在國內,即向人民廣泛宣傳
科威特在歷史上屬本國巴斯拉省管轄,收復科威特是“祖國統一”的行動,
是“正義之舉”;國際社會的譴責是對伊拉克“內政的幹涉”;號召人民為
捍衛祖國的統一和領土完整血戰到底。薩達姆多次聲稱,絕不屈服於美國為
首的多國部隊的壓力,決不放棄科威特,要展開“聖戰”,戰鬥到流盡最後
一滴血。1990 年8 月以來,伊拉克幾次擴軍,使其正規軍由90 多萬迅速擴
展到125 萬人。美國對伊拉克宣戰後,伊拉克開始進行全麵動員。1 月1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