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當京兆官員和百姓沉浸在大采選的想象中時,戶部尚書江成海,則向景興帝呈上了折子,請求縮減大采選的規模,同時建議大采選延遲。


    “皇上,河內道旱災已現。戶部的官員和資財,不足以同時應付大采選和旱災。臣懇請皇上以河內道百姓為重,縮減大采選的規模,將大采選延後。”江成海的奏言如是。


    隨即,工部尚書範載常、工部侍郎黃易出列附議,讚同江成海的提議。他們還說河內道的旱情已經很嚴峻,抗災平順民意,迫在眼前,司天台的五官正都說未來一個月不會有雨,河內道的情況會更惡劣,請皇上準奏。


    江成海和範載常等官員的奏言,令不少朝官都皺眉,心底有不少的怨氣。


    河內道的大旱災情,離他們甚遠,與他們沒有多少關係;但是皇家大采選,就在他們眼皮底下,與他們的榮華富貴息息相關,若是縮減或者延遲,對他們來說,就很有影響了。


    <a href="http:///"></a>


    這些官員,自然都是反對大采選的縮減或延遲的,隻是他們尚未想好反對的言辭,中書侍郎沈華善就出列了。


    “微臣以為,戶部尚書之言,甚有道理,懇請皇上準奏。河內道的大旱災,若是蔓延下去,定會引起大範圍的饑荒,這不得不讓臣等重視。前朝大安末年,就曾有過大旱災,其慘況,讓人心驚。史書雲‘連年久旱,亡有平歲,北邊及青徐地,人相食……饑民死者十七八。’,臣惶恐不已……”


    沈華善的奏言,讓原本想皺眉反對的官員,神色就變了。能夠站在宣政殿這裏的官員。都是飽讀書史的人,沈華善說的這一段史實,他們當然知道。沈華善沒有說完的話語,他們也很清楚。


    大安末年出了連年的旱災。百姓人相食,加上帝王昏庸,於是天下暴亂,梟雄四起。大永太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開疆辟土的。可以這麽說,若是大安沒有這些旱災,又或者這些好旱災能夠得到很好治理,或許大安還不會亡國。


    更這些官員心驚膽跳的是。他們記起了史書中的箴言:“山崩川竭,亡之征也。”


    這下他們都不認為河內道大旱災與己身無關了,若是河內道大旱災導致暴亂起,受到影響的。就不僅僅是他們的榮華富貴了,而是他們的立命人身。


    想到這裏,這些官員們心底的怨氣,馬上就散去了。榮華富貴,得是承平之年才有福分享受啊。若是天下動亂,人命比芻狗還低賤,還談什麽榮華富貴?


    再說了,沈華善都讚同江成海的話語了,他們又怎麽敢再出列反對?沈華善是連尚書右仆射大人都敢打殘的人。手段狠厲又深沐帝恩,他們也不敢與他作對。


    沈華善眉角看著這些官員們的表情變化,心中閃過冷然。他就知道,隻要搬出大安末年的大旱災,這些官員便沒人敢反對江成海的奏言了。善言相奏是沒有多少用的,隻有讓他們感知到亡國的恐懼,他們才會噤聲,才會讚同江成海的意見。


    若論得失算計之精,估計大永最出色的商人,都比不上這些宣政殿上的官員。


    也幸得如此,沒有這些官員的攪局,江成海的奏言就會少了很多阻滯,現在隻等皇上的旨意就可以了。


    卞之和站在朝臣中,也沒有出言反對沈華善和江成海的奏言,隻是沉默著。他倒是很想出列反對,可是想到早前沈華善的手段,又想到景興帝如今對他頗有微詞,就算反對了也沒有多少作用。


    想了想,還是按照父親所說的那樣,低調收斂才是卞家最合適的做法,且讓沈華善折騰去吧,他還是翹起手在一旁看著就好了。


    景興帝端坐在鑾椅上,心中有些詫異。根據他以往視朝的經驗,但凡有朝官奏言行某一事,必定有其餘朝官出言反對的。可是這一次,在江成海、沈華善奏言之後,竟然沒有朝官出來反對。


    尤其是江成海兩人提議的是縮減大采選、推遲大采選,這應該和官員們密切相關的,原先景興帝以為一定會有不少朝官反對的,可是宣政殿上是一片平靜。他們都讚同江成海和沈華善的話語?


    景興帝乍聽到江成海奏言的時候,心中是極為不悅的。大采選的旨意已下。這是他在位期間的第一次大采選,攸關的,還是大永皇嗣的問題,怎麽可以縮減或延遲呢?


    但是大旱災,也不得不重視,若是大永境內有大饑荒,定會影響到大永的穩定。景興帝想到了西燕皇帝和曼山將領的開戰,似乎原因,就是早幾年曼山一帶出了大饑荒。


    而且朝臣難得意見一致,似乎都認為河內道的大旱災比大采選更重要。想到這種種情況,景興帝心中的不悅,就壓了下去。他視朝也有一年多了,知道朝臣們意見一致,這當中必定有什麽自己不知道的因由,看來還是要謀定才能動。


    關於大安末年的旱災,景興帝並不知道,朝臣們感受到的亡國恐懼,他並沒有感受到,自然想的,並沒有那麽深入。大采選,是他想要如常繼續進行的,大旱災,一時間,他也定不了主意,隻下令先行退朝,此事容後再說。


    這個結果,在沈華善意料之中,他也篤定,下一次早朝之時,景興帝就會準江成海所奏。


    紫宸殿內,景興帝想起早朝的事情,心中隱隱的不悅又冒了出來。他想不明白朝臣為什麽會意見一致,但這個問題,作為帝王,他也不可能召來朝臣來詢問原因。


    這個時候,景興帝想到了沈華善說的大安旱災。


    “唐密,大安末年的大旱災,你是否知道?”景興帝看著一旁服侍的唐密,這樣問道。


    “回皇上的話語,奴才並不曉得這個大旱災的事。但是大安末年的相關資料,都放在匯流澄鑒閣中,奴才這就去給皇上拿來。”唐密沒有讀過多少書,但是帝王需用之書籍擺放在哪裏,他是很清楚的。


    本來讀書查閱之事,本來應該在禦書房進行的,但是景興帝嫌棄禦書房狹小曲折,又有密密麻麻的書格,所以很少去那裏。既然唐密這麽說,景興帝就安心在紫宸殿裏等著了。


    唐密很快就將相關書籍搬來了紫宸殿中,讓景興帝翻閱。


    當景興帝看到“劫禾之舉,此盜賊禍亂之萌”“三川竭,大安崩”“山崩川竭,亡之征也”這些讓人心驚膽戰的話語,心中的不悅就變成了無比擔憂,他都覺得自己額角有冷汗了。


    大天災如果處理不好,就會有大暴動。這樣一來,就會影響他坐著的位置。皇位若是動搖,就算大采選之中有再多的美人,那又有什麽用?皇位和妃嬪,哪個更重要,這根本就不用說的。再說了,大采選挑出來的人,又有哪個能夠比得上曾經的雅妃呢?


    想到這裏,景興帝對大采選的興趣幾乎殆盡了,他現在想的,乃是應對河內道大旱災的問題,現在,他終於知道朝臣們為何會意見一致了,孰輕孰重,根本就是一目了然的事情了。


    第二日早朝,景興帝便準了江成海的奏言,下旨更改采選大事,將大采選推遲至明年春再進行。


    “國之大事,當以黎民百姓為重,故特下旨更改大采選之事,將其延遲到明年春。朕對河內道的大旱災,甚是憂心,現令戶部尚書、工部尚書全力應對河內道大旱災。各部各寺各司官員,協助這兩位官員抗災。”


    景興帝到底沒有糊塗到底,知道大旱災關係著他的位置,若不重視處理,他的位置,說不定都要晃兩晃。


    沈華善和江成海等官員恭敬領命,紛紛表示同心同德萬眾一心,會共同解決河內道旱災的問題,請皇上放心雲雲。


    大采選更改的旨意,不用半天就傳遍了京兆,也會陸續傳遍大永七大道。大采選更改了,要做的事情自然就不一樣了,有官員家的夫人收起了為姑娘裁製新衣裳的打算,也有官員夫人趕緊張羅自己女兒的婚嫁。


    半年的時間,其實很長的,要做的事情也很多。


    景興帝雖然準許了將大采選延遲,但是江成海臉上,沒有多少喜色。現在正是七月天,京兆的太陽火熱毒辣,想必河內道的情況更不樂觀,一想到那焦黃幹癟的稻麥,江成海的心就低得不能再低。


    長泰三十六年的整治水利,這才過去七年的時間,當年的那些水利措施,就基本不可用的,不然河內道的旱情還不會這樣糟糕。可見水旱之災,禍在吏治,這話,當年沈華善說過,此刻江成海也同樣這樣感歎。


    水利的整治已經來不及了,幸好戶部這些年在備荒糧上麵的功夫做得很足,每年儲存的糧食數目,還能用來賑一時之災。


    這個時候,從河內道加急而來的數封加報災文書,陸續抵達京兆,讓江成海和範載常等人更加憂心。此刻,江成海萬萬沒有想到,他現在以為的“幸好”,會成為天大的災難。


    ps:


    二更!感謝貓窩兒的2票粉紅票,還有小金的評價票!嘻嘻~~抱抱大家,我繼續很勤奮……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嫡長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悄然花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悄然花開並收藏嫡長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