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寧宮的宮女內侍都換了,就連太後身邊的春喜姑姑都不見了,這是後宮一晚一朝的事情。
這樣的事情,隻有後宮的妃嬪有幾絲不解,前廷的官員是不會關心的。
左良哲、魏延慶和鄭棣恒等官員,正在兵部官衙內焦急地踱著步,商量著對敵的辦法。
蔣博文的隴右衛,原先有二十萬人,在經行關內道的時候,隻折損了一兩萬人。隴右衛兵力還是比金吾衛和援兵多。
以少勝多,以弱戰強,真的是要考驗主將的心誌,尤其是在帝都,還關係著皇宮主子的安全,顧慮就更多了!
“守城弩床都準備好了!弩坊署的弓弩很足夠,百姓們也安靜了很多,再沒想著出城之事了。”
鄭棣恒說道。百姓們當然不會想著再出城門了,如今別山腳下就是叛軍,出去了就是死路一條。
在魏延慶的心目中,要守住京兆,其實是有可能的。
雖然金吾衛和援軍加起來才十一萬人,但京兆是帝都,城牆、堡壘的堅固自不用說,城中還有諸多高樓,是可以用來克敵的。在這些的架設弓弩,就是最好的防護。
還有京兆士兵在護城河設置的裝備,況且此時嚴寒,隴右衛卻是遠道而來,糧草輜重多極都有限。隴右衛想要攻破京兆,不是那麽好容易的事情。
本來別山山坳,是一個最適合的防護,也應該是最前的守護。但發生了秦嶺那樣的事情,魏延慶為了謹慎起見,就連別山的兵將都撤掉了。
如今,隻有實打實和隴右衛來一仗了。隻要士兵安排得當、弓弩充足,他定會帶著金吾衛守住京兆的!
魏延慶有信心,左良哲卻心中沒底。隴右衛的兵力,真的比他們要多;而且他們又是一路浴血奮戰過來的,就像殺神一樣。金吾衛的世家子弟。能扛得住嗎?
“大將軍,勝算幾何?”左良哲忍不住問道。調兵遣將是魏延慶話事,他這個托孤大臣,就是在一旁參與監督。卻很自覺沒怎麽插手。
左良哲知道,隻有京兆守住了,他這個托孤大臣才能繼續。若是大永皇朝都沒了,什麽都沒有了!
“一半一半,大家盡心竭力便是!”魏延慶看了左良哲一眼,這麽說道。若要有勝仗,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誰敢確定輸贏?
這個回答,顯然不能讓左良哲滿意。他動了動嘴唇,卻沒再開口。
“大雪一停。估計隴右衛就會攻城了。”鄭棣恒皺著皺著眉頭說道。
寒冬臘月,並不是攻城的時機,蔣博文此時來到京兆,也是不得已的選擇。若是等到明年春,江南衛、河內衛的士兵。說不定就足夠了,動亂也平息了,蔣博文再進攻京兆,哪裏還有勝的希望?
蔣博文就是要趁著河內道動亂,趁著其餘各衛都沒法來京兆救駕,攻占京兆。盡管天寒,他也要屯兵京兆城外。
這樣想著。鄭棣恒的眉頭舒展了一些。想來想去,京兆的情況也沒危機到不可挽的時候。
<a href="http:///"></a>
京兆城外的蔣博文,此時神色也輕鬆不到哪裏去。天氣嚴寒,在這樣的情況下攻城,勝算本來就打了折,再加上攻打的是京兆。難度就更大了。
“大王,那個神秘人又給我們送來竹筒了!”
正這樣想著,副將盛子衡便麵帶喜色來報了。
就在剛剛,隴右衛士兵發現有信鴿停在營帳上,一看。果然是和之前一模一樣的竹筒。
盛子衡不知道在京兆戒嚴的情況,怎麽還有信鴿飛出來。他知道這個竹筒送來的消息,肯定有助隴右衛,才會喜形於色。
有了西燕細作相助,大王攻城就更加容易了。他們這些人,列土封侯也不遠了!
蔣博文細看了竹筒,然後才拆開。這一次,裏麵不是什麽布防圖,而是一張小紙條,上麵寫著:三日後攻城。
三日後攻城?西燕細作讓隴右衛士兵三日後攻城,是為了什麽?難道三日後有什麽訣竅不成?
“大王,您意下如何?”盛子衡也看到這幾個字了。他心裏七上八下,一時也不知該怎麽辦。
此時,大雪已經停了,寒天有晴,本來蔣博文是打算明日攻城的。但如今接到西燕細作的話,他不由得遲疑了。
難道真要按西燕細作所說的,三日後才攻城?三日後,京兆城難道會發生什麽事情嗎?這一次,西燕細作信不信得過?
蔣博文拿著這薄薄的紙條,頓覺手上有千斤重。先前他相信布防圖的事情,是因為探聽這些布防的虛實,三五萬人就夠了,如今是攻城大戰,是十八萬士兵,冒的險太大了!
“大王,明日攻城,有多大勝算?”另一個副將這樣問道。何時攻城這樣重大的事情,蔣博文當然要召集心腹親信前來商議。
明日攻城,有多大勝算?聽見屬下這麽一問,蔣博文心中反而清楚該怎麽選擇了。
明日攻城,必定會遭遇金吾衛拚死抵抗,京兆的護衛是一流的,雙方必定勢均力敵。若是沒有意外因素,勝算也是一半一半。
隴右衛既然屯兵在京兆城外,就不怕京兆城裏的人跑到哪裏去。再說,讓兵將們多休整三天,也不是不可以的。
說不定,三天後會有什麽事情,可以助隴右衛一舉得勝?
“傳本王旨意,大軍休整,三日後攻城!”
蔣博文下令道,選擇了相信竹筒的內容。隴右衛遲三天再攻城,也不會有什麽損失。他倒要看一看,三天後會發生什麽事情了。
蔣博文收到了什麽信息,京兆兵部官衙的左良哲等人並不知道。眼見著大雪已停,天也難得晴朗了,魏延慶下令城中所有士兵都作好了迎戰的準備。
天放晴,隴右衛一定會趁機攻城,死戰的時候,就要到來了。
可是,京兆城外,一片平靜。隴右衛的營帳,一個個都沒有太大的聲響,甚至到了午飯時候,營帳還飄起了縷縷炊煙。
隴右衛埋鍋造飯,根本就沒有攻城的打算!怎麽會這樣?
當魏延慶聽到斥候的匯報,心中不禁疑惑。天晴,是隴右衛最恰當的時機,蔣博文怎麽會沒有動靜呢?
直到酉時天暗,隴右衛還是十分平靜,就連操練都沒有。在京兆士兵還在全神戒備的時候,隴右衛營帳的燈漸漸熄滅了,看樣子,隴右衛安然入睡了。
這樣的一天,讓魏延慶不敢置信。隴右衛怎麽會沒動作?先前就聽斥候匯報說,隴右衛已經在動兵的了,怎麽就停下了?蔣博文有什麽詭計?
魏延慶不敢放鬆,依然令士兵們做好作戰的準備,以防隴右衛突然攻城。可是,又是一天過去了,隴右衛依然沒有動靜。
到了第三天,雖然魏延慶仍是命令士兵做好準備,可是士兵們都漸漸鬆懈了。他們蹲下身子,瞄著城外兩三天,卻是什麽都沒有等來。
“這可真是奇了,蔣博文在想什麽?”兩天的空待,蔣博文卻一動不動。這讓魏延慶心中警覺,蔣博文似乎在等待什麽?
難道,蔣博文是得了京兆細作的什麽消息,在等待什麽時機?有什麽可以助隴右衛得勝的?
兵力、防護、糧草、弓弩……弓弩,弩坊署!魏延慶眼中一亮,抓住了心中閃過的念頭。如果蔣博文有所謀劃,必定少不了這幾樣,尤以弩坊署為最!
因為前麵三個方麵,要做手腳,一點都不容易,隻有弩坊署守衛相對薄弱!
“人來!即刻去弩坊署……”魏延慶召來副將,吩咐他帶著金吾衛往東市的弩坊署而去。
魏延慶的吩咐都還沒有說完,鄭棣恒就衝了進來,臉色極為難看,似乎有大事發生一樣。
“弩坊署,著火了!”鄭棣恒咬著牙說道。
士兵們已經趕去弩坊署救火了,弩坊署火勢猛烈,尚不知那裏儲存的弓弩兵器,能不能搶救回來!
“報!隴右衛開始攻城了!”官衙裏,又衝進了幾個士兵,向魏延慶匯報著京兆城外的情況。
魏延慶尚未消化完鄭棣恒的話語,又聽得士兵的匯報,臉色也更加難看了。
“全力防守!至於弩坊署,全力救火……”
魏延慶此時知道蔣博文在等什麽了,就是在等弩坊署的大火!弩坊署的大火,將弓弩兵器燒毀,又引起了京兆動亂,民心、軍心定會動搖!
蔣博文在此時進攻,勝算大了很多!
弩坊署的衝天大火,在京兆城外的隴右衛自然也看見了。漫天火光、煙霧,甚至在別山山腳都聞到燒焦的氣息。
“天助我也!全力進攻!一定要將京兆攻下!”
蔣博文撥出了金劍,遙向京兆城一指,進攻的氣勢,立刻感染了隴右衛的兵將們。
“衝啊!”在蔣博文劍指後,隴右衛兵將吼出了這一聲,士兵如潮水衝向了京兆城門。
隴右衛士兵的聲勢,讓京兆城牆上的金吾衛打了個寒顫,他們彎著的身子也有些硬,頓覺守城弩床的扳機都有些緊。
又一次生死大戰開始了。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城存下,同樣也是如此。
ps:二更!感謝梅舒、小金的粉紅票!感謝蘇子hana、sunflower889的打賞!感謝煙雲霧的評價!祝大家周末快樂!
...
這樣的事情,隻有後宮的妃嬪有幾絲不解,前廷的官員是不會關心的。
左良哲、魏延慶和鄭棣恒等官員,正在兵部官衙內焦急地踱著步,商量著對敵的辦法。
蔣博文的隴右衛,原先有二十萬人,在經行關內道的時候,隻折損了一兩萬人。隴右衛兵力還是比金吾衛和援兵多。
以少勝多,以弱戰強,真的是要考驗主將的心誌,尤其是在帝都,還關係著皇宮主子的安全,顧慮就更多了!
“守城弩床都準備好了!弩坊署的弓弩很足夠,百姓們也安靜了很多,再沒想著出城之事了。”
鄭棣恒說道。百姓們當然不會想著再出城門了,如今別山腳下就是叛軍,出去了就是死路一條。
在魏延慶的心目中,要守住京兆,其實是有可能的。
雖然金吾衛和援軍加起來才十一萬人,但京兆是帝都,城牆、堡壘的堅固自不用說,城中還有諸多高樓,是可以用來克敵的。在這些的架設弓弩,就是最好的防護。
還有京兆士兵在護城河設置的裝備,況且此時嚴寒,隴右衛卻是遠道而來,糧草輜重多極都有限。隴右衛想要攻破京兆,不是那麽好容易的事情。
本來別山山坳,是一個最適合的防護,也應該是最前的守護。但發生了秦嶺那樣的事情,魏延慶為了謹慎起見,就連別山的兵將都撤掉了。
如今,隻有實打實和隴右衛來一仗了。隻要士兵安排得當、弓弩充足,他定會帶著金吾衛守住京兆的!
魏延慶有信心,左良哲卻心中沒底。隴右衛的兵力,真的比他們要多;而且他們又是一路浴血奮戰過來的,就像殺神一樣。金吾衛的世家子弟。能扛得住嗎?
“大將軍,勝算幾何?”左良哲忍不住問道。調兵遣將是魏延慶話事,他這個托孤大臣,就是在一旁參與監督。卻很自覺沒怎麽插手。
左良哲知道,隻有京兆守住了,他這個托孤大臣才能繼續。若是大永皇朝都沒了,什麽都沒有了!
“一半一半,大家盡心竭力便是!”魏延慶看了左良哲一眼,這麽說道。若要有勝仗,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誰敢確定輸贏?
這個回答,顯然不能讓左良哲滿意。他動了動嘴唇,卻沒再開口。
“大雪一停。估計隴右衛就會攻城了。”鄭棣恒皺著皺著眉頭說道。
寒冬臘月,並不是攻城的時機,蔣博文此時來到京兆,也是不得已的選擇。若是等到明年春,江南衛、河內衛的士兵。說不定就足夠了,動亂也平息了,蔣博文再進攻京兆,哪裏還有勝的希望?
蔣博文就是要趁著河內道動亂,趁著其餘各衛都沒法來京兆救駕,攻占京兆。盡管天寒,他也要屯兵京兆城外。
這樣想著。鄭棣恒的眉頭舒展了一些。想來想去,京兆的情況也沒危機到不可挽的時候。
<a href="http:///"></a>
京兆城外的蔣博文,此時神色也輕鬆不到哪裏去。天氣嚴寒,在這樣的情況下攻城,勝算本來就打了折,再加上攻打的是京兆。難度就更大了。
“大王,那個神秘人又給我們送來竹筒了!”
正這樣想著,副將盛子衡便麵帶喜色來報了。
就在剛剛,隴右衛士兵發現有信鴿停在營帳上,一看。果然是和之前一模一樣的竹筒。
盛子衡不知道在京兆戒嚴的情況,怎麽還有信鴿飛出來。他知道這個竹筒送來的消息,肯定有助隴右衛,才會喜形於色。
有了西燕細作相助,大王攻城就更加容易了。他們這些人,列土封侯也不遠了!
蔣博文細看了竹筒,然後才拆開。這一次,裏麵不是什麽布防圖,而是一張小紙條,上麵寫著:三日後攻城。
三日後攻城?西燕細作讓隴右衛士兵三日後攻城,是為了什麽?難道三日後有什麽訣竅不成?
“大王,您意下如何?”盛子衡也看到這幾個字了。他心裏七上八下,一時也不知該怎麽辦。
此時,大雪已經停了,寒天有晴,本來蔣博文是打算明日攻城的。但如今接到西燕細作的話,他不由得遲疑了。
難道真要按西燕細作所說的,三日後才攻城?三日後,京兆城難道會發生什麽事情嗎?這一次,西燕細作信不信得過?
蔣博文拿著這薄薄的紙條,頓覺手上有千斤重。先前他相信布防圖的事情,是因為探聽這些布防的虛實,三五萬人就夠了,如今是攻城大戰,是十八萬士兵,冒的險太大了!
“大王,明日攻城,有多大勝算?”另一個副將這樣問道。何時攻城這樣重大的事情,蔣博文當然要召集心腹親信前來商議。
明日攻城,有多大勝算?聽見屬下這麽一問,蔣博文心中反而清楚該怎麽選擇了。
明日攻城,必定會遭遇金吾衛拚死抵抗,京兆的護衛是一流的,雙方必定勢均力敵。若是沒有意外因素,勝算也是一半一半。
隴右衛既然屯兵在京兆城外,就不怕京兆城裏的人跑到哪裏去。再說,讓兵將們多休整三天,也不是不可以的。
說不定,三天後會有什麽事情,可以助隴右衛一舉得勝?
“傳本王旨意,大軍休整,三日後攻城!”
蔣博文下令道,選擇了相信竹筒的內容。隴右衛遲三天再攻城,也不會有什麽損失。他倒要看一看,三天後會發生什麽事情了。
蔣博文收到了什麽信息,京兆兵部官衙的左良哲等人並不知道。眼見著大雪已停,天也難得晴朗了,魏延慶下令城中所有士兵都作好了迎戰的準備。
天放晴,隴右衛一定會趁機攻城,死戰的時候,就要到來了。
可是,京兆城外,一片平靜。隴右衛的營帳,一個個都沒有太大的聲響,甚至到了午飯時候,營帳還飄起了縷縷炊煙。
隴右衛埋鍋造飯,根本就沒有攻城的打算!怎麽會這樣?
當魏延慶聽到斥候的匯報,心中不禁疑惑。天晴,是隴右衛最恰當的時機,蔣博文怎麽會沒有動靜呢?
直到酉時天暗,隴右衛還是十分平靜,就連操練都沒有。在京兆士兵還在全神戒備的時候,隴右衛營帳的燈漸漸熄滅了,看樣子,隴右衛安然入睡了。
這樣的一天,讓魏延慶不敢置信。隴右衛怎麽會沒動作?先前就聽斥候匯報說,隴右衛已經在動兵的了,怎麽就停下了?蔣博文有什麽詭計?
魏延慶不敢放鬆,依然令士兵們做好作戰的準備,以防隴右衛突然攻城。可是,又是一天過去了,隴右衛依然沒有動靜。
到了第三天,雖然魏延慶仍是命令士兵做好準備,可是士兵們都漸漸鬆懈了。他們蹲下身子,瞄著城外兩三天,卻是什麽都沒有等來。
“這可真是奇了,蔣博文在想什麽?”兩天的空待,蔣博文卻一動不動。這讓魏延慶心中警覺,蔣博文似乎在等待什麽?
難道,蔣博文是得了京兆細作的什麽消息,在等待什麽時機?有什麽可以助隴右衛得勝的?
兵力、防護、糧草、弓弩……弓弩,弩坊署!魏延慶眼中一亮,抓住了心中閃過的念頭。如果蔣博文有所謀劃,必定少不了這幾樣,尤以弩坊署為最!
因為前麵三個方麵,要做手腳,一點都不容易,隻有弩坊署守衛相對薄弱!
“人來!即刻去弩坊署……”魏延慶召來副將,吩咐他帶著金吾衛往東市的弩坊署而去。
魏延慶的吩咐都還沒有說完,鄭棣恒就衝了進來,臉色極為難看,似乎有大事發生一樣。
“弩坊署,著火了!”鄭棣恒咬著牙說道。
士兵們已經趕去弩坊署救火了,弩坊署火勢猛烈,尚不知那裏儲存的弓弩兵器,能不能搶救回來!
“報!隴右衛開始攻城了!”官衙裏,又衝進了幾個士兵,向魏延慶匯報著京兆城外的情況。
魏延慶尚未消化完鄭棣恒的話語,又聽得士兵的匯報,臉色也更加難看了。
“全力防守!至於弩坊署,全力救火……”
魏延慶此時知道蔣博文在等什麽了,就是在等弩坊署的大火!弩坊署的大火,將弓弩兵器燒毀,又引起了京兆動亂,民心、軍心定會動搖!
蔣博文在此時進攻,勝算大了很多!
弩坊署的衝天大火,在京兆城外的隴右衛自然也看見了。漫天火光、煙霧,甚至在別山山腳都聞到燒焦的氣息。
“天助我也!全力進攻!一定要將京兆攻下!”
蔣博文撥出了金劍,遙向京兆城一指,進攻的氣勢,立刻感染了隴右衛的兵將們。
“衝啊!”在蔣博文劍指後,隴右衛兵將吼出了這一聲,士兵如潮水衝向了京兆城門。
隴右衛士兵的聲勢,讓京兆城牆上的金吾衛打了個寒顫,他們彎著的身子也有些硬,頓覺守城弩床的扳機都有些緊。
又一次生死大戰開始了。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城存下,同樣也是如此。
ps:二更!感謝梅舒、小金的粉紅票!感謝蘇子hana、sunflower889的打賞!感謝煙雲霧的評價!祝大家周末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