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氣氛活絡融洽,武將開心,文官亦開心,唯一不爽的是汪直這個閹人也落了座。


    太監,皇帝的家奴。


    權勢再大,那也隻是奴婢,萬沒有上桌之禮,可汪直偏就上了桌。


    大勝歸來的武將們還好,他們對這些規矩並不是特別看重,且他們跟汪直一榮俱榮,倒沒有表達不滿。


    但文官們就不同了,他們讀聖賢書,最重視法理,且對汪直有切膚之痛,心中很是鬱悶。


    不過,想到王越這個即將成功打入武將體係的同僚,便暫時忍耐了下來,汪直、王越孰輕孰重他們還是分得清的。


    朱見深很滿意群臣的態度,朝身邊太監揚了揚下巴。


    後者拱拱手,從懷中取出聖旨,“有旨意。”


    群臣忙放下筷子、酒杯,起身撩袍拜倒。


    “此番漠北大勝功在社稷,朕心甚慰,將士用命,朕豈可吝嗇?


    士卒每人賞紋銀五兩,百戶二十兩,千戶五十兩……戰死將士,以三倍獎賞撫恤,著戶部立即督辦。”


    “……臣遵旨。”新任戶部尚書翁世資,悶聲稱是。


    太監繼續道:“汪直、王越居功至偉,任王越總兵之職,暫為後補,待職位出現空缺再行補上,汪直任鎮守,暫為後補,同上;


    欽此。”


    群臣雙眉一擰,武官們不悅:什麽時候文官也能兼任武將了?


    文官們也有不悅:這汪直……權柄忒大了吧?


    他們還未說話,汪直、王越立即響應:


    “臣(奴婢)叩謝聖恩。”


    “起來,都起來吧。”朱見深笑笑,舉起酒杯:“諸位愛卿,我們繼續。”


    群臣默默起身,卻是沒了飲宴的興致,都在暗暗尋思如何讓皇帝收回對自己不利的成命,隻是眼下是吃席,喜慶場麵,反駁的話不好說。


    但,這不代表他們就這般屈服了。


    武將不喜文官手伸這麽長,文官不喜宦官權柄太大,宦官……宦官倒是開心。


    汪公公真給咱爺們兒長臉啊!


    …


    酒席宴散,群臣有序離開,剛出宮門,便三五成群的集結在一起,小聲討論著得失。


    朱見深卻是不慌,文官武將各有心思,他篤定掀不起風浪。


    事實也確如他所料那般,次日早朝,文官、武將就開始互撕起來。


    武將的訴求很簡單,皇帝可以賞賜,卻不能讓文官兼任武將,也不能讓汪直鎮守。


    文官的訴求則是,王越立功理應獲賜官職,但汪直一個監軍,卻是沒那個資格。


    雙方相互看不順眼的同時,卻也不約而同的看不起太監。


    眼見雙方有放下成見,先弄‘死’汪直的態勢,朱見深不得不發話了。


    “軍隊鎮守太監,可不是朕開的頭。”朱見深淡淡開口。


    當初太上皇可沒少在這上麵下功夫,眼下他人就在這兒,你們能如何?


    你們敢指責他的不是,就別怪朕高舉孝道大旗,光明正大的整你們了……朱見深一臉意味深長。


    群臣:“……”


    眾所周知,可以罵活著的皇帝,但,死了的皇帝堅決不能罵!


    雖說太上皇還活著,可……到底是皇上親爹,當著兒子罵老子,於理不合。


    就連武將都知道這個理兒。


    奉天殿頓時啞火。


    默了一會兒,雙方又再次互掐起來。


    其實,每次文武掐架,幾乎都是文官占優勢,畢竟……武將不善言辭。


    也就是皇帝拉偏架,這才使得他們不至於吃虧,可現在皇帝也想整頓武將了,結局顯而易見。


    在文官一聲聲‘能者居之,都是大明的臣子,為大明做貢獻,分什麽文武啊……’等等諸如此類的大公無私之言中,武將們敗下陣來。


    沒辦法,吵架他們是真吵不過。


    至於打架……


    這些個細皮嫩肉的文官,雖說打不過他們,但人家絲毫不怵,甚至比他們還酷愛打架。


    打架解決不了問題,且打贏了還要賠錢賠罪,甚至還會被羈押,實在不上算。


    無奈,武將們隻好嚴肅表示:下不為例。


    朱見深同意了。


    文官也沒有得寸進尺,他們也不想逼人太甚,隻要王越順利打入武將體係,以後就好運作了。


    於是乎,王越順利被任免,連帶著汪直也得了實惠。


    文官集團唯恐遲則生變,僅過一日就開始彈劾邊鎮總兵,誓要把王越拱上位。


    大明諸多邊鎮中,宣大並列第一,這兩個地方對大明的重要性遠勝其他。


    文官彈劾的對象便是宣府、大同的總兵,當然,他們倒沒有癡心妄想到皇上會讓王越兼任宣大總兵,這樣做,隻是讓皇帝的目光鎖定在這兩處地方。


    這一次,文官集團沆瀣一氣,往死裏彈劾。


    朱見深順坡下驢,命東廠、錦衣衛去嚴查。


    事實證明,隻要想嚴查一個人,總歸是能查出罪證的,纖塵不染的人太少了。


    朱見深很夠意思,隻是將宣府總兵革職回鄉,由王越接任,汪直任鎮守太監,讓二人趕赴宣府任職。


    朱見深知道軍中比官場要難混多了,二人空降過去恐難有作為,便讓他們帶上了之前的兩萬騎兵,跟宣府部分守軍來了個對調。


    臨出發前,他授意軍事可自行決斷,有任何決策無需上報,他隻要結果。


    之所以這樣安排,就是怕走漏消息,有人給漠北勢力通風報訊。


    朱見深看得明白,有人不希望‘買主’受到波及。


    不過,他隻將這權力下放給了汪直,並未給王越。


    王越雖是總兵,卻要受汪直節製,朱見深終究還是相信汪直多些……


    事實證明,他的決策沒有錯,王越有能力,汪直很忠心。


    這兩個奮鬥逼沒有讓他失望,剛接任兩個月,便出去打了一場勝仗,殲敵三百餘,俘虜八百餘,牛羊兩千餘頭。


    朱見深喜悅,文官集團亦是開心,再次為王越造勢,想讓他兼任大同總兵。


    輿論攻勢很快掀起風浪……


    隻是,這次朱見深卻沒有做出響應,但他也沒壓製輿論,采取不作為的態度。


    ~


    長樂宮。


    眼下,已進入臘月。


    入眼冰天雪地,銀裝素裹,天氣冷的厲害,錢氏身子愈發虛弱,根本受不得一絲涼氣,老兩口隻能憋在寢宮裏。


    火盆兒紅彤彤的,上等鬆香木炭燒的很暖,朱祁鎮溫上一壺茶,手持話本,故事講得跌宕起伏。


    “夫君…”


    “嗯?”朱祁鎮停下,溫聲道:“可是累了?”


    錢氏輕輕搖頭,她瞅著外麵,問:“外麵下雪了嗎?”


    “嗯,下雪了。”朱祁鎮歎了口氣,苦笑道:“北方這天氣還真不是一般的冷,我記得那時候沒這麽冷啊,莫不是……我老了?”


    錢氏忍不住一樂:“妾還長著夫君一歲呢,夫君要是老,妾更老了。”


    “不老不老,都不老。”朱祁鎮忙岔開話題,“歇一會兒吧,夫君就在這守著你。 ”


    “妾不困……”錢氏輕輕搖頭,沉吟了下,道:“夫君,你還是不放心朝局,是嗎?”


    “哪有什麽不放心的,他比我強多了。”朱祁鎮笑笑,“小錢你想多了。”


    錢氏卻是道:“夫妻數十載,夫君所想,妾又怎會不知,既然心有憂慮,不妨問個明白;


    若皇帝英明,夫君也能安心,若皇上施政有瑕疵,那便糾錯,你們是父子,妾相信他能體諒。”


    她陪不了夫君多久了,想在走之前解了夫君的心結。


    老兩口蝸居在這長樂宮,從不過問朝事,可有些事不用問也能知曉。


    就拿文官兼任邊鎮總兵來說,這種大事件都是公開的,根本不用打聽。


    最近還聽說皇帝有意讓那個都察院禦史,兼任大同總兵……


    她知道,夫君很擔心這個。


    朱祁鎮確實擔心,縱觀大明曆代帝王,向來都是扶持武將打壓文官,兒子這次反其道而行之,卻是不妥。


    在他看來,這很容易玩脫。


    “呼~”朱祁鎮長舒一口氣,點頭道:“你說的也對,有些話說出來,比悶在心裏要好。”


    “是啊,父子之間沒那麽多講究。”錢氏鼓勵道,“說開了,對你們,對大明都好。”


    “好!”朱祁鎮道:“那就說。”


    ~


    外殿。


    父子相對而坐,朱見深提壺給父皇斟了杯茶,好奇道:“不知父皇召兒臣來,有何吩咐?”


    這是老爹第一次主動找他。


    朱祁鎮默了下,如實道:“此番叫你過來,是為國事。”


    “啊?”


    “你莫心憂,父皇無意朝局,隻是……父皇也算得上過來人,有些經驗之談想說與你聽。”


    朱見深緩緩點頭:“請父皇示下。”


    “眼下大明戰事不多,往後治理天下還是要靠文官,你卻……”朱祁鎮道,“文官注定勢大,你為何還要添一把火呢?”


    朱見深笑道:“父皇是說這個啊?放心,兒臣早有腹案。”


    “是不是讓那個王越棄文從武?”朱祁鎮問。


    “父皇明鑒。”


    “這樣也還是不妥,”朱祁鎮搖頭,“這一招父皇也曾用過,當初王驥便是如此,也確取得了成效,隻是……並不是說這樣就萬無一失了;


    俗話說:再一再二不再三!


    你可有想過,隨著棄文從武的人增多,會演變成什麽局麵?


    你可有想過,棄文從武的王越,就一定能徹底舍棄文官陣營?”


    朱祁鎮滿心憂慮。


    朱見深卻是輕鬆笑笑:“父皇說的這些,兒臣全都想過,且在落實這件事之前,就有了腹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大明長生者,曆經十六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紅並收藏我,大明長生者,曆經十六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