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公明震驚的注視下。


    子允子致兩位新晉大儒,已經在城中子民的歡呼擁護中,來到孤竹城郡衙前。


    那裏,立有一麵一人高的巨大鏡子。


    正是千裏鏡。


    如今千裏鏡已經分布到各地郡城之中,再往後還會向縣城,鄉邑繼續分布安置。


    一到千裏鏡之前。


    所有人都立刻完全下來,並且恭敬地微微彎腰致意。


    千裏鏡,那早大王恩賜萬民仙家法寶。


    凡有王令聖旨下達,或成湯子民有冤屈者,皆可通過千裏鏡直達王聽。


    這千裏鏡,在成湯子民心中,代表了他們的大王。


    大王當麵,豈能無禮。


    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


    子允,子致來到千裏鏡前,行了一禮,高聲道:“大王,臣等今日晉升大儒。”


    “臣等當按王旨律令,前往朝歌覲見大王。”


    大王有令,各地有成大儒者,第一時間前往朝歌。


    千裏鏡中,傳來帝辛的聲音,道:“很好,袁洪將軍會來接你們。”


    ……


    朝歌。


    禦書房。


    帝辛在聽到千裏鏡中響起子允子致聲音時。


    就回憶起這兩人身份,同時對這兩人晉升為大儒,毫不意外。


    不管是他自身的記憶,還是穿越者的記憶中,這兩位都是成湯大賢。


    在原本的命數中,這兩位正是因為不恥食周粟。


    最後餓死在首陽山的孤竹國主之子。


    伯夷、叔齊。


    子允,字公信,死後諡號夷,因是長子,故稱伯夷。


    子致,字公達,死後諡號齊,因為三子,故稱叔齊。


    孤竹國乃是北境各方國中,實力較為強大的一國。


    這一代的孤竹國主,偏愛三子子致,要傳位給他。


    子致認為這不合禮製,堅持要兄長子允繼位。


    而子允則認為,父王說了算,既然已經傳位給三弟,那他就絕對不能繼位。


    在原本的命數中,這兩兄弟為了不當國主,直接逃出孤竹國。


    如今帝辛改變命數,北境兩百諸侯國全都改國為郡,郡守之位由帝辛下旨,內閣確認。


    所以這兩兄弟不用再為誰當國主一事爭論,而是潛心讀書。


    這兩人不管是學識還是品性,都身體力行地與儒道契合,成為大儒理所當然。


    現在,他們終成大儒。


    帝辛開口,道:“袁洪,前去孤竹郡,把新晉大儒子允子致接來朝歌。”


    軍營中的袁洪當即領王指,駕起一道金光向孤竹國去了。


    軍營中。


    金大升和戴禮見到袁洪化金光而去,同時開口,道:


    “袁老大自從修煉了紫府靈台經,遁光速度越來越快了。”


    戴禮看了金大升一眼,道:“三弟,你的紫府靈台經,修煉到哪一步?”


    自從懷袁洪一同拜入朝歌,三妖重新排序,袁洪為大哥,戴禮為二兄,金大升是老三。


    金大升嘿嘿一笑,搖了搖牛角,道:“幸得大王賜法,紫府洞天已經完全打開。”


    “哪怕三弟我再愚鈍,不出十年,也必可晉升太乙金仙。”


    戴禮:……


    二弟這是已經超過我了啊。


    不行,必須更加刻苦修行才行,否則哪裏還有臉再覲見大王?


    他瞪了金大升一眼,轉身離開。


    金大升:???


    ……


    孤竹城。


    袁洪踏雲而來,落到子允和子致兩人麵前。


    他在按下雲頭之前,就第一時間就發現了在人群中看熱鬧的趙公明。


    這讓他有些意外。


    但他見趙公明一身凡人打扮,也就沒有上前打招呼,隻是點頭示禮,並沒有聲張。


    隨後,他按下雲頭,看向子允子致兩兄弟,一禮道:


    “禮上兩位大儒,大王令本將來接兩位前往朝歌覲見。”


    墨家兩位大儒也立刻回以一禮,道:“有勞袁將軍。”


    子致道:“吾等受大王恩賜,得四書五經,參悟儒道。”


    “今日晉升大儒,當修身齊家,利國利民,當頭頂浩然正氣,為天下萬民先。”


    他開口之時, 頭頂那股浩然正氣,不斷發出微鳴。


    每說一個字,其體內浩然正氣,就與其兄長,以及全城讀書人身上的浩然正氣產生一次共鳴。


    言語之間。


    一片浩大光明,煌煌正氣氤氳流轉,籠罩全城。


    大儒開口,浩然正氣激蕩百裏,周遭讀書人,無不心生感應。


    袁洪點點頭,祭起兩張金光縱雲符給兩位大儒。


    隨後駕起金光,帶兩位大儒往朝歌去了。


    孤竹城中,萬民歡呼,對兩位大儒此行,極為驕傲自豪。


    籠罩全城的浩然正氣,經久不散,千裏範圍內,天地浩大光明,諸邪不侵,萬法不近。


    趙公明目瞪口呆看著眼前一切。


    “這就是儒道?這氣息雖然遠不如仙氣,不及貧道法力萬一。”


    “然而,卻有浩大光明,諸邪不侵之威,如見日月星辰運轉,山河大海走勢。”


    “儒道,到底是什麽樣的道?”


    他一時間對儒道大感興趣,甚至超過了他尋找機緣的念頭。


    沒有任何猶豫,他離開人間出了城。


    在城外起了遁光,向朝歌而去。


    他早就有聽聞,朝歌已經有數名大儒,而且各地大儒也都紛紛被接到朝歌。


    在朝歌,接觸更多大儒,一定能看明白,儒道到底是什麽。


    ……


    朝歌。


    禦書房中。


    帝辛拿起了比幹今天早朝時遞上來的奏章。


    奏章之上,正是關於帝畿各處,開始陸續出現大儒之事。


    成湯最早的大儒,自然就是朝歌三賢。


    他的王叔比幹,箕子,以及王兄微子啟三人。


    另外還有商容,梅伯等文臣。


    這些人本來就是成湯最有名望的文人大賢。


    在接觸儒道,精讀四書五經之後,最早成為大儒,也是理所當然。


    而朝歌之外各地出現大儒,則要晚一些。


    比如伯夷、叔齊,就要晚上月餘。


    但這個速度,依然極快了。


    這些全都在帝辛最初的預料之中。


    他早就料到,最初的一批大儒,會很快出現。


    一來。


    鴻運圖書館中抽出的功法,全都是非凡之物,是連聖人也要為之震驚的功法。


    浩然正氣承載於儒道經典中,與儒道經典相輔相成。


    因此如此快有大儒出現,帝辛並不意外。


    二來。


    當前出現的大儒,要麽是曾經方國王族,要麽是各地貴族長老,擁有名望和德行之人。


    這些人起步高,自然也就能更快成為大儒。


    這些大儒隻是剛剛達到大儒的境界,往後繼續精進,還需要時間慢慢積累。


    而在這第一批大儒出世之後。


    再往後,就要幾年,甚至更久時間才會再從子民中出現大儒了。


    但,帝辛對目前這個成果,很是滿意。


    教化萬民,不可能一蹴而成,隻要在穩定推進,那就可以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習武二十年,封神台前斬薑子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唐風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唐風骨並收藏習武二十年,封神台前斬薑子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