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歲月如刀,斬天嬌,催人老
我,大明長生者,曆經十六帝 作者:青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青想綁架時間,卻無法做到,它無影無形,總在不經意間溜走。
歲月如刀,斬天嬌,催人老!
永樂十七年,經過十餘萬工匠的不懈努力,長陵完工。
朱棣再次北巡,朱瞻基披麻戴孝,一路扶棺至順天。
李青也沒想到後世的大明十三陵,第一位下葬不是皇帝,而是皇後。
徐妙雲下葬了,朱棣的心仿佛也跟著埋了進去。
他一個人坐在墓前,滿臉落寞,靜靜燒紙錢,燒了好多好多紙錢,他就那麽坐著,誰勸也不聽。
不出意外,朱棣再次病倒了,這次比上次還嚴重。
昏迷了兩日,李青為其灌輸了兩日真氣,好在朱棣並不是得了不治之症,醒了也就好了。
隻是,情緒很低落。
朱棣恢複後,第一時間下令全力建造新都,永樂十八年新都必須完工。
一來,他無法接受長時間遠離妻子,
二來,朱棣老了,他知道遷都若不在他活著的時候完成,耗資彌巨的新都恐將淪落成一個空殼。
~
回京後,朱棣幾乎不管事了,大事小情都交由太子處理。
這一舉措,大大提高了太子的地位,有鍛煉太子之意,同時,也是為了安撫文官集團,為遷都做準備。
朱棣明白,遷都勢必阻力極大,他能管得住武將,卻無法拿捏文臣。
他和文官的積怨太深了,根本無法調解。
好在朱瞻基已經長成,可以適當地給父親分攤一小部分壓力,讓小胖得以喘息。
……
同年九月。
藍玉也走到生命盡頭,在一個夜晚,無聲無息地病逝,李青連離別之言都沒來得及說,他就那麽走了。
藍玉的一生是憋屈的,也是輝煌的,他的戰功不容忽視,理應被後世銘記。
李青、李景隆進宮麵聖,為藍玉謀身後名。
朱棣欠了二人大人情,盡管不爽藍玉,也不便對一個死去的人斤斤計較,況且,藍玉是真的有功於社稷。
除了沒有給藍玉封王,該有的禮製都有。
而且,在李青、李景隆的再三請求下,給了藍玉一個極高的諡號,武毅。
諡號分文諡武諡,文諡中,最高的是文正,迄今為止,大明還未有人獲此殊榮。
武諡中,最高的是武寧,獲此殊榮者,也隻有一個徐達。
武毅僅次於武寧,這個諡號不低了,但藍玉絕對配得上。
李景隆想給藍玉求個武寧,但被朱棣拒絕了。
因為藍玉算不上開國功臣,那麽多開國功臣,也隻有徐達一人獲得武寧諡號,而且,他也不願把藍玉提到和老丈人一個高度。
李青倒沒再堅持,武毅也挺不錯了。
停棺七日,藍玉下葬。
下葬這天,李景隆哭得稀裏嘩啦……
……
……
同年十二月。
順天府基本完工,隻剩一些邊邊角角還未完善,但已經達到遷都要求。
朱棣精神大振,讓百官做好準備,來年三月,正式遷都。
原本平靜下來的朝堂,再次亂了起來。
百官激烈反對,各種理由層出不窮,朱高熾安撫,然並卵。
這次是動了百官的根基,他們決不妥協,勳貴們不如文官那麽激進,卻也表達了反對遷都的意願。
誰都不想離開江南,去北平那樣鳥不拉屎的地方。
在群臣的觀念裏,北平就是苦寒之地,去那兒和流放沒太大區別。
武將還好,現在掌權的都是靖難功臣,亦或靖難功臣之後,他們對遷都的排斥並不大,但文官就不同了,他們大多數人的根都在南方,背井離鄉去北平,簡直是要他們的命。
而且,北方一窮二白,去了那兒,就是想撈些油水,也無從撈起。
不像在南方,隨便動動手,就能沾一手油。
反對聲不絕於耳,
當此時也,朱棣再一次打破了規則,開始翻舊賬。
昔日群臣的投票,再次搬了出來。
朱棣親自唱票,所有票都是讚同,讚同,還是他娘的讚同!
唱完票,朱棣惱怒道:“當初是你們同意遷都的,現在又出爾反爾,當朕可欺嗎?”
皇上你是不是玩不起……群臣氣得不行,尤其是文官集團,氣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胡子一撅一撅的,頗為滑稽。
但,誰也沒有出頭,都寄希望別人頂在前頭。
於是乎,朱棣成了人生贏家,靠著耍賴,他再一次戰勝了百官。
不過,李青總覺得這次不會這麽輕鬆結束。
主要是朱棣太不講武德了,群臣遵從規則,而他卻屢屢打破規則。
在這個權力場中,哪怕是九五至尊的皇帝,也得遵從規則,懂得妥協。
可朱棣卻不走此道,我行我素。
他真怕群臣也來個打破規則,造成動亂。
不過,事實證明他想多了,在皇帝耍賴、太子安撫,大棒加甜棗的策略下,群臣情緒逐漸平靜下來。
群臣好似認了命,雖然情緒低落,但並未有人冒頭。
快過年了,都盼著年終獎呢,老四這時間挑的真不錯……李青放鬆下來。
~
除夕夜。
永青侯府,煙花放個不停。
瓜子、蜜餞、點心、美酒……一家四口排排坐,飲美酒,賞煙花。
“先生,過完年我們就要去順天嗎?”紅袖問。
“計劃是三月遷都。”李青笑道,“放心,那時候就不冷了。”
紅袖點頭,遲疑半晌,小聲道:“妾,妾想留在這兒。”
婉靈、憐香也輕輕點頭,怯怯的看著李青。
“留在這兒?”李青不悅道,“夫唱婦隨,莫要恃寵而驕。”
“先生……”
“不用說了,先生知道你們在想什麽。”李青淡淡道,“這個沒商量,你們必須跟我走。”
三女怏怏點頭,情緒有些低落。
人到了年齡,保養的再如何得體,仍是會出現蒼老之相,尤其是最近這兩年,她們老了許多,雖說不至於老嫗形象,卻也真不年輕了。
就這,還是在李青時常以真氣滋養的情況下。
但,真氣終究不是萬能的,隻能延緩她們衰老,並不能阻止。
大過年的,李青不想她們不開心,溫聲道:“先生不在意那些,就當是為了先生吧!”
三女對視一眼,輕輕點頭。
過了會兒,婉靈輕聲道,“先生,以後我們去了,你不要難過,再……”
“放心吧,我這個人心大,可能會難過,但不會難過太久。”李青沒心沒肺的笑著。
聞言,三女稍稍放鬆。
……
一夜過後,時間來到永樂十八年。
年假很短,眨眼間又到了上朝的日子,但李青是個混子,隔三差五的不上早朝,一番試探後,發現老四也不生氣,索性午朝也不上了。
整日乘轎,帶著三女在金陵城閑逛,購物,購物,還是他娘的購物。
北平經濟落後,商鋪又少又簡陋,趁著這個機會,李青帶著她們買了許多生活用品,以備不時之需。
反正搬家又不用他搬。
李青一直不上朝,很快引起了朱棣不滿,他也懶得跟李青講道理,直接扣除了李青當月俸祿。
正月底,李青去領俸祿,結果領了個寂寞,這才知道被老四陰了。
這時代也沒勞動律法,李青投訴無門,隻能繼續上朝。
主要是俸祿極高,曠工實在不劃算。
~
這天,朱棣找李青商議遷都事宜,“離遷都隻有一個月了,到時候百官少不得又要扯皮,你還有計沒?”
“如果把上個月的俸祿結了,我想我是有的。”李青如實道。
“……”朱棣滿臉黑線,“你且說來聽聽。”
“住房補貼。”
“說人話。”
“就是朝廷補助官員重建住宅。”
朱棣蹙眉沉思,“這可不是個小數目啊,普通官員還好,但勳貴……這麽多公侯,朝廷哪裏負擔的起?”
李青道:“可以給他們兩種選擇,一是住朝廷統一建的府邸,規格低,但不要錢;
而是他們自己建,可以延續金陵現有的規格,但朝廷隻出資一部分。”
“那也不少錢啊!”朱棣心疼道,“那麽多人呢。”
李青笑道:“不能這麽說,表麵看,受益的公侯勳卿,實際上收益的是百姓,因為朝廷補貼的錢,最後還是流動到當地百姓手中,帶動當地經濟……”
老四不太懂經濟,但錢花出去,流動到百姓手裏這個道理還是明白的,咬了咬牙,“成吧,朕就出回血。”
兩人就遷都細節,又商議了一番,初步敲定一個補貼方案。
完事兒後,正欲喝兩杯慶祝慶祝,不料這時,小胖拿著一封奏疏,火急火燎地趕來。
“父皇,出事了。”
歲月如刀,斬天嬌,催人老!
永樂十七年,經過十餘萬工匠的不懈努力,長陵完工。
朱棣再次北巡,朱瞻基披麻戴孝,一路扶棺至順天。
李青也沒想到後世的大明十三陵,第一位下葬不是皇帝,而是皇後。
徐妙雲下葬了,朱棣的心仿佛也跟著埋了進去。
他一個人坐在墓前,滿臉落寞,靜靜燒紙錢,燒了好多好多紙錢,他就那麽坐著,誰勸也不聽。
不出意外,朱棣再次病倒了,這次比上次還嚴重。
昏迷了兩日,李青為其灌輸了兩日真氣,好在朱棣並不是得了不治之症,醒了也就好了。
隻是,情緒很低落。
朱棣恢複後,第一時間下令全力建造新都,永樂十八年新都必須完工。
一來,他無法接受長時間遠離妻子,
二來,朱棣老了,他知道遷都若不在他活著的時候完成,耗資彌巨的新都恐將淪落成一個空殼。
~
回京後,朱棣幾乎不管事了,大事小情都交由太子處理。
這一舉措,大大提高了太子的地位,有鍛煉太子之意,同時,也是為了安撫文官集團,為遷都做準備。
朱棣明白,遷都勢必阻力極大,他能管得住武將,卻無法拿捏文臣。
他和文官的積怨太深了,根本無法調解。
好在朱瞻基已經長成,可以適當地給父親分攤一小部分壓力,讓小胖得以喘息。
……
同年九月。
藍玉也走到生命盡頭,在一個夜晚,無聲無息地病逝,李青連離別之言都沒來得及說,他就那麽走了。
藍玉的一生是憋屈的,也是輝煌的,他的戰功不容忽視,理應被後世銘記。
李青、李景隆進宮麵聖,為藍玉謀身後名。
朱棣欠了二人大人情,盡管不爽藍玉,也不便對一個死去的人斤斤計較,況且,藍玉是真的有功於社稷。
除了沒有給藍玉封王,該有的禮製都有。
而且,在李青、李景隆的再三請求下,給了藍玉一個極高的諡號,武毅。
諡號分文諡武諡,文諡中,最高的是文正,迄今為止,大明還未有人獲此殊榮。
武諡中,最高的是武寧,獲此殊榮者,也隻有一個徐達。
武毅僅次於武寧,這個諡號不低了,但藍玉絕對配得上。
李景隆想給藍玉求個武寧,但被朱棣拒絕了。
因為藍玉算不上開國功臣,那麽多開國功臣,也隻有徐達一人獲得武寧諡號,而且,他也不願把藍玉提到和老丈人一個高度。
李青倒沒再堅持,武毅也挺不錯了。
停棺七日,藍玉下葬。
下葬這天,李景隆哭得稀裏嘩啦……
……
……
同年十二月。
順天府基本完工,隻剩一些邊邊角角還未完善,但已經達到遷都要求。
朱棣精神大振,讓百官做好準備,來年三月,正式遷都。
原本平靜下來的朝堂,再次亂了起來。
百官激烈反對,各種理由層出不窮,朱高熾安撫,然並卵。
這次是動了百官的根基,他們決不妥協,勳貴們不如文官那麽激進,卻也表達了反對遷都的意願。
誰都不想離開江南,去北平那樣鳥不拉屎的地方。
在群臣的觀念裏,北平就是苦寒之地,去那兒和流放沒太大區別。
武將還好,現在掌權的都是靖難功臣,亦或靖難功臣之後,他們對遷都的排斥並不大,但文官就不同了,他們大多數人的根都在南方,背井離鄉去北平,簡直是要他們的命。
而且,北方一窮二白,去了那兒,就是想撈些油水,也無從撈起。
不像在南方,隨便動動手,就能沾一手油。
反對聲不絕於耳,
當此時也,朱棣再一次打破了規則,開始翻舊賬。
昔日群臣的投票,再次搬了出來。
朱棣親自唱票,所有票都是讚同,讚同,還是他娘的讚同!
唱完票,朱棣惱怒道:“當初是你們同意遷都的,現在又出爾反爾,當朕可欺嗎?”
皇上你是不是玩不起……群臣氣得不行,尤其是文官集團,氣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胡子一撅一撅的,頗為滑稽。
但,誰也沒有出頭,都寄希望別人頂在前頭。
於是乎,朱棣成了人生贏家,靠著耍賴,他再一次戰勝了百官。
不過,李青總覺得這次不會這麽輕鬆結束。
主要是朱棣太不講武德了,群臣遵從規則,而他卻屢屢打破規則。
在這個權力場中,哪怕是九五至尊的皇帝,也得遵從規則,懂得妥協。
可朱棣卻不走此道,我行我素。
他真怕群臣也來個打破規則,造成動亂。
不過,事實證明他想多了,在皇帝耍賴、太子安撫,大棒加甜棗的策略下,群臣情緒逐漸平靜下來。
群臣好似認了命,雖然情緒低落,但並未有人冒頭。
快過年了,都盼著年終獎呢,老四這時間挑的真不錯……李青放鬆下來。
~
除夕夜。
永青侯府,煙花放個不停。
瓜子、蜜餞、點心、美酒……一家四口排排坐,飲美酒,賞煙花。
“先生,過完年我們就要去順天嗎?”紅袖問。
“計劃是三月遷都。”李青笑道,“放心,那時候就不冷了。”
紅袖點頭,遲疑半晌,小聲道:“妾,妾想留在這兒。”
婉靈、憐香也輕輕點頭,怯怯的看著李青。
“留在這兒?”李青不悅道,“夫唱婦隨,莫要恃寵而驕。”
“先生……”
“不用說了,先生知道你們在想什麽。”李青淡淡道,“這個沒商量,你們必須跟我走。”
三女怏怏點頭,情緒有些低落。
人到了年齡,保養的再如何得體,仍是會出現蒼老之相,尤其是最近這兩年,她們老了許多,雖說不至於老嫗形象,卻也真不年輕了。
就這,還是在李青時常以真氣滋養的情況下。
但,真氣終究不是萬能的,隻能延緩她們衰老,並不能阻止。
大過年的,李青不想她們不開心,溫聲道:“先生不在意那些,就當是為了先生吧!”
三女對視一眼,輕輕點頭。
過了會兒,婉靈輕聲道,“先生,以後我們去了,你不要難過,再……”
“放心吧,我這個人心大,可能會難過,但不會難過太久。”李青沒心沒肺的笑著。
聞言,三女稍稍放鬆。
……
一夜過後,時間來到永樂十八年。
年假很短,眨眼間又到了上朝的日子,但李青是個混子,隔三差五的不上早朝,一番試探後,發現老四也不生氣,索性午朝也不上了。
整日乘轎,帶著三女在金陵城閑逛,購物,購物,還是他娘的購物。
北平經濟落後,商鋪又少又簡陋,趁著這個機會,李青帶著她們買了許多生活用品,以備不時之需。
反正搬家又不用他搬。
李青一直不上朝,很快引起了朱棣不滿,他也懶得跟李青講道理,直接扣除了李青當月俸祿。
正月底,李青去領俸祿,結果領了個寂寞,這才知道被老四陰了。
這時代也沒勞動律法,李青投訴無門,隻能繼續上朝。
主要是俸祿極高,曠工實在不劃算。
~
這天,朱棣找李青商議遷都事宜,“離遷都隻有一個月了,到時候百官少不得又要扯皮,你還有計沒?”
“如果把上個月的俸祿結了,我想我是有的。”李青如實道。
“……”朱棣滿臉黑線,“你且說來聽聽。”
“住房補貼。”
“說人話。”
“就是朝廷補助官員重建住宅。”
朱棣蹙眉沉思,“這可不是個小數目啊,普通官員還好,但勳貴……這麽多公侯,朝廷哪裏負擔的起?”
李青道:“可以給他們兩種選擇,一是住朝廷統一建的府邸,規格低,但不要錢;
而是他們自己建,可以延續金陵現有的規格,但朝廷隻出資一部分。”
“那也不少錢啊!”朱棣心疼道,“那麽多人呢。”
李青笑道:“不能這麽說,表麵看,受益的公侯勳卿,實際上收益的是百姓,因為朝廷補貼的錢,最後還是流動到當地百姓手中,帶動當地經濟……”
老四不太懂經濟,但錢花出去,流動到百姓手裏這個道理還是明白的,咬了咬牙,“成吧,朕就出回血。”
兩人就遷都細節,又商議了一番,初步敲定一個補貼方案。
完事兒後,正欲喝兩杯慶祝慶祝,不料這時,小胖拿著一封奏疏,火急火燎地趕來。
“父皇,出事了。”