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失了聖心
我,大明長生者,曆經十六帝 作者:青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時代消息滯後,開海解禁的國策雖已下達,不過,從江南數省百姓人盡皆知,再到擴建市舶司,至少要半年,甚至更久的時間。
但,百姓遷徙同樣需要大量時間,經不起浪費。
“必須加快他們內卷程度!”李青沉吟道,“你父皇之前允諾了內閣什麽?”
朱瞻基道:“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太常寺卿之類的官職。”
“加碼!”李青斷然道,“直接上侍郎,讓他們掐得更凶些。”
“啊?這……會不會太大了啊?”朱瞻基有些猶豫,“我父皇剛登基,一下弄這麽大陣仗,容易局勢不穩啊!”
李青搖頭:“你這擔心完全是多餘,隻要軍隊的利益不受影響,文臣內部爭鬥,根本影響不了大局,武將巴不得文臣窩裏鬥呢,
至於文臣……也沒什麽好擔心的,他們鬥得越凶,越利於你父皇管理,要是他們不鬥,抱起團來跟你父皇唱反調,那才會局勢不穩呢。”
“有道理。”朱瞻基點頭,“適當的黨政的確有助於皇帝統治,不過……若黨政太凶,則會影響到國家施政。”
朱瞻基從小就被當做繼承人培養,帝王心術這塊相當擅長。
“所以要快,要激烈。”李青補充道。
“那最後如何收場呢?”朱瞻基問。
李青笑笑,“簡單,還是老辦法,折中!”
“嗯…成。”朱瞻基短暫思索後,痛快點頭,“對了青伯,這次你要不要下場?”
“下是肯定要下的,隻不過……我不喜歡主動。”
……
下午。
蹇義、夏原吉等一眾尚書、侍郎,來到李青府邸。
圈子就這麽大,哪裏有些風吹草動,幾乎立即就會傳得人盡皆知,難以瞞人耳目。
昨日內閣來了永青侯府,今兒就在朝堂上硬剛六部,連都察院都下了場,這很難不讓人多想。
前院客堂。
一眾大佬匯集於此。
這一次,一向和稀泥的蹇義一改往日風格,不僅主動打頭陣,而且開門見山,極其主動。
“李尚書,咱們同為尚書,都是同僚,本官也就不兜圈子了。”蹇義紅腫的臉頰未消,看起來有些滑稽,“本官就問一句,你哪邊兒的?”
聞言,一眾大佬全都看向李青,目光灼灼。
李青抿了口茶,不疾不徐道:“食君之祿為君分憂,本官自然是皇上那一邊的。”
“……”蹇義和稀泥習慣了,這猛的被別人和稀泥,他有些不習慣。
我這次冒著人設崩壞,簡明扼要,點明主題,你就不能痛快點兒嗎……蹇義壓了壓火氣,“那本官換個問法,六部和內閣,李尚書選誰?”
李青笑笑,繼續和稀泥:“自然是誰跟皇上一心,本官選誰!”
蹇義是真服了,他這才體會到被人和稀泥的痛苦。
夏原吉接過話,凝重道:“李尚書,你要知道百官所有奏疏,都要經過他們,且他們還有批注建議權,內閣的權重已經超級大了,一旦讓其做大,六部恐怕形同虛設,甚至淪為附庸;
太祖高瞻遠矚,為防宰相專權,廢除了沿襲上千年的丞相製度;
太宗設立內閣,也隻是為讓他們為君主分憂,因此,定下鐵律,內閣閣臣隻能是五品官,不得更改,此為祖製,可如今呢?”
夏原吉痛心疾首:“先帝剛殯天不久,他們就開始不安分了,皇上被讒言蒙蔽,即將鑄成大錯,當此時也,你我豈能坐視不理?”
“不錯!”蹇義附和:“內閣不過是禦書房秘書而已,他們做好分內之事便可,國家大事豈容得他們插手?
他們行嗎?”
蹇義拿出天官做派:“李尚書,你好好掂量掂量這其中的利害;
還有,你別忘了,你也是兵部的尚書!”
“這個我自然知道。”李青點頭,蹙眉沉思片刻,“其實這事兒也不難辦,別看內閣鬧得凶,其實是利用了聖心,他們本身沒多大能耐。”
蹇義搖頭:“李尚書此言差矣,如今連都察院都下場幫他們了,足見內閣不可小覷,我們還好,但我們下麵的人,就不一樣了;
都察院有監察百官之權,他們風聞奏事,隱形權勢極大,誰也不敢保證,下麵的人會不會受其威脅,一旦他們反水,我們這些個侍郎、尚書,可就成了光杆啊!”
“這話有理,但不全對。”李青反駁:“都察院之所以下場,並不是為了幫內閣,而是要渾水摸魚,借機崛起。”
蹇義怔了一下,輕輕點頭:“即便如此,他們現在目標一致,仍是十分棘手;
李尚書,你是最有能力壓製內閣的,這事兒你不能袖手旁觀,我們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啊!”
“是啊李尚書,大局當前,我們共進退啊!”眾人紛紛附和。
李青一臉為難,“這個…李某年紀大了,這身子骨也是一天不如一天,隻怕是有心無力……”
蹇義、夏原吉等人交換了下眼神,都是一臉無奈,他們聽懂了潛台詞。
得出錢!
李青的德性他們都知道,來之前就準備好了,求人辦事,自然要取出錢財,這個道理他們當然明白。
但問題是……這廝老是拿錢不辦事啊!
“李尚書可願出手相助?”蹇義確認道。
李青點頭。
蹇義見狀,不再廢話,爽快地掏腰包。
天官都出錢了,其他人也不再墨跡,半刻鍾的時間,李青桌上放了十多個布囊,粗略估計,不下三百兩。
一群人出了錢,巴巴的看著李青。
蹇義雙手按桌,一副‘你最好幫忙,不然我非把桌子給你掀了’的樣子。
他早上被人打了,現在火氣很大。
李青也知道這次不同以往,蹇義等人是真急了,不能用應付楊士奇等人的那一套,於是歎道:
“皇上之所以提高內閣地位,其根本原因是因為六部離心離德啊!”
聞言,眾人不由臉色訕訕。
都是人精,症結出在哪裏他們門兒清,隻是佯裝不知罷了。
李青分析道:“內閣就是利用這點,欲趁勢崛起,都察院也是打著同樣的主意,這才有了這一出。”
他麵容嚴肅:“諸位,於公於私,也不能再跟皇上唱反調了,實不相瞞,我這兒有個重磅消息。”
“是什麽?”蹇義追問。
“皇上要讓內閣閣臣兼任六部的侍郎。”李青直言不諱。
“什麽?”
眾人皆驚,同時也極為憤慨:憑什麽啊?
李青掃了眾人一眼:“本官知道,諸位也有苦衷,但皇上對百姓遷徙的國策勢在必行,即便你們心中不願,大概率也無法阻止。”
他一臉嚴峻:“今日是侍郎,明日就有可能是尚書,諸位若信得過本官,就聽本官一句勸。”
“李尚書請說。”
“盡快順應皇上。”李青哀歎:“局勢已經有失控的風險,內閣本就離皇上更近,現在又得了聖心,加上都察院的幫助,六部實力再雄厚,也難以遏製內閣崛起;
諸位,我們失了聖心啊!”
眾人默然,臉色難看。
李青趁熱打鐵:“其實皇上心裏麵還是相信六部的,但六部的做法…多少傷了他的心;
皇上是位仁君,像皇上這樣的仁君可遇不可求,諸位好好想想,到底……孰輕孰重?”
這番話可謂是字字珠璣,一群人也不禁反思自己的做法。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當今皇上比先帝好的不是一點兩點,好不容易換來了個好皇帝,結果卻被內閣‘拐’去了,這能行?
今日兼侍郎,明日就可能兼尚書,內閣不能留……眾人打定主意,殺氣騰騰。
但,百姓遷徙同樣需要大量時間,經不起浪費。
“必須加快他們內卷程度!”李青沉吟道,“你父皇之前允諾了內閣什麽?”
朱瞻基道:“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太常寺卿之類的官職。”
“加碼!”李青斷然道,“直接上侍郎,讓他們掐得更凶些。”
“啊?這……會不會太大了啊?”朱瞻基有些猶豫,“我父皇剛登基,一下弄這麽大陣仗,容易局勢不穩啊!”
李青搖頭:“你這擔心完全是多餘,隻要軍隊的利益不受影響,文臣內部爭鬥,根本影響不了大局,武將巴不得文臣窩裏鬥呢,
至於文臣……也沒什麽好擔心的,他們鬥得越凶,越利於你父皇管理,要是他們不鬥,抱起團來跟你父皇唱反調,那才會局勢不穩呢。”
“有道理。”朱瞻基點頭,“適當的黨政的確有助於皇帝統治,不過……若黨政太凶,則會影響到國家施政。”
朱瞻基從小就被當做繼承人培養,帝王心術這塊相當擅長。
“所以要快,要激烈。”李青補充道。
“那最後如何收場呢?”朱瞻基問。
李青笑笑,“簡單,還是老辦法,折中!”
“嗯…成。”朱瞻基短暫思索後,痛快點頭,“對了青伯,這次你要不要下場?”
“下是肯定要下的,隻不過……我不喜歡主動。”
……
下午。
蹇義、夏原吉等一眾尚書、侍郎,來到李青府邸。
圈子就這麽大,哪裏有些風吹草動,幾乎立即就會傳得人盡皆知,難以瞞人耳目。
昨日內閣來了永青侯府,今兒就在朝堂上硬剛六部,連都察院都下了場,這很難不讓人多想。
前院客堂。
一眾大佬匯集於此。
這一次,一向和稀泥的蹇義一改往日風格,不僅主動打頭陣,而且開門見山,極其主動。
“李尚書,咱們同為尚書,都是同僚,本官也就不兜圈子了。”蹇義紅腫的臉頰未消,看起來有些滑稽,“本官就問一句,你哪邊兒的?”
聞言,一眾大佬全都看向李青,目光灼灼。
李青抿了口茶,不疾不徐道:“食君之祿為君分憂,本官自然是皇上那一邊的。”
“……”蹇義和稀泥習慣了,這猛的被別人和稀泥,他有些不習慣。
我這次冒著人設崩壞,簡明扼要,點明主題,你就不能痛快點兒嗎……蹇義壓了壓火氣,“那本官換個問法,六部和內閣,李尚書選誰?”
李青笑笑,繼續和稀泥:“自然是誰跟皇上一心,本官選誰!”
蹇義是真服了,他這才體會到被人和稀泥的痛苦。
夏原吉接過話,凝重道:“李尚書,你要知道百官所有奏疏,都要經過他們,且他們還有批注建議權,內閣的權重已經超級大了,一旦讓其做大,六部恐怕形同虛設,甚至淪為附庸;
太祖高瞻遠矚,為防宰相專權,廢除了沿襲上千年的丞相製度;
太宗設立內閣,也隻是為讓他們為君主分憂,因此,定下鐵律,內閣閣臣隻能是五品官,不得更改,此為祖製,可如今呢?”
夏原吉痛心疾首:“先帝剛殯天不久,他們就開始不安分了,皇上被讒言蒙蔽,即將鑄成大錯,當此時也,你我豈能坐視不理?”
“不錯!”蹇義附和:“內閣不過是禦書房秘書而已,他們做好分內之事便可,國家大事豈容得他們插手?
他們行嗎?”
蹇義拿出天官做派:“李尚書,你好好掂量掂量這其中的利害;
還有,你別忘了,你也是兵部的尚書!”
“這個我自然知道。”李青點頭,蹙眉沉思片刻,“其實這事兒也不難辦,別看內閣鬧得凶,其實是利用了聖心,他們本身沒多大能耐。”
蹇義搖頭:“李尚書此言差矣,如今連都察院都下場幫他們了,足見內閣不可小覷,我們還好,但我們下麵的人,就不一樣了;
都察院有監察百官之權,他們風聞奏事,隱形權勢極大,誰也不敢保證,下麵的人會不會受其威脅,一旦他們反水,我們這些個侍郎、尚書,可就成了光杆啊!”
“這話有理,但不全對。”李青反駁:“都察院之所以下場,並不是為了幫內閣,而是要渾水摸魚,借機崛起。”
蹇義怔了一下,輕輕點頭:“即便如此,他們現在目標一致,仍是十分棘手;
李尚書,你是最有能力壓製內閣的,這事兒你不能袖手旁觀,我們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啊!”
“是啊李尚書,大局當前,我們共進退啊!”眾人紛紛附和。
李青一臉為難,“這個…李某年紀大了,這身子骨也是一天不如一天,隻怕是有心無力……”
蹇義、夏原吉等人交換了下眼神,都是一臉無奈,他們聽懂了潛台詞。
得出錢!
李青的德性他們都知道,來之前就準備好了,求人辦事,自然要取出錢財,這個道理他們當然明白。
但問題是……這廝老是拿錢不辦事啊!
“李尚書可願出手相助?”蹇義確認道。
李青點頭。
蹇義見狀,不再廢話,爽快地掏腰包。
天官都出錢了,其他人也不再墨跡,半刻鍾的時間,李青桌上放了十多個布囊,粗略估計,不下三百兩。
一群人出了錢,巴巴的看著李青。
蹇義雙手按桌,一副‘你最好幫忙,不然我非把桌子給你掀了’的樣子。
他早上被人打了,現在火氣很大。
李青也知道這次不同以往,蹇義等人是真急了,不能用應付楊士奇等人的那一套,於是歎道:
“皇上之所以提高內閣地位,其根本原因是因為六部離心離德啊!”
聞言,眾人不由臉色訕訕。
都是人精,症結出在哪裏他們門兒清,隻是佯裝不知罷了。
李青分析道:“內閣就是利用這點,欲趁勢崛起,都察院也是打著同樣的主意,這才有了這一出。”
他麵容嚴肅:“諸位,於公於私,也不能再跟皇上唱反調了,實不相瞞,我這兒有個重磅消息。”
“是什麽?”蹇義追問。
“皇上要讓內閣閣臣兼任六部的侍郎。”李青直言不諱。
“什麽?”
眾人皆驚,同時也極為憤慨:憑什麽啊?
李青掃了眾人一眼:“本官知道,諸位也有苦衷,但皇上對百姓遷徙的國策勢在必行,即便你們心中不願,大概率也無法阻止。”
他一臉嚴峻:“今日是侍郎,明日就有可能是尚書,諸位若信得過本官,就聽本官一句勸。”
“李尚書請說。”
“盡快順應皇上。”李青哀歎:“局勢已經有失控的風險,內閣本就離皇上更近,現在又得了聖心,加上都察院的幫助,六部實力再雄厚,也難以遏製內閣崛起;
諸位,我們失了聖心啊!”
眾人默然,臉色難看。
李青趁熱打鐵:“其實皇上心裏麵還是相信六部的,但六部的做法…多少傷了他的心;
皇上是位仁君,像皇上這樣的仁君可遇不可求,諸位好好想想,到底……孰輕孰重?”
這番話可謂是字字珠璣,一群人也不禁反思自己的做法。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當今皇上比先帝好的不是一點兩點,好不容易換來了個好皇帝,結果卻被內閣‘拐’去了,這能行?
今日兼侍郎,明日就可能兼尚書,內閣不能留……眾人打定主意,殺氣騰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