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宮的雅妃,得了急病暴亡,沒兩天,就出殯入葬了,永和宮隨即封宮。
這在後宮之中,是了不得的大事,宮女內侍們想不到短短時間,後宮最為漂亮的妃子竟然就沒有了;而德妃、淑妃也沒有想到,她們的勁敵會一下子就消失,這真是福氣。
平日裏,皇上最寵愛雅妃。這段時間,能夠在紫宸殿出入的,除了皇後就是雅妃了。如今雅妃暴亡,皇上得有多傷心——不少宮女內侍這樣想道。
令人詫異的是,紫宸殿內沒有什麽消息傳出來,皇上如常批閱奏折、接見朝臣,甚至還去了德妃的鹹福宮過了幾晚,仿佛沒有受到影響一樣。
若果不是禦膳房的宮女說,皇上的晚膳基本沒怎麽動,這些宮女還會想著皇上怎麽會如此薄情。
<a href="http:///"></a>
帝心難測,然而這些宮女們都以猜測帝心為樂,以帝心為依歸。
紫宸殿內,景興帝重重合上折子,對每日都沒完沒了的折子感到極為厭煩。昨日兵部上書,道關內衛、隴右衛需增加多少物資,今日戶部上折,言五月青黃相交賦稅不足,想必明日吏部又會奏言哪個官員到齡致仕……
這樣的事情,不需要他親自執行,卻都需要他過眼,都需要他批閱。
平日不覺得有什麽,隻是今天……他越看這些奏折,就越覺得心煩。
“唐密,永和宮的事情怎樣了?”景興帝放下了折子,這樣問道。
“回稟皇上。永和宮已經封宮了。雅妃和四個大宮女都已經處置了。按照太後娘娘的意思,表麵上,雅妃的出殯儀式一應按照禮製,現在已經送殯出宮了。”唐密低垂著頭,恭恭敬敬地說道。
聽了唐密的話語,景興帝點點頭。有了母後的提點,加上唐密在宮中已久,這必定是最妥當的做法。
永和宮的事情,已經過去好些天了,但是景興帝總時不時想起那晚。他沒有想到,平日芳香的玉蘭樹,竟然會埋著那麽可怖的東西,那麽絕美的雅妃,竟然會做下那等心狠之事。究竟這後宮之中,還有什麽是他不知道的?
他忽然想起,雅妃早前和他提的那個建議,重華殿中的事情,雅妃是不是別有居心?他又記得,當年春熙宮中的事情,沈家隻是將李斯年引到李妃那裏,就輕輕鬆鬆滅了五皇兄的勢力。
如今,雅妃的情況,看著怎麽和當年春熙宮的情況那麽相似?雅妃的背後,不會是有沈家的勢力在吧?
雅妃是清平侯舉薦給自己的,清平侯……不正是沈則敬的親家嗎?這當中,是不是有什麽,自己忽略了?
景興帝想起了長泰帝在病重之時,對自己說過的那一番說話。沈家,原來是父皇留給自己的磨刀石!父皇說過,在這七位顧命大臣之中,最要提防的,就是沈家!沈家有從龍之功,亦怕會有不臣之心。
原本他以為,父皇多心了。可是如今看來,越來越像那麽一回事了。父皇想要抬舉沈家,讓其成為自己的尖刀,可是如今沈家人才輩出,他真的怕,有朝一日,這把尖刀會調轉過來……
越想,景興帝的臉色就越難看,他擔心自己,養虎為患!
當年春熙宮的事情,留給景興帝的印象太深刻。隻是不得不說,他真的完全想歪了……
在景興帝想著永和宮之事的時候,卞之和也在思考著雅妃的事情,和景興帝一樣的是,他的臉色也是無比難看。
永和宮出事之後,他就派人前去掖庭局打探消息了,可是竟然什麽有用的消息都沒有探聽到,隻知道當晚掖庭內侍的確抬出了幾具屍體,但是當中有沒有雅妃,不得而知。
永和宮內,倒是擺放著棺材,可是棺材釘早就落下,而且那裏守衛森嚴,他無法得知躺在裏麵的,是不是雅妃本人。隨著棺木抬進東郊皇陵,此事,就更加無法查看了。
“你太著急了。雅妃好不容易才送進宮中。腳跟都還沒有站穩,怎麽就讓她去做了重華殿中的事?肯定引來有心人的布局了。”見到卞之和難看的臉色,房間內有人在說話了。
說話的,是一個老人,他坐在花梨鬆鶴大椅之上,那眉眼容貌,和卞之和十分相像。不,應該說,卞之和與他十分相像,他是前大理少卿卞傳肅,正是卞之和的父親。
“父親,等不及了。昆州那裏的情況現在不在謝同甫的控製之中了,西燕那邊……”卞之和急急地說著,在看到卞傳肅冷凝的臉色後,話語自動消了音。
他差點忘記了,西燕的情況,是絕對不能出口的!
他也不知道這些天怎麽回事,或許永和宮的情況太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他沒有想到,本該有大用的雅妃,隻是半年時間不到,就這樣殞了!一時之間,他都不知道去哪裏補充這樣一個人。
為了找尋能和妹妹容色不相上下的人,他已經費了太多心力,幾年間,也隻物色到雅妃這一個人,卻沒有想到,都還沒有派上用場,就沒了。這種憋屈的感覺,令他失了分寸,不該說出口的話語,就這樣說出來了!
“你要謹記,不該說出口的話語,一定不能說!如今隻有我們父子兩人在這裏,沒有大礙!否則,就是滅族之禍!”見到卞之和及時收了口,卞傳肅冷凝的臉色才漸漸緩和了。
“雅妃的事情,已經發生了,著急也沒有應。若是背後有人布局,說不定已經知道雅妃背後的人是你了。不過,就算知道是你,問題也不大。隻要你抓住一點,他們就算再猜疑,一時也沒有辦法。”
卞傳肅說道。他的臉長得周正,看著是一臉正氣,說出這番話語,卻總覺得有些違和。
“抓住一點……是哪一點?”卞之和皺眉,聽不出其中的深意。
“如今你已經是前四卿之一,又是先帝留下的顧命大臣。沒有實質的證據,哪個可以動得了你?你要抓住的,隻有一點:帝心!”卞傳肅的聲音略微提了起來。
“隻要成為皇帝的心腹純臣,讓帝王信你護你。不管有多少人想拉你下來,都不會輕易做到!所以,你要想辦法,讓皇上對你言聽計從!”卞傳肅又補充說道
言聽計從?聽了卞傳肅的話語,卞之和思考開了。純臣的基調,他早前已經奠下了,特別是在召二王回京一事上,他是一力支持皇上的,相信這一點,皇上也有所感。但是僅僅是這樣,還不夠。
“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不難。把皇上看重的人擠下來,然後讓皇上看見你的忠心,就可以了。這一點,我已有定計……”卞傳肅正氣的臉上,此刻是胸有成竹的表情。
待卞之和聽了父親的定計之後,臉上焦急難看的臉色,漸漸平和起來。
又是一日早朝之時,景興帝高坐在宣政殿上,聽著臣下的奏言。他的心情不怎麽美妙,麵色自然不怎麽好看。
宣政殿上,卞之和正在出列奏言,他說的,正是嶺南捷報一事。韶縣縣令沈則高以奇策,瓦解了南越一族,還活捉了南越一族的大首領,並有兩千俘虜。這對於沈則高來說,是一件奇功,對於大永來說,是一則大喜。
故而卞之和奏言:“臣等以為,韶縣縣令既能治理一縣政事,還能活捉南越大首領,此等奇才,實乃朝廷之福。實應召回京兆,重重嘉獎,以揚我大永人才濟濟。”
他建議,召沈則高回京述職領功,順便,將南越一族的大首領、俘虜們押解上京兆。此舉,乃是揚大永國威,以便讓更多的大永百姓、官員都知道嶺南大捷報,更重要的是,新帝登基,即有這樣一件大喜事,此也是大永福祉祥瑞;
同時,他還奏言,對中書侍郎沈華善也應重賞,以讚其教子有方,因為沈則高,正是沈華善第三子,沈家滿門人才,且忠君忠上,雲雲;
卞之和的奏言一下,朝臣們的目光便集中在沈華善身上,心裏都在想到,沈華善真他媽的太有福氣了!嫡長子沈則敬就不用說了,先前在西寧道立下那三道重功,如今他的第三子,區區一個韶縣縣令,也能立下這樣的功勞,看著,真是讓人眼紅!
似乎,上天太眷顧沈家了,怎麽這些奇功大事,都是沈家人占了去?——朝臣們這樣想道。
不止是朝臣,高坐在宣政殿上的景興帝,也是這麽想的。沈家,真的是人才濟濟,就連一個六品縣令,都有這等本事。似乎,父皇立下的這塊磨刀石,越磨越厚重啊……
“也是,沈家立下如此大功,是應當好好嘉獎一番!準卿所奏!”良久,景興帝這樣說道,沈則高,是應該返回京兆領賞領功了。
景興帝的話語一落,沈華善就覺得自己的心停了一下。雅妃的事情,他尚未有頭緒,如今,卞之和竟然奏言為沈家嘉賞?
他此舉,是什麽意思?所謀的,又是為何?
...
這在後宮之中,是了不得的大事,宮女內侍們想不到短短時間,後宮最為漂亮的妃子竟然就沒有了;而德妃、淑妃也沒有想到,她們的勁敵會一下子就消失,這真是福氣。
平日裏,皇上最寵愛雅妃。這段時間,能夠在紫宸殿出入的,除了皇後就是雅妃了。如今雅妃暴亡,皇上得有多傷心——不少宮女內侍這樣想道。
令人詫異的是,紫宸殿內沒有什麽消息傳出來,皇上如常批閱奏折、接見朝臣,甚至還去了德妃的鹹福宮過了幾晚,仿佛沒有受到影響一樣。
若果不是禦膳房的宮女說,皇上的晚膳基本沒怎麽動,這些宮女還會想著皇上怎麽會如此薄情。
<a href="http:///"></a>
帝心難測,然而這些宮女們都以猜測帝心為樂,以帝心為依歸。
紫宸殿內,景興帝重重合上折子,對每日都沒完沒了的折子感到極為厭煩。昨日兵部上書,道關內衛、隴右衛需增加多少物資,今日戶部上折,言五月青黃相交賦稅不足,想必明日吏部又會奏言哪個官員到齡致仕……
這樣的事情,不需要他親自執行,卻都需要他過眼,都需要他批閱。
平日不覺得有什麽,隻是今天……他越看這些奏折,就越覺得心煩。
“唐密,永和宮的事情怎樣了?”景興帝放下了折子,這樣問道。
“回稟皇上。永和宮已經封宮了。雅妃和四個大宮女都已經處置了。按照太後娘娘的意思,表麵上,雅妃的出殯儀式一應按照禮製,現在已經送殯出宮了。”唐密低垂著頭,恭恭敬敬地說道。
聽了唐密的話語,景興帝點點頭。有了母後的提點,加上唐密在宮中已久,這必定是最妥當的做法。
永和宮的事情,已經過去好些天了,但是景興帝總時不時想起那晚。他沒有想到,平日芳香的玉蘭樹,竟然會埋著那麽可怖的東西,那麽絕美的雅妃,竟然會做下那等心狠之事。究竟這後宮之中,還有什麽是他不知道的?
他忽然想起,雅妃早前和他提的那個建議,重華殿中的事情,雅妃是不是別有居心?他又記得,當年春熙宮中的事情,沈家隻是將李斯年引到李妃那裏,就輕輕鬆鬆滅了五皇兄的勢力。
如今,雅妃的情況,看著怎麽和當年春熙宮的情況那麽相似?雅妃的背後,不會是有沈家的勢力在吧?
雅妃是清平侯舉薦給自己的,清平侯……不正是沈則敬的親家嗎?這當中,是不是有什麽,自己忽略了?
景興帝想起了長泰帝在病重之時,對自己說過的那一番說話。沈家,原來是父皇留給自己的磨刀石!父皇說過,在這七位顧命大臣之中,最要提防的,就是沈家!沈家有從龍之功,亦怕會有不臣之心。
原本他以為,父皇多心了。可是如今看來,越來越像那麽一回事了。父皇想要抬舉沈家,讓其成為自己的尖刀,可是如今沈家人才輩出,他真的怕,有朝一日,這把尖刀會調轉過來……
越想,景興帝的臉色就越難看,他擔心自己,養虎為患!
當年春熙宮的事情,留給景興帝的印象太深刻。隻是不得不說,他真的完全想歪了……
在景興帝想著永和宮之事的時候,卞之和也在思考著雅妃的事情,和景興帝一樣的是,他的臉色也是無比難看。
永和宮出事之後,他就派人前去掖庭局打探消息了,可是竟然什麽有用的消息都沒有探聽到,隻知道當晚掖庭內侍的確抬出了幾具屍體,但是當中有沒有雅妃,不得而知。
永和宮內,倒是擺放著棺材,可是棺材釘早就落下,而且那裏守衛森嚴,他無法得知躺在裏麵的,是不是雅妃本人。隨著棺木抬進東郊皇陵,此事,就更加無法查看了。
“你太著急了。雅妃好不容易才送進宮中。腳跟都還沒有站穩,怎麽就讓她去做了重華殿中的事?肯定引來有心人的布局了。”見到卞之和難看的臉色,房間內有人在說話了。
說話的,是一個老人,他坐在花梨鬆鶴大椅之上,那眉眼容貌,和卞之和十分相像。不,應該說,卞之和與他十分相像,他是前大理少卿卞傳肅,正是卞之和的父親。
“父親,等不及了。昆州那裏的情況現在不在謝同甫的控製之中了,西燕那邊……”卞之和急急地說著,在看到卞傳肅冷凝的臉色後,話語自動消了音。
他差點忘記了,西燕的情況,是絕對不能出口的!
他也不知道這些天怎麽回事,或許永和宮的情況太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他沒有想到,本該有大用的雅妃,隻是半年時間不到,就這樣殞了!一時之間,他都不知道去哪裏補充這樣一個人。
為了找尋能和妹妹容色不相上下的人,他已經費了太多心力,幾年間,也隻物色到雅妃這一個人,卻沒有想到,都還沒有派上用場,就沒了。這種憋屈的感覺,令他失了分寸,不該說出口的話語,就這樣說出來了!
“你要謹記,不該說出口的話語,一定不能說!如今隻有我們父子兩人在這裏,沒有大礙!否則,就是滅族之禍!”見到卞之和及時收了口,卞傳肅冷凝的臉色才漸漸緩和了。
“雅妃的事情,已經發生了,著急也沒有應。若是背後有人布局,說不定已經知道雅妃背後的人是你了。不過,就算知道是你,問題也不大。隻要你抓住一點,他們就算再猜疑,一時也沒有辦法。”
卞傳肅說道。他的臉長得周正,看著是一臉正氣,說出這番話語,卻總覺得有些違和。
“抓住一點……是哪一點?”卞之和皺眉,聽不出其中的深意。
“如今你已經是前四卿之一,又是先帝留下的顧命大臣。沒有實質的證據,哪個可以動得了你?你要抓住的,隻有一點:帝心!”卞傳肅的聲音略微提了起來。
“隻要成為皇帝的心腹純臣,讓帝王信你護你。不管有多少人想拉你下來,都不會輕易做到!所以,你要想辦法,讓皇上對你言聽計從!”卞傳肅又補充說道
言聽計從?聽了卞傳肅的話語,卞之和思考開了。純臣的基調,他早前已經奠下了,特別是在召二王回京一事上,他是一力支持皇上的,相信這一點,皇上也有所感。但是僅僅是這樣,還不夠。
“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不難。把皇上看重的人擠下來,然後讓皇上看見你的忠心,就可以了。這一點,我已有定計……”卞傳肅正氣的臉上,此刻是胸有成竹的表情。
待卞之和聽了父親的定計之後,臉上焦急難看的臉色,漸漸平和起來。
又是一日早朝之時,景興帝高坐在宣政殿上,聽著臣下的奏言。他的心情不怎麽美妙,麵色自然不怎麽好看。
宣政殿上,卞之和正在出列奏言,他說的,正是嶺南捷報一事。韶縣縣令沈則高以奇策,瓦解了南越一族,還活捉了南越一族的大首領,並有兩千俘虜。這對於沈則高來說,是一件奇功,對於大永來說,是一則大喜。
故而卞之和奏言:“臣等以為,韶縣縣令既能治理一縣政事,還能活捉南越大首領,此等奇才,實乃朝廷之福。實應召回京兆,重重嘉獎,以揚我大永人才濟濟。”
他建議,召沈則高回京述職領功,順便,將南越一族的大首領、俘虜們押解上京兆。此舉,乃是揚大永國威,以便讓更多的大永百姓、官員都知道嶺南大捷報,更重要的是,新帝登基,即有這樣一件大喜事,此也是大永福祉祥瑞;
同時,他還奏言,對中書侍郎沈華善也應重賞,以讚其教子有方,因為沈則高,正是沈華善第三子,沈家滿門人才,且忠君忠上,雲雲;
卞之和的奏言一下,朝臣們的目光便集中在沈華善身上,心裏都在想到,沈華善真他媽的太有福氣了!嫡長子沈則敬就不用說了,先前在西寧道立下那三道重功,如今他的第三子,區區一個韶縣縣令,也能立下這樣的功勞,看著,真是讓人眼紅!
似乎,上天太眷顧沈家了,怎麽這些奇功大事,都是沈家人占了去?——朝臣們這樣想道。
不止是朝臣,高坐在宣政殿上的景興帝,也是這麽想的。沈家,真的是人才濟濟,就連一個六品縣令,都有這等本事。似乎,父皇立下的這塊磨刀石,越磨越厚重啊……
“也是,沈家立下如此大功,是應當好好嘉獎一番!準卿所奏!”良久,景興帝這樣說道,沈則高,是應該返回京兆領賞領功了。
景興帝的話語一落,沈華善就覺得自己的心停了一下。雅妃的事情,他尚未有頭緒,如今,卞之和竟然奏言為沈家嘉賞?
他此舉,是什麽意思?所謀的,又是為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