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後宮·如懿傳·大結局 作者:流瀲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懿滿心氣不過,愈加摻了酸澀之意,道:「皇上縱然滿心要征服寒氏,又與純貴妃母子何幹!再不然,永璋還年輕沒歷練過,何苦這樣唬著他?」
皇帝一提永璋,便生不豫,「永璋是朕的親生子,朕怎麽會不疼他?可是朕每每見他,都是這般懦弱無能的樣子。朕真是恨鐵不成鋼!」
如懿切切勸慰,殷殷道:「皇上待永璋,每每嗬斥多於教導。也難為皇上,有那麽多阿哥,難免不能一一細心。可於純貴妃而言,三阿哥是她愛子,她如何不焦心愛惜?皇上所言所行,不僅傷了父子之情,也傷了純貴妃的心。」
皇帝將手中杯盞重重一頓,「慈母多敗兒。若無她寵溺,永璋不會被縱得這般不成樣子。若非她挑唆,永璋怎會擅言宮闈之事,議論長輩妃妾?若她肯嚴加管教,當年也不會生出那般奪嫡之心……」
「嚴加管教並非鎮日耳提麵命,嗬斥責罵,而是告訴孩子們,什麽該做,什麽不該。便是做得不好,到底孩子們還年輕,慢慢改過便是。皇上何至於動輒打罵,寒了子女心意?」
皇帝甚為不滿,睨著她道:「如懿,朕知道你口舌伶俐。但令妃也有她的好處,溫言軟語,是朵解語良花。她可從不敢對朕這般說話。」
如懿一滯,不意皇帝會說出這番話來。然而頂撞亦是不宜的,且看綠筠便知道。她將心口的滯鬱壓了又壓,緩一緩急促的氣息,極力柔婉道:「皇上的話,臣妾記著了。臣妾隻是想,永璋再不好,到底還是個淳厚的孩子。當年便是有過奪嫡之心,這麽多年的挫磨,惶惶不可終日,也盡夠他學乖了。皇上教導阿哥們嚴格些自然是好,可若傷了孩子的心,怕要挽回也難了。皇上難道忘了永璜英年早逝麽?如今又要賠進一個永璋,天家父子,何至於薄情如此!」
皇帝聽如懿說得傷懷,也不禁軟了心腸,慨然道:「朕是對永璜和永璋多有不滿,深覺二子野心勃勃,不肯安分。可他們到底是朕的兒子,這些年,怕也不好過……」
如懿黯然道:「皇上說得是。早年阿哥們不懂事,總是因為孝賢皇後是嫡後,是皇上心愛尊重之人。可如今為了一個名分未定的嬪妃,就連對純貴妃多年侍奉之苦也不憐憫,對永璋的拳拳孝心也視而不見。那麽,恕臣妾直言,這便是皇上的過錯了。」
皇帝橫眉冷對,「皇後,連你也要逆朕的心意?」
如懿傷感而氣惱,「臣妾不是要逆皇上心意,而是覺得皇上一向仁和禦下,前幾日申斥了永璋,今日又對他額娘大發雷霆,難免傷了宮中祥和。縱然純貴妃有什麽錯處,皇上念在她生兒育女,多年勞苦,也寬恕了吧。」
皇帝沉默良久,有幾分愧意,「今日是朕急躁了,勾起當年孝賢皇後的舊恨,又想起素心死時,手裏握著的珠花便是純貴妃的。想著他們母子這般勾結蒙蔽違逆朕,朕真是一時惱恨過了頭。」
如懿淒聲求道:「這麽多年了,皇上雖然對素心的死有所疑慮,但畢竟一枚珠花做不得數,皇上都沒有提起。而臣妾敢拿自己性命發誓,這件事,確是當年金玉研栽贓所致!」
皇帝連連冷笑,悽惶不已,「金玉妍?人都死了,許多事未必都能水落石出!也不必什麽事都扯到死人身上!當年孝賢皇後仙逝,宮裏多少見不得人的事,你以為純貴妃就事事幹淨了!朕的身邊,可不知都是些什麽人呢!」
如懿心頭顫顫,悽然中帶了一抹難以抑製的淩厲,「皇上今日這般怨懟,不過是因寒氏而起。臣妾不敢勸皇上不要寵愛寒氏,但若為了一個新人,惹得六宮不寧,父子失和,實在太因小失大了。」
皇帝斷然揮手,將如懿的勸誡生生截斷,「寒氏之事朕自有分寸,後宮不許妄議。種種是非,都是因為後宮女子妒心甚重,饒舌起的是非,沒的帶壞了朕的阿哥!諸位阿哥之中,永璋最是年長,他若起了這個頭,叫朕還怎麽教導其餘阿哥!"
如懿萬般放心不下,「自從永璜死後,永璋就是皇上的長子。皇上要嚴格教導孩子,臣妾無話可說,可過嚴嚇著了孩子,又有什麽意思。永璋自己也是有兒子的人了,還被皇上嚇成這樣,您叫他以後怎麽做人阿瑪?」
皇帝長嘆一聲,臉色稍解,「罷了。你叫江與彬親自去瞧瞧,就說是朕放心不下。」他說罷又氣,「說來還是純貴妃自小寵壞了他,一點風浪也經不得,這便嚇著了,日後如何能成器?」
如懿鬱鬱不安,「皇上還要怪罪純貴妃母子麽?一個兩個都病成了這樣,人在病中心誌弱,別落下病根才好。皇上得好好安慰純貴妃才是。」
皇帝終歸也過意不去,緩了緩道:「朕傷了自己兒子的顏麵也不好過。但永璜庸懦,不堪王爵。念在純貴妃侍奉朕多年,也算小心謹慎。朕今日又傷得她重了,便給純貴妃恩典,晉封她為皇貴妃吧。」
如懿心中悶悶地難受,以母子顏麵身體之損,換來一個皇貴妃的虛名,到底值得不值得?容不得她心思念轉,皇帝已然道:「既然純貴妃病著,封皇貴妃的儀式能簡則簡,不必過於張揚了。」
於是,皇帝氣惱歸氣惱,事情終究是圓過去了。
綠筠受了這番折辱,心氣大損,身體也急劇地敗壞下去。如懿最放心婉嬪穩妥,叫她時常打點著鍾粹宮的事宜,其餘人等一概不許去吵擾綠筠靜養,才算把各色目光攔在了鍾粹宮外。
皇帝一提永璋,便生不豫,「永璋是朕的親生子,朕怎麽會不疼他?可是朕每每見他,都是這般懦弱無能的樣子。朕真是恨鐵不成鋼!」
如懿切切勸慰,殷殷道:「皇上待永璋,每每嗬斥多於教導。也難為皇上,有那麽多阿哥,難免不能一一細心。可於純貴妃而言,三阿哥是她愛子,她如何不焦心愛惜?皇上所言所行,不僅傷了父子之情,也傷了純貴妃的心。」
皇帝將手中杯盞重重一頓,「慈母多敗兒。若無她寵溺,永璋不會被縱得這般不成樣子。若非她挑唆,永璋怎會擅言宮闈之事,議論長輩妃妾?若她肯嚴加管教,當年也不會生出那般奪嫡之心……」
「嚴加管教並非鎮日耳提麵命,嗬斥責罵,而是告訴孩子們,什麽該做,什麽不該。便是做得不好,到底孩子們還年輕,慢慢改過便是。皇上何至於動輒打罵,寒了子女心意?」
皇帝甚為不滿,睨著她道:「如懿,朕知道你口舌伶俐。但令妃也有她的好處,溫言軟語,是朵解語良花。她可從不敢對朕這般說話。」
如懿一滯,不意皇帝會說出這番話來。然而頂撞亦是不宜的,且看綠筠便知道。她將心口的滯鬱壓了又壓,緩一緩急促的氣息,極力柔婉道:「皇上的話,臣妾記著了。臣妾隻是想,永璋再不好,到底還是個淳厚的孩子。當年便是有過奪嫡之心,這麽多年的挫磨,惶惶不可終日,也盡夠他學乖了。皇上教導阿哥們嚴格些自然是好,可若傷了孩子的心,怕要挽回也難了。皇上難道忘了永璜英年早逝麽?如今又要賠進一個永璋,天家父子,何至於薄情如此!」
皇帝聽如懿說得傷懷,也不禁軟了心腸,慨然道:「朕是對永璜和永璋多有不滿,深覺二子野心勃勃,不肯安分。可他們到底是朕的兒子,這些年,怕也不好過……」
如懿黯然道:「皇上說得是。早年阿哥們不懂事,總是因為孝賢皇後是嫡後,是皇上心愛尊重之人。可如今為了一個名分未定的嬪妃,就連對純貴妃多年侍奉之苦也不憐憫,對永璋的拳拳孝心也視而不見。那麽,恕臣妾直言,這便是皇上的過錯了。」
皇帝橫眉冷對,「皇後,連你也要逆朕的心意?」
如懿傷感而氣惱,「臣妾不是要逆皇上心意,而是覺得皇上一向仁和禦下,前幾日申斥了永璋,今日又對他額娘大發雷霆,難免傷了宮中祥和。縱然純貴妃有什麽錯處,皇上念在她生兒育女,多年勞苦,也寬恕了吧。」
皇帝沉默良久,有幾分愧意,「今日是朕急躁了,勾起當年孝賢皇後的舊恨,又想起素心死時,手裏握著的珠花便是純貴妃的。想著他們母子這般勾結蒙蔽違逆朕,朕真是一時惱恨過了頭。」
如懿淒聲求道:「這麽多年了,皇上雖然對素心的死有所疑慮,但畢竟一枚珠花做不得數,皇上都沒有提起。而臣妾敢拿自己性命發誓,這件事,確是當年金玉研栽贓所致!」
皇帝連連冷笑,悽惶不已,「金玉妍?人都死了,許多事未必都能水落石出!也不必什麽事都扯到死人身上!當年孝賢皇後仙逝,宮裏多少見不得人的事,你以為純貴妃就事事幹淨了!朕的身邊,可不知都是些什麽人呢!」
如懿心頭顫顫,悽然中帶了一抹難以抑製的淩厲,「皇上今日這般怨懟,不過是因寒氏而起。臣妾不敢勸皇上不要寵愛寒氏,但若為了一個新人,惹得六宮不寧,父子失和,實在太因小失大了。」
皇帝斷然揮手,將如懿的勸誡生生截斷,「寒氏之事朕自有分寸,後宮不許妄議。種種是非,都是因為後宮女子妒心甚重,饒舌起的是非,沒的帶壞了朕的阿哥!諸位阿哥之中,永璋最是年長,他若起了這個頭,叫朕還怎麽教導其餘阿哥!"
如懿萬般放心不下,「自從永璜死後,永璋就是皇上的長子。皇上要嚴格教導孩子,臣妾無話可說,可過嚴嚇著了孩子,又有什麽意思。永璋自己也是有兒子的人了,還被皇上嚇成這樣,您叫他以後怎麽做人阿瑪?」
皇帝長嘆一聲,臉色稍解,「罷了。你叫江與彬親自去瞧瞧,就說是朕放心不下。」他說罷又氣,「說來還是純貴妃自小寵壞了他,一點風浪也經不得,這便嚇著了,日後如何能成器?」
如懿鬱鬱不安,「皇上還要怪罪純貴妃母子麽?一個兩個都病成了這樣,人在病中心誌弱,別落下病根才好。皇上得好好安慰純貴妃才是。」
皇帝終歸也過意不去,緩了緩道:「朕傷了自己兒子的顏麵也不好過。但永璜庸懦,不堪王爵。念在純貴妃侍奉朕多年,也算小心謹慎。朕今日又傷得她重了,便給純貴妃恩典,晉封她為皇貴妃吧。」
如懿心中悶悶地難受,以母子顏麵身體之損,換來一個皇貴妃的虛名,到底值得不值得?容不得她心思念轉,皇帝已然道:「既然純貴妃病著,封皇貴妃的儀式能簡則簡,不必過於張揚了。」
於是,皇帝氣惱歸氣惱,事情終究是圓過去了。
綠筠受了這番折辱,心氣大損,身體也急劇地敗壞下去。如懿最放心婉嬪穩妥,叫她時常打點著鍾粹宮的事宜,其餘人等一概不許去吵擾綠筠靜養,才算把各色目光攔在了鍾粹宮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