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了突厥入侵的事情,北疆百姓親眼目睹了安北士兵的慘狀,想到士兵的艱苦,原先對軍戶稅的不滿在這樣的衝擊之下早就消散了。
<a href="http:///"></a>
安北再加上在安北都護府的有意引導之下,百姓們漸漸開始對上官永平所謂的“仁政”產生了懷疑,原來三皇子是來安北奪軍權的啊,為了取得軍權,利用了軍戶稅利用了百姓,三皇子根本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真的為北疆的百姓著想,到時候北疆一旦動亂,他拍一拍屁股就返回京兆了,留在這裏受苦受難隨時麵臨死亡威脅的還是北疆的百姓,這是北疆百姓對三皇子的最新看法。
一時間,北疆百姓對三皇子及其隨行的官員是又懷疑又怨恨!
既被安北士兵仇恨,又被北疆百姓懷疑,上官永平真心覺得在安北是待不下去了,加上這個時候,長泰帝讓他回京兆述職的詔書也到了,他連行禮物品也沒有怎麽打包,就帶著冼茂信和一眾隨從匆匆離開了北疆,到了十二月初,他就回到了京兆西側的秦嶺山麓,隻要翻過秦嶺,就算回到京兆地帶了。
在返回京兆的路上,上官永平的臉色一直很陰沉,他去了安北都護府將近一年的時間,卻什麽收獲也沒有,這是他感到失望和憤怒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他還在北疆惹了民怨,回京兆之後,他還不知道如何向長泰帝交代,這又是令他惶恐的事情!
安北都護府的五萬士兵還是緊緊地攥在穀大祖的手上,安北都護府的十五萬百姓對他也懷疑指責,現在北疆又出現軍民對峙、突厥入侵這樣的事情來,他是灰溜溜逃離北疆的,還不知道怎麽回去向長泰帝述職呢,也不知道怎麽向長泰帝解釋免除軍戶稅的事情,這可怎麽辦呢?
越近京兆,他就越心焦,本來他是去安北奪軍權的,軍權沒有拿到,還惹下了軍戶稅的禍患,一想到即將麵臨長泰帝的問責,他的頭都大了,懶洋洋地命令眾人在秦嶺休整,待都精神氣足了,才重新出發。
三皇子在煩惱什麽,冼茂信是知道,經過將近一年的相處,所有人都認為冼茂信是三皇子的人了,雖然他反對了軍戶稅的事情,可是上官永平也沒責怪他,後來事情的發展證明了他的反對是正確的,上官永平認為他極有才能,以士禮對他,一路上也問了他不少意見,虛心求教拉攏的樣子,讓冼茂信也頗為受用,心想這個三皇子總算沒有笨到家。
對於怎樣麵對長泰帝的問責,冼茂信已經有了對策,說起來,這個對策還是受了安北都護府的啟發,本來北疆百姓和安北士兵的衝突一觸即發的了,但是突厥一入侵,軍戶稅事件就悄無聲息地解決掉了,說白了,這招就是禍水東引,他為上官永平想的計策,也正是這條,必須最直接最有效地免除長泰帝的不滿,這才是目的。
當幕僚都在休憩之際,冼茂信給上官永平說了他的計劃,還說明一定要狠下心了,必須損失慘重,尤其是他一定要傷得嚴重,不然也無法取信於長泰帝,還會引起別人的懷疑。上官永平先是否決,覺得太冒險,萬一這事把握不好度,那就不是麵臨問責的事情了,而是攸關性命的事情。他連連搖頭,否決了這個計劃。
冼茂信也沒有勸說他,隻說我能想到的就是這個計劃了,至於做不做,就等殿下您最後下決定了,屬下先告退去歇息了。
上官永平再召集幕僚商討回到京兆後的應對事宜,幕僚們都說不出什麽有用的建議,隻說但聽聖裁了,也是十分可惱和無奈。上官永平無法,隻得開始認真思考冼茂信之計的可行性,還和冼茂信細細敲定了相關事宜,決定孤注一擲,一定要將局麵扭轉過來。
過了幾日,京兆官員在暗暗想,信使不是說三皇子快要回到京兆的嗎?這麽還沒到啊?不會是出了什麽事情了吧?他們都很想知道三皇子在北疆的成績呢。
三皇子在北疆做的事情,隻有少數幾個官員知道,比如中書和門下主官等,沈則敬也知道,不過卻是沈則思密告的。沈則思詳細介紹了三皇子在北疆做的事情和惹下的禍,連突厥入侵的事情,沈則思都作了大膽的推測:認為那突厥人正是穀大祖等人放進來的,就是為了解決軍戶稅事件的危局。
沈則敬對此的看法不一樣,突厥人入侵一定是真的,也不是穀大祖放出來的,不過安北士兵沒有認真抵抗那可能就是真的,沈華善還在台前治水,早前來了信說應該不能回來過年了,沈則敬就要主理京兆沈家的所有事務,他給沈則思回了信,道是注意觀察小心謹慎保命之餘努力攢軍功等等。
葉正純也知道了三皇子在北疆的事情,他語氣有些幸災樂禍,惡狠狠罵道:“這個**!他媽的腦子進水了!”沈則敬聽了他的話還是覺得滿頭黑線,他媽的,不就是翊坤宮那個主子娘娘嗎?這個老師真是的!
很快,京兆官員知道了三皇子的最新消息,三皇子果然是出事了!
原來早幾日三皇子一行人就已經回到京兆西側的秦嶺了,可是尚未等到翻過秦嶺,三皇子一行人就在秦嶺山間遇到了埋伏,遭遇了驚天動地的劫殺,幾乎是全部人員都沒了性命!
那些埋伏劫殺的人約有五十多人,個個訓練有素,明顯配備的是軍中弓弩,也不知是誰和三皇子有深仇大恨,三皇子一行人死了三分之二,三皇子府的幕僚全部死絕,連隨從的兵部護衛也死傷慘重,最後是兵部員外郎冼茂信拚死護著三皇子,剩餘的幾個人才能逃出生天,才能趕回京兆地區,可是三皇子身受重傷,性命危在旦夕,生死未卜!
這個消息,通過快馬加鞭的斥候,傳進了長泰帝的耳中,傳遍朝堂上下!
...
<a href="http:///"></a>
安北再加上在安北都護府的有意引導之下,百姓們漸漸開始對上官永平所謂的“仁政”產生了懷疑,原來三皇子是來安北奪軍權的啊,為了取得軍權,利用了軍戶稅利用了百姓,三皇子根本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真的為北疆的百姓著想,到時候北疆一旦動亂,他拍一拍屁股就返回京兆了,留在這裏受苦受難隨時麵臨死亡威脅的還是北疆的百姓,這是北疆百姓對三皇子的最新看法。
一時間,北疆百姓對三皇子及其隨行的官員是又懷疑又怨恨!
既被安北士兵仇恨,又被北疆百姓懷疑,上官永平真心覺得在安北是待不下去了,加上這個時候,長泰帝讓他回京兆述職的詔書也到了,他連行禮物品也沒有怎麽打包,就帶著冼茂信和一眾隨從匆匆離開了北疆,到了十二月初,他就回到了京兆西側的秦嶺山麓,隻要翻過秦嶺,就算回到京兆地帶了。
在返回京兆的路上,上官永平的臉色一直很陰沉,他去了安北都護府將近一年的時間,卻什麽收獲也沒有,這是他感到失望和憤怒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他還在北疆惹了民怨,回京兆之後,他還不知道如何向長泰帝交代,這又是令他惶恐的事情!
安北都護府的五萬士兵還是緊緊地攥在穀大祖的手上,安北都護府的十五萬百姓對他也懷疑指責,現在北疆又出現軍民對峙、突厥入侵這樣的事情來,他是灰溜溜逃離北疆的,還不知道怎麽回去向長泰帝述職呢,也不知道怎麽向長泰帝解釋免除軍戶稅的事情,這可怎麽辦呢?
越近京兆,他就越心焦,本來他是去安北奪軍權的,軍權沒有拿到,還惹下了軍戶稅的禍患,一想到即將麵臨長泰帝的問責,他的頭都大了,懶洋洋地命令眾人在秦嶺休整,待都精神氣足了,才重新出發。
三皇子在煩惱什麽,冼茂信是知道,經過將近一年的相處,所有人都認為冼茂信是三皇子的人了,雖然他反對了軍戶稅的事情,可是上官永平也沒責怪他,後來事情的發展證明了他的反對是正確的,上官永平認為他極有才能,以士禮對他,一路上也問了他不少意見,虛心求教拉攏的樣子,讓冼茂信也頗為受用,心想這個三皇子總算沒有笨到家。
對於怎樣麵對長泰帝的問責,冼茂信已經有了對策,說起來,這個對策還是受了安北都護府的啟發,本來北疆百姓和安北士兵的衝突一觸即發的了,但是突厥一入侵,軍戶稅事件就悄無聲息地解決掉了,說白了,這招就是禍水東引,他為上官永平想的計策,也正是這條,必須最直接最有效地免除長泰帝的不滿,這才是目的。
當幕僚都在休憩之際,冼茂信給上官永平說了他的計劃,還說明一定要狠下心了,必須損失慘重,尤其是他一定要傷得嚴重,不然也無法取信於長泰帝,還會引起別人的懷疑。上官永平先是否決,覺得太冒險,萬一這事把握不好度,那就不是麵臨問責的事情了,而是攸關性命的事情。他連連搖頭,否決了這個計劃。
冼茂信也沒有勸說他,隻說我能想到的就是這個計劃了,至於做不做,就等殿下您最後下決定了,屬下先告退去歇息了。
上官永平再召集幕僚商討回到京兆後的應對事宜,幕僚們都說不出什麽有用的建議,隻說但聽聖裁了,也是十分可惱和無奈。上官永平無法,隻得開始認真思考冼茂信之計的可行性,還和冼茂信細細敲定了相關事宜,決定孤注一擲,一定要將局麵扭轉過來。
過了幾日,京兆官員在暗暗想,信使不是說三皇子快要回到京兆的嗎?這麽還沒到啊?不會是出了什麽事情了吧?他們都很想知道三皇子在北疆的成績呢。
三皇子在北疆做的事情,隻有少數幾個官員知道,比如中書和門下主官等,沈則敬也知道,不過卻是沈則思密告的。沈則思詳細介紹了三皇子在北疆做的事情和惹下的禍,連突厥入侵的事情,沈則思都作了大膽的推測:認為那突厥人正是穀大祖等人放進來的,就是為了解決軍戶稅事件的危局。
沈則敬對此的看法不一樣,突厥人入侵一定是真的,也不是穀大祖放出來的,不過安北士兵沒有認真抵抗那可能就是真的,沈華善還在台前治水,早前來了信說應該不能回來過年了,沈則敬就要主理京兆沈家的所有事務,他給沈則思回了信,道是注意觀察小心謹慎保命之餘努力攢軍功等等。
葉正純也知道了三皇子在北疆的事情,他語氣有些幸災樂禍,惡狠狠罵道:“這個**!他媽的腦子進水了!”沈則敬聽了他的話還是覺得滿頭黑線,他媽的,不就是翊坤宮那個主子娘娘嗎?這個老師真是的!
很快,京兆官員知道了三皇子的最新消息,三皇子果然是出事了!
原來早幾日三皇子一行人就已經回到京兆西側的秦嶺了,可是尚未等到翻過秦嶺,三皇子一行人就在秦嶺山間遇到了埋伏,遭遇了驚天動地的劫殺,幾乎是全部人員都沒了性命!
那些埋伏劫殺的人約有五十多人,個個訓練有素,明顯配備的是軍中弓弩,也不知是誰和三皇子有深仇大恨,三皇子一行人死了三分之二,三皇子府的幕僚全部死絕,連隨從的兵部護衛也死傷慘重,最後是兵部員外郎冼茂信拚死護著三皇子,剩餘的幾個人才能逃出生天,才能趕回京兆地區,可是三皇子身受重傷,性命危在旦夕,生死未卜!
這個消息,通過快馬加鞭的斥候,傳進了長泰帝的耳中,傳遍朝堂上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