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王被兗王抓住了這麽大一個把柄,本該消停些,沒想到邕王和邕王妃夫妻倆將女兒嘉成縣主給寵得沒邊兒了,這邊才設計榮飛燕沒了清白,轉頭就扣留了齊衡的老爹齊國公,逼著平寧郡主應下嘉成縣主和齊衡的婚事。
平寧郡主聽起來還比嘉成縣主的爵位高一等,然而平寧郡主是外臣恩封的郡主,嘉成縣主卻是正經的皇室宗親,生下來就有郡主的爵位,跟平寧郡主可不是一個路子。
況且邕王府勢大,平寧郡主哪怕再心疼兒子,卻也不能拿丈夫來換取兒子的平安,因此強撐著身體帶齊衡上門討要丈夫,母子倆被逼著寫下了跟嘉成縣主的婚書,三日後才迎回了齊國公。
齊國公府發生了這樣的大事,寧遠侯府也不太安生,顧廷燁在外麵養的外室一事被暴露出來,再加上他終於調查清楚了,當初害得他被虢奪功名還被官家親口嗬斥五十年不得科舉的處罰,都是因為他大哥顧廷煜暗中告發他當年為楊無端說好話、抱不平的緣故。
前程被毀,自己喜愛的女人又不能有個名分,顧廷燁理所當然地跟寧遠侯大吵大鬧,然而這一次寧遠侯依舊站在顧廷煜那邊,甚至對顧廷燁說出了那句“你身體健康,不能科舉還能從武,而你大哥身體不好,什麽都做不了”,讓顧廷燁一再對顧廷煜忍讓。
顧廷燁實在是不明白,為何明明小時候還親自手把手教導他武藝的親爹,為何就變成了如今這副模樣,“合著他毀了我的前程,我還要給他道謝不成?!”
顧偃開也惱了,縱然顧廷燁一直在他麵前大吵大鬧的,可如今他也看得出來,長子做過了,而次子沒打算輕易將這一節翻過去,因此他才更要將顧廷燁壓下來,不能讓他壞了顧家的名聲,也不能讓他跟顧廷煜鬧翻。
顧偃開直接嗬斥顧廷燁道:“你若什麽都沒幹,你大哥還能羅織罪名憑空冤枉你嗎?!”
然後顧偃開又提起朱曼娘母子三人的事兒,堅決不肯讓朱曼娘入了侯府,顧廷燁甚至說了要娶朱曼娘的話,顧偃開氣得頭疼,還沒等顧廷燁離開,顧偃開就倒下了。
後來顧廷燁出了門,第二天就得到了顧偃開臥病在床的消息,過後沒兩天寧遠侯府就傳出了顧廷燁氣死了親爹的傳聞,後來不管是顧偃開停靈也好,出殯也好,顧廷燁都被排除在外,徹底壞了名聲。
等到顧偃開的喪儀過完,齊國公府也為齊衡迎娶了嘉成縣主,長柏和長楓沒去參加婚禮,齊國公府也沒送請帖,倒是顧廷燁離開的時候,長柏和長楓得了消息特意收拾了東西去送行。
長柏除了金銀細軟,還特意送了當年被顧廷燁讚過的燕雲十六州的輿圖,“當年你我因為這幅輿圖交心,如今你落魄了,我將這幅輿圖送你,望你不忘初心,從軍之後有所建樹。”
顧廷燁紅著眼眶將輿圖和金銀細軟收下了,等輪到長楓的時候,長楓則除了一些上好的傷藥之類,還給顧廷燁指明了另一條路:“如今京城邕王和兗王鬧得不可開交,可實際上稍微有點兒遠見的人都看不上他們,我看你不如去禹州團練使跟前求個機會,畢竟除開邕王和兗王,便之後那位團練使有些機會了。”
這話一出,長柏和顧廷燁都第一時間查看四周,顧廷燁更是忍不住直接一巴掌拍在長楓後背上,給他個教訓,“這大庭廣眾之下你胡說什麽呢!”
長楓無所謂地笑笑,“你就說我說的有沒有道理吧。”
“況且,我雖然隻是個工部員外郎,還是靠著妻子娘家的幫襯升上去的,但我看邕王和兗王絕不會出錯,這兩位可都不是什麽好的,將來不管誰上位,都少不得生靈塗炭。”
長柏張了張嘴想要訓斥長楓兩句,可到頭來才發現長楓雖然膽子大了些,卻沒說錯什麽。
以往他自己也在糾結那勞什子力長立嫡立賢,甚至家裏學堂還未解散的時候,莊學究還專程問過大家的看法,那個時候他的答案是立嫡立長最好,因為長幼嫡庶十分好分辨。而長楓則支持立賢,因為長幼嫡庶看似方便分辨,實際上卻不能保證選出來的儲君就適合那個位子。
而後顧廷燁和齊衡也都支持立賢,他們一個因為家裏兄弟多,而且總是被兄弟算計,所以支持立賢,另一個則因為是家中獨子沒經曆過兄弟之間的爭鬥,所以理所當然地覺得朝廷需要一個賢德的君主。
而三個姑娘裏頭,墨蘭和如蘭以及明蘭都覺得賢能與否都是個人主觀意願,況且立儲之事雖然事關朝廷和天下百姓,實際上不過是官家一家之言能決定的事情,跟旁人無關。
而經過這一年多的時間,長柏也對邕王和兗王二人死了心,卻沒想到長楓已經開始了另外的布局。
看著顧廷燁遠去的背影,長柏拉著長楓找了個清淨地方,兄弟倆將各自的想法說開,而長楓直接對長柏說道:“二哥你一向穩重又重情,還是個寧折不彎的性子,以弟弟我的眼力,將來說不得能繼承王家外祖的遺誌,為民生疾苦奔走出力。”
“你弟弟我就不一樣了,我科舉做官本就是為了能讓我娘和妹妹有個好日子,別的也不多想,隻做自己手頭的事務便知足了。”
長柏早知道長楓喜歡安逸玩樂,沒想到都入仕了還是如此,一時間他可真不知道說什麽好了,說白了,他還真沒有打壓這個弟弟的意思,甚至他十分慶幸自己有個聰明能耐的兄弟,將來好有個扶持。
這些事情告一段落,長楓順利迎娶了妻子柳氏,沒兩個月墨蘭也順利出嫁,當天官家和皇後都派了身邊心腹前來慶賀,可謂是給足了時影顏麵。
而王若弗等著時影帶墨蘭回門的時候,看著墨蘭和時影在堂下拜見自己,隻覺得等如蘭出嫁,她可真就圓滿了。
在葳蕤軒沒說兩句話,王若弗就打發墨蘭帶時影去見見林噙霜,這兩個鬥了大半輩子的女人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悄悄和解了。
平寧郡主聽起來還比嘉成縣主的爵位高一等,然而平寧郡主是外臣恩封的郡主,嘉成縣主卻是正經的皇室宗親,生下來就有郡主的爵位,跟平寧郡主可不是一個路子。
況且邕王府勢大,平寧郡主哪怕再心疼兒子,卻也不能拿丈夫來換取兒子的平安,因此強撐著身體帶齊衡上門討要丈夫,母子倆被逼著寫下了跟嘉成縣主的婚書,三日後才迎回了齊國公。
齊國公府發生了這樣的大事,寧遠侯府也不太安生,顧廷燁在外麵養的外室一事被暴露出來,再加上他終於調查清楚了,當初害得他被虢奪功名還被官家親口嗬斥五十年不得科舉的處罰,都是因為他大哥顧廷煜暗中告發他當年為楊無端說好話、抱不平的緣故。
前程被毀,自己喜愛的女人又不能有個名分,顧廷燁理所當然地跟寧遠侯大吵大鬧,然而這一次寧遠侯依舊站在顧廷煜那邊,甚至對顧廷燁說出了那句“你身體健康,不能科舉還能從武,而你大哥身體不好,什麽都做不了”,讓顧廷燁一再對顧廷煜忍讓。
顧廷燁實在是不明白,為何明明小時候還親自手把手教導他武藝的親爹,為何就變成了如今這副模樣,“合著他毀了我的前程,我還要給他道謝不成?!”
顧偃開也惱了,縱然顧廷燁一直在他麵前大吵大鬧的,可如今他也看得出來,長子做過了,而次子沒打算輕易將這一節翻過去,因此他才更要將顧廷燁壓下來,不能讓他壞了顧家的名聲,也不能讓他跟顧廷煜鬧翻。
顧偃開直接嗬斥顧廷燁道:“你若什麽都沒幹,你大哥還能羅織罪名憑空冤枉你嗎?!”
然後顧偃開又提起朱曼娘母子三人的事兒,堅決不肯讓朱曼娘入了侯府,顧廷燁甚至說了要娶朱曼娘的話,顧偃開氣得頭疼,還沒等顧廷燁離開,顧偃開就倒下了。
後來顧廷燁出了門,第二天就得到了顧偃開臥病在床的消息,過後沒兩天寧遠侯府就傳出了顧廷燁氣死了親爹的傳聞,後來不管是顧偃開停靈也好,出殯也好,顧廷燁都被排除在外,徹底壞了名聲。
等到顧偃開的喪儀過完,齊國公府也為齊衡迎娶了嘉成縣主,長柏和長楓沒去參加婚禮,齊國公府也沒送請帖,倒是顧廷燁離開的時候,長柏和長楓得了消息特意收拾了東西去送行。
長柏除了金銀細軟,還特意送了當年被顧廷燁讚過的燕雲十六州的輿圖,“當年你我因為這幅輿圖交心,如今你落魄了,我將這幅輿圖送你,望你不忘初心,從軍之後有所建樹。”
顧廷燁紅著眼眶將輿圖和金銀細軟收下了,等輪到長楓的時候,長楓則除了一些上好的傷藥之類,還給顧廷燁指明了另一條路:“如今京城邕王和兗王鬧得不可開交,可實際上稍微有點兒遠見的人都看不上他們,我看你不如去禹州團練使跟前求個機會,畢竟除開邕王和兗王,便之後那位團練使有些機會了。”
這話一出,長柏和顧廷燁都第一時間查看四周,顧廷燁更是忍不住直接一巴掌拍在長楓後背上,給他個教訓,“這大庭廣眾之下你胡說什麽呢!”
長楓無所謂地笑笑,“你就說我說的有沒有道理吧。”
“況且,我雖然隻是個工部員外郎,還是靠著妻子娘家的幫襯升上去的,但我看邕王和兗王絕不會出錯,這兩位可都不是什麽好的,將來不管誰上位,都少不得生靈塗炭。”
長柏張了張嘴想要訓斥長楓兩句,可到頭來才發現長楓雖然膽子大了些,卻沒說錯什麽。
以往他自己也在糾結那勞什子力長立嫡立賢,甚至家裏學堂還未解散的時候,莊學究還專程問過大家的看法,那個時候他的答案是立嫡立長最好,因為長幼嫡庶十分好分辨。而長楓則支持立賢,因為長幼嫡庶看似方便分辨,實際上卻不能保證選出來的儲君就適合那個位子。
而後顧廷燁和齊衡也都支持立賢,他們一個因為家裏兄弟多,而且總是被兄弟算計,所以支持立賢,另一個則因為是家中獨子沒經曆過兄弟之間的爭鬥,所以理所當然地覺得朝廷需要一個賢德的君主。
而三個姑娘裏頭,墨蘭和如蘭以及明蘭都覺得賢能與否都是個人主觀意願,況且立儲之事雖然事關朝廷和天下百姓,實際上不過是官家一家之言能決定的事情,跟旁人無關。
而經過這一年多的時間,長柏也對邕王和兗王二人死了心,卻沒想到長楓已經開始了另外的布局。
看著顧廷燁遠去的背影,長柏拉著長楓找了個清淨地方,兄弟倆將各自的想法說開,而長楓直接對長柏說道:“二哥你一向穩重又重情,還是個寧折不彎的性子,以弟弟我的眼力,將來說不得能繼承王家外祖的遺誌,為民生疾苦奔走出力。”
“你弟弟我就不一樣了,我科舉做官本就是為了能讓我娘和妹妹有個好日子,別的也不多想,隻做自己手頭的事務便知足了。”
長柏早知道長楓喜歡安逸玩樂,沒想到都入仕了還是如此,一時間他可真不知道說什麽好了,說白了,他還真沒有打壓這個弟弟的意思,甚至他十分慶幸自己有個聰明能耐的兄弟,將來好有個扶持。
這些事情告一段落,長楓順利迎娶了妻子柳氏,沒兩個月墨蘭也順利出嫁,當天官家和皇後都派了身邊心腹前來慶賀,可謂是給足了時影顏麵。
而王若弗等著時影帶墨蘭回門的時候,看著墨蘭和時影在堂下拜見自己,隻覺得等如蘭出嫁,她可真就圓滿了。
在葳蕤軒沒說兩句話,王若弗就打發墨蘭帶時影去見見林噙霜,這兩個鬥了大半輩子的女人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悄悄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