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鍾氏兩次懷孕期間,夫婦虔誠祈禱,心誠則靈,結果在夢中得到朱衣神人的眷顧,先後贈送《禮記》、《文選》兩書,於是在太宗至道二年(996)和真宗鹹平元年(998),相隔兩年分別生下二子。


    說到這兩本書,可非一般,一本是漢朝人戴聖編纂的儒家經典,後世稱為“小戴禮記”,另一本是南朝蕭梁太子蕭統選編的詩文總集,後世稱為“昭明文選”,一個教人懂得禮法,一個教人作文寫賦。母親能做這樣的夢,豈非冥冥天意昭示?由此定下兩人不同的性情與前程。


    按照傳統,父親給兩個兒子取名:郊、祁,取字:伯庠、子京,這便是後來的二宋兄弟。不幸的是,哥兒倆尚未成年,母親就先死去,繼母朱氏隨後踏入家門。真是不幸的事還要成雙,父親不久也辭世。接下來,大概繼母或許改嫁,或者厭棄了前夫之子,二宋頓時成為孤兒,被迫歸依亡母的娘家。


    母親娘家在安陸,這裏也是父親的故鄉,為安州(今湖北安陸縣)州城所在地,居漢水流域,屬中等水平的農業區。外祖父也是位讀書人,家境顯然不富裕,但因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觀念支撐,倒是可以提供濃厚的學習氛圍。二宋倆寄人籬下,可謂相依為命。古人雲:長兄為父。父母俱亡後,年長兩歲的大宋對小弟自然要照顧,小宋對大哥亦多有依賴。由此形成不同的性格特點,大宋穩重周詳,小宋張揚率直,這也在情理之中。在困境中,他們苦是吃了,書也讀了,就此度過了少年時代。


    確如先賢們所言:“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貧寒出孝子,貧寒也造才俊!二宋視科舉做官為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因此互相砥礪,發奮求學。年輕人彼此爭強好勝,尤其是聰明過人者喜好相互較勁,要分出個雌雄。這對親兄弟也不例外,時常在文章詩賦間比試高下,你追我趕,就此才學出眾,名揚一方,以至於引起了地方官的注意。


    安州知州夏竦品行欠佳,但文采超群,曾在朝中做過起草詔書的知製誥的職務。他對州學裏宋家兄弟的詩文極為賞識,於是召見並指點過。一次,夏知州命二人就“落花”為題賦詩,大哥遂詠出“漢皋佩冷臨江失,金穀樓空到地香”的句子,小弟呈上的對聯則是:“將飛更作迴風舞,已落猶存半麵妝。”夏竦讀罷,大為讚賞,點評道:詠落花而不言落字,大宋當狀元及第,不僅如此,又相貌不凡,“風骨秀重”,日後當做宰相。小宋雖有所不及,但也能高第中舉,成為帝王身邊的近臣。夏某人的品評,正說明二宋才華的出眾。


    早年這段苦樂兼具的經歷,不僅令當事人終生難忘,也為後世人所津津樂道。據二宋一位同學的後人回憶:有一年冬至來臨,大宋想召喚同學聚會喝酒,無奈囊中羞澀,翻來覆去搜尋後,發現唯有父親遺留的一柄劍值點錢,於是將劍鞘上鑲嵌的銀飾摳下來,湊成一兩白銀,草草置辦了一場酒席。席間,大宋先就飲食的簡陋對大家表示歉意,接著笑道:冬至吃劍鞘,過年時就該吃劍了!也就是說,先賣了劍鞘來吃,以後再賣劍來吃,吃一劍不就是要挨一劍嗎?一語雙關,調侃又不失風趣,真是貧賤不能屈,同學無不為其氣度所感染。


    穩重儒雅的大宋


    宋朝自太宗皇帝以來,用人最重科舉背景,進士出身者大都仕途順暢,更不用說狀元、榜眼之類的翹楚了。27歲的大宋戴著狀元的桂冠,入仕後自是不同旁人,可謂一路風調雨順。


    宋郊也就是以後的宋庠,做的第一任差遣是襄州(今湖北襄樊市)通判,位居本州衙門裏的第二把手。此地雖屬京西南路,但離他不久前生活過的安陸並不遙遠,都在今天湖北的北部,因此他能夠很方便地衣錦還鄉。


    按照本朝官場的規矩,有能力的官員可以獲得頻繁交流的機會,進士出身者一般先在地方任職,若表現突出隨後就能上調中央,再歷練個幾年時間,便可出任地方大員,若政績不俗,接著再重返京師,其中佼佼者幾經交流,最終就可踏入廟堂,執掌國政。當然,這都是表麵流程,背後隱藏的人際關係、權謀機變以至於爾虞我詐相互爭鬥等等因素,就不必細表。


    應當說,大宋正是沿著這條流程快馬加鞭地奔波。在襄州任職沒多久,他就被召回京城,先後在國史館、三司戶部、諫院等部門就任。隨後,他出任負責起草天子詔書的知製誥一職,併兼任知審刑院,也就是說既是帝王的一支筆桿子,又是司法機關的首腦之一,這在後世官場是很難見到的景象。此時,伴隨他的仕途成長,朝廷也正經歷著仁宗皇帝從幼年到成年親政的過程。


    很早就當家吃苦的宋郊,很珍惜來之不易的一切,他的性格屬溫和一類,稜角從來不鮮明,因此在朝做官很少出頭,講究的就是一個穩重儒雅。在這些年裏,他留下值得一提的事跡不多,史籍中主要記載了以下兩件事:


    第一件事,天子在宰相呂夷簡的唆使下廢黜郭皇後,孔道輔和範仲淹等禦史台、諫院的官員伏闕勸諫,大宋作為言官的一員也表態支持。與孔道輔、範仲淹的激烈舉動相比,他隻不過是一名追隨者而已,因此僅遭到罰金的薄懲,沒有被驅逐出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生逢宋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峰並收藏生逢宋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